基本信息
书名:天堂的滋味,只要一文钱--一个文艺浪子游走世界的不正经思想录——在路上,体味自由,寻找信仰,发现自我
定价:38.00元
作者:李大卫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404502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个文艺浪子游走世界的不正经思想录
★在路上,体味自由,寻找信仰,发现自我
内容提要
咀嚼东西方文明成果,品味的艺术盛筵,倾听来自历史的回声。本书是作家、文学评论家李大卫行走于欧美各国之际创作的游记、文学随笔的集结。涉及欧美各国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睿智幽默、见解犀利直接,在当今文坛的一片靡靡之音中爆发出一种难得的质疑之声。在多年游走于外的漫游生涯中,李大卫依然保持着特立独行的思考和怀疑精神,文章既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更不乏反思当下文化现状的“热血告白”。书中有对中外文化历史的咀嚼,有对山川风景的感怀,有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是作者在多年漫游生活中的积淀和感悟。
目录
编 一个人的博物馆
物馆
天堂的滋味
只要一文钱
记忆之所
蒙娜丽莎――没了
展示天窗
重返卢浮宫
人之外是更大的历史
巨兽的万神殿
艺术敬老院之与时俱进
艺术中心还是连锁超市
上得殿堂,下得广场
鸟卜美利坚国运
让他们爱艺术
第二编 叙事的拐点
细节中的魔鬼
汽车的口音
你曾经是谁
资产阶级的审慎趣味
思想家的肉身
让他们开汽车
龙生凤
叙事中的“拐点”
洛丽塔与蝴蝶
铸犁为剑
历史暂停之处
三脚恋
北非猫影
鲨鱼和黑天鹅
君子未必远庖厨
都市行者
远道而来的说书人
狼图腾
替古人担忧
中产阶级的情趣教练
六条腿的更好
给文化
也是一种忏悔录
时间深处的避难所
作家在行动
失忆的城市
酿制群星
唐人街大巴的故事
真实的谎言
大象,大象
英国伤病员
艺妓的眼睛和蘑菇云
蝶变
戒之在色
懒汉的修养
误会了
异类的眼光
东方独角兽
第三编 天堂的滋味,只要一文钱
天堂的滋味,只要一文钱
老鼠大厨
灾难之后
马路超女
巴别塔的猫、狗和猴子
我们身后,洪水滔天
捕鲸记
第四编 巴别塔的猫
运河人家和房价
要爱国,就会有牺牲
巴别塔的猫
明朝还有哪些事儿
慕尼黑的救赎
跟着乔治华盛顿看纽约
我也不高兴
我们的遗产
作者介绍
李大卫,当代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现在北京、纽约两地居住,在《新世纪》周刊、财新网等知名媒体撰写文化评论。曾在《花城》、《人民文学》、《大家》、《钟山》等杂志上发表小说,其极具个性、风格怪异的小说很快就引起了文坛上的广泛关注,受到一大批文学青年和知识分子的喜爱,作品《出手如梦》获得了1996《小说选刊》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集梦爱好者》。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对“代价”的探讨,而且这个代价被巧妙地用“一文钱”这个具象的单位来衡量。它不是金钱的衡量,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投入与产出比。作者似乎总是在计算,为了获得一次灵魂的震撼体验,自己需要付出多少日常的安稳与逻辑。我特别喜欢他用那种略带自嘲的口吻,去描述自己如何一次次跌入生活的“陷阱”,但每次都能带着新的战利品——一段顿悟——全身而退。这种乐观且坚韧的浪子形象,在当代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文字里流淌着一种对“不完美”的赞美,它承认混乱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那些看似跑题、充满个人偏见的插叙,最终都像是一条条支流,汇聚成了对“真实人生”这个主题的宏大表达。读完后,那种感觉就像是跟一个刚从遥远边境回来的人聊了通宵,虽然有点晕乎乎的,但内心却被一种久违的激情点燃了。
评分这封面设计得太抓人了,那种带着点烟火气又透着一股子洒脱劲儿,一下子就把我的好奇心勾住了。我本来就喜欢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叙事,再加上“文艺浪子游走世界”这几个字,简直就是我的菜。翻开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就让人舍不得放下。作者的笔触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清澈,记录的不是那种光鲜亮丽的旅行日记,而是那些在小巷深处、在异国他乡的街角,与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过时迸发出的真切感悟。比如他描写在某个古老集市上,为了换取一份热腾腾的食物,与当地老者进行的那场关于“时间价值”的无声对话,那种微妙的心理博弈和最终达成的默契,写得细腻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一文钱”背后沉甸甸的人情味。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风景,而是把旅行变成了一种哲学思考的载体,每一个转折点,每一次迷路,都像是对“自我”的一次新的校准。那种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既定生活方式的质疑,在这字里行间流淌得淋漓尽致,读完之后,会让人忍不住想背起行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的滋味”。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跳跃,完全不拘泥于线性的时间顺序,反而更像是意识流与游记的混合体。这种“不规矩”反而赋予了它极强的生命力,让读者永远保持警觉,生怕错过哪个关键的闪回或预示。它成功地捕捉到那种“在路上”特有的精神状态——前一秒还在为了一顿美餐而费尽心机,后一秒就可能陷入对宇宙起源的沉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符号”的运用。他似乎对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赋予了新的解读权。比如,一把生锈的钥匙、一张被撕掉角落的地图,在他的笔下,都成了通往某个隐秘知识的密码。这种文本的开放性,极大地鼓励了读者的二次创作和想象。我甚至会合上书本,在脑海里重构他描述的那些场景,试图用我自己的“一文钱”去交换他笔下的任何一个瞬间。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抛出更多、更美妙的问题,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个人化,甚至可以说是带有强烈的“私人印记”,仿佛你不是在阅读一本出版物,而是在偷看某位才华横溢的朋友写给自己的日记。其中穿插的那些对流行文化的戏仿和对传统哲思的戏谑,处理得非常到位,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故作高深,也绝不流于肤浅。特别是描述那些与当地人发生的情感纠葛时,那种克制又真挚的情感流露,让人不禁唏嘘。作者似乎总能在人与人之间最脆弱的连接点上停留,并用极其精准的词汇捕捉下来。它对“游走世界”的理解,远超地理概念,更像是一种对自身认知边界的不断试探和突破。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理上的“深呼吸”,涤荡掉日常的陈词滥调,为枯燥的生活注入一股来自远方的、带着泥土芬芳的自由气息。这本书,绝对值得细细品味,而且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因为你的“一文钱”可能已经变了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节奏感极强,有一种老唱片特有的那种沙沙的质感,带着点慵懒,但又在关键时刻猛地一击中靶心。它不像那种教你如何高效旅行的指南,更像是一份“反指南”——告诉你旅途中的所有不确定性,才是最值得珍藏的“商品”。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孤独”的方式。他并没有将孤独描绘成一种悲剧,反而将其塑造成一种与世界深度连接的必要媒介。在那些寂静无人的深夜,借着异国清冷的月光,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结构的剖析,犀利得让人心头一颤。他似乎总能从最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洞察。举个例子,他描述在一家简陋的旅馆里,观察邻房间传来的争吵声,然后将这场争吵的起因归结到人类对“拥有”的原始执念上,这种跨越文化背景的哲学思考,着实高明。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像是在跟随一位博学又有点玩世不恭的朋友,一起进行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心灵探险”,那些看似“不正经”的记录,其实都是对主流价值观的一次温柔的反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