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广东美的乡村
定价:38.00元
作者:史良洁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6539149
字数:150000
页码:2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袅袅炊烟,幽幽古径,暮色四合,月影依依……如此诗意栖居的乡村记忆,仿佛疏离我们已经很久、很远,让我们牵手画中,去心灵*深处寻觅那份纯静婉约的*美回眸…… 广东省旅游局全力打造!2000余万人次网络、短信投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参与、旅游专家品鉴,60个*适合自驾游好去处!
广东省旅游局全力打造,2000余万人次网络、短信投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参与计算方法专家品鉴。
《广东*美的乡村》也是一部为自驾游爱好者准备的旅游书籍。书中集合了交通、住宿、地方美食等丰富详实的信息,图文精美,它将带着读者游遍广东,寻访久违的诗意栖居乡村记忆,收藏一份纯净婉约的美丽情怀。
内容提要
现在,广东拥有了自己心目中60个“广东美的乡村”,世界拥有了一个全世界美丽的村落——“开平碉楼与村落”。读者可以伴随《广东美的乡村》踏着秀山丽海间留下的客家和潮汕人的足迹,探寻那延伸到大海的世外桃源,在繁华都市的心灵守望之地去寻梦南越古国、梅关古道。
《广东美的乡村》详细介绍了今年6月28日申遗成功,被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高度评价为“全世界美丽的村落”的“开平碉楼与村落”;800年来静静隐身于繁华广州市番禺区的高楼林立现代建筑中、雕梁画栋的沙湾古村;被誉为“岭南侨宅”、潮汕小“故宫”的汕头市澄海区前美村陈慈黉故居;参照典型客家围龙屋结构,在青山绿茶中建成气势恢弘围龙大酒店的雁南飞茶田度假村,灵秀超然;惊现于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的世外桃源村,与世隔绝,景色绝美,人们惊叹它竟然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如出一辙;明清时代称为“东方威尼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重要港口、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发现地的阳东县东平镇大懊村,幽静秀丽;村中一格修筑有男巷女巷、科举考中举人以上280多人的江门恩平歇马举人村,田园风光旖旎;飘在云中的深圳龙岗区半天云村,空灵曼妙;1933年,大文豪巴金写下《鸟的天堂》而美誉世界的新会小鸟天堂,万千鹭鸟齐飞,蔚为壮观;全国以农业经济为主又保持集体所有制仍承袭“人民公社”体制的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纯朴自然;绵延100里的翠绿竹海、奔泻溪流、幽深林源、山花云海等调制成百里摄影长廊的清远连州市瑶安村,风景如画;岭南客家人祖居地、“广东巷”之誉的韶关珠玑村,千年默默守望……这些现代和传统并存,散落在广袤山间田野中的60个美丽村落,是中西文化相融的广府风、客家情、潮汕韵、南海潮、白越神等岭南*特色旅游资源。
《广东美的乡村》也是一部为自驾游爱好者准备的旅游书籍。书中集合了交通、住宿、地方美食等丰富详实的信息,图文精美,它将带着读者游遍广东,寻访久违的诗意栖居乡村记忆,收藏一份纯净婉约的美丽情怀。
目录
作者介绍
史良洁,就职于深圳报业集团。曾任《深圳商报》旅游版主编,《游遍天下》杂志社总经理。积极参与了“2006,寻找广东美的乡村”大型活动和“2006,寻找·保护广东美的古村落”大型摄影比赛的策划、组织以及宣传等工作。
文摘
序言
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竟然是如此的——“轻飘飘”的。尽管它试图讨论一些严肃的社会议题,比如传统手工艺的失传或者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但它的处理方式却极其的表面化和“安全”。仿佛作者生怕触及到任何可能引起争议或需要深度剖析的灰色地带。例如,在谈到传统晒盐技艺面临的困境时,书中只是简单地总结为“市场竞争加剧,技术更新换代迫在眉睫”,然后迅速转向推广新型盐业生产线的积极作用。我期待的是那种带有批判性或深刻反思的笔触,去挖掘这种失传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原因,去描绘那些手艺人眼神中的无奈与坚守。但这本书选择了一条最平坦的路,用一种几乎是鼓励性的、略带说教的语调,将复杂的问题轻易带过。这种对深度挖掘的规避,让整本书读起来像一杯加了太多水的白开水,虽然解渴,但毫无回味。它成功地描绘了“广东美的乡村”的表象,却完全错失了描绘其灵魂的机会。
评分我必须要承认,书中对某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描述是详尽的,比如水利灌溉系统的升级换代,或者光纤网络铺设的进度报告。如果我是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这或许能提供一些参考案例。但从一个渴望了解“乡村”的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几乎把“人”这个主体给边缘化了。它更关注的是“物”的流转和“系统”的运行效率。我找不到任何关于乡村教育现状的深入探讨,没有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侧写,甚至连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的访谈都没有。那些描绘乡村“美”的篇章,似乎都是在设定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然后用这些硬指标去套用。这种缺乏对个体生命体验关注的写作,使得整本书的基调显得异常单薄和缺乏厚度。它更像是一份技术手册,而非文学或纪实作品。那些被称赞为“美”的乡村,在书中看起来像是被精心维护的样板房,失去了居住的痕迹和生活的温度。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广东美的乡村》的书,我本来是冲着名字里那股子烟火气和地域特色去的,想着能看到一些关于广东乡村的变迁、风土人情,甚至是一些隐藏在巷子里的美食秘籍。毕竟“满28包邮”这种字眼,自带一种淘宝式的亲切感和实用性,让人期待它能像一本活地图或者一本田野调查的速写本。然而,当我翻开书页,一股浓重的……嗯,怎么说呢,像是一份过于官方的宣传册的味道扑面而来。我期待的那些泥土芬芳、村民间的家长里短、老屋上的青苔纹理,通通没有找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关于某个特定时期农业政策的解读,以及一些看起来非常标准的、套话连篇的“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比如,书中花了足足一个章节来详细阐述某种化肥的使用效率,配图是那种光线过于充足、人物笑容幅度过大的集体照,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场精心编排的成果汇报会。那些本该鲜活的乡村面孔,在这里被抽象成了“建设者”和“受益者”的符号。如果我想要了解这些村庄的过去,这本书提供的历史信息是碎片化且断层的,它只展示了“现在”和“应该有的未来”,对中间那些挣扎、矛盾和真实的生活细节避而不谈。对我而言,这更像是一份关于某个旅游区的样板介绍,而不是一本深入人心的乡村观察手记。我希望读到的是深入骨髓的“人情味”,而不是这种高高在上、完美无瑕的“形象工程”记录。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大概是我读过最令人抓狂的一种了。它不是平铺直叙,也不是跌宕起伏,它更像是在一个固定的频率上,机械地重复着几个核心论点,但论证过程却异常空泛。我花了很大力气去寻找那些能让我产生共鸣的情感锚点,比如一个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或者一次令人拍案叫绝的民间智慧展示。比如,它提到了一个叫“三丫头”的传统节日活动,我非常期待能看到这个节日的具体流程、参与者的服饰、祭祀的细节,以及这个节日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被重新诠释。然而,书中对“三丫头”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重点全放在了政府如何“成功举办”了本年度的文化推广活动上,强调了参与人数和媒体报道的覆盖率,却完全剥离了活动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民众情感寄托。读完一个章节,我感觉自己就像在听一个机器人背诵新闻稿,信息量似乎不小,但核心的情感和经验价值却被完全过滤掉了。这种疏离感,让我很难真正沉浸到广东乡村的“生活”之中。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懵,这书的标题和内容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信息错位?《满28包邮 广东美的乡村》,听起来多像一本美食导购或者旅游攻略啊,想象中应该有很多那种“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私藏小店,或者那种只有在特定季节才能尝到的时令农产品。我甚至脑补了作者是如何蹲在田埂上,顶着烈日,只为拍到一颗最饱满的荔枝,或者如何耐着性子听一个老奶奶讲述她年轻时如何用最简陋的工具制作出惊艳味道的糕点。但是,书的内里,却更像是一本关于某种建筑风格演变的学术论文摘要合集。它用了很多生硬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岭南建筑的地域适应性”,比如“抬梁式木构架的优化结构分析”这类内容。我能理解研究的严谨性,但对于一个被标题诱惑进来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性的体验。书里讨论的那些“美”,是冷冰冰的几何比例和材料学分析,完全没有触及到“美”在生活中的具体投射——比如一扇斑驳的木窗后透出的夕阳,或者院子里晾晒的衣物留下的生活痕迹。如果要看学术报告,市面上有很多更专业的书籍可以选择,我期待的乡村生活气息,在这里彻底蒸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