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版禮記全麵升級:1. 鎖綫裝訂, 更牢靠,更適閤收藏。
2. 配有更多高清精美古色古香的圖片。
十年磨一劍!
誦讀注音 字大如錢
配圖精美 圖文並茂
開本宏大 版式疏朗
注釋精準 校對無訛
書名:禮記(全二冊)
叢書主編:鄧啓銅 王川 劉波
定價:80.00元
條碼:9787564160012
開本:16
印張:48.75
字數:950韆字
齣版社:東南大學齣版社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傢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傢思想的資料匯編。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足弟子及其學生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禮記》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傢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到唐代隻剩下瞭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見到的《禮記》。東漢末年,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瞭齣色的注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成為士人的必讀之書。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製、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曆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麵,包羅萬象,集中體現瞭先秦儒傢的政治、哲學和偷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鄧啓銅,1991年獲碩士學位,多年從事古文獻整理及古漢語、文字研究工作,經其點校、注釋的經典品種多達百餘種。其點校、注釋的傳統經典曾被電視颱報道,其中的《論語》還登上瞭《南方都市報》2004年、2005年書總榜。2010年東南大學齣版社推齣的《中華傳統濛學精華注音全本聲律啓濛·笠翁對韻(第1版)》、2013年推齣的《中華傳統濛學精華注音全本·聲律啓濛·笠翁對韻(第2版)》,銷售均名列前茅。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質量的編校作品獲得瞭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認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學校指定為國學閱讀圖書,擁有一大批忠實的擁躉。
東南大學版國學經典是在2004年雲南大學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電視颱新聞聯播節目與鳳凰衛視時事直通車節目曾隆重!
國學究竟起到什麼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順長輩、自強不息、嚴格進取、團結友愛、修身養性。
二、口纔:錶達能力,應對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迅速。
三、做事:記憶驚人,做事認真,統籌安排,善始善終。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滿理想,熱愛學習,感動他人。
國學就是培養孩子的語文、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從小積極上進,追求幸福生活。我們建議,根據自身情況按各級標準讀經典。
經為根,史為本,
子為枝,集為葉。
下麵,我們來對號入座吧!
國學一級標準
1、
2、
3、
4、
5、
6、神童詩
7、
8、
9、啓濛巧對(未齣)
10、時古對類(未齣)
11、聲律發濛(未齣)
國學一級小測試:
1、三字經: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還知道“性相近,習相遠”。從“苟不教”以下就沒多少人知道瞭,能背到後“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三字經》學會常識
2、百傢姓:句是“趙錢孫李”還是“陳李張黃何”?這是北方半文盲和廣東半文盲的區彆吧。——《百傢姓》學會宗親
3、韆字文:有文化的書法傢肯定知道。至於裏麵的意思嘛……——《韆字文》學會識字
4、弟子規: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經》有什麼不同。 ——《弟子規》學會規矩
5、韆傢詩:宋人、明人也寫詩?一說詩,好像隻有《唐詩三百首》!以為唐詩之後隻有宋詞、元麯、明文章瞭!可憐。硃熹、蘇軾、王安石……——《韆傢詩》學會古詩
6、神童詩
7、聲律啓濛:都不熟,所以隻能說大白話,寫大白話,粗綫條得很。——《聲律啓濛》學會預感
8、笠翁對韻:更不熟,還是隻能說大白話,寫大白話,粗綫條得很。——《笠翁對韻》學會韻律
9、啓濛巧對(未齣)
10、時古對類(未齣)
11、聲律發濛(未齣)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頭學得好多瞭!
國學二級標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國學二級小測試
1、論語:書名比較熟悉。內容隻停留在學校語文課本裏提到的段落。——《論語》學會生活
2、老子:沒有把《老子》與《道德經》劃上等號。幾乎成瞭粗口。——《老子》學會謙虛
3、大學:很陌生。沒有印象四書之一是《大學》。“四書”也不知道,總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學》學會學習
4、中庸:基本上是負麵印象,以為是“各打五十大闆”,不分是非。——《中庸》學會發展
5、孝經:並不熟悉,往往把它與魯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為一談。——《孝經》學會孝道
6、增廣賢文:沒怎麼聽說,但書裏麵的句子“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近水樓颱先得月,嚮陽花木早逢春”等一聽到就把頭點得像雞啄米一樣。——《增廣賢文》學會口纔
7、五字鑒:咦,原來中國有史詩啊!不用狂記《上下五韆年》這麼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兒》!減負減負。——《五字鑒》學會曆史
8、龍文鞭影:相當不熟。所以學習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車一樣。——《龍文鞭影》學會速記
9、唐詩三百首:隻是絕句幾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詩三百首》學會文采
10、幼學瓊林:幾乎沒印象。所以相當幼稚,沒有奮鬥目標。——《幼學瓊林》學會總結
11、山海經:憤青們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們肯定人手一本。並上街狂呼“民族主義”口號:“天下者,我們的天下”!“走韆裏,走萬裏,還在你的懷抱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山海經》學會神話傳說
12、菜根譚: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譚》學會做事
恭喜你,進步瞭!
國學三級標準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壇經
國學三級小測試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當少。思想不甚瞭瞭。——《孟子》學會做人
2、詩經:相當陌生。難道是始皇帝陰魂不散?——《詩經》學會文化
3、孫子兵法:基本上沒看過“火攻”篇和“用間”篇。——《孫子兵法》學會軍事
4、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瞭。哦,還知道美人計、空城計。——《三十六計》學會謀略
5、莊子:好像於丹有莊子心得?相當不熟。——《莊子》學會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誇父追日》、《杞人憂天》等,這些經典寓言故事竟然都來自於此。——《列子》學會故事
7、宋詞三百首:蘇軾、範仲淹、晏殊、歐陽修、辛棄疾、李清照、嶽飛……這名人不要太多——《宋詞三百首》學會文采
8、元麯三百首:元麯隻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傢”嗎?——《元麯三百首》學會文采
9、易經:風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沒意識到它有什麼教育意義。也不瞭解韓國。——《易經》學會哲學
10、尚書:天下無讀書人?做官的纔知道有六部尚書吧。看古裝戲經常聽到×部尚書×大人,不明覺厲。——《尚書》學會檔案
11、六祖壇經:去過一些佛教禪宗寺廟的人可能對六祖惠能有點印象,什麼菩提無樹,明鏡非颱之類。——《六祖壇經》學會佛教
歡迎對號入座。恭喜你,又進步瞭!
國學四級標準
1、
2、
3、古文觀止
4、六朝文絜
5、春鞦左傳
6、春鞦公羊傳
7、春鞦榖梁傳
8、
9、
10、
11、黃帝內經(未齣)
國學四級小測試
1、楚辭:“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聽過電視劇《渴望》的主題歌,還勉強能跟屈原、離騷聯係上一點點。——《楚辭》學會抒情
2、爾雅:詞典?字典?對瞭,工具書而已。據說榮獲諾貝爾文學奬的莫言成功密訣就是:把整本《新華字典》都背下來瞭。信不信由你。青海麯朗多多的孩子們也是如此。有新聞照片為證: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爛的工具書。他們好象也沒有彆的課外書。——《爾雅》說文解字學會識字組詞造句
3、古文觀止:比《唐詩三百首》更陌生。語言老師不提的話,恐怕連書名都不知道。——《古文觀止》學會作文
4、六朝文絜:駢體文的高峰時期“黯然銷魂者”,不僅僅是離彆,還有在《文絜》中尋繹遙遠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學會駢文
567、春鞦三傳:《左傳》熟,《公羊傳》次之,《榖梁傳》不熟。還是受中學語文課本的影響。從文學角度,自然《左傳》更詳細,更優美,更生動細緻。但如果講大道理,還是講“大一統”的《公羊傳》更受歡迎。而《榖梁傳》講的是溫情脈脈的人情世故,禮義教化。可見世態炎涼。——《春鞦左傳》、《春鞦公羊傳》、《春鞦榖梁傳》學會道德人情世故
8910、禮記、周禮、儀禮:號稱“三禮”,《禮記》熟,《周禮》次之,《儀禮》不熟。《禮記》的《大學》、《中庸》已另立為“四書”中的內容。而《禮運》、《學記》是因為列入中學語文課本“天下為公”、“雖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傢熟悉。至於《周禮》,大概隻靠《三字經》裏的“我周公,作《周禮》,著六官,存治體”這一句來“存在”瞭。《儀禮》?早就幾乎無傳人瞭。連《影響中國的100本書》裏都被“拿下”。——《禮記》、《周禮》《儀禮》學會政治法律製度
11、黃帝內經(未齣)
喲喲!切剋鬧!到這裏你已經達到高柴生的水平瞭!
國學五級標準(學霸級)
1、
2、戰國策
3、
4、荀子
5、古詩源
6、呂氏春鞦
7、文選
8、史記
9、管子
10、墨子
國學五級測試(學霸級)
1、國語
2、戰國策
3、武經七書
4、荀子:也就是中學語文課本的《勸學》篇的段落被大傢所熟悉,性惡論?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論”正相反。關於對認知能力的培養,賞罰嚴明的政治綱領,開源節流的經濟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學會論辯推理
5、古詩源:唐朝以前的古詩,除瞭《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以外,好像也不記得什麼瞭。《觀滄海》、《龜雖壽》、《七步詩》?老曹傢總算對文學有貢獻瞭。——《古詩源》學會欣賞
6、呂氏春鞦
7、文選
8、史記
9、管子
10、墨子
“學霸 “就這麼産生瞭!
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持續學習興趣的人,我深知“孤本”的局限性。因此,我特彆關注瞭它在版本選擇和校對上的嚴謹性。雖然我沒有能力去對照所有底本,但從閱讀體驗中,我能感受到它在用詞和引文上的準確度是相當高的。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古代製度和職官的部分,注釋清晰到位,避免瞭現代讀者望文生義的誤區。購買這套書,我看的不僅僅是“禮記”本身,更是一種對中華傳統學術精神的緻敬。它提供瞭一個可靠、全麵、易讀的載體,幫助我們重新拾起那份失落已久的“溫良恭儉讓”。這已經超越瞭一本書的範疇,更像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努力,讓人在使用過程中充滿信賴感。
評分說實話,我對國學經典一直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些古文拗口,晦澀難懂,讀起來像是在啃石頭。但拿到這套《禮記全二冊》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大字注音版”設計,這對於我們這些經常對著屏幕眼睛疲勞的現代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清晰的拼音標注,讓我在快速掃讀時也能準確把握每個字的讀音,這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流暢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注釋上的處理非常到位,不是那種生硬的逐字翻譯,而是結閤瞭現代語境進行深入淺齣的闡釋。我隨便翻到“麯禮上”的一段,關於待人接物的細微之處,原本以為會枯燥乏味,結果在注釋的引導下,我竟然讀齣瞭一種跨越韆年的智慧和情商課。它沒有割裂古今,而是搭建瞭一座溝通的橋梁,讓“禮”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教條,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沒得挑,拿到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用心瞭。封麵那種淡雅的米黃色,配上燙金的字體,透露齣一種古樸又高雅的氣質,完全符閤“尚雅”這個名字給人的感覺。書頁的紙張質量也是上乘,摸上去有一種細膩的觸感,而且字號夠大,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吃力。我特彆喜歡它在版式上的處理,文字和注釋之間的留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擁擠。更彆提那些精美的配圖瞭,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插畫,更是對文本內容的視覺化解讀,讓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禮儀場景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對於初學者來說,這種圖文並茂的方式無疑是最好的入門磚,能夠大大降低閱讀的門檻。我感覺這套書不僅僅是一套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可以擺在書房裏細細品味的藝術品,每次翻開都能感受到一種對經典的敬畏之情。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想起瞭古代匠人一絲不苟的工匠精神。
評分我對比瞭好幾傢版本的《禮記》,最終選擇瞭這套,主要是衝著“全本無刪減”去的。很多市麵上的版本為瞭追求便攜或者所謂的“精簡”,會對原文做大量的刪減和取捨,但這反而會損害經典的原貌和完整性。而這套書的特點就是尊重原著,讓你看到一個完整的“禮”的世界。我尤其關注瞭它在涉及祭祀和朝會等重要儀軌時的描述,那些繁復的細節,如果被隨意刪減,就失去瞭其內在的秩序感和象徵意義。這套書的詳盡程度令人贊嘆,它就像一個全景的聲光電展示,讓你能清晰地看到古人是如何構建他們的社會秩序和精神世界的。對於真正想要深入研究,而不是走馬觀花的讀者來說,這種“不打摺扣”的態度,是衡量一套學術性讀物是否靠譜的關鍵指標。
評分與其他傳統經典(如《論語》《孟子》)相比,《禮記》常常被認為是三禮中相對厚重的一部,因為它涉及的範圍太廣,從國傢大典到傢庭瑣事,無所不包。我原本擔心閱讀起來會像在走迷宮,缺乏主綫。但這套書的編排思路,似乎考慮到瞭讀者的這種睏惑。它沒有簡單地按篇目羅列,而是通過閤理的捲冊劃分和內在邏輯的梳理,讓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進入“禮”的殿堂。我發現,即便是那些看似零碎的篇章,在全書的體係下也能找到它們的位置,構建起一個嚴謹的禮製框架。這種結構上的清晰,對於構建一個係統的認知非常重要,它讓你不至於在浩如煙海的禮儀條文中迷失方嚮,而是能始終把握住“禮”的核心精神——“中庸”與“適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