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家图书馆藏彝文典籍目录(附图录)精
定价:280.00元
作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杨怀珍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1010741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38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古彝文典籍共有五百九十二册,五百余册是马学良、万斯年先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从云南武定县慕连乡那安和卿土司家,以及武定禄劝一带彝区收集的。当时法、英、德、美等国的所谓“文化人”都对古彝文典籍垂涎三尺,妄图以高价争购。当深入彝区进行社会考察的马学良先生获悉那土司有出售家藏古彝文典籍之意,惟恐这批珍贵的彝文典籍流散国外。于是,一面劝那土司深明大义,不要把彝文典籍售与外国人;一面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孟真(傅斯年)写信,请求所里购置。因所里经费不济,傅先生即转告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馆为保留民族典籍的长远之计,于1943年6月,派万斯年先生前往征购。万斯年先生到武定和马学良先生共同研究审订,并认为那土司收藏的彝文典籍是研究彝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文化教育以及民族关系的宝贵资料,确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于是,决定与那土司交涉征购彝文图书事宜,从筹资付款到办完图书移交的手续,前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五百零七册彝文写经,彝文卷子一轴,彝文刻经十五册,汉文档册十二册,彝文刻版十五块,当时计价法币二十万元,那土司只收九万元,余十一万元作为向国家捐赠,为此教育部向那土司颁发一等奖状,以示褒奖。图书馆答应在整理出版时赠予那土司新书,以存祖宗之物。其余的数十册是八十年代,先后从彝区采购补充馆藏。
目录
前言
哲学
政治法律
军事
经济
教育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
天文学
工业技术
氏族祭祖经
殡葬
供牲经
指路经
献药经
献祭经
祈祷祝颂经
预测书
占卜书
百解经
后记
彝文书名索引
汉文书名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当我拿起这本沉甸甸的册子时,第一反应是“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看完啊?” 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每一个条目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哲学思想。我尤其着迷于那些关于天文、历法和医药的记录片段,即便无法完全解读彝文,那些附带的说明文字也足以勾勒出一个古代文明的复杂脉络。我甚至在想,这些典籍的修复和数字化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这本目录,无疑是这个工程的基石和指南。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汉文体系的框架内,这本书像是一扇窗,推开后,展现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多元的知识宇宙,让人心生敬畏,也更加渴望深入探索。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尝试涉猎一些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领域,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提供了一个系统而清晰的入口,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窥见彝文典籍的概貌。我特别欣赏它在条目编排上的逻辑性,虽然内容极其专业和庞杂,但检索起来却异常方便,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试着对照着书目去查阅了一些线上资料,发现很多细微的差别和注脚,只有在这本书里才能找到确切的出处和描述。这种详尽的考证工作,无疑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体现了图书馆学专业工作者的严谨态度。如果能配上更丰富的导读或者背景介绍,那就更加完美了,但就其作为“目录”的本职工作而言,已是无可挑剔的典范之作。
评分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其本身的出版规格也决定了它在未来很可能成为稀缺的珍品。内页的纸张选用,装订的牢固程度,都体现了出版方对国家级典籍的尊重。我关注到一个细节,就是对一些残损典籍的描述,那种精确到“某页墨迹洇散”的记录,让我感受到了编纂者对原作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忠实记录,这比单纯的“残损”二字要深刻得多。对于那些致力于地方文献、民族文献收藏的机构和个人来说,这本目录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分量的藏品,它记录的不仅仅是书目,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生命轨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本来对这种目录类的书籍期待不高,总觉得会比较枯燥,但翻开之后,那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特别是那些彩色图版的印刷质量,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温度。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彝文研究者,但光是欣赏这些精美的插图和版式设计,就已经值回票价了。看得出来,编纂者在整理和呈现这些古老文献时,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热情的,这种对文化传承的尊重,是如今很多出版物所缺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文物展览图册,值得每一个热爱文化和艺术的朋友仔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已经超越了“阅读”本身,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常常在夜晚,点着灯,慢慢翻阅其中的图录部分,想象着当年抄写这些文字的匠人的笔触和心境。虽然我看不懂彝文,但那种线条的韵律感和结构的美感,是共通的。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目录”这个概念,它绝非简单的列表,而是知识体系的骨架,是文明传承的索引。它像一个沉默的向导,指引着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兴趣的人,去探寻那深藏在历史角落里的璀璨光芒。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有力贡献,功德无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