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钱锺书手稿集 外文笔记 第四辑(全十册)
定价:4500.00元
作者:钱锺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1001156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辑是钱锺书1972至1998年的读书笔记,是完成年代晚的一部分笔记。原稿包括大小不同的34个小本。除了占主要地位的英文内容之外,本辑还包括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内容。西班牙语的小说《堂·吉訶德》摘抄同时还附有英文译本的对照。摘录的内容多位文学家与学者的作品全集。
目录
第四辑简介
Part IV. Worldwide Fame(1972——1998)
No.122
23
No.124
No.125
Author Index
Title Index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钱锺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 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曾为《*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锺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 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代表作品《围城》。
文摘
序言
初次接触这套文集,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的精妙,它似乎有意避开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宏大论述,转而聚焦于钱先生那些散落在不同角落、原本不轻易示人的“边角料”——那些外文笔记。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寻幽探秘的乐趣。我注意到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英文、法文、德文甚至拉丁文的片段,这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证明了先生跨语言的知识储备之广博。这些笔记的内容,有的像是对某一晦涩典故的追溯,有的则是对某个陌生词源的考证,甚至还有对电影、戏剧片段的寥寥数语的点评。这不像是一份准备公开发表的论文,更像是一个学者的“自言自语”,坦诚而无拘束。这种“不设防”的状态,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却又在不经意间展示了其学术上的严谨性。我尤其喜欢那种在阅读过程中,必须不断查阅脚注或自行推敲才能理解其中深意的体验,它迫使读者也必须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储备,与钱先生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智力角力,这种互动的过程,远比被动接受知识要来得畅快淋漓。
评分这套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文学术界的一大贡献,但从一个普通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的公开展示。我花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种手稿的排版风格,毕竟与现代印刷书籍的整齐划一截然不同,有时候会出现墨迹洇开、字迹重叠的情况,这对于习惯了清晰字体的当代读者来说,初读时确有挑战。但一旦适应了,那种“亲历感”便油然而生。你仿佛能想象到,在昏暗的灯光下,钱先生手持鹅毛笔,在异国他乡的某个图书馆或书房里,为了厘清一个概念或翻译一个词语而冥思苦想的情景。这些笔记里的只言片语,往往指向一些冷门但至关重要的学术脉络,它们是构建钱钟书宏大知识体系的无数块砖石。它们的重要性不在于每一则笔记本身有多么惊天动地,而在于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时代的、一位大学者的知识地图。我期待着能从中挖掘出一些关于他早期治学方法、或者他对西方文化理解深度的全新线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典雅而又带着些许沧桑感的墨绿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立刻让人联想到旧日的书房,空气中弥漫着樟脑和纸张混合的独特气味。我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偶然在一家老旧书店的角落里发现它的。迫不及待地翻开内页,那泛黄的纸张,仿佛带着时光的温度,每一页都像是小心翼翼从历史的尘埃中拂拭出来的珍宝。手稿的字迹,那种带着行书洒脱又不失楷书端正的独特风貌,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像是钱先生本人思维流淌时留下的指纹。虽然我尚未深入研读每一个细节,但光是品味这种原汁原味的手稿呈现方式,就已经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学术的庄重与个人的浪漫。那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比任何精美的印刷品都更具生命力。这本书的装帧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体现了出版方对这批珍贵资料的敬重,让人不禁期待翻开其中那些关于西方文学、哲学乃至日常观察的零星札记,究竟会揭示出这位中学问家怎样的“私房话”。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个通往大师内心世界的秘密通道的钥匙。
评分这套全十册的庞大数据量,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势。它并非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畅销书,而更像是图书馆里供人时常翻阅、时时可得新见的工具书和精神食粮的结合体。我注意到,在整理和注释方面,出版方似乎也投入了巨大的心血,那些详尽的注释,是对钱先生学术良知的最大尊重。它们帮助我们这些后学者,跨越了语言和时代的障碍,去触碰那些原本只属于他个人的思考碎片。阅读这样的手稿集,总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联想:如果把这些笔记视为钱先生思想的“地基”,那么他公开发表的那些文章和著作,便是华丽的“殿堂”。没有这些看似琐碎的积累和探索,殿堂的稳固便无从谈起。因此,这套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记录了钱先生在特定时期的外文阅读痕迹,更在于它完整地展现了一位顶级学者是如何在海量的外文资料中,进行筛选、消化、再创造的艰辛历程。它提供了一种观察治学态度的绝佳样本。
评分坦白讲,我购买这套书,更多是出于对“未解之谜”的好奇心,而非指望能从中获得立竿见影的学术结论。这套外文笔记集,它的价值在于其“过程性”——记录了一个伟大头脑思考和求知的过程。例如,我随意翻到其中一册的某一页,看到一段对某部冷门意大利语小说的引用和一段德语的注释,这本身就展现了一种跨学科、多语种的无边界求索精神。这种精神,在如今高度专业化和细分的学术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博学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广袤疆域保持谦卑和好奇之上的。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是跳跃性的,它不是线性的叙事,而是散点式的思维火花。你可能花上半小时只为理解一个手稿中的缩写,但当你理解的那一刻,那种知识被点亮的喜悦感是无可替代的。这是一种需要耐心、需要细致品味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解一个需要用外文知识去开启的密码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