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攻略:北京全值得推荐的382个地方
定价:35.00元
作者:《北京攻略》编写组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032385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北京攻略(2013-2014*玩全版)》包含值得推荐的382个地方,超级便利、资讯翔实,*完备北京自助游。吃喝玩乐好去处大搜罗,29个必逛热区、224个必玩景点、158个必尝美食馆。玩家、细致、精划、达人规划北京必玩线路,畅游北京热旅游目的地。
目录
北京主题行程必玩线路
逛奥运场馆
看升旗品皇家风范
体验胡同与故居
品味寺庙与道观
赏味博物馆与画廊
听大戏,吃小吃
海洋馆与天文馆的奇幻世界
清华,北大与颐和园
热区故宫
梭时光的故城
护城河
午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文华殿
武英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御花园
天穹宝殿
南三所
宁寿宫
慈宁宫
寿康宫
英华殿
西华门
东华门
神武门
角楼
NO.2热区广场及周边
世界上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堂
国家大剧院
国家博物馆
中山公园
劳动人民文化宫
南池子大街
南河沿菖蒲河公园
周边美食馆
四合轩
悦庭
清阁
皇城食府
天地一家
NO.3热区北海公园
图画中的皇家园林
琼华岛
永安桥
白塔寺
太湖石
仙人承露盘
延南熏亭
阅古楼
延楼游廊
漪澜堂
濠濮间
画舫斋
铁影壁
五龙亭
小西天
九龙壁
天王鼹
静心斋
团城
景山公园
周边美食馆
仿膳饭庄
日昌餐厅
后院
NO.4热区北大红楼
不平凡的光辉岁月
NO.5热区什刹海胡同钟鼓楼
传统与青春的影像馆
钟鼓楼
恭王府
宋庆龄故居
郭沫若故居
梅兰芳纪念馆
溥仪故居
辅仁大学旧址
醇亲王府
烟袋斜街
德胜门箭楼
周边美食馆
九门小吃
庆云楼
红邸
和顺府
厉家菜
胡同比萨
zone酒吧
七月七日晴酒吧
……
NO.6热区南锣鼓巷
NO.7热区王府井
NO.8热区隆福寺东四
NO.9热区南新仓
0热区三里屯
1热区雍和宫及周边
2热区西单
3热区西四
4热区阜成门
5热区前门大栅栏
6热区天坛
7热区天桥
8热区琉璃厂及周边
9热区广安门
NO.20热区鸟巢水立方
NO.21热区北京动物园及周边
NO.22热区北大清华五道口
NO.23热区圆明园
NO.24热区颐和园
NO.25热区建国门
NO.26热区燕莎
NO.27热区798
NO.28热区香山
NO.29热区八达岭长城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北京攻略》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初次踏足帝都、又想深度体验的“迷路星人”量身定做的!我以前对北京的印象,无非就是故宫、长城这些“必打卡”的超级地标,但说实话,光看网上的零散攻略,总感觉少了点烟火气和实操性。拿到书的那一刻,那种沉甸甸的充实感就让我安心了不少。它没有那种空泛的宏大叙事,而是直接切入主题,用一种近乎“保姆级”的细致,把382个地方掰开了揉碎了讲。我特别欣赏它在景点选择上的广度,不只局限于那些人山人海的旅游区。比如,它提到了几个隐藏在胡同深处的民间小博物馆,还有一些鲜为人知、但历史底蕴极厚的寺庙群,那些地方,如果不是本地人带着,我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更别提那些交通指引了,那种精确到哪一站下车,转乘哪路公交,甚至步行哪条小路最快,简直是救命稻草。这本书让我感觉,我不是在跟着一份冷冰冰的清单走马观花,而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饕一起,慢慢品味这座城市的每一层味道。我已经开始计划我的“胡同探秘之旅”了,光是看着目录里的那些名字,就充满了期待。
评分从排版和设计上看,这本书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这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和实际操作的便捷性。首先,字体和行距的设置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对于一本动辄需要查阅多次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其次,它的地图部分做得非常精良,不是那种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的复杂地图,而是根据不同的推荐区域,做了高度提炼的简易手绘地图,关键路口和地标都有清晰标注,配合文字描述,在现场导航时效率极高。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户外活动或需要特定装备的地点时,会用非常清晰的图标进行提示,比如是否需要徒步、是否需要预约、是否有公共卫生间等。这种对实用性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读者实际出行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痛点都进行了预判和解决。总而言之,这本攻略书不是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系统优化的“城市探索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一股清流,完全打破了我以往对“旅游攻略”的刻板印象。它不是按照地理位置简单粗暴地堆砌信息,而是似乎构建了几条主题明确的“行走路线”。比如,有一部分专门聚焦于“民国风云”,带你穿梭于那些见证过历史风云的旧式洋房和俱乐部遗址;另一部分则聚焦于“当代艺术的隐秘角落”,推荐了那些藏在工业园区深处的画廊和独立书店。这种分类方式,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模块化”选择,而不是必须从A点跑到Z点。我个人对历史建筑特别感兴趣,这本书里对于某几处原为衙门或会馆的建筑,它不仅介绍了它的历史沿革,还精准地指出了它现在被用作什么机构,甚至连开放时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种细节的精确度,让人不禁感叹编辑团队的用心良苦。它让我意识到,北京这座城市,不是一个静止的博物馆,而是一个活着的、多层次的、充满叙事性的巨大文本,而这本书,就是一把帮助我解读这些文本的钥匙。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人情味”的拿捏上,做得相当到位,这让它区别于那些冷冰冰的电子地图信息集合。当你翻阅关于某一片区(比如798艺术区周边的小巷)的介绍时,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当地生活状态的尊重和理解,是机器生成的内容所无法比拟的。它会告诉你,哪个小店的老板性格特别耿直可爱,哪个小公园是当地大爷大妈们清晨打太极的最佳场所。这种对“生活现场感”的捕捉,对我来说,是旅行体验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我希望看到的不是一个被精心包装的“旅游产品”,而是尽可能接近真实脉搏的城市肌理。书里的一些推荐,比如某个不起眼的二手书市场,或是某个下午三点才开门的特色咖啡馆,都透露出一种“只与懂它的人分享”的默契感。这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个游客,更像是一个即将融入这座城市呼吸节奏的短期居民,这极大地提升了我探索的动力和乐趣。
评分拿到这本“攻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实战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市面上很多旅游书,图文并茂是有了,但关键时刻,你发现它对“如何到达”和“当下状态”的描述过于理想化。比如,某某著名小吃店,书上说它“环境优雅,口味地道”,但你去了之后才发现,它可能已经搬家了,或者高峰期排队要等两个小时。这本书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似乎真的把这些“陷阱”都提前踩了一遍。我注意到它对每个推荐地都附带了非常实用的“小贴士”,这些提示非常接地气,比如“避开周三,因为那天是附近学校的固定参观日人流量暴增”,或者“下午三点后光线最佳,适合拍摄古建的阴影细节”。这种基于真实体验的反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攻略”。我尤其喜欢它在推荐餐饮时,不是只推米其林或网红店,而是深入挖掘了一些“老字号的二店”或者“社区居民常去的老茶馆”,那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味蕾记忆。读完前三章,我已经把我的行程表彻底推翻重做了,准备把时间花在那些真正值得慢品的角落,而不是被主流喧嚣裹挟着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