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时间的悖论 |
| 作 者: | 菲利普 津巴多 |
| 定价: | 49.00 |
| ISBN号: | 9787508684598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
| 开本: | 32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8-4-1 |
| 印刷日期: | 2018-4-1 |
| 编辑推荐 |
| 《时间的悖论》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经典作品。津巴多教授曾因其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而闻名于世,这次,他专门介绍了“时间观”的概念,并阐述了时间观与人生的关系。 津巴多认为,时间对于我们就是过去、现在和当下,时间观决定了人生观,即一个人对时间的看法以及对时间的利用模式,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与幸福程度。基于多年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拥有平衡时间观的人也将拥有有效、健康的生活。适度的未来时间观加上当下时间观,再辅以固定的积极怀旧时间观,这就是理想的时间观。如果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时间观,根据情境灵活地转换时间观,就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此外,大部分人都熟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似乎只有三观统一的人才能互相欣赏,和谐相处。通过《时间的悖论》我们得知,三观的本质其实就是时间观,时间观一致的两个人才能够擦出火花,拥有默契稳定长久的爱情。 《时间的悖论》是一本兼具可读性与实践性的经典心理学作品,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 |
| 内容介绍 |
| 阅读本书前,你可以先思考如下问题: l 你是如何看待时间的? l 你的时间观是怎样的? l 如何拥有平衡的时间观,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我们知道,财富有价,但时间无价。人生是短暂且有限的,而时间是我们度过一生的媒介。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时间,那么我们将付出沉重的机会成本。 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形成了时间观。世界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研究伙伴约翰?博伊德对时间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结论:在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取决于内在的时间观。有关时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我们的时间观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们自己却很少会意识到这一点;此外,拥有平衡的时间观预示着我们也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过于偏差的时间观则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时间的悖论无所不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洞察时间的本质,然后通过塑造全新的时间观,来重塑我们的人生。 通常来看,时间观包括以下6种:关注过去的消极时间观、关注过去的积极时间观、关注当下的宿命主义时间观、关注当下的享乐主义时间观、关注未来的时间观、*未来的时间观。适度的未来时间观加上当下时间观,再辅以固定的积极怀旧时间观,这就是理想的组合时间观。实际上,每个人都能够调整自己的时间观,从而拥有平衡的时间观。如果你能根据情境灵活地转换时间观,就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拥有健康的生活。 |
| 作者介绍 |
|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美国心理学家。他生于1933年,并于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心理学协会(APA)主席,科学协会主席委员会(CSSP)主席。他在斯坦福大学任教50余年,目前是斯坦福大学的荣誉退休教授。 津巴多不仅进行了广受关注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还致力于利用心理学帮助所有人,其研究涉及害羞、时间、生活英雄、男性问题等领域。他出版了《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等广受欢迎的相关教材,并参与制作了《探索心理学》系列节目,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由于他数十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协会为他颁发了西尔格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此外,他还因其研究荣获瓦茨拉夫?哈维尔基金奖。 约翰?博伊德(John Boyd) 1994年与菲利普?津巴多结缘,作为首席助教参与对时间的研究。 |
| 目录 |
| 部分?关于时间的科学 001 第1章?时间为何如此重要 003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 003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008 时间比金钱更宝贵 009 时间的心理相对论 013 “善良的撒玛利人”实验 016 掌控过去的人也掌控着未来 021 时间心理学 022 第2章?测测你的时间观 031 急剧变化的世界 032 古人类的“事件时间” 034 “时钟时间”的转变 041 的时间观 045 对待改变的反应 050 相关科学测试 052 第3章?如何看待过去 077 津巴多的往事 077 你的过去与早的记忆 079 约翰的往事 081 决定论、解析主义和行为主义 082 重构过去 086 过去的真实性是否重要 093 第4章?全然真实的当下 109 如何专注于当下 110 折现未来的经济学 115 活在当下的三种方式 116 活在当下的优缺点 133 守时是一种美德 147 第5章?从看未来 151 如何以未来为导向 157 以未来为导向的优缺点 163 为成功的未来预演 175 第6章?未来 183 自杀式恐怖袭击 186 未来的时间观 196 未来的应对方式 204 未来时间观的未来 208 第二部分?珍惜时间,乐享生活 213 第7章?时间、身体和健康 215 大脑中的时间 217 当下和未来的致命危机 221 时间与精神错乱 225 失序的时间 229 时间与健康 232 时间与压力 237 第8章?时间是有智慧的人生顾问 243 延迟满足的棉花糖 243 时间观影响你的未来 245 时间不仅是金钱 255 5步轻松迈向财务自由 258 退休以后 263 第9章?爱情里的时间 275 恋爱中的时间观 277 测测你与恋人时间观的配合度 279 在以未来为中心的世界寻找另一半 280 幸福与时间观 283 幸福的绊脚石 285 提升你的幸福指数 290 第10章?商业、政治与时间观 299 商业时间简史 303 时间观引发的领导力 309 时间陷阱 314 时间观的冲突是政治的核心 320 第11章?重置你的心理时钟 335 提升时间洞察力 335 时间观组合 337 重置时间观 343 打造崭新的均衡时间观 351 第12章?时不我待 355 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 355 人生苦短,你在等待什么? 357 重温,沉浸,享受 360 一切尽在你手中 362 后?记?忙,越来越忙 365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恋爱中的时间观 还记得当你次见到你的初恋时—那种温暖、隐约、紧张的感觉,那种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东西的感觉,那种当他或者她不在身边时孤独的、痛苦的感觉吗?在你们关系刚刚开始的前几周里,你们在凌晨三点的时候都还在一起兴奋地聊着无关紧要的话题,然后睡到中午才起来。世界上其他的东西都不再重要了,恋爱才是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事情。但是,当时光流逝、魔力褪去之后,那个在床上吃饼干的人突然就开始考验起你的耐心来了。 当你遇到一个新的爱人时,你们之间并没有共同的过去,而且你们的未来尚未发生,你们停留在当下。紧张感、各种情绪,还有荷尔蒙的变化,加剧了你们以当下为中心的时间导向。时间飞逝,终的激情褪去之后,过去和未来的时间观又回来了。你和你的伴侣其实都没有变,你们只是一起创造了过去和未来,而这也需要你们有新的态度去面对时间。 这是事情顺利时的情况。有些时候,情侣向未来导向转型的时候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比如,当一个人是以当下为导向的享乐主义者,而另一个是以未来为导向的时候,这种情况在情侣中很常见。如果一个人的关注点是未来而另一个人的关注点是当下,那么有时候连一些简单的共同决定都很难顺利地完成。比如,晚饭吃什么?(麦当劳还是炖菜),怎么消费(买一辆新车还是用来投资),空余时间用来干什么(继续工作还是玩)?这些都是关系里的雷区。更重要的决定(比如是否要孩子)可能会更加困难。那些自毁的、以当下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行为(比如把存款拿去赌博、使用毒品,或者寻找外遇),更不可能帮助你和你的伴侣长期维持关系。 在个人层面上,无论男女,每个人的时间观都非常不一样,但平均而言,男人更倾向于以当下为中心的享乐主义,而女人更倾向于以未来为导向。在多年之前,这种不同无疑是有着生存优势的,因为男人和女人可以平衡对方的时间观。这些不同也许在还保留着,但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同的时间观会让他们走向冲突。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哲学意味,深邃的蓝色背景下,一个仿佛在流动又在凝固的沙漏,细沙颗粒似乎承载着过往与未来。光线在沙漏的边缘切割出锐利的几何形状,既有科学的精准感,又带有一丝神秘的艺术气息。初次翻阅,就被其扎实的学术背景和菲利普·津巴多这个名字所吸引。虽然书中并未详细展开,但光是想到这位在心理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学者,就对它即将带我探索的关于“时间”的奥秘充满了期待。我常常觉得,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流逝,更是深深烙印在我们心理深处的构造。我们如何回忆过去,如何规划未来,如何体验当下,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轨迹。而这本书,从其书名《时间的悖论》以及副标题“关于时间观的科学、心理学与生活”来看,似乎正是要拆解这些看似矛盾却又真实存在的现象。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用数据和理论来解释我们主观感受到的时间差异的,心理学家又如何剖析我们内心深处对时间的偏好与恐惧,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如何能真正落地,指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与时间相处,摆脱时间的束缚,或是抓住时间的机遇。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就在于它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活出更充实、更自在的人生。
评分一本能够同时涵盖科学、心理学和生活实践的书,本身就极具吸引力。菲利普·津巴多,这位在心理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让我对《时间的悖论》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他对于人类行为的深刻洞察,我相信能够为我们揭示时间背后那些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机制。我常常在想,我们所感知到的时间,真的是客观存在的吗?还是说,它更多的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建构?书名中的“悖论”二字,更是直接点燃了我探索的欲望。它暗示着,在时间这个问题上,可能存在着许多我们尚未理解的矛盾和困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而有时候又会觉得度日如年;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总是在追赶时间,而有些人却能从容不迫。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观。它应该能够引导我如何摆脱过去负面的情绪,如何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如何在当下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开启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并找到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充实的生活方式。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而有时候又觉得度日如年”这类问题的书,而《时间的悖论》恰好点燃了我心中那份长久的疑惑。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将“时间”这个我们最熟悉的词汇赋予了“悖论”的属性,这不禁让我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矛盾和冲突,隐藏在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之中?菲利普·津巴多,这个名字本身就足以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学术声誉如同他的研究一样,深邃而有影响力,我深信他对于人类心理的洞察力,能够为我们揭示时间观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心理机制。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跳出纯粹的科学理论,将心理学和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时间是什么”,更是关于“我们如何感知时间”、“我们的时间观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情感”、“我们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时间观,以获得更幸福、更有效率的生活”。那些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时间取向,它们又会如何塑造我们的性格和行为?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关于自我认知和生活优化的心灵旅程,我渴望在字里行间找到答案,找到那个能让我更好地驾驭时间,而不是被时间所奴役的秘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非常出色,纸张的触感温润,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翻页的声音清脆而悦耳,仿佛每一页都在低语着智慧。即便尚未深入阅读,单是手中的这份质感,就足以让人心生敬意。书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喜欢书中一些插图的设计,它们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用直观的图示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对不同时间观的象限划分,或是对时间错觉的视觉化呈现。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科学和心理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权威和深度。我曾读过他关于斯坦福监狱实验的一些资料,对他在人类行为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深刻洞察力印象深刻。因此,当得知他将笔触延伸至“时间观”这个更加宏大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时,我对其内容的高度期待便油然而生。我相信,他定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揭示时间背后隐藏的科学与心理学密码,并且,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副标题明确指出“与生活”,这预示着它将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会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活指南,帮助我们理解并优化自身的时间观,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等待已久的邀约,邀请我去探索一个我们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概念——时间。从封面设计到作者菲利普·津巴多,都散发着一种深邃与智慧的气息。他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对于人类行为和内心世界的理解,总是能触及最本质的层面。因此,当这本书将目光投向“时间观”这个话题时,我毫不怀疑它将带来一场深刻的认知革命。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为什么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如此迥异的时间感知。是生理因素在起作用,还是心理的映射?这本书以“科学、心理学与生活”为副标题,这让我看到了它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是能够应用到我日常生活的智慧。比如,我常常会因为对过去的遗憾而懊悔,或者因为对未来的焦虑而患得患失,这些情绪的根源是否与我的时间观有关?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更好地平衡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从而活在当下,享受生活?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调整自己的时间感知,去理解那些看似“悖论”的时间现象,最终,能够以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从容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每一个时刻,让有限的时间,绽放出无限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