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概論講話
定價:28.00元
作者:譚正璧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154035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民國小書館:蔡元培推薦國學入門書
內容提要
《小書館》係列叢書,收入20世紀初以來絕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價值的文史作品。名為“小”,意味著篇幅小,使讀者在短時間內可獲得一方麵的知識精粹;即便是大論題,也會找小的切入口,具體而微,從小處著眼談大問題,使閱讀饒有趣味。本係列擬齣版100多種,首輯收入十本。《國學概論講話》一書原版由蔡元培題寫書名。這本書用作者的話說就是:“凡國學上之基本知識,均已搜輯無遺。”全書如同一幅工筆畫,縴毫畢現,細緻入微。作為初窺國學門徑的入門書,放置案頭,隨手翻檢,很是輕便可喜。
目錄
作者介紹
譚正璧(1901~1991),上海嘉定人。曆任上海女校教師,上海美專、震旦大學、齊魯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和棠棣齣版社總編輯,後受聘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齣版社的前身)特約編輯。一位一生清貧而寂寞的學者,寫作就是他的生命。學者趙景深戲稱他為“著作三身”,一生完成著述1500萬字,在這近現代學者中是極為少見的,何況晚年又失明多年,一些著作是靠口述來完成的,這足以使我們驚嘆瞭。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讀的這本曆史讀物,作者在敘事手法上展現瞭一種非常獨特的“抽絲剝繭”的功力。他並沒有采用那種平鋪直敘、羅列史實的傳統寫法,而是像一位高明的偵探,總是在關鍵的曆史節點設置懸念,引導讀者跟隨他的思路去探究事件背後的復雜動因和錯綜的人際關係。比如,在描寫某次朝代更迭時,他並沒有簡單地將失敗歸咎於某位君主的昏庸,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剖析當時的社會經濟結構、地方勢力的崛起以及士大夫階層的政治博弈。這種深度挖掘和多角度審視的寫作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曆史視野。他引用的史料非常紮實,注釋詳盡得令人贊嘆,很多地方甚至能看到作者為瞭求證一個時間點或一個人名,查閱瞭多少晦澀難懂的古籍。讀完一個章節,我總感覺自己不僅是瞭解瞭曆史事件,更是參與瞭一次深入的學術探討,那種智力上的滿足感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語言的魅力在這本書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仿佛信手拈來皆是典故,但妙就妙在,他處理這些古典的、晦澀的詞匯時,卻能做到雅而不晦,簡而有力。他的遣詞造句有一種古典音樂般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節奏感,即便是一些長句,其邏輯結構也清晰得如同數學公式一般嚴謹。尤其是在描述古代文人的心境和生活場景時,那種意境的營造,簡直是如詩如畫,讓人仿佛能聞到墨香,聽到竹林風聲。我甚至發現自己不自覺地開始模仿他的句式結構來寫日記,這足以證明文字對讀者的感染力已經達到瞭潛移默化的地步。這種對語言本身美學的極緻追求,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純粹的享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那種沉穩的深藍色,配上燙金的標題字體,一股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麵而來,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內頁的紙張質感也非常好,不是那種廉價的、容易反光的紙,而是帶著些許米白的、觸感細膩的紙張,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排版布局上看得齣編輯的用心,字號大小適中,行間距也處理得恰到好處,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流暢。書脊的裝訂也十分牢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用擔心鬆散或脫頁的問題。更值得一提的是,扉頁部分的設計,引用瞭古代手稿的紋理作為背景,雖然隻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卻極大地提升瞭整本書的文化品味。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藝術品。從這本書的外在呈現來看,它無疑是為那些真正熱愛傳統文化,並對書籍品質有較高要求的讀者量身定做的。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顯示齣作者對知識體係有著極其清晰的認知脈絡。它並非是簡單的知識點堆砌,而是一條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的知識鏈條。開篇部分迅速奠定瞭基礎概念,如同打下堅固的地基;隨後,作者逐步引入更復雜、更細化的分支領域,每介紹一個新概念,都會巧妙地與前麵已學到的知識點建立聯係,形成一張互相關聯的知識網。這種“螺鏇上升”的編排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認知負擔,使得即便是初學者,也能感到每一步都是在穩步前行,而不是在迷霧中摸索。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設計,它充分尊重瞭讀者的學習麯綫,確保瞭知識的有效吸收和長期記憶,讓人感覺自己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而非僅僅是收集零散的碎片信息。
評分這本書的哲學思辨部分,簡直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作者對一些核心概念的闡釋,突破瞭以往教科書式的僵硬定義,他引入瞭大量的當代跨學科研究成果,試圖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科學的邏輯進行對話和融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天人閤一”思想的解讀,他沒有停留在字麵意義上對自然萬物的贊美,而是將其提升到瞭人類認知邊界拓展的高度,討論瞭這種哲學觀在生態倫理、可持續發展,乃至人工智能倫理學中的潛在指導意義。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閤上書本,陷入長時間的沉思,甚至需要翻閱其他領域的書籍來輔助理解。這種強迫讀者進行深度思考的閱讀體驗,是極其難得的。它不是在灌輸結論,而是在搭建一個思想的腳手架,鼓勵你去親自攀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