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这样做 孩子更
定价:25.00元
作者:林越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639327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是,现实生活中,要把这个心愿转换成现实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父母这样做孩子更》针对生活中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和父母的做法一一进行分析点评,指出其中正确与不当的地方,引导父母用学习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宽容的态度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成长,采用与时俱进的方法教育好孩子。《父母这样做孩子更》由林越编著。
目录
章 别以为你了解自己的孩子
1.首先,请了解自己的孩子
2.聪明的孩子有自己的个性
3.孩子不可能突然“变坏”
4.再乖的孩子,也会有情绪
5.顶嘴的孩子有见解
6.责备前,先听孩子解释
7.不要把孩子当做成人看待
8.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9.孩子努力比成功更重要
10.不要紧盯着孩子
11.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12.不是笨,只是适应比较慢
13.爱动的孩子很聪明
14.给孩子自我反省的机会
15.孩子玩也是一种成长
16.问题多的孩子爱思考
17.不是见异思迁,而是兴趣转移
18.不要阻止孩子哭泣
19.理解孩子更有助于孩子自我反省
20.孩子不可能永远是孩子
第二章 一句话的事。看你怎样说
1.赏识孩子,给孩子上进的动力
2.勇于在别人面前表扬孩子
3.不要贬低孩子的表现
4.相信自己的孩子很聪明
5.说赞美的话要变换形式
6.在犯错时发现孩子的优点
7.物质奖励不是好的方式
8.保护孩子爱心的幼芽
9.赞美的话要有建设性
10.孩子自信的源头
11.让孩子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12.要多关注孩子的长处
13.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14.将孩子的优点放大
15.不妨先肯定孩子
16.赞美孩子要真心不要敷衍
17.让孩子知道因为什么被赏识
18.失败是在接近成功
第三章 做引导者,别做管理者
1.父母不要盯着孩子
2.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3.引导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4.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
5.不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
6.打骂孩子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6l
7.引导孩子说话
8.让孩子做“乐之者”
9.尊重孩子的选择
10.强迫不如巧妙诱导
11.帮孩子度过“高原现象”期
12.跳一跳,够得到
13.随时可以看书
14.没有天生爱读书的孩子
15.越指责,孩子越不专心
16.别急着帮孩子
17.不要把“听话”作为要求孩子的标准
18.想自己,也要想人家
19.每个孩子都会撒谎
第四章 学会做鼓励孩子的父母
1.别让孩子认为自己“笨”
2.有梦想的孩子有出息
3.用过去的成就激励孩子
4.孩子爱幻想是一件好事
5.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6.鼓励孩子,而不是讥笑孩子
7.现在不冒险,将来很危险
8.半途而废是成功路上的陷阱9l
9.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10.失败后,父母要学会倾听
11.99分都不行吗
12.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
13.先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14.改正比懊悔更重要
15.放下架子,向孩子学习
第五章 好性格影响孩子一生
1.你微笑,他自然微笑
2.肯定孩子的善行
3.不管性格怎样,都要接纳
4.世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完美
5.任何时候都信任孩子
6.宽容孩子的过失
7.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8.让孩子乐于交往
9.用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孩子
10.引导孩子欣赏他人
11.支持孩子的正义行为
12.看淡输赢,在竞争中成长
13.跌倒了,自己爬起来12l
14.尝试就会有收获
15.不要迁就孩子的任性
16.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17.教孩子学会等待
18.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19.引导孩子自我激励13l
20.坚强的意志是孩子的财富
第六章 学习哪有那么难
1.当名侦探柯南,找自己的错误
2.让孩子在“玩中学”
3.让孩子脱离标准答案
4.爸爸要和孩子一起玩
5.给孩子留下思考的余地
6.“玩后再写作业”还是“写完作业再玩”
7.时不时给孩子出出难题
8.学会脑筋转弯
9.给孩子限定时间
10.让孩子保持平常心
11.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12.适当给孩子帮助
13.孩子有自己成功的轨道
14.每天学习一点点
15.不要毁掉未来的大师
16.感官总动员,学习效果好
17.用功越久,效果就越好吗
18.及时给孩子反馈
第七章 父母怎样说话有效
1.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2.使用请求的语气
3.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挨批评
4.说话要算数
5.信赖,会让孩子更出色
6.说得多不如听得多
7.暗示胜于明说
8.指责不如建议
9.利用第三者的力量
10.不要在孩子情绪恶劣的时候批评
11.一定要就事论事
12.声音越小,孩子越注意听
13.在孩子面前,说法要一致
14.听懂孩子的弦外之音
15.无声的教育方法
16.不要强迫孩子理解自己的心意
17.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人手
18.读懂孩子的体态语言
第八章 别让孩子伤在人格上
1.不要直接否决孩子
2.强制命令孩子并不可取
3.耐心让孩子把话说完
4.用信任取代监视
5.别说“你总是这样”
6.不要指责孩子“天生”的缺点
7.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
8.“讥笑”不能“激励”孩子
9.不要干涉孩子交朋友
10.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11.别威胁孩子
12.与其挑剔,不如欣赏20l
13.学习不是孩子成长的标准
14.父母的爱不要功利化
15.不要对孩子撒谎
16.不要和叛逆的孩子对着干
17.千万不要迁怒于孩子
18.冷静对待孩子的气话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通常不太容易对某一本育儿书产生特别强烈的共鸣,但《父母这样做,孩子更…》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喜。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不像是那种一股脑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像是在引导我一步一步地去思考,去感受。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教育孩子,不仅仅是教导他们“应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章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之前可能过于担心孩子,事事都替他们包办,结果反而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依赖。这本书给我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我懂得如何在放手的同时,依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我开始尝试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刚开始会有点手忙脚乱,但看到他们脸上那种完成任务后的满足感,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也让我对未来的亲子关系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有料”的书,我感觉每一页都蕴含着作者的智慧和对孩子的深切关爱。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它不强调父母的权威,而是强调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孩子。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的探讨,让我反思了很多。我之前可能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作为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懂得如何通过一些日常的小事,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义务和担当。我开始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虽然刚开始是带着一些“我这是在教育你”的心态,但渐渐地,我发现孩子真的变得更自觉了,也更愿意去帮助别人。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原来教育孩子,可以这么有智慧,也可以这么充满乐趣。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真的是忍不住想要好好分享一下我的感受。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父母这样做,孩子更…》,后面那个“更”字,真的勾起了我无数的遐想。我一直觉得,为人父母就像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充满了各种挑战,也充满了各种惊喜。而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帮我梳理了很多平时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育儿困惑。它没有空泛的理论,更多的是一些触手可及的例子,让我能一下子就明白,“哦,原来是这样!” 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些沟通技巧,我试着运用在和孩子的日常对话中,发现效果真的出乎意料的好。孩子好像更容易理解我的意思,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听话,或者不理解,可能只是我们沟通的方式出了点问题。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育儿过程中更多的可能性和更积极的互动模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阅读,去发掘更多关于如何让孩子“更”好的秘密。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所以在阅读《父母这样做,孩子更…》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被其中一些细节所打动。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更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和我分享她的育儿经验,然后引导我去思考,去实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章节。我一直觉得,自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比什么都重要。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非常具体的方法,让我知道如何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如何去鼓励他们,如何在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他们支持和力量。我发现,当我对孩子多一些肯定和鼓励,他们真的会变得不一样,会更愿意去尝试,也会更勇敢地面对挑战。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原来父母的爱和支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强大的后盾。它让我不再焦虑,不再迷茫,而是更加坚定地走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评分说实话,买这本书之前,我有点犹豫,因为市面上育儿书太多了,很难分辨哪一本是真的有价值。但《父母这样做,孩子更…》这本书,真的没有让我失望。它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它非常注重“情感连接”的重要性。我一直觉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爱和理解,而这本书恰恰把这一点讲得非常透彻。它没有讲那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而是用很多温暖的、充满画面感的例子,让我感受到,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出现了障碍。书中关于“如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的章节,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我意识到,我以前可能更多的是在听孩子说了什么,而忽略了他们话语背后的情绪和需求。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真正地“听”,如何去回应,如何去建立一个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被爱的环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更近了,也更懂得如何去欣赏和接纳他们每一个阶段的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