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古今,把握全局,这是《中国道教思想史》谋篇布局的恢宏气势。大凡艺术创作或者学术论著都必须有整体把握精神,才能获得真正成功,《中国道教思想史》的作者是精通此道的,所以我们翻开该书,从目录上就可以感受到那种纵横驰骋的开阔视野。该书以“导论”为统领,建构六编三十八章。在导论中,作者首先对道教思想史的命题缘起、研究对象、发展脉络、基本特点、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进行提纲挈领的阐述。接下来的各编以时代先后为序,分别论述道教思想渊源、汉魏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思想、隋唐至北宋的道教思想、南宋金元至明代中叶的道教思想、明代中叶以来的道教思想。最后,该书探讨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这样的布局展示了一个“工”字形的结构,如果说“导论”与最后一编恰如“工”字的上下两横,那么,依据历史先后顺序对道教思想面貌进行阐述的主体部分就像“工”字的中间一竖,这也像地球仪上的“经线”,由南而北,由北而南,南北贯通,首尾衔接。抓住这条基本线索,进一步拓展阅读,我们会看到,该书在确立编序之后,又对每一时期道教的主要经典以及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展开讨论,这样的论题就像地球仪上的“纬线”,它们与“经线”相互交错,展示了古今道教思想的复杂网络结构。
评分 评分《中国道教思想史》是四川大学卿希泰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教思想史》(批准号为96AZJ007)的最终研究成果,四卷,共236万字,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评分作为一种以“生命完善”为重要目标的宗教思想,道教哲学与修炼方法论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意义来说,道教哲学与生命完善的修炼方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所以,当重玄学等道教诠释哲学勃兴的时候,道教的修炼技艺也繁荣起来。有修炼技艺就有修炼思想,有修炼思想就会产生表达这种思想的经典。隋唐五代北宋时期,关于精神修炼的道教经籍颇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说是司马承祯的《服气精义论》、《坐忘论》,还有吴筠的《玄纲论》、《神仙可学论》等。此等著述以意念的自我控制为修持的核心,从而使传统的神仙理论有了技术操作的具体支撑。
评分研究阴阳五行用的,还行。。
评分研究道教的必备,喜欢道家与道教,深受其益,读书是一种享受,宁静致远,启迪心灵。
评分一套四册的道教思想史,分开购齐真的庆幸。
评分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书全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先秦到现代道教思想的发展历史,阐述了道教的历史影响和当代发展的趋势和作用。这套书学术价值较高,书价贵,也很正常。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买回来慢慢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