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1919.10.22-),出生于伊朗,英国当代 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弗吉尼亚·伍尔芙之后 伟大的女性作家,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暨第十一个获得诺奖的女作家。代表作有《青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玛莎·奎斯特》等)、《金色笔记》、《好人恐怖分子》等。主要著作:《青草在歌唱》(《野草在歌唱》)(1950)“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四门之城》(1969)《金色笔记》(1962)《简述下地狱》(1971)《黑暗前的夏天》(1973)《幸存者回忆录》(1974)《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简·萨默斯日记》(1984)《好人恐怖分子》(1985)主要获奖记录:诺贝尔文学奖(2007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01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奖(1995)史密斯文学奖(1985)德意志莎士比亚文学奖(1982)欧洲文学国家奖(1981)毛姆文学奖(1954)。
当时她是什么模样?她如何估量自己的前途?她给她那些学生们善良的父母亲留下怎样的印象?他们又给她以怎样的印象?我们都知道。我们都一清二楚。她终身都在给自己画肖像,并非因为她没有别的模特儿,而是因为她热衷于发掘她那真实的、潜在的本性:对于这样追根究底的寻求,我们有一种简洁的描述。自从她到法国以来,她不断地写日记。还有她的音乐,即使没有日记,音乐也会向我们透霹关于她的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画像,不仅仅是一位有才华、有魅力的妇女,而且是一位身不由己地令人困惑和带来挑战的人物,一位终身使人议论纷纷的人物,-位虽然并不试图吸引男性而男人们总是要爱上她的人物。当她被这些良好的家庭聘用为家庭教师时,她行为检点,堪称典范,她知道,只要犯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使这些人家对她关上大门。她好比在刀刃上走路,因为最重要的是她富于魅力,这种天赋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唤起的期望比它所能实现的更多。她显然使那些受业于她的年轻女士们失望,她们在满怀疑虑之心的父母面前对她赞不绝口,然而暗中却希望能够从她那儿得到更多的指点。
她却小心谨慎地提出忠告:“你真的想要像我这样吗?”当一些受到父母亲过度防范的闺女在一些小小的叛逆行为中寻求她的帮助,她就会甜蜜地提出上面那个疑问。“遵从你父母的教导,当你结了婚,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她从司汤达写给他妹妹的信中学到了这条经验。她在日记中写道,她宁可像她自己那样当“一名无家可归者”,也不愿去当这种得天独厚的名门闺秀。
当她二十五岁时,她在社会的阶梯上大大地上升了一级。她担任孔德·罗斯唐先生两位于金的家庭教师。罗斯唐家族是这个地区的名门望族。
他们住在一所庞大而古老的别墅里,每周两次派马车来接她。此时她可以日夜出门授课了。在有马车接送之前,她坚持只能在白天到镇上来授课,因为步行到她的小屋,来回有好几里路。这种态度遭到人们的讥讽。人人都知道,她深夜独自在树林中散步。然而她又是如此娇嫩,竟然不能在晚上从小镇走回家去?还有下面的行为,又当如何解释:她在岩峰之间独自跳舞,手中击打着铃鼓,或者看上去像铃鼓的东西--一件看上去很原始的乐器,或者是她从那未开化的故乡带来的。甚至有人声称,曾经看到她--光着身子跳舞。她真的如此么?在她的日记中可没有提到过--虽然当她开始作记录之时,只有简短的摘记和笔记,到后来才发展成为对她的生活滔滔不绝的评论。然而,的确有一幅素描,画着一位妇女在丛林和岩石之间跳舞。天上是一轮满月。那舞者全身赤裸。这幅素描和其他的自画像是如此不同,它令人震惊。观察朱莉的崇拜者拿到一叠她的素描之时的表情,是很有趣的。那张脸突然僵硬了,倒抽一口冷气,--然后--嘿嘿一笑。那笑声是出于震惊。然而,震惊是否往往不过是一瞬间出乎意料的真相揭露?一扇门打开了(或许是确确实实毫不夸张地),于是人们看到一幕美丽的或者丑恶的景象,某种强烈的或者令人震惊的景象--无论如何,这是我们所熟悉的灯光明亮而秩序井然的世界的另一面,它赫然在目,那幕后的真相。但是,为什么在她的日记中,从来未提到过跳舞?或许此事只发生过一次,而她又有所恐惧。像这样跳舞,可是个冒险的举动。她知道人们在窥探她。
那些宪兵们确实经常窥探她,但是,要是其中一个宪兵通过她不挂窗帘也不装百叶窗的窗口--她说她痛恨那种被封闭起来的感觉--向里面望去,他会看到那位规规矩矩的年轻妇女,站在她画室中的画架前面,或者在弹奏竖琴,或者在俯首疾书,小桌上的油灯照亮了打开的书页,照亮了她戴着指环握着笔杆的纤纤玉手,她的脸庞,她乌黑的头发,她的胸部平静地包裹在连衫裙里,领口高及喉部,围着一小圈白色衣领。
……
坦白讲,我之前对这类题材的作品抱持着一丝保留意见,总觉得容易流于俗套。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探讨的主题,虽然看似常见,但作者的处理角度极其刁钻和新鲜,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挖掘出人性的幽微之处。它不回避人性的灰暗面,却又以一种近乎慈悲的笔触去描绘,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书中的冲突设计非常高明,不是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基于不同价值观和生存环境下的必然碰撞,这种复杂性让故事的张力达到了极致。它迫使我不断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思辨性,是衡量一部好作品的重要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带着一种老派的、优雅的韵味,但又不失现代的锐利和洞察力。它不是那种华丽到让人眼花缭乱的辞藻堆砌,而是恰到好处的精准表达。有些段落的遣词造句,我甚至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感受其中蕴含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最复杂的情感状态,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复杂的心境,这种“少即是多”的写作智慧,在当下快节奏的文学创作中,显得尤为珍贵。读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被拉入了一个时间缓慢流动的空间,可以静下心来,真正去品味文字的力量。
评分这本小说简直是文字的盛宴,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入木三分。我读的时候,仿佛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都紧紧抓住了我的心弦,他们的挣扎、迷茫与最终的释然,都让我深有共鸣。尤其是一些场景的描写,画面感极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阳光的温度。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很多作品难以企及的。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却又不显刻意,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读完后又忍不住回味再三。书中的一些哲思性的探讨,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深刻的灵魂对话。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萦绕心头,实在是一次绝佳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到一本能让我如此沉浸其中的小说了。它带来的阅读体验是纯粹而强烈的,仿佛作者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气场”,一种强大的、难以言喻的氛围感,牢牢地将读者的注意力锁住。有时候我会忽略掉时间,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之中,直到合上书页,才猛然发现窗外天色已晚。这种能让人暂时逃离现实,全身心投入另一个平行时空的能力,是顶尖文学作品的标志。我向所有追求高质量阅读体验的同好们强烈推荐,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为它腾出宝贵的阅读时间。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精妙。它巧妙地运用了多线叙事的手法,看似散落的线索,到最后却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令人叹服的网。一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情节会不会过于复杂难以把握,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对全局的掌控力简直是大师级的。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伏笔,都在后续的情节中得到了精彩的回应,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带来的阅读快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即使是那些次要人物,作者也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背景故事,使得整个世界观显得无比真实和立体,而不是沦为主角的陪衬。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整体宏伟蓝图的构建能力,着实令人敬佩。
评分不做活动不买。
评分“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评分“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评分活动购买。价格不错。
评分质量不错,物流很快
评分还没有仔细地、全面地看过,但是光看书的封面就够让人倒胃口的了。库存的书也就算了,书面这么黄,而且有很多灰尘,纸张也很黄,里面缺不缺页暂时还不知道。京东卖的书质量是越来越不敢恭维了,而且最近京东的书价格比以前贵了好多,都不敢下手了。这本书真的很让人失望,不是内容,是外观,以后会慎重考虑要不要再在京东买书了。
评分额 其他书都是新的 ,就这本发霉了 郁闷
评分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评分纸张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