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莊子

國學經典:莊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秀昌,安繼民 注
圖書標籤:
  • 國學
  • 莊子
  • 道傢
  • 哲學
  • 古代文學
  • 經典
  • 智慧
  • 修身
  • 養生
  • 中國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州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4828416
版次:2
商品編碼:100170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學經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國學經典:莊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傢,他認為事物之間都存在著有與無,大與小,美與醜,善與惡等等矛盾,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創立瞭相對主義的方法論,構成瞭一個完整的思想體係。全書分為內、外、雜三部分,其中每篇都有原文、注釋、譯文三部分,作者以其深厚的研究功底對莊子思想進行瞭深度闡述,建議有“憂患意識”的年輕一代不妨讀一下《國學經典:莊子》,其中確實有著太多的中國式“軸心時代”偉大的東方智慧。《國學經典-莊子》對《莊子》中的精華部分重新進行瞭校對與勘訂,並配有白話譯文,方便讀者閱讀並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讀經誦典,逐步提升,受益終生!

目錄

前言
內篇
逍遙遊第一
齊物論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外篇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肱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運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鞦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一
知北遊第二二

雜篇
庚桑楚第二三
徐無鬼第二四
則陽第二五
外物第二六
寓言第二七
讓王第二八
盜蹠第二九
說劍第三十
漁父第三一
列禦寇第三二
天下第三三
後記

精彩書摘

  逍遙遊第一

  北冥①有魚,其名為鯤②。鯤之大,不知其幾韆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③。鵬之背,不知其幾韆裏也;怒④而飛,其翼若垂⑤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⑥於南冥。南冥者,天池⑦也。齊諧⑧者,誌⑨怪者也。諧之言日:“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⑩三韆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⑾,去以六月息⑿者也。”野馬⒀也,塵埃⒁也,生物⒂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⒃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⒄,則芥⒅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⒆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⒇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21)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日(22):“我決起(23)而飛,搶榆枋(24),時則不至,而控(25)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26)?”適莽蒼(27)者,三飡而反(28),腹猶果然(29);適百裏者,宿(30)舂糧;適韆裏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34)不知春鞦,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35)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鞦;上古有大椿(36)者,以八韆歲為春,八韆歲為鞦。而彭祖(37)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38):

  湯問棘日:“四方上下有窮乎?”棘日:“無極之外,復無極也。”窮發(39)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韆裏,未有知其修(40)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41),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42)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鸚(43)笑之日:“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44)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45)一官,行比一鄉(46),德閤一君,而徵(47)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48)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49);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50)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禦風而行(51),泠然(52)善也,旬有(53)五日而後反。彼於緻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54),而禦六氣之辯(55),以遊無窮者,彼且惡(56)乎待哉?故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注釋]

  ①冥(ming):亦作“溟”,指海。“北冥”,就是北海。下文的“南冥”類此。因海水深而黑而得名,所以下文又有“冥海”之稱。②鯤(kun):大魚之名。③鵬:本為古“鳳”字,大鳥之名。④怒:奮起。⑤垂:通“陲”,邊際。⑥徙:遷移。⑦天池:天然大池。⑧齊諧:書名。⑨誌:記載。⑩水擊:水激。⑾摶(tuan):環繞而上。扶搖:鏇風,龍捲狀。⑿息:停歇。⒀野馬:形狀如奔馬的遊氣。⒁塵埃:空中的遊塵。⒂生物:概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⒃極:盡。⒄覆:傾倒。坳(ao):坑凹處。“坳堂”指廳堂地麵上的坑凹處。⒅芥:小草。⒆大翼:大翅膀,指大鵬。⒇培:通“憑”,憑藉。(21)夭閼(e):又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攔。(22)蜩(tiOo):蟬。學鳩:一種小灰雀,這裏泛指小鳥。(23)決起:迅疾飛起。(24)搶(qiong):突過。榆、枋(fang):或為榆樹和檀樹。(25)控:投。(26)奚以:何以。之:去到。為:句末疑問語氣詞。(27)莽蒼: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28)飧(can):同“餐”。反:返迴。(29)果然:飽瞭的樣子。(30)宿:這裏指一夜。(31)之:這。二蟲:指上述的蜩與學鳩。(32)知:通“智”,智慧。(33)晦朔:每一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34)蟪蛄(huigu):即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鞦死。(35)冥靈:傳說中的大龜,一說樹名。(36)大椿:傳說中的古樹名。(37)彭祖:古代傳說中年壽最長的人。(38)湯:商湯。棘:湯時的賢大夫。(39)窮發:不長草木的地方。(40)修:長。(41)太山:大山。一說即泰山。(42)羊角:鏇風,迴鏇嚮上如羊角狀。(43)斥鸚(yan):一種小鳥。(44)仞:古代長度單位,周製為八尺,漢製為七尺;這裏應從周製。(45)效:功效;這裏含有勝任的意思。(46)行:品行。比:比並。(47)徵:取信。(48)宋榮子:一名宋釺,宋國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傢。(48)沮:沮喪。(50)數(shuo)數然:急急忙忙的樣子。(51)列子:鄭國人,名叫列禦寇,戰國時代思想傢。禦:駕馭。(52)泠(ling)然:輕盈美好的樣子。(53)有:又。(54)乘天地之正:順著自然的本性。(55)禦六氣之辯:駕馭六氣的變化。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辯,通“變”。(56)惡:何,什麼。

  [譯文]

  茫茫北海裏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身體特彆大,真不知道有幾韆裏呀!它化而為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巨大,也不知道有幾韆裏呀!這隻大鳥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遮天閉日的雲。就是這隻大鳥,會隨著洶湧的波濤遷到南海去。南海那個地方是一個天池。

  《齊諧》是一本記載怪異之事的書。這本書裏說:“當大鵬遷往南海的時候,激起的水浪達三韆裏;它乘風而上至九萬裏雲霄,到達南海需要半年時間。”野馬似的霧氣,紛飛的塵埃,這具有生氣的東西都是被風吹拂所緻。自下嚮上看,天色蒼茫,那是它的本色吧?它的高遠也是沒有盡頭吧?從高空往下看,也不過是這個樣子。

  水匯集不深厚,它就無力負載大船。在堂屋的低窪處倒一杯水,那就隻能放一根小草當做船。如果放一隻杯子,那就會粘著地麵浮不起來瞭,這是水淺船大的緣故。風的強度不夠大,它就無力承負起巨大的翅膀。所以,大鵬展翅九萬裏,全靠狂風在下麵吹;然後藉助風力,背負青天一路暢行無阻,嚮南海飛去。

  蟬和小鳩譏笑大鵬說:“我們猛然飛起,碰著榆樹和檀樹的樹枝就歇息下來,有時飛不上去就悠然降落到地麵上,何必要翱翔九萬裏嚮南海遷徙?”到郊野去的人,備三餐而迴還,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裏遠的地方去,要用一夜來舂米備糧;到韆裏遠的地方去,要用三個月來準備食糧。這兩隻蟲烏怎麼知道遠行的周摺呢?

  小聰明比不上大智慧,短命比不上長壽。怎麼知道是這樣呢?比如說,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不知道什麼是晦朔,寒蟬也不知道什麼是春鞦。這就是短命的“小年”。楚國南方有一種靈龜,以五百年為春,以五百年為鞦;古時候有一種大椿樹,以八韆年為春,以八韆年為鞦。這就是長壽的“大年”。古時的彭祖到現在還以壽星傳聞於世,一般人想跟他匹比,豈不是太不自量瞭嗎?

  商湯詢問過夏棘這樣的話:

  商湯問夏棘說:“四方上下有極限嗎?”夏棘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汪洋大海,就是天池。那裏有一條魚,特彆巨大,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大概有幾韆裏吧,它的名字叫做鯤。鯤化而為烏,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像大山,翅膀像遮天的雲,乘風直上九萬裏雲霄,穿雲破霧,背負青天,嚮南飛去,直達南海。小麻雀譏笑大鵬:“你到底要飛嚮何方?我騰空一躍,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瞭,在蓬蒿間飛來飛去,這也就是我飛翔的能事瞭,真不知你大鵬究竟要飛嚮哪裏?”這就是小和大的分彆。

  所以,那些纔智可以勝任一官職,行為閤乎治理一鄉,德性閤乎治理一郡,能力可以治理一國的人,他們自己看自己猶如小麻雀一樣自鳴得意。宋榮子卻譏笑這些人。宋榮子是這樣一種人:世人都贊譽他,他也不因此更奮進;世人都非議他,他也不會感到沮喪。他能區分內外,辨彆榮辱,如此而已。世上很少有像宋榮子這樣的人。即便如此,宋榮子仍然未達到逍遙之境。

  列子乘風而行,輕巧而悠然,十五天後迴還。他對於世上的福利不汲汲以求。雖然他可以免於行走,但仍然有所依賴。若能順乎天地萬物的自然本性,應乎陰陽、風雨、晦明的自然變化,而逍遙於廣袤之域,那還有什麼依待的呢!所以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

前言/序言

    ★在我的一本書《悲劇哲學傢·尼采》裏,我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本書是我喜愛的:一本是中國的《莊子》,另一本是德國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兩者在思想解放與個性張揚方麵,有許多共同點。而尼采的激情投入與莊子的清明超脫,正有如希臘悲劇狄奧尼索斯(酒神)與阿波羅(太陽神)兩種精神力量的相互對立而又相互協調一樣,亦反映著曆代知識分子內心的種種衝突與求取平衡。看來,一個人生活的體驗愈多,愈能欣賞莊子思想視野的寬廣、精神空間的開闊及其對人生的審美意境;一個人社會閱曆愈深,愈能領會莊子的〔逍遙遊
國學經典:莊子 一、 莊子其人與時代背景 莊子,原名莊周,戰國中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思想傢、哲學傢,道傢學派的代錶人物。他的生平事跡在史書中記載不多,但其思想和著作卻對中國哲學、文學、藝術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莊子所處的時代,正值中國曆史上一個充滿變革與動蕩的時期——戰國時代。周朝的權威衰落,諸侯爭霸,社會矛盾尖銳,思想文化空前活躍,百傢爭鳴,儒、墨、道、法等學派紛紛湧現,各自提齣治國理念和人生哲學。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莊子目睹瞭世事的變遷,人生的無常,以及社會上種種的功名利祿、是非得失,由此産生瞭對現實的深刻反思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他沒有像許多同時代思想傢那樣積極入世,而是選擇瞭一種超然物外、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以其獨特的哲學智慧,為人們提供瞭一種超越世俗煩惱的生存之道。 二、 《莊子》一書的價值與地位 《莊子》一書,作為道傢學派的經典著作,與《道德經》並稱“老莊”。它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奇譎瑰麗的文風、汪洋恣肆的論辯,以及深邃玄妙的哲學思想,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 哲學價值: 《莊子》的核心思想是“道”。莊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超越一切名相、概念的存在。他提倡“道法自然”,主張順應自然規律,不強求,不妄為。同時,他強調“齊物論”,認為一切事物在“道”的麵前都是平等的,是非、善惡、美醜等都是人為的區分。這種思想有助於人們破除主觀的偏見,以一種更廣闊的視野看待世界。莊子還提齣瞭“逍遙遊”的人生境界,鼓勵人們擺脫功名利祿的束縛,精神上達到自由自在、超脫物外的狀態。 2. 文學價值: 《莊子》的文章,以其浪漫主義的風格、誇張奇特的比喻、生動形象的描繪,以及充滿哲理的寓言故事,成為中國古代散文的典範。書中大量的寓言,如“莊周夢蝶”、“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不僅形象地闡釋瞭深奧的哲學道理,而且本身就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至今仍被廣泛傳誦和引用。 3. 文化價值: 莊子的思想滲透在中國文化的方方麵麵,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他的“順應自然”思想,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天人閤一觀念相契閤;他的“齊物論”,為中國的包容精神提供瞭哲學依據;他的“逍遙遊”精神,則成為許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 三、《莊子》思想的核心要義 《莊子》一書內容龐雜,思想深邃,但其核心要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 1. “道”的本體論與宇宙觀: 莊子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無形無象,無始無終,無所不包,無所不能。它是萬物産生的根源,也是萬物運行的規律。“道”無為而無不為,它不乾預事物的發生和發展,但萬事萬物都遵循它的運行軌跡。“道”的無為,並非消極,而是指不違背自然,不強加人為的意誌。 2. “天人閤一”與“道法自然”: 莊子主張人應該效法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律而生活。他反對人為的造作和過度的理性乾預,認為自然纔是最真實的,最符閤“道”的。他提倡“抱樸守真”,迴歸自然淳樸的狀態。人與自然並非對立,而是融為一體的,人應該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獲得生命的意義。 3. “齊物論”與相對主義: 莊子認為,世間萬物在“道”的麵前都是平等的,沒有絕對的高下、優劣之分。一切的分彆和對立,如生死、貴賤、美醜、是非,都是人為的觀念造成的,是相對的。“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彼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詩禮也。” 莊子以此說明,這些人為的價值判斷,在更大的尺度上,都是可笑的。理解“齊物論”,有助於破除執念,減少煩惱,獲得內心的平靜。 4. “逍遙遊”的理想人格: 莊子描繪瞭一種超脫世俗、精神自由的理想人格——“逍遙遊”。這種境界,是通過擺脫外在的束縛,如名譽、地位、物質的追求,以及內在的煩惱,如恐懼、欲望、偏見來實現的。達到“逍遙遊”的人,仿佛鯤鵬展翅,遨遊於天地之間,不受任何拘束,精神高度自由,能夠遊刃有餘地應對世間的變化。 5. “無用之用”的智慧: 莊子提齣瞭“無用之用”的概念,認為那些在世俗眼中看似“無用”的事物,恰恰具有更深遠的價值。例如,那些不被器重、不閤時宜的樹木,反而能免於被砍伐,得以長壽。這種智慧,啓示我們不應被功利主義所局限,要學會欣賞事物的本質和內在價值。 6. “心齋”與“坐忘”的修養方法: 為瞭達到精神上的自由,莊子提齣瞭“心齋”和“坐忘”的修養方法。“心齋”是指使心靈澄淨,不被外界的雜念所乾擾。“坐忘”則是指忘卻自我,忘卻外物,達到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通過這些修養,人可以逐漸擺脫主觀意識的束縛,與“道”閤一。 四、《莊子》對後世的影響 《莊子》的思想,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中國文化的土地,對後世産生瞭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 哲學思想: 莊子的道傢思想,與儒傢思想相互補充,構成瞭中國傳統哲學的主乾。後世的道傢,如魏晉玄學,更是對莊子思想進行瞭深入的闡釋和發展。 2. 文學藝術: 《莊子》的文風和想象力,極大地啓發瞭後世的文學創作,特彆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詩歌、散文,以及後來的山水田園詩。其浪漫主義的色彩和奇特的意象,也對中國繪畫、書法等藝術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3. 人生態度: 莊子所倡導的超然物外、順應自然、珍惜生命的態度,為許多在逆境中生存的人們提供瞭精神慰藉和力量。這種“逍遙”的人生追求,成為許多隱士、文人的理想。 4. 社會文化: 莊子思想中的包容、寬容、不爭等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塑造瞭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 五、 《莊子》的閱讀與體悟 閱讀《莊子》,需要一種開放的心態和超越功利的眼光。莊子的文字並非易於理解的教科書,而是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體悟。 理解其“道”: 嘗試理解莊子所說的“道”是如何存在的,它與我們現實世界中的“道”有何不同。 領會其“齊物”: 思考莊子所說的“齊物”在現實生活中是如何體現的,放下我們固有的偏見和對立。 嚮往其“逍遙”: 感受莊子筆下那種自由自在、不受羈絆的生命狀態,思考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實現精神的自由。 品味其“寓言”: 欣賞莊子巧妙的比喻和寓言故事,從中領會其深邃的哲理。 《莊子》並非僅僅是一部古籍,它更是一種智慧的啓迪,一種人生的觀照。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中,重讀《莊子》,依然能為我們提供一種超脫煩惱、迴歸本真的力量,幫助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活齣更加豁達與自在的人生。

用戶評價

評分

《國學經典:莊子》帶給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不像一些傳統的哲學著作那樣,需要我反復推敲字句,生怕遺漏瞭其中的微小含義。相反,莊子的文字仿佛帶著一種天然的靈動,它更多地是在引導我去感受,去體會,去觸碰那些超越語言的意境。我常常會被書中那些看似“無用”的篇章所吸引,它們仿佛是作者在不經意間流露齣的靈感碎片,卻蘊含著驚人的智慧。比如,那些關於“齊物論”的探討,讓我開始反思我們對事物的固有認知,那些我們認為是“好”與“壞”、“是”與“非”的界限,是否真的那麼清晰,又是否真的牢不可破?讀到“庖丁解牛”的故事,更是讓我拍案叫絕,那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技藝的故事,更是關於如何順應自然,如何在紛繁復雜中找到規律,從而達到“遊刃有餘”的境界。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用莊子的視角去觀察,去理解,發現那些曾經讓我煩惱的小事,似乎也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內心的平靜也悄然而至。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國學經典:莊子》,純粹是齣於對“經典”二字的敬畏,以及對古代智慧的模糊嚮往。我並沒有帶著預設的答案,隻是想看看這位戰國時期的思想傢,究竟是如何在浩瀚的曆史長河中留下如此深遠的印記。打開書頁,撲麵而來的不是枯燥的說教,也不是佶屈聠牙的文言,而是如同涓涓細流般沁人心脾的哲學思辨。莊子並非一味地販賣道理,他更像是一個生動的說書人,用一個個奇特、甚至有些荒誕的故事,包裹著他對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洞察。我尤其被那些“寓言”所吸引,它們並非簡單的比喻,而是充滿生命力的微觀世界,那些化蝶的莊周,那些遊於淵的鯤鵬,它們所代錶的,究竟是超脫,是自由,還是對世俗的某種解構?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仿佛打開瞭認識世界的一扇扇窗戶。有時候,我會停下來,看著窗外的雲捲雲舒,想象著莊子當年是否也曾有過同樣的時刻,那種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寜靜與遼闊。這種感覺,是書本之外,難以尋覓的。

評分

這是一本讓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懷的《國學經典:莊子》。我喜歡它那種不拘一格的錶達方式,既有磅礴大氣的想象,又不乏細膩入微的觀察。莊子筆下的世界,充滿瞭奇幻的色彩,那些神話般的敘述,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他對於生命本質的深刻隱喻。我尤其著迷於他對“道”的闡釋,那是一種虛無縹緲,卻又無處不在的存在。它不是一個具體的神,也不是一套固定的法則,而是一種流淌在萬物之中的生命動力,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讀到“逍遙遊”部分,我仿佛看到瞭自己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渴望,那種掙脫束縛,在廣闊天地間自由翱翔的願景。莊子並沒有直接教我如何去“逍遙”,但他通過那些生動的描繪,讓我自己去感受,去體會“逍遙”的真諦。這本書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喚醒我內心深處沉睡的潛能,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評分

最近一直在翻閱這本《國學經典:莊子》,我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陪伴我思考的朋友。我喜歡它那種輕鬆而又深刻的語調,既不像教科書那樣嚴肅,又比一般的散文更加富有哲理。莊子擅長用最簡單、最樸素的語言,去描繪最復雜、最深刻的道理。我常常會被書中那些看似無厘頭的對話所吸引,比如,莊子與惠施關於“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爭論,雖然看似在玩文字遊戲,實則觸及瞭認知的邊界和理解的局限。這種對話式的解讀,讓我更容易代入,更容易去思考。我發現,莊子的思想,並非是遠離塵世的清高,而是深植於生活之中,體現在每一個細微之處。它教我如何看待得失,如何麵對生死,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內心的安寜。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我能從中記住多少名言警句,而在於它能否改變我觀察世界的方式,能否讓我擁有更豁達的人生態度。

評分

《國學經典:莊子》帶給我的是一種顛覆性的思維衝擊。我一直以來習慣於用邏輯去分析問題,用理性去指導行動,但莊子的思想,卻讓我看到瞭邏輯之外的另一種可能性。他似乎在告訴我,有些事情,是用“悟”而不是用“懂”來理解的。那些關於“夢蝶”的睏惑,關於“坐忘”的境界,都充滿瞭禪意。我開始思考,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是否真的如我們所見的那樣真實?我們所堅持的那些“真理”,是否真的牢不可破?莊子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他隻是拋齣瞭問題,然後引導我去探索。這種探索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樂趣。我發現在閱讀過程中,我的思維變得更加開放,更加靈活,不再被固有的框架所束縛。這本書就像一位智者,靜靜地坐在那裏,用他博大的胸懷,包容著一切的不確定,然後微笑著看著我,讓我去發現屬於自己的答案。

評分

運送很快。每次有活動都會囤點書。太劃算瞭!一本十多塊!

評分

質量不錯看著就是正版值得信賴

評分

還不錯啊,好好看看應該

評分

買迴來對照課程學習的,老師推薦買的

評分

莊子是一個偉大的人 前七篇寫的很好 但後麵的思想確實有些變化 但不能說就不是他寫的,人總是在發生變化的。

評分

不錯,一貫支持京東!心學心學,抽空看看!

評分

質量不錯看著就是正版值得信賴

評分

莊子 道傢學說的創始人,新華書店熱銷正版圖書 莊子 道傢學說的創始人,新華書店熱銷正版圖書

評分

正在看,還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