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成書三百年後,地處南方的楚國産生瞭一種新的詩體“楚辭”。其作者中最享盛名
者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西漢時期,人們將屈原及其後的宋玉等人的作品收集成書,這便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二部詩歌總集——(《楚辭》。《楚辭》與《詩經》一起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豐碑。
《國學經典:楚辭》以《楚辭補注》為底本,細緻校勘,詳盡注釋,精心翻譯,又據《文選》、《古文苑》補入瞭底本未收的一些宋玉的賦作,使其成為現今收入屈、宋作品最全的文本。
湯漳平,男,漢族,福建雲霄人,1946年2月生於福建廈門市,中共黨員,1968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曾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州學刊》副主編、社長,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詩經學會理事,河南省美學學會秘書長。2002年調漳州師範學院,現任漳州師範學院中文係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鄭州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漳州師院閩颱文化研究所所長,《漳州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主編,《閩颱文化交流》主編。國際開漳聖王聯誼會顧問,漳州市閩南研究會副會長,漳州市林語堂研究會會長。1993年10月被授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齣貢獻專傢稱號。
★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獲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
——梁啓超
屈原作品
離騷
九歌
東皇太一
東君
雲中君
湘群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田殤
禮魂
天問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迴風
遠遊
蔔居
漁父
招魂
大招
宋玉作品
九辯
宋玉賦
對楚王問
登徙子好色賦
風賦
高唐賦
神女賦
釣賦
諷賦
大言賦
小言賦
笛賦
舞賦
參考、引用書目舉要
後記
屈原留下的二十馀篇作品中,影響最大的嚮來被稱為代錶作的是《離騷》。後人常用“騷體”代稱《楚辭》作品,以“騷賦”代指屈原的作品。後代楚辭作傢的作品,也主要是學習與模仿《離騷》的創作風格。《離騷》是我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奠基作。《詩經》與《離騷》一起成為我國詩歌的源頭,是分彆代錶瞭我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兩塊奠基石。
《離騷》是我國古代詩歌中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它全長三百七十三句,近二韆五百字。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楚辭集——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中,把《離騷》題為《離騷經》,而其馀各篇則分彆列為“傳”。漢儒以儒傢重要典籍稱為“經”,把分彆解釋這些“經”典的著作稱為“傳”。由此我們可知漢人十分尊崇《離騷》和這首詩在《楚辭》中的地位。當然,《離騷》之被稱為經,並非自王逸始,據《離騷經章句敘》,早在西漢及東漢初年,劉安、班固、賈逵等人就已作過《離騷經章句》。那麼稱《離騷》為經,至遲當在西漢武帝年間。
……
我一直認為,閱讀經典是對自己的一次洗禮。而這本《楚辭》,恰恰扮演瞭這樣的角色。它不同於我以往讀過的任何一本書,它的語言風格獨特,意境深遠,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我喜歡《天問》那種對宇宙、對天地、對神靈的疑問,那種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至今仍讓我感到振奮。那些問題,雖然在今天看來可能有些幼稚,但它們背後所代錶的,是人類對未知世界永恒的好奇。而《思美人》中,那種對美好品質的嚮往,對賢君的期盼,又展現瞭古代士人的一種理想主義情懷。我從中看到瞭對真善美的追求,對理想人格的塑造。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我們是否也應該保留一份對美好事物的執著,一份對理想的堅持。它不是一篇篇獨立的文章,而更像是一個情感的集閤,一個精神的寄托,在引導著我,讓我不斷反思自身,審視生活。
評分初次接觸《楚辭》,是被它瑰麗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情感所吸引。那些如夢似幻的篇章,描繪瞭一個古老而神秘的世界,讓我仿佛置身於神話與現實交織的洪流之中。屈原的《離騷》,一篇一篇讀來,那股憂國憂民的悲憤之情,字字句句都敲打著我的心房。我驚嘆於他將浪漫主義的情懷注入政治抱負,用華美的辭藻抒發內心的苦悶與不甘。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一句都飽含著詩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和對現實的深刻反思。而《九歌》中的神女、山鬼,又展現瞭另一番天地,她們或婉約、或熱烈,與人間的情感糾葛,構成瞭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人在驚嘆之餘,也感受到一絲絲哀婉與淒美。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窺見瞭古代文人心中的波瀾壯闊,感受到瞭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力量。我常常在深夜裏,點一盞燈,捧著這本書,沉浸在那些古老的鏇律中,仿佛與屈原對話,與神靈共舞。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翻開這本書,我是抱著一種“挑戰”的心態。畢竟,《楚辭》在很多人眼中是“高冷”的文學經典,覺得晦澀難懂,與現代人的生活似乎相去甚遠。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瞭。《九章》中對君王的不滿,對小人的讒言的憤慨,對忠臣被疏遠的悲痛,這些情感在跨越韆年的時光後,依然能夠引起強烈的共鳴。我看到瞭古人對政治的憂慮,對國傢興衰的關懷,這種傢國情懷,在如今的社會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招魂》一篇,那對逝者靈魂的呼喚,那種生死離彆的愁緒,又帶著一種原始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讀到“魂兮歸來,東方不可以懷處”時,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那種撕心裂肺的呼喚。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文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跨越時空的限製,觸及人類共通的情感。它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的靈魂,在與我對話,與我共情。
評分這次閱讀《楚辭》,完全顛覆瞭我過去對它的刻闆印象。我曾以為它隻是堆砌辭藻,故弄玄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本書展現瞭古代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細膩的情感。在《哀郢》中,我看到瞭一個被流放的貴族,對故土的眷戀,對君王的失望,那種孤獨和淒涼,讓我感同身受。而《釵跋》中的一些片段,則描繪瞭古代宴飲的場景,雖然篇幅不長,但卻生動形象,讓我仿佛看到瞭那些歌舞升平的景象。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某些篇章的敘事性,以及其中蘊含的哲理思考。比如,通過對神話故事的講述,來寄托作者的情感,或錶達對人生某種境況的理解。這本書不是高不可攀的,它裏麵有詩人的喜怒哀樂,有對生活睏境的掙紮,也有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古代中國。
評分這本《楚辭》的選本,在翻譯和注釋上做得相當用心。我之前也嘗試過閱讀一些古籍,但常常因為晦澀的語言和缺失的背景知識而望而卻步。而這本書,不僅保留瞭原文的韻味,更提供瞭詳盡的注解,幫助我理解那些生僻的字詞和典故。比如,在閱讀《涉江》時,那些關於水路、地理方位的描寫,如果沒有注釋,我幾乎無法想象當時的場景。而注釋中對古代交通、舟楫的介紹,則讓我對古人的齣行方式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還穿插瞭一些背景知識的介紹,比如楚國的曆史、屈原的身世,這些都為理解作品提供瞭重要的綫索。讀《漁父》時,我尤其喜歡那段關於“與漁父爭辯”的描寫,屈原的堅持與漁父的超脫,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引人深思。作者通過對這些細節的解讀,讓我不再是被動地閱讀文字,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作者的心境,去體會作品的深層含義。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我對《楚辭》的學習充滿瞭興趣。
評分書不錯,剛剛開始讀,陶淵明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無論彆人如何評價。之前都是在網上找來看,這迴買來正版書,好好研究一下。
評分好,書是不錯,感覺可以的。
評分排版不錯,讀著很舒服,希望能背下來。
評分這套書中的《王維詩選》與眾不同,其中的疏解有獨到見解,值得推薦。
評分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統一迴復,很好!
評分喜歡古詩詞,感謝中國詩詞大會。重拾國傢的傳統瑰寶!
評分不錯,裏麵內容比我想的好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不錯,很滿意,是我所期待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