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装置技术问答(第2版)

催化裂化装置技术问答(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伯文 编
图书标签:
  • 催化裂化
  • FCC
  • 炼油
  • 石化
  • 化工
  • 技术问答
  • 装置操作
  • 工艺流程
  • 故障诊断
  • 维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801643254
版次:2
商品编码:1004511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炼油装置技术问答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50
字数:47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催化裂化装置技术问答》(第2版)供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人阅读,也可供从事催化裂化装置管理的技术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人应知应会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分析处理事帮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催化裂流态和催化剂系统、催化裂化原料和反应系统,再生系统,加热炉和取热系统、催化裂化新工艺、分馏、吸收-稳定、汽轮机与气压机、主风极及烟气能量回收、仪表、泵和冷换设备、环保和清洁生产。
  本书供催化裂化装置操作工人阅读,也可供从事催化裂化装置管理的技术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催化裂化流态和催化剂系统?
1. 什么叫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
2. 什么叫散式流化床?
3. 什么叫鼓泡床?
4. 什么叫湍动床?
5. 什么叫快速床?
6. 什么叫输送床?
7. 催化裂装置的流态化系统可分为哪几种?
8. 高速流化床的特点是什么?
9. 什么叫稀相输送?
10. 密相输送的原理是什么?
11. 什么叫起始流化速度?
12. 什么叫起始气泡速度?
13. 什么是叫颗粒带出速度?
14. 什么叫噎塞速度?它和什么有关?
15. 鼓泡床与端动床流化性能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16. 鼓泡床与端动庆汉化性能的区别是什么?
17. 散式流化床流态化的特征是什么?
18. 什么叫催化剂滑落?什么叫滑落系数?
19. 什么叫催化剂的骨架密度、颗粒密度和堆积密度?
20. 什么叫催化剂的孔体积?
21. 什么叫催化剂的平均孔径?
22. 什么叫催化剂的平均孔径?
23. 什么叫催化剂的选择性?
24. 什么叫催化剂的污染指数?
25. 什么叫催化剂的磨损指数?
26. 什么叫催化剂的微反活性?
27. 什么叫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如何测定它?
28. 催化裂的主要性能是什么?
29. 催化裂化新鲜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分析有哪些?
30. 催化裂化平稳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分析有哪些?
31. 催化裂化新鲜化剂的灼烧减量表示什么?
32. 催化裂化新鲜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分析有哪些?
33. 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分析有哪些?
34. 什么叫催化剂热崩?它和什么因素有关?
35. 催化剂活性过高有什么不好?
36. 渣油催化剂有什么要求?
37.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组分是什么?
38. HY、REY和REHY裂化催化剂与硅铝裂化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
39. 超稳Y型沸石(USY)比Y型沸石的性能有什么变化?
40. 催化剂中的基质有什么作用?
41. 稀士Y型沸石的制备流程是怎样的?
42. 超稳Y型沸石的制备流程是怎样的?
43. ZRP沸石的制备流程是怎样的?
44. 半合成Y型沸石裂化剂制备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45. 全白土型裂化催化剂制备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46. 国产塔底油裂化的催化裂催化剂有哪些?
47. ZCM-7催化剂的应用情况有哪些?
48. Comet-400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如何?
49. CHZ-3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如何?
50. 国产抗重金属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有哪些?
51. LV-23重油裂化的应用情况如何?
52. Orbit-3600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如何?
53. Orbit-36000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如何?
54. Lanet-35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如何?
55. CHV-1抗钒裂化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如何?
56. 国产高惨炼比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有哪些?
57. DVR-1催化剂的应用情况如何?
58. LVR-60渣油催化剂的工业应和有哪些?
59. 国产多产柴油的催化裂化缺货剂有哪些?
60. LRC-99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情况如何?
……
第二章 催化裂化原料和反应系统
第三章 催化裂化再生系统
第四章 催化裂化加热炉和取热系统
第五章 催化裂化新工艺
第六章 催化裂化分馏系统
第七章 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
第八章 汽轮机与气压机系统
第九章 主风及烟气能量回收系统
第十章 仪表及计算机系统
第十一章 催化裂化泵和冷换设备
第十二章 环保与清洁生产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炼油工艺技术精要: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导 面向石油化工领域工程师、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性技术手册 本书汇集了当前炼油行业中多个核心工艺单元的最新技术进展、操作要点、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技术参考平台。全书内容严格聚焦于石油精炼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力求以清晰、严谨的结构,覆盖从基础原理到复杂故障排除的各个层面。 第一部分:原油常减压蒸馏技术前沿 本部分详尽阐述了原油常压蒸馏(CDU)和减压蒸馏(VDU)装置的设计理念、操作优化及其在现代炼厂中的战略地位。重点解析了针对不同原油性质(如高含硫、高酸值原油)的预处理技术,包括脱盐、脱水效率的提升方法。在蒸馏塔设计方面,深入讨论了新型高效塔盘(如规整填料、新型钟罩/浮阀)的应用优势及其对分离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减压操作中的真空系统选择、塔底焦化风险控制,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回流比和再沸蒸汽用量实现能效最大化,均进行了细致的量化分析与案例说明。此外,对预分馏、塔顶轻组分回收系统的集成优化也进行了专题探讨。 第二部分:催化重整与芳烃联合装置的工艺控制 本章集中火力于催化重整装置,这是提高汽油辛烷值和生产芳烃的核心环节。内容涵盖了固定床、移动床和脉冲床反应器的技术特点对比,以及不同催化剂体系(如铂铼、双功能催化剂)的活化、再生周期管理。重点剖析了重整反应的平衡热力学限制与动力学控制策略,特别是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氢气分压和反应温度来平衡脱氢、异构化、环化和裂化之间的关系。在芳烃抽提和分离单元,详细介绍了先进的萃取技术(如S-2-P、四甘醇法)的工艺流程、溶剂选择标准及溶剂回收系统的能耗优化。针对重整过程中副产的液化气和轻烃的综合利用方案,也提供了具体的技术路线图。 第三部分: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核心技术解析 加氢技术是现代炼厂实现清洁燃料生产和高价值产品转化的基石。本部分系统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加氢精制装置(如柴油、煤油、石脑油加氢)的设计参数。重点解析了影响加氢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如原料中氮、硫、金属的含量对催化剂床层的毒化机制。针对加氢裂化装置,详细对比了深脱硫、深度脱氮以及侧重转化率的工艺路线。催化剂的装填、预硫化、操作温度的动态调整,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氢气循环量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氢碳比,以降低结焦风险并提高转化率,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特别强调了高压反应器安全操作规程与定期检测技术。 第四部分:延迟焦化与焦化残渣利用技术 延迟焦化是炼油厂处理重质渣油、提高轻质油收率的重要手段。本部分深入剖析了焦化炉管的优化设计,如何通过精确控制炉管内的流速和停留时间来控制焦炭的生成形态和质量。反应室的周期性切换、快速淬火技术以及焦炭的钻取与装运安全规范,均有详尽的步骤说明。对不同级别的焦炭(如针状焦、鼓形焦)的理化性质判定及其后续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如作为电极材料或燃料,提供了技术性的评估框架。同时,探讨了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焦化气、焦化汽油的深度加工处理方案。 第五部分:炼厂公用工程与环保集成优化 现代炼厂的稳定运行离不开高效的公用工程系统。本章涵盖了循环水处理(防腐、阻垢、生物控制)、锅炉给水处理(除盐水、凝结水回收)以及蒸汽系统的多级梯级利用技术。环保方面,重点分析了含硫化氢气体的脱除技术(如胺液脱硫、克劳斯硫磺回收),并对尾气处理和废水深度净化(特别是酚水、含油污水处理)的先进技术进行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实现操作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书特色: 问题导向与答案整合: 结构清晰,采用“技术要点阐述 + 常见操作难题解答”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故障排除速度。 数据支撑与图表详尽: 包含大量关键工艺参数、反应动力学曲线和设备结构示意图,确保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侧重实际操作: 许多章节深入到DCS控制策略、联锁保护设置的逻辑分析,为一线工程师提供直接的工作参考。 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宝库,更是工程实践的得力助手,致力于为炼油行业的安全、高效、绿色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章节组织逻辑简直是鬼斧神工,但不是褒义的那种。它似乎是把不同时期、不同工艺路线的技术资料随意拼凑在一起,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索。当你试图理解一个完整的催化裂化单元的运行流程时,这本书会像一个健忘的老人一样,上一章还在讲进料预处理,下一章冷不防就跳到了尾气处理的某个复杂环节,等你再找回主线时,发现重要的中间步骤已经被彻底跳过了。例如,关于催化剂再生循环系统的论述,它散落在好几个不相关的章节里,每次提及都伴随着对不同厂家专利技术的引用,让人根本无法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认知模型。这使得初学者在试图搭建知识框架时,会陷入极度的混乱,每翻开一页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寻宝游戏,寻找那些本该有序排列的信息点。对于需要快速上手和全面掌握的工程师来说,这种结构上的缺陷是致命的,它迫使读者自行进行大量的信息重构工作,这本末倒置了技术手册的根本目的。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灾难,看得我头疼欲裂。首先,纸张的质量粗糙得让人难以置信,那种廉价的触感和略带反光的表面,使得在强光下阅读变成了一种折磨,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更不用提字体的选择,那种宋体和黑体混用的混乱感,完全没有考虑到专业技术书籍应有的严肃性和易读性。有些关键的流程图和表格,印刷得模糊不清,线条像是被水浸泡过一样扩散开来,我甚至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辨认出那些原本应该清晰标注的压力和温度参数。编辑团队似乎对“图文并茂”的理解停留在最原始的层面,图注和正文的对应关系也常常错位,使得我不得不频繁地翻页核对,极大地打断了阅读的连贯性。如果说内容是灵魂,那么这本的“皮囊”简直是对灵魂的一种侮辱。希望再版时,能请一个真正懂书籍设计的人来操刀,毕竟技术手册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它是否方便查找和阅读。这种体验,让我深刻怀疑出版商对知识的尊重程度。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索引和术语表的设计感到非常愤怒,这完全是对读者时间和精力的极大不尊重。一个查找系统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一本工具书的可用性。然而,这本手册的索引做得如同一个随机的单词列表,只收录了最表层的名词,而对于那些在正文中被反复使用、但仅在某一特定章节被完整定义的关键技术参数或内部简称,竟然完全没有收录。更要命的是,书中自创的、仅在本书内部使用的缩写符号(比如某种特定的循环油流速标记),在全书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清单,我只能通过上下文的零星片段去猜测它的含义。每次需要定位一个知识点时,我都要花费比阅读内容本身更多的时间去和那个近乎不存在的索引系统搏斗。一个结构清晰、标注严谨的索引,是区分一本优秀技术参考书和平庸资料集的试金石,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完全是彻底的败北。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行文倾向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时代滞后感”。它仿佛是从上世纪末期的技术手册复印件中直接扫描出来的,充斥着大量现在已经被淘汰或极少使用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很多对新一代反应器或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描述,显得异常含糊和保守,仿佛作者对近十年内技术的发展持有一种审慎甚至略带排斥的态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讨论设备选型时,对新型耐腐蚀合金的提及少得可怜,反倒是对一些老旧碳钢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冗长而细致的分析,这对于需要在现代高负荷、高温度裂化装置中工作的读者来说,参考价值微乎其微。阅读过程中,我需要不断地停下来,上网去查证那些术语的现代对应概念,这极大地拖慢了我的学习进度。如果一本技术问答不能与时俱进地反映行业前沿,那么它存在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它更像是一份历史档案,而非实用的工程指南。

评分

从“问答”这个形式来看,这本书的提问覆盖面确实够广,但问题的深度和回答的详尽程度却像是一张拉伸过度的橡皮筋——两端被拉得极薄,中间厚得不成比例。对于一些基础概念性的问题,例如“什么是酸性催化剂”,回答得滴水不漏,甚至引用了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和理论推导,显得过于学术化,更像是教科书的摘录。然而,当涉及到实际操作中最为棘手的那些“疑难杂症”时,例如某个特定工况下,反应塔底部焦化速率突然加快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作者的回答却敷衍得令人发指。往往只是简单地归结为“操作不当”或“催化剂失活”,然后就草草结束,完全没有提供可量化的诊断步骤或可操作的干预措施。这种厚此薄彼的处理方式,让这本书失去了作为“技术问答”的核心价值——即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工具书属性。它更像是一个为了凑够页数,而将理论知识强行包装成问答形式的产物。

评分

总体还可以,就是书边上被挤了,就这样吧

评分

同事推荐的书,不错的专业书籍

评分

好评哦!好评哦!好评哦!好评哦!好评哦!好评哦!

评分

挺好的,实用!

评分

不错的书籍。。。。。。。。。。。。。。。。。

评分

里面的内容十分全。介绍给几个朋友了

评分

感觉内容很适应现场的实际操作

评分

很全面,我能学到更多!谢谢!

评分

书质量不错,送货人员态度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