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誌:匈牙利

列國誌:匈牙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丹琳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匈牙利
  • 列國誌
  • 歐洲史
  • 文化
  • 政治
  • 民族
  • 古代史
  • 中世紀
  • 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802303522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085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列國誌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6-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2
字數:272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匈牙利的風光也許不是世界上最迷人的,但卻匯集瞭各種精緻微妙的景色;匈牙利的食品也許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但卻融閤瞭東西方飲食的各種元素。位於喀爾巴阡盆地的匈牙利處於東西方文化的交會處,世界聞名的多瑙河貫穿匈牙利全境,它見證瞭匈牙利的輝煌與痛苦。經過種種磨難的匈牙利人民始終非常友善和好客,在他們心中永遠充滿著浪漫情懷。  
  本書是列國誌係列圖書之一,是一部關於匈牙利的社會指南用書,內容涉及匈牙利的國土和人民、曆史、政治、經濟、軍事、科教文衛、體育、新聞齣版、外交等方麵,適閤社會學研究人員參考學習。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國土和人民
第一節 自然地理
一 地理位置
二 行政區劃
三 地形特點
四 河流與湖泊
五 氣候
第二節 自然資源
一 礦物
二 動植物
三 國傢公園
第三節 居民與宗教
一 人口
二 民族
三 語言
四 宗教
第四節 民俗與節日
一 民俗
二 節日
第五節 國旗 國徽 國歌
第二章 曆 史
第一節 在匈牙利人定居之前
一 匈牙利人的起源
二 馬紮爾人到來之前
第二節 阿爾巴德王朝統治時期
一 聖伊斯特萬國王統治時期(997~1038)
二 阿爾巴德傢族後繼者的統治(1038~1301)
第三節 中世紀的匈牙利(1301~1526)
一 安茹傢族的統治(1308—1387)
二 奧斯曼的入侵及匈牙利中世紀的結束
第四節 匈牙利的分裂和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1526~1914)
一 國傢一分為三
二 匈牙利與哈布斯堡王朝
三 奧一匈二元帝國
第五節 兩次世界大戰(1914~1945)
一 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二 霍爾蒂的統治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六節 社會主義時期(1945~1988)
一 二戰後政治和經濟改革
二 “拉科西主義”
三 匈牙利事件
四 “卡達爾主義”
第七節政治經濟體製變化與轉軌(1988~)
一 政治體製變革(1988~1990)
二 現行政治經濟製度的建立和發展 (1990~)
第八節 著名曆史人物介紹
第三章 政治
第一節 國體與政體
一 政治製度和政治體製
二 國體
三 政體
四 憲法
五 國會
六 總統
第二節 國傢機構
一 政府的主要職責
二 現任政府組成
第三節 立法與司法
一 立法機構
二 司法機構
第四節 政黨、團體
一 政黨
二 社會組織與團體
第四章 政治
第一節 概述
一 基本經濟製度及其演化
二 經濟結構
第二節 農牧業
一 概況
二 主要農作物和畜牧産品的生産
第三節 工業
第四節 商業與服務業
第五節 交通與通信
一 交通
二 郵電通信
第六節 財政與金融
一 發展概況
二 銀行
三 稅收
四 物價
五 貨幣
第七節 對外經濟關係
一 對外貿易
二 外國援助
三 外國資本
第八節 旅遊業
一 概況
二 旅遊景點
三 綠色生態遊
第九節 國民生活
一 概況
二 就業
三 收入和消費
四 居住條件
五 福利
第五章 軍事
第一節 概述
一 建軍簡史
二 國防體製、製度
三 國防預算
第二節 軍種與兵種
一 匈牙利軍事力量的構成
二 軍種和兵種
三 後勤部隊
四 準軍事部隊
第三節 兵役製度
第四節 對外軍事關係
一 對外軍事關係
二 對外軍事貿易
第六章 教科文衛、體育、新聞齣版
第一節 教育
一 教育簡史
二 教育的地位和政策
三 教育體製
四 師資
五 國際交流
第二節 科學技術
一 發展概況
二 方針政策
三 成就
四 國際閤作與交流
五 著名科學傢
第三節 文學藝術
一 文學
二 電影和戲劇
三 音樂和舞蹈
四 藝術
五 文化設施
第四節 醫藥衛生
一 發展狀況
二 人民健康水平
三 環境與健康
第五節 體育
一 體育製度
二 體育水平
三 體育機構
第六節 新聞齣版
一 報刊
二 通訊社
三 廣播、電視
四 圖書齣版
第七章 外 交
第一節 外交政策
一 外交政策的轉變
二 地區政策
三 維護境外匈牙利族的閤法權益
四 國際閤作
第二節 同美國的關係
一 政治關係
二 高層互訪
三 經濟關係
四 教育、文化、科學和技術關係
五 其他閤作領域
第三節 同英、法等歐盟國傢關係
第四節 同俄羅斯的關係
一 政治關係
二 高層互訪
三 經濟和貿易聯係
第五節 同中國的關係
一 概述
二 政治關係
三 經濟關係
第六節 同鄰國的關係
第七節 同加拿大的關係
一 政治關係
二 高層互訪
三 經濟關係
第八節 同非洲和亞洲一些國傢的關係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列國誌:匈牙利 匈牙利,一個位於中歐腹地的古老國度,其曆史如同多瑙河般悠長而蜿蜒,承載著民族的榮耀、鬥爭與堅韌。這片土地,自古以來便是各民族遷徙、交匯的十字路口,孕育齣獨具特色的文化風貌。從馬紮爾人踏上喀爾巴阡盆地,到奧斯曼帝國與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再到近代民族國傢的崛起與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匈牙利的命運跌宕起伏,書寫瞭一麯又一麯波瀾壯闊的史詩。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迷霧,深入探尋匈牙利民族的起源與形成。我們將追溯那個傳說中的馬紮爾部落,如何曆經艱辛,在遙遠的東方建立起自己的傢園。聖·伊什特萬國王統一匈牙利,奠定王國根基,引入基督教,塑造瞭國傢的精神內核,這一時期是匈牙利曆史的關鍵轉摺點。隨後的阿帕德王朝,匈牙利王國一度輝煌,在歐洲舞颱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嚮前,挑戰也隨之而來。13世紀末,濛古人的鐵蹄踐踏瞭這片土地,帶來瞭毀滅性的打擊,但也迫使匈牙利開始反思和重塑。安茹王朝的統治,匈牙利再度走嚮繁榮,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文化藝術也得到瞭長足發展。15世紀,匈牙利更是湧現齣如匈雅提·亞諾什這樣的民族英雄,他以非凡的軍事纔能抵禦瞭奧斯曼帝國的擴張,贏得瞭歐洲的贊譽。 16世紀初,拉約什二世在摩哈赤戰役中陣亡,匈牙利王國陷入分裂,這成為瞭一個令人扼腕的悲劇。隨後,奧斯曼帝國與哈布斯堡王朝瓜分瞭這片土地,匈牙利開始瞭漫長的被統治時期。盡管如此,匈牙利人民從未放棄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望。在哈布斯堡的統治下,匈牙利民族意識逐漸覺醒,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19世紀,是匈牙利民族主義高漲的時代。塞切尼·伊什特萬伯爵的改革,裴多菲·山多爾的詩歌,以及1848年革命的爆發,都象徵著匈牙利人民對自主和尊嚴的強烈追求。盡管革命最終被鎮壓,但它為後來的奧匈帝國埋下瞭伏筆。1867年的奧匈妥協,標誌著匈牙利在奧地利帝國框架內獲得瞭更大的自治權,迎來瞭相對和平與繁榮的“美好年代”。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籠罩瞭整個歐洲,也給匈牙利帶來瞭沉重的打擊。戰敗後的《特裏亞農條約》,將匈牙利分割得支離破碎,給匈牙利人民留下瞭深刻的傷痛和復仇的渴望。20世紀,匈牙利經曆瞭兩次世界大戰、共産主義政權的建立與垮颱、1956年革命的悲壯以及最終走嚮民主與自由的復雜曆程。 本書將不僅僅是對曆史事件的簡單羅列,更將深入探討隱藏在事件背後的社會、經濟、文化以及政治因素。我們將審視匈牙利的獨特地理位置如何塑造瞭其外交政策和民族性格;分析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其他宗教對匈牙利文化的影響;揭示不同時期統治者如何塑造瞭匈牙利的社會結構和民眾生活。 我們也將關注那些在匈牙利曆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他們是國王、貴族、將軍、文人墨客,也是普通民眾。他們的選擇、他們的奮鬥、他們的犧牲,共同鑄就瞭匈牙利今天的模樣。從宏大的國傢命運到個人的生活軌跡,本書試圖勾勒齣一幅幅生動而立體的曆史畫捲。 “列國誌:匈牙利”是一次穿越曆史的深度旅行,是一次對一個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緻敬。它將帶領讀者去理解,是什麼讓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在無數次的動蕩與變革中,始終堅守著自己的身份認同,並不斷地為自由、獨立和國傢的發展而奮鬥。通過對匈牙利曆史的細緻梳理和深入解讀,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更全麵、更深刻地認識這個中歐國度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列國誌:匈牙利》讓我深刻體會到,曆史並非是簡單的綫性發展,而是一個充滿偶然、選擇與變數的復雜過程。書中關於匈牙利與奧斯曼帝國漫長的拉鋸戰,以及與哈布斯堡王朝錯綜復雜的政治關係,都充分展現瞭這一點。我尤其對書中關於1867年奧匈妥協的分析很感興趣,這個看似雙贏的政治安排,卻為後來的動蕩埋下瞭伏筆。作者在解釋這些復雜的政治博弈時,總是能抓住核心的矛盾和關鍵的轉摺點,讓我能清晰地理解曆史的走嚮。書中對匈牙利民族文化發展的描述也極具價值,從早期的民間傳說、史詩,到後來受到西方影響的文學、音樂,都展現瞭這個民族獨特的藝術創造力。尤其是對一些重要曆史人物的刻畫,比如伊什特萬一世、科蘇特·拉約什等,都栩栩如生,讓我對他們的功過是非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以一種極為宏大的視角,梳理瞭匈牙利民族從起源到現代的完整曆史脈絡。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巧妙地將匈牙利置於整個歐洲曆史的大背景下,展現瞭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匈牙利在中世紀與神聖羅馬帝國、波蘭王國等強大鄰國之間的復雜關係的研究很感興趣。這些關係既有閤作與結盟,也有衝突與對抗,共同塑造瞭匈牙利在歐洲的地位。而當奧斯曼帝國崛起,並占領匈牙利的大部分地區時,匈牙利人民所經曆的苦難,以及他們為恢復國傢獨立所做的不懈努力,都讓我深受感動。書中對這些曆史事件的描繪,既有史詩般的壯闊,又不乏感人至深的細節,讓我對這個民族的堅韌和頑強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

這部《列國誌:匈牙利》展現的,是一個民族如何在一個動蕩不安的歐洲大陸上,不斷地尋找自己的定位和生存之道。我被書中對匈牙利與周邊民族,特彆是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土耳其人之間復雜的互動關係所吸引。這些互動既有衝突與徵服,也有融閤與學習。例如,書中描述瞭匈牙利王國在接受西方封建製度和基督教的過程中,是如何吸收和改造瞭這些外來文化,形成瞭自己獨特的民族特色。而當奧斯曼帝國崛起時,匈牙利又麵臨著巨大的威脅,本書詳細描繪瞭那些英勇抵抗的英雄人物,他們的事跡,至今仍是匈牙利民族精神的象徵。即便是後來被納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匈牙利也從未完全放棄自己的獨立意識,這種對民族主權的追求,貫穿瞭匈牙利曆史的始終。作者在敘述這些曆史事件時,運用瞭大量的史料,但又處理得非常流暢,讓人讀起來絲毫沒有枯燥感。

評分

《列國誌:匈牙利》是一本充滿智慧和洞見的曆史著作。它不僅僅是記錄曆史事件,更是在解讀曆史背後的邏輯和動力。書中對匈牙利民族如何應對不同時期的挑戰,例如麵對濛古入侵時的頑強抵抗,以及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艱難生存,都進行瞭深刻的分析。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匈牙利民族主義興起的探討很感興趣,作者認為,這種民族主義的形成,既是對外部壓力的反抗,也是對自身民族文化的自覺認同。書中對1956年匈牙利革命的描寫,也讓我印象深刻,那場以民眾為主體的抗爭,雖然最終被鎮壓,但其精神卻留存至今,成為匈牙利人民追求自由和獨立的象徵。作者在分析這些復雜事件時,總是能抓住關鍵人物的動機和曆史的必然性,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這些事件的發生。

評分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不像我之前讀過的很多曆史著作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畫麵感。作者仿佛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說書人,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將一段段塵封的往事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古代匈牙利王國與歐洲其他國傢的交往的部分,那些騎士的傳說、王室的聯姻,以及金幣與刀劍交織的權力遊戲,都描繪得如同史詩一般。當然,書中也毫不避諱地展現瞭匈牙利曆史上的一些黑暗時刻,比如奴隸製的殘留、民族間的矛盾,以及政治鬥爭中的殘酷。但正是這些真實而復雜的內容,纔讓這部曆史顯得更加立體和可信。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濛古入侵的章節印象深刻,那種來自東方的強大力量,幾乎讓整個歐洲陷入恐慌,而匈牙利的抵抗,雖然付齣瞭慘重的代價,卻也展現瞭一個民族的血性和勇氣。作者的敘事邏輯非常清晰,從宏觀的曆史進程到微觀的人物命運,都銜接得天衣無縫。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親身經曆瞭一遍匈牙利的韆年興衰。

評分

讀完《列國誌:匈牙利》,我仿佛穿越瞭幾個世紀,親眼目睹瞭一個民族的崛起、興衰與重生。書中對匈牙利民族獨特的語言和文化傳統,有著非常詳盡的介紹。作者指齣,匈牙利語屬於烏拉爾語係,這使其在歐洲眾多印歐語係語言中獨樹一幟,而這種語言上的差異,也造就瞭匈牙利民族獨特的身份認同。書中對匈牙利宗教習俗的描述也很有趣,從早期的薩滿教信仰,到後來基督教的傳入,再到新教改革的影響,都為理解匈牙利社會的變遷提供瞭重要的視角。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匈牙利王國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其在歐洲中世紀政治舞颱上的角色,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作者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梳理和解讀,呈現瞭一個既獨立又受到外部世界影響的匈牙利王國。

評分

我一直對中東歐地區曆史比較感興趣,而《列國誌:匈牙利》則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這個獨特民族的窗戶。書中對匈牙利民族的起源,以及他們如何在幾韆年前就遷移到歐洲中部,並建立起自己的王國,這一過程充滿瞭傳奇色彩。作者用一種很具象的方式,描繪瞭那些遊牧民族的社會組織、軍事製度,以及他們獨特的文化習俗,讓我仿佛看到瞭馬紮爾勇士們在草原上馳騁的身影。而當他們定居下來,開始建立起封建王國,與西方的基督教世界發生聯係後,匈牙利又展現齣瞭另一番景象。書中對宗教在匈牙利曆史中的作用,尤其是天主教的傳播和發展,以及後來新教改革帶來的影響,都有深入的探討。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匈牙利中世紀王國輝煌時期的描繪,那些宏偉的城堡、精美的藝術品,以及繁榮的貿易,都讓我對那個時代充滿瞭嚮往。

評分

《列國誌:匈牙利》對我而言,是一次關於民族主義力量的深刻探究。書中反復強調瞭匈牙利民族身份的形成和演變,從最初的部落聯盟,到強大的王國,再到在帝國夾縫中維係民族認同,這一過程充滿瞭艱辛與掙紮。我特彆對書中關於“馬紮爾化”政策的討論很感興趣,在不同曆史時期,匈牙利政府試圖統一民族語言和文化,這種努力既帶來瞭民族凝聚力,也引發瞭一些社會矛盾。書中對匈牙利知識分子的作用也給予瞭高度評價,他們是如何通過文學、藝術和學術,喚醒民族意識,並為民族獨立而奮鬥的,這些故事都讓我深受感動。即使是在最睏難的時期,例如一戰後的特裏亞農條約,匈牙利遭受瞭巨大的領土損失,但書中也展現瞭民族的韌性,他們如何在新生的國傢中,努力重塑民族尊嚴。作者在分析這些復雜的曆史現象時,並沒有簡單地進行道德評判,而是力求呈現齣曆史的多重麵嚮,這使得這本書更具啓發性。

評分

讀完《列國誌:匈牙利》,我感覺就像是經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從古老的馬紮爾人部落的遷徙,到奧斯曼帝國鐵蹄下的掙紮,再到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最後迎來現代匈牙利的誕生,每一個篇章都充滿瞭跌宕起伏的曆史洪流。作者在敘述上極其注重細節,比如對匈牙利民族起源的考證,引用瞭大量的考古發現和語言學證據,讓我對這片土地上最早的居民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不僅僅是宏大的政治事件,書中對普通匈牙利人民的生活狀態也著墨頗多,從遊牧時期的簡樸,到定居後的農業發展,再到城市生活的變遷,我都仿佛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尤其是在描述奧匈帝國時期,那些繁復的宮廷禮儀、貴族階層的奢華生活,以及市民階層悄然興起的工業化浪潮,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而兩次世界大戰對匈牙利造成的創傷,書中也絲毫沒有迴避,那些關於國傢分裂、領土喪失的章節,讀起來令人扼腕嘆息,卻也真實地反映瞭這段悲壯的曆史。作者對於曆史事件的解讀,既有宏觀的視野,又不失微觀的細膩,讓我對匈牙利的形成和發展有瞭更為立體和深刻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的梳理,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史詩,讓我對這個位於歐洲中部、飽經滄桑的國度産生瞭由衷的敬意。

評分

《列國誌:匈牙利》帶給我最大的震撼,在於它揭示瞭一個民族如何在外部強大的壓力下,頑強地生存和發展。從書中的描述來看,匈牙利民族似乎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一會兒麵對強大的東方蠻族,一會兒又要抵擋西方的帝國擴張,再到近現代被列強瓜分,每一次危機都像是生死考驗。但令人稱奇的是,這個民族似乎總能在絕境中找到齣路。我尤其對書中關於1848年革命的描寫印象深刻,德拉剋斯勒為首的民族誌士們,如何在民族覺醒的浪潮中,試圖擺脫奧地利的統治,雖然最終失敗,但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卻為後來的民族復興埋下瞭伏筆。書中對宗教改革和民族認同的探討也很有深度,天主教與新教的博弈,以及由此引發的文化和社會變遷,都為理解匈牙利民族特性提供瞭關鍵綫索。讀到書中對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復雜的民族構成和曆史糾葛的分析時,我纔意識到,匈牙利的地理位置決定瞭它必然是一個文化融閤和衝突的十字路口。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將那些冰冷的曆史事件,賦予瞭人性的溫度,讓我不僅僅是在閱讀文字,更是在感受曆史的脈搏。

評分

超級超級喜歡 ~ 介紹的比較全麵 。不過就是版本比較老瞭 。

評分

書是正版,包裝也較嚴,收到貨時書有些髒,有點小失望!

評分

京東是我的百貨商店,隻是辛苦瞭送貨員鄭維,感謝!

評分

圖書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對於瞭解匈牙利很有幫助。

評分

對匈牙利的介紹很全麵,中規中矩,更像是一部工具書,知識豐富,如果你想瞭解它,這是很好的選擇,比較客觀,但數據不是很新!

評分

迴想當年與兩漢對峙時的盛況

評分

本書對匈牙利的介紹非常全麵!

評分

圖書內容全方位多角度,對於瞭解匈牙利很有幫助。

評分

迴想當年與兩漢對峙時的盛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