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PLC編程應用基礎(三菱)》將PLC編程的指令運用、軟元件應用、編程方法、編程思路與問題解決方法都融匯在36個實訓任務中,同時采用瞭15個典型的PLC控製對象,使學習能處處與實際相聯係。《PLC編程應用基礎(三菱)》的主要內容包括:PLC編程基礎訓練須知、1個燈發光的PLC控製、1個燈閃爍的PLC控製、2個燈發光與閃爍的PLC控製、3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PLC控製、多個燈發光與閃爍的PLC控製、數碼管與撥碼開關的PLC控製、PLC控製的應用。
《PLC編程應用基礎(三菱)》是為PLC編程技術初學者編寫的入門學習用書,也可作為職業院校PLC實訓指導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1章 PLC編程基礎訓練須知
1.1 簡單瞭解PLC
1.1.1 認識PLC
1.1.2 PLC的基本構成
1.1.3 PLC的特點
1.2 PLC實訓準備
1.2.1 實訓器材的準備
1.2.2 實訓的相關知識
1.2.3 學習PLC的方法
1.2.4 PLC實訓的注意事項
第2章 1個燈發光的PLC控製
2.1 實訓任務
2.1.1 用PLC實現2個常開按鈕對1個燈發光與熄滅的控製
2.1.2 用PLC實現1個常開按鈕與1個常閉按鈕對1個燈發光與熄滅的控製
2.1.3 用PLC實現2個常開按鈕的脈衝信號對1個燈發光與熄滅的控製
2.1.4 用PLC實現1個常開按鈕對1個燈發光與熄滅的交替控製
2.1.5 用PLC內部定時器實現1個燈的延時發光與延時熄滅的控製
2.1.6 用PLC內部定時器實現1個燈發光時間的自動控製
2.2 應用舉例將電動機連續與點動單嚮運轉繼電器控製電路改造為PLC控製
2.2.1 繼電器控製電路的改造
2.2.2 將電路改造為PLC控製的工作步驟
2.3 小結與作業
2.3.1 實訓小結
2.3.2 實訓作業
第3章 1個燈閃爍的PLC控製
3.1 實訓任務
3.1.1 用2個定時器實現1個燈閃爍的控製
3.1.2 用特殊輔助繼電器實現1個燈閃爍的控製
3.1.3 用脈衝發生器實現1個燈多種頻率閃爍的控製
3.1.4 用1個按鈕和2個開關實現燈不同頻率閃爍的控製
3.1.5 用脈衝發生器實現燈間歇閃爍的控製
3.1.6 用計數器實現燈閃爍次數的控製
3.2 應用舉例
3.2.1 用1個指示燈作設備的待機指示、運行指示與過載警示
3.2.2 某公共設備自動衝水裝置的控製
3.3 小結與作業
3.3.1 實訓小結
3.3.2 實訓作業
第4章 2個燈發光與閃爍的PLC控製
4.1 實訓任務
4.1.1 用定時器控製2個燈順序發光與順序熄滅
4.1.2 用數據寄存器間接設定燈的延時發光時間
4.1.3 2個燈交替發光控製的實現
4.1.4 用計數器控製2個燈交替發光的次數
4.1.5 2個燈交替發光的停電保持
4.1.6 2個燈交替發光的急停控製
4.2 應用舉例
4.2.1 水塔水位的PLC控製
4.2.2 電動機正、反轉的自動控製
4.3 小結與作業
4.3.1 實訓小結
4.3.2 實訓作業
第5章 3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PLC控製
5.1 實訓任務
5.1.1 用定時器控製3個燈順序發光
5.1.2 3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停止控製
5.1.3 3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單周期運行與連續運行控製
5.1.4 3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單步運行控製
5.1.5 在3個燈順序控製中實現狀態的重復轉移與跳轉
5.1.6 在3個燈順序控製中實現停電保持
5.2 應用舉例
5.2.1 “多種液體自動混閤”的PLC控製
5.2.2 自動送料裝車係統的PLC控製
5.3 小結與作業
5.3.1 實訓小結
5.3.2 實訓作業
第6章 多個燈發光與閃爍的PLC控製
6.1 實訓任務
6.1.1 多個燈發光與閃爍的選擇控製
6.1.2 多個燈發光與閃爍的並行控製
6.1.3 多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兩路獨立流程控製
6.1.4 在多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控製中設置起動條件
6.1.5 多個燈順序發光與閃爍的自動與手動控製
6.1.6 “天塔之光”實訓模塊的多個燈發光與閃爍控製
6.2 應用舉例交通燈的控製
6.3 小結與作業
6.3.1 實訓小結
6.3.2 實訓作業
第7章 數碼管與撥碼開關的PLC控製
7.1 實訓任務
7.1.1 用七段數碼管顯示燈運行次數的變化值
7.1.2 用2位數碼管顯示燈閃爍次數的變化值(增計數)
7.1.3 用2位數碼管顯示燈閃爍次數的變化值(倒計數)
7.1.4 用2位數碼管顯示燈發光時間的變化值(增計數)
7.1.5 用2位BCD碼數字式撥碼開關設定燈的閃爍次數和發光時間
7.1.6 撥碼開關與數碼管在燈閃爍與發光控製中的綜閤運用
7.2 應用舉例用撥碼開關設定交通燈的綠燈發光時間並用數碼管顯示時間的實時值
7.3 小結與作業
7.3.1 實訓小結
7.3.2 實訓作業
第8章 PLC控製的應用
8.1 實訓任務
8.1.1 霓虹燈的PLC控製
8.1.2 自動售貨機的PLC控製
8.1.3 郵件分揀機的PLC控製
8.1.4 自動化倉庫係統的PLC控製
8.1.5 自動扶梯的PLC控製
8.1.6 無塔供水的PLC控製
8.2 實訓小結
8.2.1 本章 實訓模塊的學習目標
8.2.2 實訓中使用到的應用指令
8.3 PLC編程入門的要求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任務驅動式PLC編程及運動控製技術應用係列教程按不同的PLC型號和內容深淺共分八冊,讀者可按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分冊進行閱讀學習,本書是其中之一。
可編程序控製器(PLC)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工業控製器。作為運動控製器,它遠遠超齣瞭原先PLC的概念,已廣泛應用於各種運動控製係統中。
本書以三菱FX2N型PLC為例介紹瞭PLC控製及應用。全書共分8章,第1章為PLC編程基礎訓練須知,第2~7章設置瞭36個實訓任務,將PLC編程的指令運用、軟元件應用、編程方法、編程思路與問題解決方法都融匯在每一個實訓任務中,做到邊做邊學、邊學邊提高。第8章通過6個典型的PLC控製對象程序的編寫與分析,介紹瞭高速計數的編程方法和脈衝輸齣、PWM、PID等指令的運用。
書中每個實訓任務都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每個實訓任務都提供瞭完成任務的相關知識與工作方法,都會引導讀者分析與思考。全書一共采用瞭15個典型的PLC控製對象,使學習能處處與實際相聯係。本書為讀者建立瞭一條學習PLC編程技術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階梯,使讀者在實訓與學習中一步一步地前進,並且每前進一步都會帶來成功的喜悅,每一個成功都會使讀者産生對學習的追求。通過本書的學習,將會為初學者打下紮實的PLC編程技術基礎,完成本書的訓練後,將會使讀者更自信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提高。
本書的實訓對設備要求不高,全書36個實訓任務及部分應用基本上都能在各種型號的PLC基礎實訓設備上進行。當然,尤其適閤在TVT-90係列PLC實訓設備上進行,配閤該設備所配備的多個PLC控製對象模塊,將會使訓練收到更大的成效。
本書由杜從商任主編,對全書進行統稿;李全利教授審閱全書;吳瑩瑩參與第2章和第3章程序的編寫與校驗,湛江參與第4章和第5章程序的編寫與校驗,劉春龍參與第6章和第7章程序的編寫與校驗,陳偉平參與第8章程序的編寫與校驗。
本書特彆適閤中等職業學校、中專、技工學校,高職院校電氣類、機電類和電氣自動化類專業學生的PLC基礎教學與實訓指導,也可作為中級電工、高級電工的培訓教學與實訓指導教材,更是一本容易入門的PLC自學用書。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珠海市第三中等職業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錶示衷心感謝。
由於編寫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與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可通過E-mail與我們聯係:Zhdcs8888@163.com。
工業自動化領域深度實踐指南:聚焦前沿控製技術與係統集成 本教程係列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極具實戰價值的工業控製技術學習路徑。不同於基礎入門級的概念介紹,本係列教程將讀者直接帶入到現代工業自動化場景的核心,專注於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所必需的高級技能與係統集成能力。 本係列教程的重點聚焦於以下幾個關鍵領域:基於工業物聯網(IIoT)的邊緣計算與數據采集、先進運動控製算法的實現與優化、以及復雜機電一體化係統的調試與診斷。 我們力求通過詳盡的理論剖析、豐富的工程案例分析以及步驟清晰的實踐指導,幫助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跨越從“會編程”到“能設計、善優化”的關鍵鴻溝。 第一捲:高級工業網絡與數據通信協議解析 本捲內容完全跳開瞭單一PLC編程範疇,深入探討瞭現代工廠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 1. 工業以太網與時間敏感網絡(TSN)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詳述瞭如EtherNet/IP、PROFINET IRT等主流工業以太網協議在實際應用中的配置細節、性能瓶頸分析及其規避策略。特彆關注TSN技術如何解決傳統以太網在確定性傳輸方麵的挑戰。內容涵蓋: TSN標準棧在控製器層麵的映射: 如何在硬件平颱(如高性能控製器或嵌入式係統)上實現802.1Qbv(時間窗口整形)和802.1AS(精確時間同步)的軟件配置與驗證。 網絡冗餘與故障切換機製: 對比環形冗餘協議(HSR/PRP)與工業以太網的特定冗餘方案,重點分析在高速運動控製係統中應用時的延遲差異和切換時間要求。 2. OPC UA 框架下的數據模型與安全機製 本捲細緻闡述瞭如何超越簡單的標簽讀取,構建麵嚮對象的、具有語義信息的工業數據模型。 信息建模(Information Modeling): 詳細講解瞭基於UAModel的復雜設備描述方法的構建,包括如何利用命名空間、引用和方法來精確描述一個自動化産綫單元的功能和狀態。 數據安全與證書管理: 深入研究OPC UA的加密通信(基於X.509證書)的部署流程,包括服務器與客戶端的證書頒發、驗證和吊銷機製,確保數據傳輸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第二捲:伺服係統與復雜機械臂的控製算法實現 本捲旨在培養讀者在高性能動態控製方麵的能力,這通常是傳統PLC編程範疇中涉及較少,但對高端製造至關重要的領域。 1. 矢量控製(Vector Control)與直接轉矩控製(DTC)的原理與優化 針對高性能交流伺服驅動器,本部分不再局限於使用驅動器內置的“速度/位置模式”,而是深入到控製算法的底層實現邏輯。 磁場定嚮控製(FOC)的數學基礎: 詳細推導從靜止坐標係(α-β)到鏇轉坐標係(d-q)的Park變換和Clarke變換,並分析在微處理器或高性能控製器上實現這些變換時的量化誤差和實時性要求。 電流環與速度環的解耦設計: 講解如何使用PID控製器設計軟件工具進行精確的參數整定(如Ziegler-Nichols法、根軌跡法),以及如何通過前饋控製策略來改善係統的響應速度和抗擾性。 2. 機械臂運動學與軌跡規劃 針對多自由度(DOF)機械臂,本部分側重於運動學逆解的數值穩定性與實時計算。 逆運動學(IK)的迭代求解: 重點介紹如雅可比矩陣法和數值迭代法(如牛頓-拉夫遜法)在非標準或冗餘自由度機械臂中的應用,並討論其收斂性和計算資源的消耗。 五次多項式與S麯綫(S-Curve)軌跡生成: 對比分析不同平滑算法在速度和加速度麯綫上的特性,並指導讀者如何在控製器中高效地生成符閤機械約束的、保證運動平穩的指令路徑。 第三捲:機電一體化係統的集成、診斷與預測性維護(PdM) 本捲關注的是如何將控製係統、機械結構和數據分析工具融閤成一個健壯、可預測的生産單元。 1. 狀態監測與信號處理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 本部分的核心是從傳感器采集的原始數據中提取設備健康信息,以實現預測性維護。 振動信號分析基礎: 介紹傅裏葉變換(FFT)在時域信號轉頻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識彆軸承故障、齒輪嚙閤不良等典型機械故障所對應的特徵頻率。 基於機器學習的異常檢測: 探討如何利用采集到的電流、溫度、振動等多元時間序列數據,構建簡單的自編碼器(Autoencoder)或隔離森林模型,用於實時識彆設備運行狀態的微小偏移,避免災難性故障。 2. 係統集成與調試的工程化方法論 這部分側重於工程實踐中的係統性思維,確保大型項目的成功交付。 接口定義與變更管理(Interface Definition & Change Management): 強調在項目初期凍結的I/O列錶、通信矩陣和功能安全要求文檔的重要性,以及在項目後期進行受控變更的流程。 高可用性係統(HA Systems)的部署: 針對關鍵生産綫,詳細介紹如何配置和測試熱備份控製器(Hot Standby Controller)的切換邏輯,包括數據一緻性的保障機製(如共享數據區同步)。 --- 通過對以上三個深度領域的係統性闡述,本係列教程為讀者提供瞭一個超越單一品牌編程工具的視野,專注於現代工業控製係統所需的核心工程能力和前沿技術應用。讀者將掌握的不僅僅是指令的語法,更是驅動復雜自動化係統穩定、高效運行的底層邏輯和高級設計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