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炜,蒙中 著
图书标签:
  • 西域艺术
  • 佛教艺术
  • 敦煌壁画
  • 天王
  • 金刚
  • 壁画艺术
  • 石窟艺术
  • 丝绸之路
  • 艺术史
  • 宗教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06303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3633
包装:平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天王画像在《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的编选中占了多数,金刚力士只选了三件代表性的作品。所谓天王,即身居欲界六天之最下天的护世四天王。此重天位于须弥山的半腹,半腹有犍陀罗山,其山有四山头,四天王各居一山,各自护守其领地。根据《止持会集音义四王天》所讲,“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教。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无。西方广目天王,谓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堙。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
在《西域绘画5》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天王的形象几乎全以武将的形象出现,身披铠甲,八面威风,一副常人不可逼近的貌相。之所以如此,本来便与天王类似君王的身份有关。而具体到每一位天王,仅从程序化的服饰、面容很难对应,所以必须依靠供养题记或是其手中所持的法器来断定身份。即如东方持国天王持弓箭,西方广目天王持宝剑,北方多闻天王持长戟,南方增长王持棒。天王的画像多出自于幢幡,由于幡的主体幡身是一狭长的绢带,画面所限,因此呈现给观者的画像基本上是单独的立像。书中收录的两幅绢画《行道天王图》,是难得一睹的群像,虽然画幅不大,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场面壮阔,气魄非凡。两幅作品是相同的题材,而且构图也大体接近,主要描绘了北方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王带领众眷属随从,乘云渡海,巡查领地。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金刚力士像(左)
  该幅金刚力士像出自于幡的主体幡身。幡的两侧流苏绿边呈绿色,一边呈青绿色,底部的幡脚则呈深藏青色。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幡脚与幡身相间隔的菱形格子。
  画像不论是用色手法还是颜料的质地,均能体现出敦煌绘画一贯的作风,红、绿、白三种主色纯净而热烈,以色调的强烈对比营造出绚烂的感受。绛色的深浅浓淡变化,配合着肌肉的线描用笔,有力地凸显出金刚力士的强健筋骨,极富视觉感染力。
  金刚力士像(右)
  首先是金刚的嘴唇、裙带以及右脚所踏的莲花瓣的勾线,皆设之以艳丽夺目的红色,夺人眼目;其次是肌肉的突起部分采用了高光的技法,其表现效果甚至胜出前一幅作品。再者,身体的扭转、右臂的上举握拳,眉目口鼻的夸张,此类特点属于当时画工描绘金刚力士时比较常见的范式。如咸通九年(868年)所制的著名的《金刚经》雕版印刷作品,其中便出现了与本幅作品相似的金刚力士形象。最后值得读者注意的是,勾描用笔大多起止露锋,活脱脱行草书的笔意。当时的唐代绘画流行“吴家样”的风格,这幅作品无疑提供了非常精彩的印证。

前言/序言


西域绘画:天王·金刚 引言 广袤无垠的西域,自古以来便是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驼铃声声,商旅不绝,而伴随着人流与货物的,还有思想、信仰与艺术的传播。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佛教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扎根并繁衍,孕育出无数璀璨的艺术瑰宝。本书《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聚焦于西域佛教绘画中至关重要的两个艺术形象——“天王”与“金刚”。它们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具象体现,更是艺术表现力与文化内涵的集大成者,承载着艺术家们对力量、守护、信仰以及宇宙秩序的理解与表达。 西域佛教绘画,以其宏大的叙事、瑰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学者与艺术爱好者。它如同历史的长河,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演变,也折射出社会风貌、宗教思想的变迁。本书的第五卷,将目光锁定在佛教神话体系中具有极高辨识度和艺术表现力的“天王”与“金刚”形象上。这两类形象,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或威严镇守四方,或怒目降伏妖魔,其艺术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了西域画师们高超的技艺与深刻的洞察力。 本书的编写,旨在深入挖掘并系统呈现西域绘画中“天王”与“金刚”形象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我们并非仅仅罗列图录,而是力求从多个维度,对这些艺术形象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读。我们将追溯其艺术渊源,探寻其在不同文化交流中的演变轨迹,分析其造型特征、色彩运用、构图布局以及表现手法。同时,我们也会关注这些艺术形象所蕴含的宗教象征意义、社会功能以及在当地民众生活中的影响。 “天王”,在佛教中通常指的是四大天王,他们分守东西南北四方,是佛教世界的守护神。他们的形象威武雄壮,手持法器,表情庄重,象征着护卫佛法、降伏邪魔的力量。在西域的佛教石窟、寺庙壁画中,天王形象的绘制,往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艺术表现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画面的气势与感染力。本书将深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天王形象,例如,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高昌故城壁画中天王形象的异同,以及它们在服饰、铠甲、面部表情、姿态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我们将探讨这些天王形象是如何受到中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影响,并逐渐形成具有西域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 而“金刚”,则代表着佛教中更为刚猛、更为摧枯拉朽的力量。他们通常以怒目圆睁、肌肉虬结、神情威武的形象出现,手持各种法器,如金刚杵、宝剑等,用于降伏妖魔、护卫佛陀。金刚形象的塑造,更加注重力量感与动态感,其表情的凶猛与眼神的锐利,都极具视觉冲击力。本书将对各种金刚形象进行详细的剖析,例如,忿怒尊、明王等,分析它们在佛教密宗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艺术上是如何通过夸张的形体、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其神威的。我们将特别关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金刚壁画,并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宗教思想和艺术追求进行阐释。 本书并非孤立地研究“天王”与“金刚”的艺术形象,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西域绘画史语境之中。我们将探讨这些形象与其他佛教造像(如佛陀、菩萨、罗汉)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叙事性壁画中的作用。例如,天王形象常出现在寺庙的入口处或重要的殿堂内,以其威严震慑不怀好意者,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不可侵犯。金刚形象则更多地出现在需要表现降伏恶魔、彰显佛法力量的场景中,起到烘托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在艺术技法方面,本书也将进行细致的研究。西域绘画在色彩运用上,常常大胆而浓烈,善于运用矿物颜料,表现出鲜艳而持久的色彩效果。在人物造型上,既吸收了中原绘画的写实手法,又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立体感和波斯艺术的装饰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本书将通过对具体绘画作品的微观分析,揭示西域画师们在勾线、渲染、晕染、线条的粗细变化、色彩的搭配与对比等方面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例如,我们可能会观察到,在绘制天王时,为了体现其威严,艺术家会运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和饱满的色彩;而在塑造金刚时,则可能通过夸张的肌肉线条和明暗对比来增强其力量感。 此外,本书还将涉及对西域绘画材料与工具的考证。了解当时画师所使用的颜料来源、笔墨技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背景。例如,某些蓝色颜料的稀有与珍贵,可能暗示着壁画的创作地点或资助者的身份地位。 本书的篇幅将致力于对散布在西域各地的珍贵绘画遗存进行梳理与研究。我们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已有的考古发现、文献资料进行批判性地吸收与整合,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天王·金刚”西域绘画世界。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域绘画的辉煌成就,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启迪。 章节安排(示例性) 第一章:西域佛教绘画概览 西域地理与文化背景 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与发展 西域佛教绘画的地域分布与主要遗址(如敦煌、克孜尔、高昌、吐鲁番、于阗等) 西域绘画艺术的多元融合特征 第二章:天王形象的演变与特征 天王形象的宗教渊源与神话背景 早期天王形象的艺术风格(如犍陀罗、龟兹风格) 中原文化对天王形象的影响 不同地域(如敦煌、高昌)天王形象的比较研究 天王形象的服饰、铠甲、器物考证 天王表情与姿态的艺术表现力分析 第三章:金刚形象的多元解读 金刚形象的宗教内涵与分类(如忿怒尊、护法神) 金刚形象的造型特征与艺术手法 金刚与密宗艺术的关系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金刚形象的艺术风格分析 金刚形象所传达的力量与守护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天王与金刚在壁画中的叙事与布局 天王与金刚在寺庙建筑中的位置与作用 天王与金刚在佛教故事画中的角色 天王与金刚形象与其他佛教造像的互动关系 壁画构图与整体艺术效果的分析 第五章:西域绘画的技法与材料研究 色彩的运用与颜料的考证 线条与造型的处理技法 笔墨风格的地域性与时代性 材料与工艺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六章:西域天王·金刚绘画的文化意义与传承 西域绘画对周边地区艺术的影响 天王·金刚形象的世俗化与民间信仰 当代视野下的西域绘画研究价值 保护与传承的挑战与机遇 结语 《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些古老而充满力量的艺术形象的深入挖掘,让西域绘画的独特魅力重现光彩,让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得以传播。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更是一扇窥探古代西域社会、宗教与思想的窗口,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画册,打开它,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色彩。那种古老而浓烈的色彩,仿佛穿越了千年的风沙,直接撞进眼帘。并不是那种现代绘画轻易就能达到的鲜艳夺目,而是带着一种沉淀和厚重,像是从壁画的斑驳中剥离出来,又像是从佛陀的金身上流淌下来。描绘的“天王”、“金刚”,都不是我脑海中早已定型的那些脸谱化的形象,而是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肌肉线条,即便是在静态的画面里,也仿佛能感受到奔涌的力量。眼神更是传神,有怒目圆睁的威严,也有悲悯众生的慈祥,复杂的情感在他们的眼眸中交织,让人不禁沉思。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厚实而带有微微的纹理,承载着这些古老艺术的庄重。翻页时,指尖滑过那些精美的细节,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注意到,在一些人物的服饰上,细节描绘极为考究,那些繁复的纹样,精巧的装饰,无一不体现了画师的精湛技艺和对神灵世界的敬畏。即使不懂绘画技巧,也能被这股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所折服。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惊喜,新的感悟,就像在无垠的沙漠中探寻失落的文明,每一次挖掘都可能带来震撼。

评分

这次淘到的这本画册,真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我原本只是被“西域绘画”这几个字吸引,但当真正翻开之后,才发现它远超我的预期。重点在于那些“天王”和“金刚”的形象,它们在我脑海中一直是一种遥远的、符号化的存在,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它们被赋予了如此饱满的生命力和情感。举个例子,有几幅作品中的天王,虽然面部表情可能相对严肃,但他们手中紧握的兵器,或是身披的战甲,那些细致到金属的反光,以及纹饰的刻画,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感。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这些形象的解读,虽然没有生硬地讲解历史背景,但通过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甚至是人物的姿态,都隐约透露出一种深邃的宗教含义和文化传承。我尤其喜欢其中一幅描绘金刚的画面,他虽然面目狰狞,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悲悯,仿佛在普度众生,这是一种矛盾又和谐的呈现,让我对“忿怒相”有了全新的认识。书的装帧也很用心,每一页的印刷都十分精良,色彩还原度很高,完全没有辜负原作的精美。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就被那些色彩和线条所吸引了。这是一种与现代绘画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带着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气息,仿佛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出来的珍宝。书中对“天王”和“金刚”的描绘,栩栩如生,充满了生命力。我尤其被其中一些画作所震撼,那些人物的表情,有的是威严不可侵犯,有的是神圣而慈悲,每一个眼神都仿佛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细细品味那些细节,比如人物身上的服饰纹饰,或者他们手中所持的法器,都描绘得极其精美,展现了当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好,色彩还原度很高,纸张的触感也很舒服,让我能够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忘记时间的流逝。我可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古老的壁画和宗教艺术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描绘神灵的形象,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宗教意义。这本《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探索欲。我尤其惊叹于书中对“天王”和“金刚”形象的塑造,它们不再是单调的符号,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肌肉线条,他们的面部表情,甚至他们身上的服饰,都充满了细节和故事。我注意到,有一些画作中的天王,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守护的决心,而另一些画作中的金刚,他们的面容虽然狰狞,但眼神中却又透露出一种慈悲。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让我对这些神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的印刷质量也非常棒,色彩饱和度很高,细节处也清晰可见,让我仿佛置身于现场,近距离欣赏这些古老的艺术珍品。

评分

我是一个对历史文化,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特别感兴趣的人,所以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时,立刻就被吸引了。我一直觉得,绘画是了解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最直观的方式之一,而西域的绘画,更是承载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了一幅幅画作,更像是在通过这些画作,讲述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天王”的描绘,他们不再是单一的武力象征,而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有时是守护者的坚毅,有时又是守护者内心的挣扎。而“金刚”的形象,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对金刚的认知可能比较片面,觉得他们就是威猛的化身,但书中的金刚,他们的眼神、动作,都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有愤怒,有慈悲,有力量,也有超脱。每幅画都像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西域宗教艺术画卷。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细节处理得很到位,让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出版方的诚意。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色彩,以及画面上雄浑的人物形象,就预示着这是一本不寻常的书。翻开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书中对“天王”和“金刚”的描绘,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我一直觉得,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是可以与观者产生共鸣的,而这本书中的画作,正是如此。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眼神的描绘,那些眼神,有的是炯炯有神,充满了警惕和力量,有的是深邃悠远,仿佛看透了世间万物。这些眼神,让原本静态的画面瞬间活了起来,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年代,与这些神灵面对面。书的纸质和印刷都非常出色,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色彩还原度也很高,这对于一本画册来说至关重要。我花了很多时间去仔细品味每一幅画,去感受画师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真的是一次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画册,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文化探索。我一直对西域文化,特别是其艺术表现形式深感兴趣,而这本《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则将我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书中对“天王”和“金刚”的描绘,与其说是绘画,不如说是他们灵魂的再现。我被那些画作中强烈的动感和冲击力所吸引,仿佛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力量在涌动。我尤其关注到,书中对人物眼神的刻画极为传神,有的充满了警惕和威严,有的却又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悲悯,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让我对这些神灵的理解更加立体。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都非常出色,每一幅画作的细节都清晰可见,色彩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没有一丝一毫的失真。我曾多次反复翻阅,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这本画册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西域绘画”这个概念并不是特别了解,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印象。但是,这本《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这本书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那些“天王”和“金刚”的形象,充满了力量感和神秘感。我之前可能只在一些寺庙里见过类似的壁画,但在这本书里,它们以一种更加清晰、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刻画,比如人物的服饰上的纹饰,或者他们手中兵器的造型,都做得非常精致,让我感受到一种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工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图像,我仿佛能窥见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那些“天王”的守护姿态,那些“金刚”的忿怒面容,都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信仰的体现,一种对力量、对秩序、对解脱的追求。这本书的编排也很合理,每一幅画都配有恰到好处的留白,让画面本身得以充分展示,不会显得拥挤。

评分

我是一个对佛教造像艺术情有独钟的人,尤其是那些来自丝绸之路沿线的造像,它们承载了东西方艺术风格的融合,充满了神秘和魅力。这本《西域绘画5:天王·金刚》正好满足了我的这种好奇心。书中的“天王”和“金刚”形象,既有我们熟悉的佛教元素,又融入了浓厚的地域特色,让人耳目一新。我特别留意了那些忿怒相的金刚,虽然外表看起来凶猛,但仔细看他们的眼神,却又透露出一种慈悲。这种矛盾的统一,正是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妙之处。书中的画面保存得非常完好,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仿佛能感受到原作的质感。我反复观看了其中几幅描绘天王的画作,他们威风凛凛的姿态,以及手中持有的法器,都让我对当时的军事和社会生活有了一些想象。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艺术画册,它不仅展示了精美的绘画作品,更带领我走近了西域深厚的文化底蕴。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我迫不及待地推开它,迎接我的是一片绚烂的色彩和令人震撼的形象。我所说的“天王”和“金刚”,不仅仅是画面上的存在,更是历史的见证,是信仰的载体。我被那些画作中的力量感所折服,那种线条的刚劲,那种色彩的饱满,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早已远去的时代。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欣赏每一幅画,去琢磨画师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情感,是如何通过线条来勾勒出神灵的威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眼神的描绘,那些眼神,有的怒目圆睁,有的悲悯慈祥,仿佛能洞察人心。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都非常好,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笔每一画的痕迹,感受到原作的质感。每次翻阅,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惊喜,新的感悟,这无疑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体验。

评分

印刷不错,赏心悦目,期待阅读。

评分

2. 国画中花鸟画的简称。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古画辨》:“ 崔白 多用古格,作花鸟必先作圈线,劲利如铁丝,填以众采,逼真。”

评分

珍贵的绘画资料。印刷清晰。铜版纸印刷。大开本。很喜欢。争取购齐。

评分

题材非常丰富,大致可归纳为:净土变相,经变故事画,佛、菩萨等像,供养人。净土变相的构图利用建筑物的透视造成空间深广的印象,复杂丰富的画面仍非常紧凑完整,是绘画艺术发展中一重要突破,一直被后世所摹仿、复制并长期流传。经变故事画以零窟和三三五窟的图像作为代表,内容丰富而多变,场面和情节被处理得真实有趣。绘画和雕刻中的佛、菩萨等像在唐代的佛教美术中是一重要创造,这些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动作及表情比前代更加多样化了,出现了多种坐、立、行走、飞翔中的生动姿态,特别是唐代菩萨的形象为古代美术中理想与现实成功结合的重要范例。唐代供养人壁画精心描绘了上层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一三零窟盛唐时期乐庭瑰和他的妻子王氏的供养像是优秀的代表作,有名的还有《张议潮夫妇的出行图》。

评分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金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的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评分

这套书印刷精美,开本较大,十分珍贵,甚为难得!!!

评分

、虫、鱼、禽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

评分

书的印刷精美,开本大,色彩正!推荐!!

评分

六朝时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