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第3版
原价:93.00元
作者:李行健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13545624
字数:4303000
页码:1920
版次: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是一部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收录现代汉语通用词语为主要内容,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和初高中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型语文工具书。规范和实用是本词典*为鲜明的特色。因为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让使用者有所依据、避免混乱;因为贴近中学语文教学,让老师们和同学们觉得好查、好用,在同类词典中*实用。第3版收单字12,000余个,词目72,000余条。在第2版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一)全面落实《通用规范汉字表》,增补字表有而《现规》未收录的字。这些字大多是人地名姓氏用字、科技名词用字与文言教学用字。(二)解决词典与字表冲突之处。(三)增补近年来已经被社会多数人接受、相对比较稳定的新词新语、新义项、新用法,也增补了词典本应收录但前两版漏缺的一些词语。(四)改正前两版中的错误或不够严密的地方。
href='product../23534384.html' target='_blank'>方便携带,小巧精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缩印本)》点击进入:
内容提要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荣获全国畅销工具书奖并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1)贯彻规范:全面贯彻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表字不再类推简化。
(2)与时俱进:增补上百条新词语、新义项、新用法,体现时代特色,如“脑库”“给力”“微信”“吐槽”“正能量”“接地气”“细颗粒物”等。
(3)助力高考:5500个小手提示直击中高考易错、易混的形、音、义和用法。基础题满分通过!
(4)突出应用:800多组辨析助你掌握常见近义词、多音字的用法。
(5)内设彩图:360多幅彩色精美插图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目录
3版前言………………………………………………………1
再版前言…………………………………………………… 3
序一…………………………………………………吕叔湘 5
序二…………………………………………………许嘉璐 7
序三…………………………………………………曹先擢 10
前言…………………………………………………李行健 15
凡例………………………………………………………… 21
音节表……………………………………………………… 25
部首检字表………………………………………………… 29
词典正编…………………………………………………… 1~1770
补编(一)…………………………………………… 1771
补编(二)…………………………………………… 1783
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1800
彩色插图(1~16)…………………………………1096、1097之间
附录
常用语言文字法律及规范标准……………………… 1
汉语拼音方案………………………………………… 2
汉字笔画名称简介…………………………………… 5
部分常见部首名称和笔顺表………………………… 6
汉字笔顺规则表……………………………………… 9
汉字笔形变化规律举要……………………………… 10
新旧字形对照表……………………………………… 13
文章中数字的一般用法……………………………… 14
标点符号主要用法简表……………………………… 15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18
中国历史纪元简表…………………………………… 19
作者介绍
李行健,语言学家,长期主持语文系列规范辞书课题研究工作。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原国家语委委员、语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
文摘
序言
我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带着对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美好憧憬,购入这本书的。我期待着能通过它,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脑海中那些零散的、未经考证的语言知识。但这种系统的梳理,很快就变成了徒劳的摸索。这部词典的检索系统,对于非标准拼音或不熟悉的词条组合,查找起来异常繁琐。它似乎预设了读者对标准普通话的发音和词语结构有着近乎完美的掌握,但对于初学者或者习惯于不同方言背景的人来说,这种严格的检索入口设计,极大地降低了使用的效率。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确认某个词汇的精确声母韵母组合,才能找到它所在的位置,而此时,我早已忘记了最初想查阅那个词汇的具体含义了。一部优秀的工具书,理应是帮助用户克服障碍,而不是设置新的障碍。如果说字典的使命是“引路”,那么这本书的路径设置,似乎更像是给所有行走者设计了复杂的迷宫,使得原本简单明了的查询过程,充满了挫败感。
评分翻开这词典的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严肃感,仿佛把我带回了上世纪的某个安静的图书馆角落。我尝试着用它来校对几份重要的商业文件,希望能借此提升文本的正式度。但过程异常坎坷。许多我认为是“标准”的用法,在这本厚书里却找不到明确的释义或引证,更别提对易混淆词语之间细微差别的辨析了。举个例子,关于某些同义词在特定语境下的感情色彩差异,这本书的解释显得过于简略和抽象,缺乏足够的例句支撑来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其应用场景。这种“高高在上”的讲解方式,对于需要快速获取准确信息、并在实际写作中加以运用的使用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它更倾向于描述一个词的“本源”和“标准定义”,却不愿深入剖析它在现代社会语境中的复杂流变。因此,每当我对着屏幕敲打文字时,我更习惯于依赖网络资源进行交叉验证,这使得这本印刷精美的词典,最终只能成为一个不太可靠的“备用参考”,其核心功能被其他更灵活、更即时的工具所取代。
评分这本厚重的典籍,甫一入手,便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学究气。我本是抱着学习规范用语的心态翻开它的,毕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语言和各种新词层出不穷,让人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然而,当我试图查找一些常见的、似乎应该被收录的词汇时,却发现它们杳无踪迹。这让我不禁疑惑,这所谓的“规范”,其标准究竟是如何界定的?难道是过于恪守旧制,而对语言鲜活的生命力视而不见了吗?比如,一些在专业领域已经约定俗成,并在日常交流中广泛使用的技术术语或新兴表达,这部词典却似乎置之不理。这种取舍,使得它在实用性上大打折扣。对于一个希望与时俱进、确保自己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上都准确无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显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它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古董,适合摆在书架上供人瞻仰其历史价值,而非日常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它的严谨性固然可贵,但若因此而与现实脱节,那么它的“规范”二字,也便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撑。我期望的是一部能够指导我适应现代汉语脉搏的指南,而不是一本固步自封的辞书。
评分说实话,对于这部词典的排版和印刷质量,我挑不出太多毛病,纸张的触感和字体的大小都体现了出版方的诚意。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深入使用时,才发现内容上的疏漏,着实让人感到遗憾。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汉字、词语打交道,对于那些边界模糊的词汇尤其关注。这部新版词典,在某些我十分在意的、涉及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新近论断上,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更新力度。它似乎更专注于词汇本身的收录和释义,而对当代汉语语法学界正在热议的一些新现象,如被动句的泛化、新的关联词使用方式等等,都保持了沉默。这就导致我在讲解新教材内容时,无法从这本书中找到有力的权威依据来支持我的教学观点。它成了一本“过去式”的规范集,而非“进行时”的指南。如果一部规范词典不能反映时代语言发展的最新学术成果,那么它的“新版”意义何在?这种内容上的保守,使得它在专业人士的工具箱里,竞争力大大下降。
评分这部词典在我家的书架上已经躺了几个月,中间我也尝试了多次使用,但每次的体验都相似:它太“满”了,反而显得不够“精”。我指的是内容密度过高,信息冗余。在解释一些常用词语时,它提供的释义往往是多达五六种之多,并且每一种之间界限模糊,没有明确指出哪一种是现代最主要的用法,哪一种是仅存于古代文献中的“古义”。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虽然显示了编纂者的博学,但对于追求效率的现代读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信息过载。我需要的是一锤定音的答案,而不是一篇关于这个词的历史演变的小论文。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工具是能够快速锁定核心信息的“手术刀”,而不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这部词典在试图囊括一切“规范”的同时,却牺牲了现代读者最看重的清晰度和即时可用性,让我在需要快速决策用词时,反而更加犹豫不决,最终只能转向那些更简洁、更直接的在线词典来完成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