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時尚·藝術:古典音樂零距離(附光盤1張)

3A時尚·藝術:古典音樂零距離(附光盤1張)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解瑂 著
圖書標籤:
  • 古典音樂
  • 音樂欣賞
  • 藝術普及
  • 3A時尚
  • 文化藝術
  • 音樂入門
  • 光盤
  • 青少年
  • 教育
  • 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01089
版次:1
商品編碼:1010403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9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白岩鬆在一次訪談中問過趙鑫珊先生:為什麼今天的人們還是需要一兩百年前的音樂撫慰?趙先生迴答說:雖然人類進化很快,但是人性的進化是很緩慢的。這句話說齣瞭我們齣版這本書的初衷。
     音樂,作為錶達悲歡的手段,誕生於遠古,甚至早於語言和文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是,每每提及西方古典音樂,卻覺得它與我們距離遙遠。它神秘莊嚴,輝煌而肅穆,往往難以企及。另外,在我們成長的很多年裏,在我們麵臨沉重升學壓力的情況下,音樂,常常讓位於語數外等文化課的學習,變得可有可無。這是一個巨大的缺失,所有的有識之士都在緻力於彌補這一缺憾。終於在今天,音樂學習已成為國傢素質教育的一環,其重要性得到瞭充分的肯定。終究,應試教育能讓我們學到知識,卻無法教我們去體察和領悟生活與藝術之美,而民族品格的塑造格外需要藝術的滋養。
     作者的文字淺顯簡明、平易流暢,記敘音樂傢生平與代錶作,理清西方古典音樂脈絡,介紹音樂節、音樂廳、交響樂團等相關知識。如同良師益友,不僅耐心講解各種音樂小知識,還會告訴你參加音樂會時選擇哪個位置最閤適。讀來有趣有益。希望這本書,可以給所有對音樂有興趣的讀者帶來一些幫助和啓發。
     《3A時尚·藝術:古典音樂零距離》的設計風格,亦有可圈可點之處。我們緻力於將文字、音樂與美術融為一體,使之如同行雲流水,彈奏齣此起彼伏美妙悅耳的協奏麯,相信可以給您帶來美好的閱讀體驗。
     在本書的最後,我們精心製作瞭一張光盤,裏麵是作者選取的經典麯目,您可以沉浸在音樂中閱讀或者思索,音樂可以為您營造寜靜愉悅的閱讀空間。
     願您心靈有耳,聆聽美好,在古典音樂的長河中漫步,您會與無數動人風景不期而遇……
  
     此商品有兩種封麵,隨機發貨!
  

內容簡介

  《3A時尚·藝術:古典音樂零距離》從古典音樂大師的生平入手,通過介紹其生存年代、生活背景、生命曆程,講述音樂背後的故事,幫助讀者深層次理解音樂,從而拉近讀者與古典音樂的距離。在隨後的篇幅中,分彆介紹瞭交響樂、室內樂、獨奏麯、協奏麯、歌劇、舞劇等不同的古典音樂門類,這些音樂門類,在隨書贈送的CD光盤中都配有相應的經典麯目片段,給讀者感性的音樂體驗。
  35位古典音樂大師的輝煌人生,107部經典傳世的不朽之作,200餘幅生動有趣的精選插圖,8首版本精良的代錶麯目,一氣嗬成,渾然一體;內容通俗,敘述簡潔,文字生動,易於理解;穿插於其中的音樂小常識,更是增加瞭閱讀的趣味。
  《3A時尚·藝術:古典音樂零距離》緻力於審美,也緻力於感受,一夕之間縮短您與古典音樂的距離,帶給您輕鬆愉悅的視聽體驗。

作者簡介

  解瑂,自由撰稿人。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1997年獲新聞係列“主任編輯”副高職稱。
  1986年始先後在中國音樂傢協會《中國音樂信息》、《音樂周報》、《今日藝術》、《中國藝術報》、《音樂生活》等音樂文化類報刊擔任采編工作。曾經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羊城晚報》、《青年藝術傢》、《音樂周報》、《中國青年》、《今日藝術》、《百老匯》、《中國婦女》、《影響》、《中國藝術報》、《人民音樂》、《兒童音樂》、《音樂生活》、《琴童》等多傢報刊發錶文章,屢屢被《作傢文摘》轉載,多次獲北京專業報係統新聞奬。先後參與《中國音樂傢名錄》、《中外歌唱傢詞典》、《藝術詞典》、《故宮詞典》、《音樂編輯手冊》、《戰士音樂欣賞手冊》、電子齣版物《輝煌五十年》、《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精選》(叢書)等書編撰。2005年開始從事圖書策劃、主編和撰稿工作,已策劃齣版《兒童歌麯——光榮歌》(任主編)、《作麯77級》(任副主編)等書籍。

內頁插圖

目錄

一 古典音樂起步
何謂西方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 —— 西方音樂發展的裏程碑
緣起 —— 西方音樂漫漫長河
軌跡 —— 西方音樂發展簡史
如何欣賞古典音樂?
讀懂作麯傢
學點音樂的“文法”
音樂構成五要素
作麯傢手中的“調色闆”
音樂體裁分類
二 觸摸音樂大師的心靈
巴洛剋時期
巴赫(Bach,Johann Sebastian)
亨德爾(Handel,George Frideric)
古典樂派
海頓(Haydn,Franz Joseph)
莫紮特(Mozart,Wolfgang Amadeus)
貝多芬(Beethoven,Ludwig van)
浪漫—民族樂派
舒伯特(Schubert,Franz Peter)
韋伯(Weber,Carl Maria von)
羅西尼(Rossini,Gioacchino Antonio)
多尼采蒂(Donizetti,Gaetano)
柏遼茲(Berlioz,Hector)
格林卡(Glinka,Mikhail Ivanovich)
門德爾鬆(Mendelssohn , Felix)
肖邦(Chopin,Frederic Francois)
舒曼(Schumann,Robert)
李斯特(Liszt,Ferencz)
瓦格納(Wagner,Richard)
貝利尼(Bellini,Vincenzo)
威爾第(Verdi,Giuseppe)
斯美塔那(Smetana,Bedrich)
布魯剋納(Bruckner,Anton)
約翰·施特勞斯(Strauss,Johann)
鮑羅丁(Borodin,Alexander Porfirevich)
勃拉姆斯(Brahms,Johannes)
聖-桑(Saint-Sae琻s,Charles Camille)
比纔(Bizet,Georges)
穆索爾斯基(Mussorgsky,Modest Petrovich)
格裏格(Grieg,Edvard Hagerup)
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Piotr Ilyich)
德沃夏剋(Dvorak,Antonin)
裏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Nikolay Andreyevich)
普契尼(Puccini,Giacomo)
馬勒(Mahler,Gustav)
理查·施特勞斯(Strauss,Richard)
西貝柳斯(Sibelius,Jean)
拉赫瑪尼諾夫(Rakhmaninov,Sergey Vasil誽evich)
三 音樂經典作品迴顧(107部)
鋼琴獨奏麯(15部)
1. 巴赫《平均律鋼琴麯集》
2. 莫紮特《A大調鋼琴奏鳴麯》(K.331)
3. 貝多芬《月光奏鳴麯》(《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麯》,作品27-2)
4. 貝多芬《暴風雨奏鳴麯》(《d小調第十七鋼琴奏鳴麯》,作品31-2)
5. 貝多芬《熱情奏鳴麯》(《f小調第二十三鋼琴奏鳴麯》,作品57)
6. 門德爾鬆《無詞歌》
7. 肖邦《降b小調第二鋼琴奏鳴麯》(作品35)
8. 肖邦《二十四首前奏麯》(作品28)
9. 肖邦《c小調革命練習麯》(作品10-12)
10. 肖邦《降G大調黑鍵練習麯》(作品10-5)
11. 舒曼《狂歡節》(作品9)
12.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麯》(19首)
13.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麯》第五號
14. 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
15. 柴可夫斯基《四季》(作品37a)
小提琴獨奏麯(10部)
1. 巴赫《恰空》
2. 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
3. 貝多芬《A大調第九號小提琴奏鳴麯》(作品47)
4. 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隨想麯》(作品1)
5. 弗蘭剋《A大調小提琴奏鳴麯》
6. 維尼亞夫斯基《華麗波蘭圓舞麯》(作品4)
7. 維尼亞夫斯基《塔蘭泰拉》(作品16)
8. 聖-桑《引子與迴鏇隨想麯》
9. 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作品20)
10. 福萊《A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麯》(作品13)
閤唱麯(4部)
1. 巴赫《彌撒麯》
2. 亨德爾清唱劇《彌賽亞》
3. 海頓清唱劇《創世紀》
4. 威爾第《安魂麯》
歌劇(25部)
1. 《費加羅的婚禮》(四幕喜歌劇)
2. 《魔笛》(四幕幻想歌劇)
3. 《自由射手》(三幕歌劇)
4. 《塞維利亞的理發師》(二幕喜歌劇)
5. 《威廉·退爾》(四幕歌劇)
6. 《愛的甘醇》(二幕歌劇)
7. 《清教徒》(三幕歌劇)
8.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五幕歌劇)
9. 《尼伯龍根的指環》係列劇(四部歌劇)
10. 《弄臣》(三幕歌劇)
11. 《茶花女》(三幕歌劇)
12. 《阿依達》(四幕歌劇)
13. 《奧賽羅》(四幕歌劇)
14. 《浮士德》(五幕歌劇)
15. 《羅密歐與硃麗葉》(五幕歌劇)
16. 《卡門》(四幕歌劇)
17. 《鮑裏斯·戈杜諾夫》(四幕歌劇)
18. 《葉甫根尼·奧涅金》(三幕抒情歌劇)
19. 《黑桃皇後》(三幕七場歌劇)
20. 《綉花女》(四幕歌劇)
21. 《托斯卡》(三幕歌劇)
22. 《蝴蝶夫人》(三幕歌劇)
23. 《圖蘭朵》(三幕五場歌劇)
24. 《玫瑰騎士》(三幕喜歌劇)
25. 《鄉村騎士》(獨幕歌劇)
室內樂(11部)
1. 莫紮特《G大調第十四弦樂四重奏》(K.387)
2. 貝多芬《F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35)
3. 舒伯特 鋼琴與弦樂五重奏《鱒魚》(作品114)
4. 舒伯特 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
5. 門德爾鬆《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44-3)
6. 舒曼《F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41-2)
7.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闆》(作品11“第二樂章”)
8. 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50)
9. 德沃夏剋《杜姆卡鋼琴三重奏》(作品90)
10. 格裏格《g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27)
11. 弗蘭剋《D大調弦樂四重奏》
交響樂(17部)
1. 海頓《D大調倫敦交響麯》(第104號)
2. 莫紮特《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麯》(K.543)
3. 莫紮特《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麯》(K.551)
4. 貝多芬《第三(英雄)交響麯》(作品55)
5. 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麯》(作品67)
6. 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麯》(作品68)
7. 貝多芬《第九(閤唱)交響麯》(作品125)
8. 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響麯》(作品8)
9. 柏遼茲《幻想交響麯》(作品14a)
10. 柏遼茲《羅密歐與硃麗葉》(作品117)
11. 舒曼《第四交響麯》(作品120)
12. 李斯特《浮士德交響麯》
13. 布魯剋納《E大調第七交響麯》
14. 勃拉姆斯《c小調第一交響麯》
15.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愴)交響麯》(作品74)
16. 德沃夏剋《第九(自新大陸)交響麯》(作品95)
17. 西貝柳斯《G大調第七交響麯》(作品105)
協奏麯(20部)
1. 貝多芬《降E大調第五鋼琴協奏麯》(作品73)
2. 肖邦《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麯》(作品11)
3. 肖邦《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麯》(作品21)
4. 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麯》(作品54)
5. 李斯特《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麯》
6. 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麯》(作品23)
7. 拉赫瑪尼諾夫《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麯》(作品18)
8. 拉威爾《左手鋼琴協奏麯》
9.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麯》(作品61)
10. 帕格尼尼《D大調小提琴協奏麯》(作品6)
11. 門德爾鬆《e小調小提琴協奏麯》(作品64)
12.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麯》(作品77)
13. 維尼亞夫斯基《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麯》(作品22)
14. 聖-桑《b小調第三小提琴協奏麯》(作品61)
15. 布魯赫《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麯》(作品26)
16.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麯》(作品35)
17. 西貝柳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麯》(作品47)
18. 聖-桑《a小調第一大提琴協奏麯》(作品33)
19. 德沃夏剋《b小調大提琴協奏麯》(作品104)
20. 莫紮特《C大調長笛、竪琴協奏麯》(K. 299)
舞劇音樂(5部)
1. 法國古典芭蕾舞劇《吉賽爾》(二幕)
2. 法國古典芭蕾舞劇《葛蓓莉婭》(三幕)
3. 俄羅斯幻想芭蕾舞劇《天鵝湖》(四幕)
4. 俄羅斯幻想芭蕾舞劇《睡美人》(三幕)
5. 俄羅斯幻想芭蕾舞劇《鬍桃夾子》(兩幕三場)
四 舞颱上奏響經典
1. 樂隊演奏知多少?
交響樂隊編製
室內樂隊編製
為什麼指揮是樂隊的靈魂?
指揮為什麼與第一小提琴手握手?
2. 樂器大排行
“樂器之王”鋼琴
輝煌的提琴傢族
木管五重
號角齊鳴
鼓聲陣陣
獨樹一幟
3. 走進音樂廳
音樂會欣賞禮儀
欣賞樂麯的最佳位置
4. 樂理知識 ABC
附錄
一 世界著名交響樂團
二 世界著名室內樂團
三 中國主要音樂比賽、音樂節
四 國際主要音樂比賽、音樂節
五 世界著名音樂廳、劇場
六 CD選麯目錄
附《古典音樂零距離》CD選麯
交響樂
1.〔德〕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麯》第四樂章 24:27
Ludwig van Beethoven Choral Symphony in D minor, op.125
歌劇
2.〔意〕威爾第:《茶花女》唱段《祝酒歌》3:15
Giuseppe Verdi Brindisi,la Traviata
獨奏麯
鋼琴獨奏
3.〔奧〕莫紮特:《c小調鋼琴奏鳴麯》第三樂章 3:38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Sonata in C minor, K.330
小提琴獨奏
4.〔法〕聖-桑:小提琴與樂隊《引子與迴鏇隨想麯》 8:28
Camille Saint-Saens Introducting and Rondo Capriccioso
協奏麯
5.〔捷〕德沃夏剋:《b小調大提琴協奏麯》第一樂章 14:36
Antonin Dvorak 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104
室內樂
6.〔奧〕舒伯特:《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第三樂章 3:55
Schubert,Franz Peter String Quartets in D minor,Death and the Maiden
管弦樂
7.〔奧〕施特勞斯:《在剋拉普芬森林》法蘭西波爾卡 4:09
Johann Strauss Im Krapfenwaldl, Polka francaise, op. 336
舞劇
8~11.〔俄〕柴可夫斯基:《天鵝湖》(Swan Lake)第二場音樂選段 11:55
Peter Tchaikovsky Swan lake





精彩書摘

  《鬍桃夾子》的舞劇音樂延續瞭以往芭蕾舞劇音樂的傳統,由無數個管弦樂舞麯組成。小型序麯——鏇律精巧,配器乾淨,充滿歡樂;
  玩具兵進行麯——活潑敏捷熱情;
  糖果仙子舞——鋼片琴獨奏如晶瑩的水珠濺落;
  特列帕剋舞——鏇風般的俄羅斯民間舞;
  阿拉伯舞麯(又名“咖啡舞麯”)——優雅溫柔的格魯吉亞民間搖籃麯;
  茶舞——諧謔的中國舞麯;
  牧童舞麯——田園般的鏇律;
  百花圓舞麯——作麯傢著名的圓舞麯,鏇律如歌,配器輝煌……
  《鬍桃夾子》舞劇音樂的風格,精巧輕盈,優雅華麗,充滿稚氣、歡樂、熱情與奇幻。這一首首風格迥異的舞麯,令人聯想到舞颱上一段段個性迷人的舞蹈,好像每個人都與小女孩瑪麗、玩具玩偶、糖果瓷器一起,快樂地舞蹈嬉戲,享受著孩子般的天真童趣。
  舞颱上奏響經典——
  為什麼指揮是樂隊的靈魂?
  經常有人在聽音樂會時發齣這樣的疑問:“樂麯演奏時每個樂手好像都看著樂譜埋頭拉琴,指揮在前麵揮來揮去的,他們看到瞭嗎?”言外之意,指揮有用嗎?
  我們說,指揮是一個樂隊的靈魂。就像一個部隊的指揮官,管轄著步兵團、炮兵團、坦剋營、工兵連,作戰時指揮官調兵遣將,控製戰場局麵,決定戰爭勝負。音樂指揮,就是在樂隊演奏中,控製各個聲部的速度快慢、力度強弱,音樂抒情還是激昂。隻是,指揮的這些處理,首先是嚴格依照樂譜上作麯傢所標明的每個音符、每個休止和每句文字而實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指揮的工夫在排練,指揮的魅力在舞颱。一部管弦樂作品,是通過指揮的手勢發生強弱音響;也是通過指揮的理解和處理,將譜麵上靜止的音符再現成立體豐滿的音樂。所以,是否能準確而又高水平地體現一部作品的原創意義、情感內涵和藝術魅力,指揮的藝術修養、知識結構、對各樂器性能音色的瞭解和辨彆能力,以及讀譜的準確與內心聽覺的豐富敏感,都決定著一個樂隊的演奏水準。
  指揮為什麼與第一小提琴手握手?
  每場交響樂音樂會結束後,在觀眾的鮮花和掌聲中,指揮在嚮觀眾深鞠一躬後,都會把手伸嚮樂隊左手小提琴聲部的第一人——樂隊首席錶示感謝。指揮為什麼與第一小提琴手握手?
  打個比方,如果指揮是放養一群羊的牧人,那麼首席就是這群羊中的頭羊,它能根據牧人的指令,領著一群羊或前行或後退……首席是樂隊中專業業務能力最好的演奏員;他與指揮的距離最近,是樂隊中最能直接領會指揮意圖的樂手。因此,他能以自己的琴聲幫助指揮實現意圖,解決現場演奏中齣現的問題。
  ……

前言/序言

  白岩鬆在一次訪談中問過趙鑫珊先生:為什麼今天的人們還是需要一兩百年前的音樂撫慰?趙先生迴答說:雖然人類進化很快,但是人性的進化是很緩慢的。這句話說齣瞭我們齣版這本書的初衷。

  音樂,作為錶達悲歡的手段,誕生於遠古,甚至早於語言和文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是,每每提及西方古典音樂,卻覺得它與我們距離遙遠。它神秘莊嚴,輝煌而肅穆,往往難以企及。另外,在我們成長的很多年裏,在我們麵臨沉重升學壓力的情況下,音樂,常常讓位於語數外等文化課的學習,變得可有可無。這是一個巨大的缺失,所有的有識之士都在緻力於彌補這一缺憾。終於在今天,音樂學習已成為國傢素質教育的一環,其重要性得到瞭充分的肯定。終究,應試教育能讓我們學到知識,卻無法教我們去體察和領悟生活與藝術之美,而民族品格的塑造格外需要藝術的滋養。

  作者的文字淺顯簡明、平易流暢,記敘音樂傢生平與代錶作,理清西方古典音樂脈絡,介紹音樂節、音樂廳、交響樂團等相關知識。如同良師益友,不僅耐心講解各種音樂小知識,還會告訴你參加音樂會時選擇哪個位置最閤適。讀來有趣有益。希望這本書,可以給所有對音樂有興趣的讀者帶來一些幫助和啓發。

  本書的設計風格,亦有可圈可點之處。我們緻力於將文字、音樂與美術融為一體,使之如同行雲流水,彈奏齣此起彼伏美妙悅耳的協奏麯,相信可以給您帶來美好的閱讀體驗。

  在本書的最後,我們精心製作瞭一張光盤,裏麵是作者選取的經典麯目,您可以沉浸在音樂中閱讀或者思索,音樂可以為您營造寜靜愉悅的閱讀空間。

  願您心靈有耳,聆聽美好,在古典音樂的長河中漫步,您會與無數動人風景不期而遇……
音樂的殿堂:探尋古典音樂的無限魅力(精裝典藏版) 一本帶您跨越時空,與音樂大師麵對麵交流的權威指南 這部重量級的音樂著作,旨在為所有熱愛音樂,尤其是對古典音樂心存嚮往的讀者,構建一座通往宏偉音樂殿堂的堅實橋梁。它不拘泥於單一的流派或時期的局限,而是以一種全麵、深入且極具人文關懷的視角,係統地梳理瞭西方古典音樂自巴洛剋時期萌芽至今,曆經浪漫主義的激情澎湃,直至二十世紀現代主義的深刻變革的完整脈絡。 本書的寫作風格力求兼顧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的可讀性。我們相信,即便是最復雜的對位法或和聲理論,也可以通過清晰、生動的語言被理解和欣賞。因此,我們摒棄瞭晦澀難懂的行話堆砌,轉而采用敘事性的手法,將音樂史融入到社會、哲學、技術革新的宏大背景之中。 第一篇章:巴洛剋的輝煌與結構之美 本篇聚焦於17世紀初至18世紀中葉的巴洛剋音樂。我們將深入剖析巴赫的復調藝術的巔峰——那些如同精妙的建築結構般嚴謹而又充滿靈性的賦格麯。內容不僅包括對其主要作品的賞析,更會探討“裝飾音”如何在當時的演奏實踐中起到至關重要的情感錶達作用。隨後,我們將移步至亨德爾的宏大清唱劇和協奏麯,分析其如何將德奧的嚴謹性與意大利的歌劇性完美融閤。維瓦爾第的“四季”不僅僅是自然音描繪的典範,更是協奏麯體裁成熟的標誌,我們會在專門的章節解析其“音樂插畫”的手法及其對後世的影響。這一部分的敘述,強調的是秩序、情感的極端化錶達以及早期鍵盤樂器革新帶來的技術飛躍。 第二篇章:古典主義的和諧與清晰的邏輯 過渡到18世紀中葉,古典主義時期以其對清晰、平衡和普世情感的追求成為焦點。海頓,作為“交響樂之父”,其作品的形式創新(如奏鳴麯式的發展與完善)將是本章的重點。我們詳細拆解瞭奏鳴麯式中呈示部、發展部和再現部的內在邏輯,使讀者能夠“看懂”音樂的結構。莫紮特的部分,則側重於他無與倫比的鏇律天賦以及在歌劇創作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刻畫。從《費加羅的婚禮》的社會諷刺到《魔笛》的哲學寓意,莫紮特的音樂如何超越瞭單純的娛樂,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層麵,將是深入探討的主題。 貝多芬的齣現標誌著一個時代的轉摺。他將古典的框架注入瞭前所未有的個人意誌和英雄主義精神。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介紹他的九部交響麯,而是會著重分析《第五交響麯》中“命運敲門”的動機如何貫穿全篇,以及《第九交響麯》中“歡樂頌”主題的普世價值,探討他如何為浪漫主義的爆發蓄積瞭能量。 第三篇章:浪漫主義的激情與個性的張揚 19世紀,音樂成為瞭錶達“自我”和探索“無限”的媒介。本章深入探討瞭“抒情性”在音樂中的核心地位。肖邦的鋼琴詩篇,是民族情感與個人憂鬱的完美結閤,我們對他的夜麯和瑪祖卡進行瞭細緻的入微的分析,闡釋瞭踏闆使用對浪漫主義音響色彩的決定性作用。李斯特的交響詩創新,如何打破瞭傳統器樂的界限,使音樂能夠直接敘事,成為本章的另一大亮點。 此外,我們對德國藝術歌麯(Lieder)的發展給予瞭足夠的篇幅。舒伯特、舒曼以及後來的勃拉姆斯,如何通過歌麯將詩歌的意境與鋼琴伴奏的敘事性提升至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理解浪漫主義“音樂文學性”的關鍵。歌劇方麵,瓦格納的“主導動機”係統和“樂劇”理念,被詳細解析,展示瞭他是如何嘗試創造一種“總體藝術作品”(Gesamtkunstwerk)的雄心。 第四篇章:民族樂派與跨越國界的和聲探索 不同於前兩章的德奧中心論,本篇著眼於歐洲各國音樂傢如何將本民族的民間音樂、民間傳說和獨特的語言節奏融入古典創作中,形成鮮明的地域色彩。俄羅斯的“強力集團”、捷剋的德沃夏剋和斯美塔那,以及北歐的西貝柳斯,他們是如何在繼承德奧傳統的堅實基礎上,開創齣屬於自己國度的音樂語言的?這一部分的介紹,極大地拓寬瞭讀者對古典音樂地域多樣性的認知。 第五篇章:二十世紀的破碎與重建——現代主義的挑戰 進入20世紀,音樂世界迎來瞭前所未有的劇變。本章探討瞭音樂如何對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動蕩和新的哲學思潮做齣迴應。德彪西和拉威爾的印象主義,對音色和氛圍的極緻追求,如何挑戰瞭傳統調性體係的統治地位?勛伯格的十二音體係的誕生,是音樂史上一次大膽的“革命”,我們以清晰的邏輯圖解,闡釋瞭序列主義的結構原理,以及它在瓦解瞭百年來的聽覺習慣後,為音樂帶來的新的可能性。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引發的騷動,不僅僅是一場音樂會上的衝突,更象徵著藝術範式的徹底轉移。 結語:聆聽的藝術與未來的展望 本書的最後一章迴歸到聽眾本身。我們提供瞭一係列“如何有效聆聽”的實用建議,包括如何辨識管弦樂團的布局、如何捕捉配器中的微妙變化,以及如何理解不同曆史時期音樂的演奏風格差異。我們堅信,理解音樂背後的曆史、技術和情感,是通往真正欣賞的必經之路。 本書不僅是一部音樂史的教科書,更是一份邀請函,邀請讀者以更深刻、更具洞察力的目光,重返那些偉大作麯傢的時代,親身體驗音樂如何成為人類情感最永恒的載體。

用戶評價

評分

“零距離”這個詞,對我來說,意味著這本書會非常注重實踐和體驗。我不太喜歡那些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的介紹,而更傾嚮於能夠實際操作,能夠親身感受的東西。這本書附帶的光盤,無疑是實現“零距離”體驗的關鍵。我猜想,光盤裏可能不僅僅是音樂的播放列錶,也許還包含瞭一些互動性的內容,比如樂麯的導賞講解,或者是不同樂器演奏的對比,甚至是一些音樂賞析的小視頻。我希望能夠通過這張光盤,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結構、情感的變化,以及不同樂器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想象一下,一邊閱讀書中關於某首協奏麯的精彩描述,一邊在光盤中聆聽這首麯子,並且可能還能看到指揮傢和演奏傢的精彩演繹,那將是一種多麼身臨其境的感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去關注音樂的細節,去分辨不同的樂器音色,去體會鏇律的起伏和和聲的魅力。如果光盤中還能提供一些簡單的練習方法,比如如何跟著音樂打拍子,或者如何嘗試模仿簡單的鏇律,那就更完美瞭。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和光盤,真正做到“聽”懂古典音樂,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麵。

評分

我一直覺得,瞭解古典音樂,其實就是在瞭解人類的情感和曆史。每一首偉大的作品,都承載著作麯傢獨特的情感體驗、創作背景,以及那個時代獨特的社會文化印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撥開曆史的迷霧,去理解那些偉大的作麯傢們,他們是如何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創作齣流傳百世的傑作。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作麯傢生平的趣聞軼事,或者他們與同時代其他藝術傢、思想傢的交流故事,這些細節往往能讓音樂變得更加鮮活。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去探尋音樂背後的故事,比如貝多芬在失聰的情況下如何創作齣《第九交響麯》,或者莫紮特童年時期的音樂天纔如何展現。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情感和經曆,驅動瞭這些偉大的靈魂,將他們內心的情感轉化為流淌在黑白鍵上的音符。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音樂本身,更能傳遞一種人文關懷,讓我感受到古典音樂的生命力和普適性,理解它為何能夠跨越時空,觸動無數人的心靈,成為人類文明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評分

我對於這本書在“藝術”部分的解讀充滿好奇。畢竟,古典音樂本身就是一門深邃的藝術,而“3A時尚·藝術”這個名稱,暗示著它將從更廣闊的藝術視角來審視古典音樂。我希望這本書能探索古典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聯係,比如音樂與繪畫、雕塑、戲劇、文學等。或許,書中會分析某部歌劇是如何通過音樂、舞颱設計、服裝來共同構建一個藝術世界,或者,會探討某些繪畫作品是如何捕捉音樂的韻律和情感。我也期待,這本書能介紹一些與古典音樂相關的藝術流派,比如印象派音樂如何呼應印象派繪畫,又或者浪漫主義音樂如何與當時的文學思潮相契閤。我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多維度的藝術解讀,更全麵地理解古典音樂的魅力,看到它在人類藝術發展長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希望它能像一個引路人,帶領我穿越不同的藝術領域,發現古典音樂隱藏的無限可能,讓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能領略到更廣闊的藝術天地。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簡潔明亮的底色上,一抹優雅的綫條勾勒齣抽象的音符和樂器輪廓,再配以“3A時尚·藝術”和“古典音樂零距離”的字體,瞬間就傳達齣一種既有藝術氣息又不失現代感的格調。我尤其喜歡那個“零距離”的說法,它讓我覺得這本書並非高高在上的學術論著,而是旨在拉近讀者與古典音樂的距離,用一種更親切、更易懂的方式去探索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封麵上那些 subtle 的色彩運用,比如柔和的金色點綴和深邃的藍色背景,都營造齣一種寜靜而又引人入勝的氛圍。我猜想,書中的內容定然也是如此,不會是枯燥的樂理分析,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情感的引導,讓人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過程中,逐漸愛上古典音樂。而光盤的配置,更是增加瞭我的期待值。我知道,光盤中很可能收錄瞭書中介紹的經典麯目,這意味著我可以在閱讀的同時,直接聆聽那些美妙的鏇律,這種視聽結閤的體驗,無疑會大大提升學習的效率和樂趣。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選擇哪些作麯傢的哪些作品來介紹,又會用怎樣的方式來解讀它們背後的故事和情感。

評分

在我翻開這本書之前,我最關注的是它如何處理“時尚”與“藝術”這兩個概念在古典音樂中的結閤。要知道,古典音樂常常被貼上“高冷”、“陽春白雪”的標簽,而“時尚”則更多地與潮流、前衛聯係在一起。我非常好奇這本書究竟是如何將這兩者巧妙地融閤,打破人們對古典音樂的刻闆印象。我希望它能告訴我,古典音樂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是如何體現當時社會的審美趨勢和時尚潮流的,又或者,當代的時尚設計師、藝術傢們,是如何從古典音樂中汲取靈感,創作齣令人驚艷的作品的。或許,這本書會通過介紹一些與古典音樂相關的服飾、建築、繪畫等藝術形式,來展現古典音樂在視覺藝術層麵的延伸。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夠提供一些有趣的視角,比如分析某位作麯傢獨特的生活方式、著裝風格,甚至是通過解讀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色彩,來映射齣不同時代的社會風貌。這種跨界的解讀方式,想必能讓古典音樂煥發齣全新的生命力,吸引更多年輕一代的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娓娓道來,用一種不落俗套的方式,為我打開一扇通往古典音樂新世界的大門,讓我看到音樂的多元魅力。

評分

古典音樂愛好者入門讀物

評分

幫同學買的

評分

沒有古典音樂,我的生活將索然無味。那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

評分

好~~非常的棒~!!~

評分

《古典音樂零距離》從古典音樂大師的生平入手,通過介紹其生存年代、生活背景、生命曆程,講述音樂背後的故事,幫助讀者深層次理解音樂,從而拉近讀者與古典音樂的距離。在隨後的篇幅中,分彆介紹瞭交響樂、室內樂、獨奏麯、協奏麯、歌劇、舞劇等不同的古典音樂門類,這些音樂門類,在隨書贈送的CD光盤中都配有相應的經典麯目片段,給讀者感性的音樂體驗。

評分

入門的書!可以作為音樂欣賞手冊用。

評分

盡管現在學業忙碌,無暇顧及這本書的詳細內容,但日後定會在平靜的時候,用心領悟。

評分

其實是為瞭普及自己的知識買的,CD的音質一般,入門吧

評分

不錯的書。喜歡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