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

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春福 著
图书标签:
  • 新农村建设
  • 生态文明
  • 乡村振兴
  • 生态农业
  • 环境治理
  • 农村发展
  • 美丽乡村
  • 生态家园
  • 政策解读
  • 实用问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37943
版次:4
商品编码:1013077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5-01
页数:2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如果《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能对从事农村能源的管理人员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有所裨益的话,那就算未负我们的心愿。

内容简介

  《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了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能源建设的六项主要技术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施工及验收方法。
  《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都可读懂、会用。《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可作为农村能源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农村能源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一、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1. 什么是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2. 北方农村能源模式有几种结构类型?
3. 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有什么功能?
4. 农民经营模式生产将带来什么好处?
5. 发展北方模式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6. 设计北方模式的要求有哪些?
7. 模式工程的方位应如何确定?
8. 田园式前后模式之间的距离应怎样确定?
9. 北方模式施工有哪些要点?
10. 建设北方模式应坚持哪些设计原则?
11. 建模式前怎样放线?
12. 沼气池设计有哪些要点?
13. 建一个8米3底层出料水压式沼气池应该准备哪些主要材料?
14. 拌制混凝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5. 沼气池池容与畜禽饲养量如何相匹配?
16. 所选6米3、8米3、10米3沼气池主要几何尺寸有哪些?
17. 直管进料底层出料无活动盖沼气池有哪些优点?
18. 沼气池如何放线挖池坑?
19. 如何浇注池壁?
20. 主体池气箱拱盖如何施327
21. 怎样进行沼气池池底施工?
22. 沼气池内部如何密封?
23. 怎样用水压法检查沼气池是否漏水漏气?
24. 沼气池如何进行养护?
25. 建10m3沼气池需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26. 模式内猪舍设计有哪些要点?
27. 猪(禽)舍与日光温室之间为什么要增建内山墙,怎样砌筑内山墙?
28. 猪舍地面需要增设哪些配套设施?
29. 猪舍管理有哪些要点?
30. 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日光温室设计有哪些要点?
31. “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如何选择?
32. 在辽宁建模式偏角多大合适,怎样确定模式的偏角?
33. “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如何建造?
34. 日光温室管理有哪些措施?
35. 沼气发酵原理和条件是什么?
36. 沼气发酵启动的操作技术有哪些?
37. 构成沼气的成分是什么,它们的特性是什么?
38. 沼气主要的发酵原料有哪些,秸秆为什么不能作模式中沼气的发酵原料?
39. 沼气池具备什么条件可以投料使用,如何进行投料?
40. 沼气池为什么要适时换料?
41. 沼气池在大出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2. 什么是沼气发酵原料的碳氮比,碳氮比控制在什么范围?
43. 适当搅拌沼气池中的发酵料液有什么作用?
44. 什么是沼气的促进剂,常使用的促进剂有哪些?
45. 沼气发酵残余物有哪些主要成分?
46. 沼肥是一种什么样的肥料,怎样利用沼肥?
47. 怎样沤制沼腐磷肥?
48. 如何利用沼肥育花卉?
49. 如何利用沼液生产细绿萍?
50. 如何利用沼肥沤制沼腐秸秆肥?
51. 怎样利用沼肥种西瓜?
52.怎样利用沼液浸稻种?
53.怎样利用沼气制取二氧化碳使大棚蔬菜增产?
54.沼气肥水用于果树叶面施肥有哪些好处?
55.怎样用沼气水肥对果树进行叶面施肥?
56.如何利用沼液养猪?
57.如何利用沼液养鱼?
58.如何利用沼肥育桑?
59.如何利用沼渣栽培蘑菇?
60.沼气肥在棚栽油桃生产中如何应用?
61.沼渣作为有机肥在温室土壤中施用有何效果?
62.如何用沼气灯光诱虫养鸡、养鸭、养鱼?
63.如何利用沼液、沼渣养花?
64.如何利用沼液、沼渣种蔬菜?
65.如何利用沼液、沼渣旱土育秧?
66.如何利用沼液、沼渣种水稻?
67.如何利用沼液喂鸡?
68.如何利用沼液小麦浸种?
69.如何利用沼液玉米浸种?
70.新建沼气池已经检查不漏水、不漏气,为什么装料后总是不产气?
71.沼气池装料后产气很少,甚至不产气或者有气点不着,这种故障怎么办?
72.以前沼气池产气很好,但大出料后重新装料产气不好是什么原因?
73.沼气池装料后产气很好,大约三四个月以后产气有明显下降,在进出料口有鼓气泡现象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
74.原来沼气池产气很好,后来产气量明显下降或突然不产气是什么原因?
75.沼气池内全部进的人畜粪,前期产气旺盛,过一段时间后产气逐渐减少是什么原因?
76.沼气池压力低时,水柱上升快,以后上升越来越慢,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上升了,这是什么原因?
77.压力表水柱上升很慢,产气量低是什么原因?
78.从水压间取肥时,压力表内水柱倒流入输气管内怎么办?
79.压力表水柱很高,但气不够用,是什么原因?
80.压力表水柱很高,但贮存的沼气很少是什么原因?
81.压力表上水柱虽高,但一经使用就急剧下降,火力弱,关上开关又回到原处是什么原因?
82.开关打开,压力表水柱上下波动怎么办?
83.压力表水柱被冲掉是什么原因?
84.已经检验合格的沼气池在使用中为什么还会出现病态池?
85.沼气池漏气快,但漏气部位又不明显怎么处理?
86.沼气池池体发生裂缝怎么修?
87.沼气池池底沉陷怎么办?
88.怎样修补沼气池池墙与池底连接处裂缝?
89.怎样封沼气池的活动盖?
90.活动盖封口漏气怎么办?
91.沼气池的导气管折断怎么办?
92.怎样检查输气管路中是否漏气?
93.压力表压力很高,炉具“有气无力”,扭开开关后,压力表下降不多是什么原因?
94.开关漏气怎样维修?
95.为什么沼气池不论投料或未投料,都不准敞池口时间太长呢?
96.哪些物质不能投入沼气池中,怎样预防酸、碱中毒?
97.怎样做好沼气池的安全管理工作?
98.怎样安全用气?
99.沼气灶如何安装及使用?
100.到沼气池内出料或维修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01.在沼气池内发生事故应怎样抢救?
102.在模式的日光温室中要注意预防哪些有害气体?
103.灶具火焰摆动,有红黄闪光或黑烟是什么原因?
104.灶具火焰过猛,燃烧声音大是什么原因?
……

二、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
三、太阳能彩暖房
四、大中型沼气工程
五、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
六、太阳热水器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1.什么是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以下简称模式)是近十年来经过辽宁省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研究,农民的反复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生产模式。它是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相结合,通过生物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日光温室联结在一起组成模式综合利用体系。它可以解决北方地区沼气池安全越冬问题,使之常年产气利用,既促进生猪的生长发育,缩短育肥时间,节省饲料,提高养猪效益,还能为温室作物提供充足的肥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户收入。它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
  一个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健全,能流、物流较快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成为持续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种模式。
  2.北方农村能源模式有几种结构类型?
  目前辽宁省各地利用模式技术,依据不同地区的生产方式、经营水平的差异,而形成以下类型的模式结构。

前言/序言

  为进一步提高从事农村能源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推动我国农村能源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关于从事农村能源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持证上岗的要求,我们组织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多年实践经验的专家编写了这本科普读物。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六项农村能源实用技术,目的在于普及和提高从事农村能源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如果本书能对从事农村能源的管理人员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有所裨益的话,那就算未负我们的心愿。
  本书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部分由高级工程师赵伟编写;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部分由教授级研究员郭继业编写;
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 一、 导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正是这一宏大战略的具体实践,它不仅关乎农村的物质文明,更触及农村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书,《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中应运而生,旨在为所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实用的知识指南。 本书第四版的问世,是在前三版成功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新的挑战、新的模式、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第四版紧跟时代步伐,吸收最新政策精神,融入前沿理念,并结合基层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普遍性问题,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订、扩充和优化。我们力求本书不仅能够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更能深入探讨“怎么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方法。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问答式”的结构。我们深知,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政府管理者、村镇干部、涉农企业、合作社负责人,还是返乡创业者、农民朋友,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具体、零散,又至关重要。传统的理论书籍可能难以直接触及这些痛点。因此,本书通过“500问”的形式,将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方方面面,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并逐一给予解答。这种形式不仅方便读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查阅,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激发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诸多核心要素。我们将从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到产业发展、经济支撑;从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到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从乡风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到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解答。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您将能够对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有一个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启示。 二、 内容纲要(本书涵盖的五大核心维度) 为了让您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我们在此简要列举本书的核心内容框架,这五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筑了新农村生态家园的宏伟蓝图: 维度一:战略引领与规划先行——夯实建设的“指挥棒”与“路线图” 政策解读与趋势分析: 深入解读国家及地方关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政策法规,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科学规划与定位: 如何依据区域特色、资源禀赋,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 多规融合与协同: 探讨如何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融合,形成科学高效的规划体系。 典型模式与案例借鉴: 分享国内外成功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维度二:产业兴旺与经济支撑——激发农村发展的“源动力”与“硬实力” 现代农业发展: 绿色种养、品牌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 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构建高效的产销对接体系。 乡村新业态培育: 农村电商、数字乡村、创意农业、文旅融合等新兴业态的探索与发展。 农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 如何规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组织化、规模化水平。 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吸引社会资本,创新金融服务,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维度三:宜居环境与基础建设——打造农村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人居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与升级。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农村自然生态、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土壤修复等。 绿色建筑与节能: 推广绿色建材、节能技术,建设低碳环保的乡村建筑。 美丽乡村景观塑造: 挖掘乡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打造特色乡村景观。 维度四:乡风文明与文化传承——塑造农村精神的“精气神”与“软实力” 乡风文明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 挖掘、整理、保护和创新乡村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乡贤文化与榜样引领: 鼓励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移风易俗与社会风尚: 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 维度五:乡村治理与人才支撑——赋能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与“驱动力” 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村民自治与民主协商: 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法治乡村建设: 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提升农民法治意识。 人才队伍建设: 吸引、培育、留住各类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 智慧乡村建设: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本书特色与价值 《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不仅是一本解答问题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引领思考的“启航书”。 权威性与前沿性: 本书内容由一批长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专家学者、政策研究者和基层实践者共同编撰,紧扣国家政策导向,融合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权威、准确、前沿。 实用性与操作性: 每一个问题都力求给出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解答,配以典型案例分析,让读者学有所用,用有所成。 系统性与全面性: 涵盖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系统把握建设的脉络。 启发性与创新性: 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注重启发读者思考,鼓励创新探索,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易读性与易查性: 问答式的结构,清晰的目录和索引,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四、 结语 建设新农村生态家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也需要每一位参与者的智慧与汗水。我们希望《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第4版)》能够成为您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为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用的实践指导。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描绘一幅幅宜居宜业、和风美景的新农村画卷而不懈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它更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什么都知道的退休老干部,慢条斯理地跟你拉家常,但每一句“家常话”里都藏着真金白银的干货。我最欣赏的是它处理复杂问题时的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性。它不会上来就抛出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系统工程,而是从最基础的“人与土地的关系”讲起,慢慢引入水资源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这些关键环节。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一个对生态建设只有模糊概念的外行,也能逐步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很多看似深奥的科学概念,被作者用生活中的例子一解释,瞬间就变得豁然开朗。感觉作者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笔触细腻之处,充满了对土地和农民的深厚情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引人注目,封面那种充满生机的绿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记得当时是在书店里随手翻到的,本来只是随便看看,结果被它散发出的那种“踏实、可行”的气质给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空泛地谈论宏大愿景的理论著作,而更像是一本面向实践者的工具手册。内页的排版也很舒服,字号适中,留白得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纸张的质感也挺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是经过用心打磨的产品。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似乎非常注重细节的呈现,很多图示和表格的处理都非常精美清晰,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生态学原理或者建设步骤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对“新农村”建设的尊重和认真态度,让人觉得这不是随便印出来的快餐读物,而是凝聚了作者心血的结晶。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对里面内容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充满了期待。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问答体”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信息容易碎片化,缺乏系统的理论深度。然而,这本书成功地颠覆了我的偏见。它的“问”设计得非常巧妙,几乎涵盖了我在实际思考或参与相关项目时遇到的所有潜在困惑点。更厉害的是,针对每一个“问”,它的“答”都做到了既有理论支撑,又不失操作指导性。它不像有些书籍那样,回答得过于简洁,让人意犹未尽;也不像有的资料那样,回答得过于冗长,让人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的回答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又兼顾了读者的阅读效率。这说明编著者在内容组织上花费了巨大的心思,对读者群体的知识结构和信息需求做了精准的定位和把握。这使得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是持续在线的,每一次翻阅都能找到新的启发点。

评分

我关注到这本书在知识更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看得出它绝对不是一本陈旧的资料汇编。在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它融合了近些年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出台的新政策和新标准。这一点对于任何想将理论付诸实践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旧的建设理念在新的环保要求下已经不再适用,而这本书似乎总能走在政策变化的前沿,及时更新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和规范要求。这让这本书的“保质期”大大延长,我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持续性的参考工具,而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旧书。它的前瞻性,保证了读者所学到的知识不会是过时的“历史遗留”,而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当下的项目和规划中的“活知识”。这种对时效性的重视,是它区别于一般参考书的关键所在。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它提供了一种看待和构建“生态家园”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种植有机蔬菜、如何处理污水这么简单,它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如何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和谐统一起来。在很多章节中,作者都在强调系统思维的重要性,比如农田的景观设计如何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的能源自给自足如何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等。它引导读者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去构想一个自洽、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这种高度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对于那些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发展路径的规划者和实践者来说,无疑是一座灯塔。读完之后,我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不再仅仅关注单一的技术点,而是开始思考如何编织一个多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