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文库:中国古代寓言选(汉英对照)

大中华文库:中国古代寓言选(汉英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宪益,戴乃迭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古代寓言
  • 寓言故事
  • 汉英对照
  • 文化经典
  • 大中华文库
  • 中国文学
  • 传统文化
  • 故事集
  • 双语阅读
  • 启蒙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ISBN:9787119044743
版次:1
商品编码:1014184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大中华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5-01
页数:29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而生命力强大的古老文体,虽多形制短小,却有丰厚的内涵。中国古代寓言大多数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说理深刻透辟,包含许多人生智慧。
  中国先秦时期寓言创作最为兴盛,不少寓言作者是世界一流的思想家。《庄子》、《列子》中的寓言,想象飞驰,语言富丽,表现了道家重道、贵虚、齐物、逍遥的思想;《韩非子》中的寓言,文字简洁准确,表现了法家因时变法、严刑峻法的主张;《战国策》中的寓言,手法铺张,气势宏伟,针对外交、内政、军事方面的大事,随机应变,往往能够收到化险为夷的效果。
  本书从这些先秦著名典籍中编选了许多寓言,同时还收录了后世其他寓言佳作,共选取121篇作品。它们流传广,饱含智慧,对文学创作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书英译者为著名文学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先生。

目录

愚公移山
失斧疑邻
歧路亡羊
献鸠
枯梧之树
丢失在路边的契据
齐人攫金
朝三暮四
自满的马夫
叶公好龙
黄金万两
小鸟笑大鹏
不龟手之药
鲁侯养鸟
屠龙之技
东施效颦
坎井之蛙
涸辙之鲋
臧毂亡羊
宣王好射
奕秋诲奕
攘邻之鸡
五十步笑百
揠苗助长
涓蜀梁疑鬼
询善治疾
穿井得一人
刻舟求剑
投婴于江
掩耳盗钟
赶马
画鬼最易
智子疑邻
象箸
曾子杀猪
滥竽充数
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
不死之道
狗猛酒酸
守株待兔
水蛇装神
弓与箭
买椟还珠
束蕴请火
鹬蚌相争
狐假虎威
曾参杀人
南辕北辙
画蛇添足

借光
邹忌比美
千里马
泥人和木偶
羊蒙虎皮
哭妈妈
瞎子和跛子
猫头鹰搬家
比喻
好学的三个比喻
龙王变鱼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铁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曲突徙薪
对牛弹琴
两只眼睛
独目之罗
杯弓蛇影
白头猪
神鱼
公输刻凤
博士买驴
枣红马
自寻死路
丢了皮口袋
开井
鸩鸟和毒蛇
溺者死货
黔驴技穷
用骗术的猎人
临江之麇
老规矩
雁奴
另开一个大池子
古书换古铜
点了蜡烛寻钻具
船主的如意算盘
瞎子问太阳
斗牛图
米从哪里来
囫囵吞枣
大善士
破船就是官船
对老虎发命令
中山狼
奉承
两个射雁的人
医驼背
梦中得金

只是没有糟
姜结于树
与我无关
耐性
发誓
将军的错觉
过手便酸
神像和好人
笑的一定不错
矮凳
铁杵磨针
翠鸟移巢
猩猩醉酒
半日闲
墨鱼
树丫叉
我想要你的手指
爱惜驴子
两个和尚朝南海
近视眼

注释
英译者简介

前言/序言


汉唐盛世的智慧回响:先秦至魏晋经典寓言鉴赏 本书精选了自先秦时期至魏晋南北朝这一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中,最具代表性、艺术水准最高的寓言故事。它并非仅仅是故事的汇编,更是一部浓缩了古代思想精华与社会百态的智慧宝典。通过对这些耳熟能详却又常被忽略的精彩篇章的深度剖析与赏析,读者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阶层对政治、道德、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全书按照历史脉络和思想流派,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力求展现寓言艺术的演变轨迹及其承载的思想重量。 --- 第一卷:百家争鸣中的锐利匕首——先秦寓言(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的“轴心时代”,诸子百家争鸣,辩论之风盛行。寓言作为最直接、最富于形象性的说理工具,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第一个高峰。《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核心典籍中,蕴含了大量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政治寓言与哲学思辨。 重点收录与赏析方向: 1. 政治劝谏的艺术:《郑人买履》与《守株待兔》。这两则故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对僵化思维和教条主义的深刻批判。我们将探讨为何“郑人”的愚蠢成为后世警示后学的典型案例,以及“守株”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对不劳而获的讽刺。 2. 道家智慧的具象化:《庄子》中的汪洋恣肆。本卷重点解析《庄子》中关于“逍遥游”、“齐物论”的寓言,如《朝三暮四》、《邯郸学步》。这些寓言并非仅为说理,而是创造了一种奇特的、充满想象力的境界,挑战读者的固有认知。我们着重分析“邯郸学步”如何超越了简单的模仿失败,上升到对个体身份认同与文化根源的哲学追问。 3. 法家思想的冷峻锋芒:《滥竽充数》与《塞翁失马》的对比。法家寓言往往直指人性弱点和制度弊端。我们将剖析《滥竽充数》如何揭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失察,并与后来的“塞翁失马”进行对比,探讨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思维模式(现实主义与辩证法)在古代政治实践中的作用。 本卷特色: 强调寓言的“辩论性”与“实用性”,剖析其如何为当时的政治实践和学术论战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 第二卷:史家笔下的伦理侧影——两汉的史传寓言 进入两汉,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寓言的功用开始更多地转向道德教化和历史叙事。虽然《史记》、《汉书》以纪传体为主,但其中穿插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人物的典故,往往带有强烈的寓言色彩,用以褒贬人物、劝诫后人。 重点收录与赏析方向: 1. 孝道与忠义的典范化: 选取汉代民间广为流传,后被写入正史的忠孝故事,如“程门立雪”(虽属后世,但其精神可追溯至汉代的师道尊严)。分析这些故事如何将抽象的伦理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行为准则,构建起两汉社会的道德基石。 2. 治国理念的寓言化表达: 考察汉代大臣在奏疏中引用的古代典故,如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引用,探讨环境对个体塑造的重要性,以及这一观点在汉代选官制度中的影响。 3. 动物寓言的兴起与驯化: 关注这一时期对动物形象的运用,如“画蛇添足”等故事的进一步完善,它们开始更多地服务于对过度干预和徒劳无功行为的告诫。 本卷特色: 聚焦寓言如何从单纯的说理工具,演变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 --- 第三卷:隐逸与讽刺的交织——魏晋玄学的寓言流变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知识分子追求精神自由,玄学兴起。寓言的风格随之转变,其主题从关注治国安邦转向关注个体精神的解放、对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对当权者的隐晦讽刺。 重点收录与赏析方向: 1. 个体精神的觉醒:《竹林七贤》的故事群像。虽然七贤本身并非寓言家,但围绕他们的逸闻轶事,如嵇康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实际上构成了对僵化礼教的寓言式反抗。本卷将解析其行为背后的哲学动因。 2. 名士风流与世俗的冲突: 选取反映士大夫与权贵之间微妙关系的片段,例如关于“清谈”与“实干”的辨析,这些对话往往比直接的论述更具讽刺意味和回味空间。 3. 佛教思想的初步渗透: 考察早期传入的佛教故事在汉地语境下的本土化改编,及其与本土寓言思维的碰撞与融合,体现了文化交融时期思想工具的多元化。 本卷特色: 强调魏晋寓言的“内向性”和“象征性”,解读其在动荡年代中,知识分子如何通过“言外之意”来保护自身。 --- 第四卷:民间智慧的口头传承——搜集与整理中的俗语寓言 这一部分侧重于那些尚未被主流典籍完全吸收,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母题。这些故事往往质朴、生动,反映了底层民众对公平、勤劳、智慧的朴素向往。 重点收录与赏析方向: 1. 劳作与收获的朴素哲理: 整理与农业、手工业相关的简短寓言,探讨它们如何帮助普通人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运作的基本逻辑。 2. 对权力的警惕: 收集民间对地方官吏或富豪的讽喻故事,分析这些故事在没有官方话语权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舆论监督”的功能。 本卷特色: 还原寓言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生命力,展示其与庙堂叙事之间的张力。 --- 第五卷:艺术手法与跨时代价值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对上述寓言的艺术特征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归纳,并探讨其超越时代的价值。 分析维度包括: 1. 象征手法的精妙: 探讨古代寓言家如何将抽象概念(如“义”、“利”、“道”)物化为鲜明的动物、器物或场景。 2. 叙事节奏的掌控: 分析不同时期寓言在结构上的差异,如先秦寓言的简洁有力与魏晋寓言的意境悠长。 3. 经久不衰的文化基因: 论述这些古代寓言的母题(如“知足常乐”、“适者生存”、“诚信为本”)是如何内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并继续影响当代文学与社会思潮。 通过这部深度鉴赏之作,读者将不仅能欣赏到古代语言艺术的魅力,更能洞察历代智者通过“微言大义”所构建的精神世界,领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智慧光芒。它是一扇通往古代思想腹地的便捷之门,适合所有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及文化史感兴趣的严肃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这本选集,我立刻被它文字的魅力深深吸引了。这些寓言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个个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作者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讲述了最复杂的人情世故,读来引人深思,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更能体会到古人观察世界的敏锐和深度。比如其中关于“画蛇添足”和“掩耳盗铃”的故事,那种幽默的反讽和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捕捉,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也丝毫没有过时。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自欺欺人、不明智的言行,让人在故事中反思自身的不足。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正是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阅读层面,它更像是一部小型的人文工具书。我尤其欣赏它在注释和导读方面的用心。虽然我无法直接看到具体内容,但我可以推测,如此重要的典籍,必然配有详尽的背景介绍和对一些典故出处的考证,这对于想要进行更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选本,需要一个严谨的学术基础来支撑其权威性,而从这本书整体散发出的那种沉稳、厚重的气质来看,编纂团队必然下了大功夫进行文献梳理和版本比对。它不仅仅是提供故事,更是在传承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文化尊重。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选篇角度非常独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那些耳熟能详的“大路货”,而是颇具匠心地挑选了一些视角新颖、寓意隽永的篇章。编者的眼光显然是独到的,他们似乎在寻找那些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劝诫”文学精髓的作品。很多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的官场、市井或田园,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图景和道德标准。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嗅到历史的尘埃,听到古人的叹息与教诲。这种深入历史肌理的阅读体验,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得更有价值,它构建起了一座连接今人和古人的精神桥梁。

评分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学习者,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汉英对照的形式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学习负担,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可以立即查阅英文释义,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提供了直译,在某些地方似乎还能感受到译者在力求传达原文神韵上的努力,这对于理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概念至关重要。我尝试将一些寓言口头复述给我的语言伙伴听,他们反馈说,通过这些简短的故事,他们对中国的思维方式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工具,去探索语言的深层结构以及背后的文化土壤。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爱不释手,硬壳精装,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内页纸张质感非常好,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而且,它的排版布局也很有讲究,中文和英文对照的版式设计得非常巧妙,左右分栏清晰,既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又方便了对照学习。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低调中透着典雅,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绝对是一本可以放在书架上镇场的精品,送礼自藏两相宜。从拿到手的瞬间起,我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部经典作品的敬意与珍视,这种对品质的坚持,是如今很多快餐式出版物所不具备的。

评分

书籍装帧精美,印刷的很好!中英文对照,适合提高英语水平。拆封后,淡淡的油墨香好好闻。

评分

一如既往的好,赞一个!一如既往的好,赞一个!

评分

发货很快,书质量不错,挺好的

评分

中华本草,如举纲目。一部不朽的传世经典,济了苍生,无怨无悔。

评分

抱歉,迟迟没有确认收货,因为使用国际转运遇上假日,爆仓等,导致今天才收到。京东快递超快的,一百个赞!本来想给快递员五分的,按错只给了四分。

评分

京东的东西就是好啊,做剁手族也是心甘情愿。

评分

很厚的一摞书,很沉,是正版,用纸盒打包的。和新华书店看到的一样,内容清晰有配图,中英对照的排版恰到好处,纳入新家书橱了~

评分

有助于了解诗歌。

评分

中华本草,如举纲目。一部不朽的传世经典,济了苍生,无怨无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