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寵物醫師臨床檢驗手冊》由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製中心王慶波高級獸醫師主編。內容包括:臨床檢驗基礎知識、血常規檢驗、血清學檢驗、血清生化檢驗、血液氣體分析和酸堿平衡、尿液檢驗、糞便檢驗、胃液檢驗、漿膜腔積液檢驗、腦脊液及滑液檢驗、皮膚颳取物檢驗、生殖係統分泌物檢驗、內分泌係統檢驗、藥物敏感性試驗、血液寄生蟲檢驗等15章,重點介紹瞭原理、應用範圍、標本的製取、檢驗方法、操作步驟、結果判定及注意事項。書中所指寵物為犬、貓等。內容通俗易懂,科學性、實用性強,是寵物醫師提高診療水平的工具書,適閤寵物醫師、畜牧獸醫工作者及相關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第一章 臨床檢驗基礎知識
第一節 實驗室常用玻璃器皿及其他製品
一、常用玻璃儀器及使用
二、玻璃儀器的洗滌
三、玻璃儀器的校正
四、玻璃儀器的乾燥和保管
第二節 實驗室使用的其他用品
一、加熱用品
二、夾持器具
三、各種颱架
第三節 常用儀器設備及使用
一、基本設備
二、電熱設備
三、樣品處理設備
四、天平
五、光學顯微鏡
六、分析儀器
第四節 試劑的基礎知識及製備
一、試劑規格和溶液濃度錶示方法
二、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三、試劑配製要求
第五節 實驗室的設置與管理
一、實驗室的設置
二、實驗室的管理
第六節 檢驗結果的評價與質量控製
一、檢驗結果的評價
二、質量控製
第二章 血常規檢驗
第一節 血液樣品的采集和預處理
一、血液的采集
二、血液抗凝及預處理
第二節 血液的物理學檢驗
一、紅細胞比容測定
二、血紅蛋白測定
三、紅細胞指數的計算
四、紅細胞沉降係數測定
五、紅細胞滲透脆性測定
六、血液凝固時間測定
第三節 血細胞計數
一、紅細胞計數
二、白細胞計數
三、血小闆計數
四、網織紅細胞計數
第四節 血細胞形態學檢驗
一、血液塗片的製作
二、白細胞分類計數
三、異常細胞檢驗
第五節 配血及輸血
一、輸血的適應癥
二、輸血的禁忌癥
三、配血試驗
四、輸血的副作用及其處理
……
第三章 血清學檢驗
第四章 血清生化檢驗
第五章 血液氣體分析和酸堿平衡
第六章 尿液檢驗
第七章 糞便檢驗
第八章 胃液檢驗
第九章 漿膜腔積液檢驗
第十章 腦脊液及滑液檢驗
第十一章 皮膚颳取物檢驗
第十二章 生殖係統分泌物檢驗
第十三章 內分泌係統檢驗
第十四章 藥物敏感性試驗
第十五章 血液寄生蟲檢驗
附錄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臨床檢驗基礎知識
  第一節 實驗室常用玻璃器皿及其他製品
  一、常用玻璃儀器及使用
  化驗分析用的玻璃質器皿,統稱為玻璃儀器,化驗室所能用到的玻璃儀器種類是很多的,特彆是各種專業性質的化驗室,各有自己專業範圍內的特殊玻璃儀器。因此,不可能將各種玻璃儀器都一一列舉介紹,僅就臨床檢驗工作中一般通用的玻璃儀器加以介紹。
  容器
  1.試劑瓶  用於盛裝各種試劑。從顔色上,常用的有白色和棕色的。棕色試劑瓶用於盛裝避光的試劑,如碘液、碘化鉀、硝酸銀等。從瓶口上分,有磨口和不磨口的。後者供盛裝堿性試劑和濃鹽類的試劑,瓶塞可用橡膠或軟木塞。磨口試劑的塞子隻能原配,調換後則不能密封。磨口試劑瓶不宜盛裝堿性和易結晶的試劑,否則很容易使瓶塞固結而不易打開。試劑瓶不能直接用火焰加熱,也不宜驟冷和驟熱。
  2.燒杯  燒杯在化驗室應用範圍較為廣泛,形狀大緻差不多,隻在高矮和直徑的大小上有所不同。其規格較多,最小的有5ml、lOml,最大的有幾韆毫升。燒杯多用於蒸發、濃縮、煮沸、配製試劑等,還可用於滴定實驗。
  3.三角燒瓶  也稱錐形瓶,多用於加熱液體時避免大量蒸發,反應時便於搖動,特彆適用於滴定工作。三角燒瓶的規格較多,最大的5000ml,最小的20ml。
  4.試管  主要用做定性反應試驗。試管可以直接用火加熱,加熱時應使用試管夾,管口不要對準彆人和自己,以免溶液沸騰衝齣燙傷。
  試管的規格一種是以直接能容納液體的體積來分的,如5ml、10ml、20ml、30ml、50ml;另一種是按直徑和長度來分的,如12mm×100mm、10mmX80mm、13mmX120mm等;還有帶刻度的試管。
  5.比色管  主要用做比色分析。不可直接用火加熱,非標準磨口塞必須原配,注意保持管壁透明,不可用去汙粉擦洗。
  比色管的規格,一般是以容納液體的體積來分的,如10ml、25mi、50ml、100ml;還有帶刻度、不帶刻度,具塞、不具塞之分。      前言/序言
       
				
				
				
					《寵物醫師臨床檢驗手冊》  內容簡介  《寵物醫師臨床檢驗手冊》是一本全麵、實用的臨床檢驗指南,旨在為獸醫專業人士提供在寵物疾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所需的核心檢驗知識和操作技能。本書深度整閤瞭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從檢驗前的樣本采集、處理,到各種常見檢驗項目的原理、方法、結果判讀,再到疑難病例的檢驗策略,層層遞進,為讀者構建瞭一個清晰、係統的檢驗流程。本書強調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並將其與疾病的發生、發展、預後及治療方案緊密聯係,幫助獸醫更精準地理解病情,製定個體化治療計劃。  第一部分:檢驗基礎與樣本采集  本部分是整個檢驗流程的基石。首先,我們將詳細闡述寵物醫學檢驗的重要性和在臨床實踐中的地位,強調其在早期診斷、病情監測、療效評估以及預後判斷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接著,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類型樣本的采集、保存和處理技術。這包括但不限於:     血液樣本: 詳細介紹不同抗凝劑的選擇、采血部位(如前肢橈靜脈、後肢隱靜脈、頸靜脈等)、采血量、真空采血管的使用方法,以及血液樣本在不同檢驗項目(如血常規、生化、凝血、血氣分析等)中的特殊保存要求(如冷藏、避光、盡快檢測等)。特彆強調瞭溶血、脂血、凝血等對檢驗結果的影響,並提供相應的預防措施。    尿液樣本: 介紹尿液樣本的最佳采集時機(如晨尿)、采集方式(自然排尿、導尿術),以及尿液樣本在尿常規、尿沉渣、尿細菌培養等項目中的保存和處理。探討不同尿液顔色、氣味、酸堿度的臨床意義。    糞便樣本: 詳細說明糞便樣本的采集方法,包括如何采集新鮮、有代錶性的樣本,以及在寄生蟲檢查、消化酶活性測定、糞便潛血試驗等方麵的注意事項。    細胞學樣本: 涵蓋穿刺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印片法(Impression Smear)等獲取細胞樣本的技術。重點講解如何正確固定、染色(如瑞氏染色、蘇木沙因-伊紅染色)和初步判讀細胞學塗片,識彆炎癥細胞、腫瘤細胞等。    組織樣本: 介紹活檢(Biopsy)樣本的采集方法,包括手術切取、內鏡活檢等,以及組織樣本在病理學檢查中的固定(如福爾馬林固定)、運輸和處理流程。    其他樣本: 涵蓋唾液、腦脊液、關節液、胸腹水、分泌物(如鼻涕、眼部分泌物)等的采集和處理方法,以及它們的臨床應用場景。  本部分還將重點介紹檢驗前樣本質量控製的重要性,包括正確的標識、防止交叉汙染、避免溶血和細胞破壞等,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常規臨床檢驗項目  本部分將逐一詳細介紹寵物臨床上最常進行的各項檢驗項目。對於每個項目,我們將提供以下信息:     檢驗原理: 深入淺齣地解釋該檢驗項目背後的生化、免疫學、細胞學或微生物學原理,幫助讀者理解“為什麼”這樣做。    檢測方法: 介紹當前臨床上主流的檢測方法,包括自動化分析儀器的操作要點、半定量和定性方法的步驟,以及手工操作的關鍵細節。    正常參考值: 提供不同寵物種類(犬、貓等)和年齡段的正常參考值範圍,並解釋個體差異和影響因素。    結果判讀與臨床意義: 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我們將詳細解讀各項指標升高或降低的可能原因,將其與具體的疾病、生理狀態(如妊娠、運動)聯係起來。例如,在血常規部分,我們將詳細講解白細胞計數、分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小闆的意義,以及如何通過血塗片觀察細胞形態異常(如異形紅細胞、中毒性中性粒細胞等)來輔助診斷。在生化檢驗部分,我們將解讀肝髒功能指標(ALT, AST, ALP, GGT, TBIL, ALB, GLOB)、腎髒功能指標(BUN, CREA, SDMA)、血糖、血脂、電解質(Na+, K+, Cl-)、胰腺功能指標(Amylase, Lipase, cPLI, fPLI)、血鈣、血磷等。    局限性與注意事項: 指齣該檢驗項目的局限性,可能存在的乾擾因素,以及在解讀結果時需要特彆注意的事項。  具體項目包括但不限於:     血液學檢查: 全血細胞計數(CBC)及其各組成部分的詳細解讀,血塗片的形態學分析,凝血功能檢查(PT, aPTT, TT, FIB),血小闆功能檢查,外周血寄生蟲檢查。    臨床生化檢驗: 肝髒功能、腎髒功能、胰腺功能、電解質平衡、血糖、血脂、蛋白質譜、肌肉酶、膽汁酸等。    尿液化學與沉渣檢查: 尿常規(比重、pH、蛋白質、葡萄糖、酮體、膽紅素、亞硝酸鹽、尿膽原、潛血),尿沉渣鏡檢(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結晶、微生物)。    糞便檢查: 糞便寄生蟲卵/蟲體檢查(漂浮法、濃縮法、蟲體形態學),糞便隱血試驗。    感染性疾病診斷: 傳染病快速診斷試紙條(如犬細小病毒、犬冠狀病毒、貓瘟、貓白血病/淋巴瘤病毒、犬瘟熱等)的原理、操作與判讀;微生物培養與藥敏試驗(細菌、真菌);病毒分離與鑒定; PCR檢測;血清學檢測(抗體滴定、抗原檢測)。    內分泌學檢查: 甲狀腺激素(T3, T4, TSH),皮質醇,胰島素,血糖/胰島素比值,糖化血紅蛋白等。    免疫學檢查: 自身抗體檢測,免疫球蛋白檢測。  第三部分:特殊臨床檢驗與診斷策略  本部分將拓展到一些更專業的檢驗項目,以及如何係統地利用檢驗結果解決復雜的臨床問題。     細胞學診斷: 深入講解各種穿刺樣本(如淋巴結、肝髒、脾髒、腫瘤、骨髓)的細胞學判讀,識彆炎癥、增生、腫瘤(良性與惡性)的細胞學特徵。重點介紹如何區分不同類型的炎癥細胞,如何識彆異型細胞,以及何時建議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病理學與組織學初步: 簡述組織樣本的固定、取材、包埋、切片、染色過程,以及如何初步判讀組織切片,識彆組織結構異常、炎癥浸潤、腫瘤生長模式。    分子診斷技術: 介紹PCR、Real-time PCR、基因測序等分子診斷技術在寵物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如傳染病病原的快速檢測、基因突變篩查(如遺傳性疾病)、耐藥性檢測等。    影像學與檢驗的結閤: 探討影像學(X光、B超、CT、MRI)與檢驗結果的互補性,例如,影像學發現的肝髒腫大,結閤生化指標的異常,可以更精確地推斷肝髒疾病的類型。    疑難病例的檢驗策略: 針對一些診斷睏難的病例,提供係統性的檢驗思路。例如,如何根據患寵的癥狀、病史,設計一係列的鑒彆診斷檢驗方案,一步步縮小診斷範圍。這包括如何利用檢驗結果排除某些疾病,確認某些疾病,以及指導進一步的檢查。  第四部分:檢驗質量控製與解讀     室內質量控製(IQC)與室間質量評價(EQA): 強調在日常檢驗工作中建立並執行IQC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參與EQA對保證檢驗質量的意義。    檢驗結果的動態變化與解讀: 探討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檢驗結果的動態變化與病情發展、治療效果之間的關係。例如,如何通過連續監測腎功能指標來評估腎病治療效果。    檢驗報告的撰寫與溝通: 指導如何撰寫清晰、準確、專業的檢驗報告,並如何與寵物主人溝通檢驗結果及其意義。  本書的特色:     實用性強: 內容緊密結閤臨床實際,操作指導詳細,圖文並茂,便於獸醫快速掌握。    係統性高: 從基礎到進階,循序漸進,構建完整的檢驗知識體係。    前沿性: 涵蓋瞭分子診斷等新興技術在寵物醫學檢驗中的應用。    注重臨床意義: 強調檢驗結果的解讀,將其與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後緊密聯係。    適閤不同層次讀者: 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獸醫,都能從中獲益。  《寵物醫師臨床檢驗手冊》將成為您寵物臨床診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幫助您在麵對各種復雜的臨床問題時,做齣更精準、更科學的診斷與治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