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力学系列规划教材:工程弹塑性力学

高等工程力学系列规划教材:工程弹塑性力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伯源,张义同 著
图书标签:
  • 工程力学
  • 弹塑性力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工程技术
  • 力学
  • 塑性变形
  • 材料力学
  • 结构力学
  • 大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126034
版次:1
商品编码:1029944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2
字数:3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是:基础理论扎实;力学概念准确;解题方法简明;例题典型实用;在内容编排上脉络清晰,方便教学与读者自学。
《工程弹塑性力学》共3篇14章。第1篇为弹塑性力学基础,内容包括:应力理论和应变理论。第2篇为弹性力学,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关系,弹性理论的解题方法,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热应力简介,弹性力学的变分解法,弹性薄板的弯曲问题。第3篇为塑性力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屈服准则,塑性本构关系,简单的弹塑性问题,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
《工程弹塑性力学》可作为机械、动力、材料、土建等非力学的研究生和力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弹塑性力学基础
第一章 应力理论
1.1 体力与面力的概念
1.2 平衡方程
1.3 一点的应力状态边界条件
1.4 坐标变换应力张量
1.5 主应力应力张量不受量
1.6 最大切应力
1.7 正八面体上的应力
1.8 应力张量的分解
1.9 习题

第二章 应变理论
2.1 相关位移位移梯度张量
2.2 应变张量及应变分量
2.3 转动张量与转动位移
2.4 任意方向的线应变
2.5 应变张量的分解及不变量
2.6 变形协调方程
2.7 习题

第二篇 弹性力学
第三章 应力应变关系
3.1 弹性变形过程热力学
3.2 广义胡克定律
3.3 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
3.4 体积改变定律和形状改变定律
3.5 线弹性体的应变能
3.6 习题

第四章 弹性理论的解题方法
4.1 弹性力学问题的建立及分类
4.2 位移解题法
4.3 应力解题法
4.4 常体积下应力和位移的特点
4.5 弹性理论解的唯一性定理
4.6 按位移解题
4.7 圣维南定理
4.8 习题

第五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
5.1 平面应变问题
5.2 广义平面应力问题
5.3 应力函数
5.4 应力函数法解直角坐标系下的平面问题
5.5 极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
5.6 轴对称问题
5.7 半平面体的边界受力问题
5.8 圆孔的应力集中
5.9 楔端受力
5.10 圆板受压问题
5.11 习题

第六章 弹性力学空间问题
6.1 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基本方程
6.2 按应力求解轴对称问题
6.3 按位移求解空间轴对称问题
6.4 半空间体边界上受切向集中力
6.5 半空间体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作用
6.7 空间半无限边界上受分布压力作用
6.8 两弹性体之间的接触
6.9 两弹性体间的接触压力
6.10 接触区域为圆形时
6.11 习题

第七章 热应力简介
7.1 基本方程式
7.2 按位移法解热应力问题
7.3 温度沿径向分布的圆板
7.4 长圆柱体的热应力
7.5 增殖反应堆中释热元件的应力
7.6 习题

第八章 弹性力学的变分解法
8.1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8.2 功的互等原理
8.3 最小势能原理虚位移方程
8.4 最小余能原理虚应力方程
8.5 用最小势能原理推导梁的曲线方程和边界条件
8.6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近似计算方法
8.7 习题

第九章 弹性薄板的弯曲问题
9.1 薄板弯曲的基本假设
9.2 弹性曲面的基本微分方程
9.3 薄板的边界条件
9.4 矩形薄板的纳推解法
9.5 矩形薄板的莱维解法
9.6 圆薄板的弯曲
9.7 圆薄板的轴对称弯曲
9.8 习题

第三篇 塑性力学
第十章 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
10.1 基本试验资料
10.2 应力应变关系的简化模型
10.3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的进一步研究
10.4 习题

第十一章 屈服准则
11.1 屈服准则的概念
11.2 两个常用的屈服准则
10.3 屈服准则的实验验证
10.4 莫尔
10.5 习题

第十二章 塑性本构关系
12.1 加载准则与公设
12.2 增量理论
12.3 全量理论
12.4 本构理论的验证与比较
12.5 习题

第十三章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13.1 弹塑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13.2 梁的弹塑性弯曲
13.3 受内压的厚壁圆筒
13.4 幂强化材料的长厚壁圆筒
13.5 等速旋转圆盘的弹塑性分析
13.6 空心圆球的弹塑性分析
13.7 柱体的弹塑性自由扭转
13.8 习题

第十四章 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
14.1 极限状态与极限分析
14.2 极限分析定理
14.3 梁的极限分析
14.4 超静定刚架的极限分析
14.5 平面应变问题的极限械荷
14.6 轴对称圆板的极限载荷
14.7 非圆板的机动解
14.8 习题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工程弹塑性力学:材料行为的深度探索与工程应用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弹性和塑性行为,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本全面、系统且贴近实际工程需求的教材。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更注重将抽象的力学概念与具体工程问题相结合,帮助读者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复杂挑战。 一、 弹塑性力学概览:理解材料的变形之路 工程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材料在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发生的不可逆变形,即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一旦发生,即使应力解除,材料也无法恢复到原始状态。理解这一关键差异,是掌握弹塑性力学的核心。 本书的开篇将从宏观角度引导读者认识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我们将首先回顾经典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应力、应变的概念,以及胡克定律等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引入“屈服”这一核心概念,阐述材料从弹性状态向塑性状态转变的临界条件。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材料的典型应力-应变曲线,重点解析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关键力学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测试方法。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这包括晶体材料中的位错理论,以及非晶体材料的粘性流动和微观裂纹扩展等。理解这些微观行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宏观力学现象的根源。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塑性本构模型,例如Mises屈服准则和Tresca屈服准则,并阐述它们在不同材料和工程问题中的适用性。 二、 弹塑性本构关系:量化材料的非线性行为 材料的本构关系是描述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在弹性力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线性的胡克定律。然而,在弹塑性范围内,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高度非线性的,并且与加载历史密切相关。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来阐述各种弹塑性本构关系。 我们将详细介绍单轴拉伸或压缩情况下的简单弹塑性模型,以及如何引入加载和卸载路径的概念。对于更复杂的双轴或三轴应力状态,我们将介绍如何推广单轴本构关系。重点将放在各种屈服面模型和流动法则上。屈服面是应力空间中一个封闭曲面,当应力状态达到屈服面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流动法则则描述了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 本书将深入讨论一系列经典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包括: 理想弹塑性模型: 这是最简单的模型,假设材料在屈服点后应力保持不变,应变无限增大。虽然简化,但为理解基本塑性行为提供了基础。 随动强化模型(Kinematic Hardening): 考虑了屈服面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应力状态移动的情况,能够描述某些材料的应力循环行为。 自强化模型(Isotropic Hardening): 关注屈服面的尺寸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而增大,能够描述材料的应变硬化现象。 混合强化模型: 结合了随动强化和自强化,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复杂材料的塑性行为。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更高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例如基于位错密度演化的模型,以及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模型,以适应更广泛的工程应用需求。每种模型都将通过理论推导、数值算例和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帮助读者理解其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 三、 弹塑性分析方法:求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利器 弹塑性问题的求解通常比弹性问题复杂得多,因为其本构关系是非线性的,并且可能存在应力重分布等现象。本书将系统介绍求解弹塑性问题的各种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这是目前工程领域最广泛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我们将从弹塑性问题的离散化入手,详细介绍如何构建单元方程,并基于增量法的思想,实现弹塑性分析的迭代计算过程。我们将深入探讨应力更新算法,包括不同的隐式和显式积分方案,例如王氏积分法(Wang’s method)和欧拉积分法(Eulerian method),并分析它们的精度和稳定性。 边界元方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对于某些特定问题,边界元方法可能具有计算量优势。我们将介绍其基本原理及其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解析解和近似解析解: 对于一些简化的问题,我们也会介绍相关的解析解或近似解析解,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并作为数值解的验证。 本书将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如梁的塑性弯曲、板的塑性屈曲、压力容器的应力分析、管道的应力松弛等,来演示这些数值方法的具体应用。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本构模型和分析方法,如何进行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设定,以及如何解释和评估计算结果。 四、 关键工程应用领域:弹塑性力学的实践价值 弹塑性力学在众多工程领域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聚焦几个核心应用方向,展示弹塑性力学的实际价值。 结构工程: 在地震、爆炸等极端荷载作用下,许多结构构件会发生塑性变形,甚至失效。弹塑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安全性和剩余承载能力的关键。我们将探讨桥梁、高层建筑、隧道等结构的弹塑性行为,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考虑塑性耗能能力。 机械工程: 机械零件在服役过程中,会承受反复加载和卸载,导致疲劳和塑性变形。弹塑性分析对于预测零件寿命、优化设计、防止失效至关重要。我们将讨论齿轮、轴承、连接件等部件的塑性分析,以及应力集中的影响。 材料加工: 金属成形、锻造、挤压、轧制等材料加工过程,本质上都是在材料发生塑性变形的条件下进行的。精确的弹塑性分析能够优化加工参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 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 弹塑性变形与材料的断裂和损伤过程密切相关。我们将介绍如何将弹塑性分析与断裂韧性、裂纹扩展等概念相结合,以更全面地理解材料的破坏机制。 岩土工程: 土壤和岩石在受力后会表现出复杂的弹塑性行为。弹塑性分析是预测边坡稳定性、基础沉降、地下结构受力等问题的基础。 在每个应用领域,我们都会提供具体的案例研究,分析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给出基于弹塑性力学原理的解决方案。 五、 学习与研究展望:面向未来的弹塑性力学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对弹塑性力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例如形状记忆合金、智能材料等,以及计算能力的飞速提升,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精细。 我们将讨论多尺度模拟、损伤累积模型、非局部损伤模型、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等前沿课题。同时,我们也会强调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鼓励读者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发展理论模型。 本书特点: 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的完美融合: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问题。 清晰的逻辑结构与循序渐进的讲解: 从基本概念到高级模型,逐步深入。 丰富的工程实例与案例分析: 帮助读者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数值方法与理论推导相结合: 培养读者的计算和分析能力。 面向未来: 关注弹塑性力学的前沿发展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深刻理解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掌握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本专业的工程力学教材来说,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至关重要。我选择《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正是看中了其“高等工程力学系列规划教材”的名头,这通常意味着它会紧跟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我目前对材料失效和剩余变形等问题非常感兴趣,而这些都与弹塑性力学密切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各种材料在超过屈服强度后的行为,例如应变硬化、应变软化、以及蠕变等现象,并且能够提供相关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现代材料,如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等,在弹塑性行为方面的特性,以及如何将这些特性纳入到力学分析中。毕竟,未来的工程设计需要考虑更多种类的先进材料。另外,数值模拟方法在弹塑性力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有限元方法等数值技术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网格划分、本构模型选择、以及结果后处理等关键环节。能够通过数值模拟来预测结构在极端载荷下的响应,对于工程安全至关重要。我了解到,许多经典的弹塑性力学问题,如梁的塑性弯曲、板的塑性屈曲等,可以通过解析方法或数值方法得到解决。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解析推导过程,并结合数值模拟的实例,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问题的求解思路。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我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更深入、更前沿的弹塑性力学知识,帮助我解决更复杂的工程问题。

评分

我一直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之间的交叉领域感到着迷,特别是材料在受到极端载荷后发生的非弹性行为,这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的出现,无疑让我看到了深入探索这一领域的希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例如位错运动、孪晶形成等,以及这些微观过程如何影响材料宏观力学性能。我希望书中能够将微观力学与宏观连续介质力学相结合,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外,我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更高级的塑性理论,例如损伤力学与弹塑性力学的耦合,或者粘塑性理论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我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理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行为,例如在航空发动机或核反应堆等高科技领域。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数值模拟的实例,例如使用ABAQUS、ANSYS等软件进行弹塑性分析,包括本构模型选择、边界条件设置、以及结果解读等。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果。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本质,并在未来的研究中做出更具创新性的工作。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进行桥梁工程设计相关研究的学生,而桥梁结构在承受巨大的恒载和动载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材料的塑性变形。因此,《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对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结构钢材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以及如何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强化效应,尤其是在大应变条件下。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屈服面演化和加载/卸载路径对材料行为影响的讨论。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精确地计算桥梁构件在超载情况下的承载能力,以及塑性变形对桥梁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地震作用下,桥梁构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甚至出现塑性铰,如何通过合理的弹塑性设计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的桥梁结构弹塑性分析案例,例如,钢箱梁在弯曲和剪切共同作用下的屈服行为,或者混凝土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塑性损伤累积。能够通过这些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进行桥梁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估的重要参考。

评分

我从事的机械设计领域,经常需要处理零件在承受周期性载荷下的疲劳问题。而疲劳损伤的累积,很大程度上与材料在载荷循环过程中的塑性应变有关。因此,《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对我的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塑性应变幅的概念,以及它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疲劳分析模型,比如基于弹塑性应变范围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或者损伤力学与疲劳分析的结合。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根据材料的弹塑性性能,来预测零件在不同应力幅和应力比下的疲劳寿命。此外,我非常关心书中关于应力集中区域的弹塑性分析。在零件的某些部位,如孔边、圆角等,应力会高度集中,即使在整体应力不高的情况下,这些区域也可能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加速疲劳损伤。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分析这些区域弹塑性行为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减小应力集中,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的机械零件疲劳失效案例分析,例如,轴类零件在旋转弯曲载荷下的疲劳断裂,或者齿轮在啮合载荷下的表面疲劳损伤。能够通过这些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经验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有力武器。

评分

我对材料加工过程的力学行为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金属成形、注塑成型等领域,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塑性变形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深入理解这些复杂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各种金属加工过程(如轧制、锻造、挤压等)中的弹塑性力学问题,包括应力状态、变形规律以及能量耗散等。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与加工过程相关的特殊本构模型,例如考虑应变率效应、温度效应、以及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等动态硬化机制。我希望通过学习这些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此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数值模拟的实例,例如使用DEFORM、ABAQUS等软件来模拟金属成形过程,包括模具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材料的流动和变形、以及最终产品的残余应力分布等。能够通过数值模拟来优化加工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加工过程的力学本质,并在实际工作中提出更有效的工艺改进方案。

评分

作为一名对材料失效机制和断裂力学感兴趣的研究生,我深知弹塑性行为在断裂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当材料表面出现裂纹时,裂纹尖端的应力会非常高,远超材料的屈服强度,从而导致裂纹尖端发生塑性区扩展。而这个塑性区的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着裂纹的稳定扩展和材料的断裂韧性。《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对我来说,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这一过程的平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裂纹尖端弹塑性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分析方法,例如J积分、CTOD(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等断裂力学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利用这些参数来评估材料的抗裂纹扩展能力。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更先进的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例如考虑材料强化效应和损伤累积对断裂行为的影响。我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理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材料在复杂加载条件下的断裂韧性。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数值模拟的实例,例如使用ABAQUS、ANSYS等软件进行弹塑性断裂分析,包括裂纹建模、材料本构模型选择、以及裂纹扩展模拟等。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果。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探索材料的断裂行为,并在未来的研究中做出更具创新性的工作。

评分

我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需要考虑材料非线性变形情况的问题,比如在进行大型设备安装或者高精度零件加工时,材料的微小塑性变形就可能对最终的装配精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对《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常见工程材料(如各种钢材、铝合金、甚至一些聚合物)的本构模型,以及如何根据实验数据来确定这些模型的参数。例如,我特别想了解,在不同温度、应变率和应力状态下,这些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强化行为会如何变化,并且书中是否有提供相应的实验方法来表征这些特性。我希望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还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数值计算方法,帮助我模拟材料在复杂应力路径下的变形过程。例如,如果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加载和卸载,其最终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量如何计算?这本书能否提供相应的算法和流程?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例如,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及其对构件性能的影响,或者在疲劳载荷作用下,材料如何发生塑性累积损伤,最终导致失效。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程经验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有力工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有一种沉稳而学术的氛围,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是一本分量十足的专业书籍。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的学习方向正好处在工程弹塑性力学这一关键领域,而“高等工程力学系列规划教材”这样的头衔,无疑为它增添了足够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翻开第一页,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深入理解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复杂行为。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每一个章节,但从目录的编排来看,它涵盖了从基础的应力应变关系,到复杂的塑性变形理论,再到数值方法在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体系。我尤其期待它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案例,例如在航空航天、桥梁建设、以及制造业等领域,弹塑性力学是如何指导工程师进行设计和安全评估的。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这本书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我最关注的。此外,教材的语言风格和例题的难度也直接影响着我的学习效率。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并且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我已经准备好投入大量时间去研读这本书,希望它能成为我学术道路上的一位得力助手,带领我跨越弹塑性力学的门槛,为我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不负众望。

评分

我一直认为,对于任何一个工程学科来说,数值模拟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现代研究工具,尤其是在弹塑性力学这样一个本身就充满复杂非线性的领域。《工程弹塑性力学》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系统学习如何将这些工具应用于弹塑性分析的希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有限元方法在处理弹塑性问题时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这包括如何离散化模型,如何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以及如何构建和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在有限元分析中,如何准确地引入各种弹塑性本构模型,包括屈服准则、流动法则和强化模型。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在高级弹塑性分析中常用的数值算法,例如Newton-Raphson迭代法、arc-length法等,以及它们在处理大变形和应变硬化等问题时的优势和局限性。此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数值模拟案例,例如,如何使用ABAQUS、ANSYS等商用软件来模拟金属构件在拉伸、压缩、弯曲等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过程,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后处理和解读。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数值模拟操作,对我来说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熟练掌握弹塑性数值模拟技术的有力助手。

评分

作为一名对结构稳定性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认为理解材料的非线性行为是深入研究结构稳定性的关键。这本书《工程弹塑性力学》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清晰地理解材料屈服的微观机制,以及宏观表现出来的塑性流动。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的阐述,比如Mises准则、Tresca准则等,以及它们在不同材料和应力状态下的适用性。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建立和求解包含塑性效应的结构稳定性方程,例如,当结构承受的载荷超过其弹性极限后,其失稳的判据和形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生动的图示和详细的推导,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此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弹塑性结构失稳的案例分析,例如,在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柱子或梁发生塑性铰后的失效模式,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实践指导。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先进的分析方法,比如增量法的应用,以及如何处理非线性几何效应和非线性材料效应耦合的情况。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坚实的弹塑性力学理论基础,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结构稳定性领域更深层次的问题。

评分

上了好多节课,没有教材的日子很难受啊,本来就听不懂,满怀欣喜的在网上买了本教材,今天终于等到了,可是打开看了看,怎么看都不像正版的书,印刷纸张比较薄,而且正面看反面的东西也清楚,唉,将就着用吧,但愿这本书别让我挂科就行……

评分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价

评分

非常不错正是我想要的记得有一次,我独自一人出来逛街。逛了大半天,什么也没有买到,不是东西不合适,就是价格太高,就在我准备两手空空打道回府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卖小百货的商店,走上前去一看,商店里面正挂着一些极其精致漂亮的背包,那时为了不至于两手空空回去,我总想凑合着买点东西,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便商定了价格,付了钱之后,我正准备拿起我相中的背包离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背包上有一根拉链坏了,于是我又重新挑选了一个,正要转身离开,那店主居然耍赖说我还没有付钱,硬拉着要我付钱,还说什么谁能证明你付了钱呢?没办法,我是自己一个人去的,旁边又没有其它顾客,谁能证明呢?天晓得。我辩不过她,只好愤愤不平地两手空空回去了。从那以后,我吃一堑,长一智,我就常常到网上购物了。好大一本书,是正版!各种不错!只是插图太多,有占篇符之嫌。故事很精彩,女儿很喜欢。书写的不错,能消除人的心瘾。目前已经戒烟第三天了,书拿到手挺有分量的,包装完好。还会继续来,一直就想买这本书,太谢谢京东了,发货神速,两天就到了,超给力的!5分!在我还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丝毫不怀疑它是一本好书,很符合80后读者的口味。很难想象一本图书会被我看得像郭德纲的相声书一样,在地铁上都如饥似渴地手不释卷。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那么对于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大论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这本书确实不失幽默,在大论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这本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现在,京东域名正式更换为JDCOM。其中的“JD”是京东汉语拼音(JING DON|G)首字母组合。从此,您不用再特意记忆京东的域名,也无需先搜索再点击,只要在浏览器输入JD.COM,即可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实现轻松购物。名为“Joy”的京东吉祥物我很喜欢,TA承载着京东对我们的承诺和努力。狗以对主人忠诚而著称,同时也拥有正直的品行,和快捷的奔跑速度。太喜爱京东了。|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被美国学界誉为“思想巨匠”和“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的史蒂芬·柯维博士,他的集大成之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已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必备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训教材;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史蒂芬·柯维的思想和成就,与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比肩。《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20周年纪念版)》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一个“付诸行动”版块,精选柯维培训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七个习惯”的理解和掌握,使“七个习惯”成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行动指南,价值堪比18000元的柯维现场培训课。史蒂芬·柯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他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财富》杂志100强中的90%和500强中的75%的企业是他的直接受教者,AT&T、通用电子、全禄、可口可乐等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他的学生,李开复等中国顶尖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也深受其思想的启发。每年,来自全球的个人、家庭、企业、教育界及政府领导者的受教生更是高达百万人之多。东东枪和地下天鹅绒是两位在博客、微博、专栏里都非常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两人思维跳跃,观点奇特新颖,对待感情,他们也细细琢磨,也插科打诨。同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两位勇士将他们对两性情感的所感所悟一一精彩呈现,得此《鸳鸯谱》,闪着智慧幽默的光。鸳鸯谱,靠谱。

评分

有些地方你可能从来没有去过,但是当你真实地走在上面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年龄的一个时间长度之前来过,你到过,你真实地居住过,每个地方、每个角落你都抚摸过。有位作家说,这是因为空气中浮动着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死去后留下的脑电波,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频率,而这些频率相同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是依然有着很小的概率,让活着的人,可以接收到这些飘浮在空中的电波,这些电波,就是“记忆”。而你恰好能接收到的那一个频率的脑电波,留下那一组脑电波的人,就是我们曾经称呼过的,前世。浅川对于立夏就是这样的存在,真实而又略显荒诞地出现在她面前。风声席卷。魂飞魄散。早上很早就醒来了,因为要明天才开学典礼,所以今天并没有事情。而且昨天已经把该搬到学校去的东西都搬过去了,学费也交掉了,总之就是学校故意空了一天给学生们,以便他们可以伤春悲秋地好好对自己的初中作一下充满沉痛感情的祭奠,又或者没心没肺地约上三五个人出去K歌跳舞打牌喝酒,把一切过去和未来埋葬在大家无敌的青春里面。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城市浅川,一个深北方长满高大香樟的城市。几个年轻的人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一切都似乎格外的平静和缓慢,带着夏日特有的让人昏昏欲睡的叙述情绪,仿佛夏日午后浓烈如同泼墨的阳光一样。故事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而接下来,最为平凡的几个高中生开始有了各自的人生路程,陆之昂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深刻地改变了他的性格,而傅小司因为参加津川美术大赛一举成名,成为全中国都有小有名气的插画家。之后那些曾经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毕业而分离,立夏和傅小司去北京继续念书,陆之昂去了日本,而七七去了上海。而从小孤独的遇见,放弃了自己在浅川的一段与青田的美好感情而单独去了北京,开始为实现自己的歌唱的梦想而努力。从此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千差万别,而一开始缓慢而安静的叙述被快节奏的变故所取代,成人世界的大门洞开,里面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展现在他们面前。在傅小司的画集发行后,他红遍了全中国。而立夏成为了傅小司的助手,七七在上海因为一次陪朋友参加歌唱比赛而成为了歌手,在发完第一张唱片之后飞速成为全中国的青春偶像,而反倒一直为了唱歌而努力的遇见,却在北京辛苦地生活,但是她却依然没有放弃成为最好的歌手的梦想……正在每个人都对急速到来的世界冲撞得看不清未来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之后的更大的逆境就要降临,也正是接着的种种事件,几乎完全逆转并摧毁了每个人的人生…

评分

本书的特点是:基础理论扎实;力学概念准确;解题方法简明;例题典型实用;在内容编排上脉络清晰,方便教学与读者自学。

评分

可以

评分

《工程弹塑性力学》可作为机械、动力、材料、土建等非力学的研究生和力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评分

不错的选择,书籍精美,送货也很快!

评分

工程弹塑性力学 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