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学(3版)

煤化工工艺学(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郭树才,胡浩权 编
图书标签:
  • 煤化工
  • 化工工艺
  • 化学工程
  • 煤化学
  • 工艺学
  • 能源化工
  • 精细化工
  • 工业催化
  • 化学工业
  • 煤的综合利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46083
版次:3
商品编码:1105967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煤化工工艺学(3版)》是2006年7月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煤化工工艺学》(第二版)的修订本。新版书在内容上增加了相关工艺与设备的最新成果,并以近年来公布的统计公告及新标准为依据,更新了数据。
  全书共分为9章,所需学时数为80学时。介绍了煤炭资源、煤的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煤的气化、煤间接液化、煤炭直接加氢液化、煤制碳素制品、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
  《煤化工工艺学(3版)》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工艺、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亦可供从事能源、煤炭、化工、电力、环境保护等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绪论
1.1煤炭资源
1.2煤化工发展简史
1.3煤化工的范畴
1.4本书简介
参考文献
2煤的低温干馏
2.1概述
2.2低温干馏产品
2.3干馏产品的影响因素
2.4低温干馏主要炉型
2.5立式炉生产城市煤气
2.6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
参考文献
3炼焦
3.1概述
3.2煤的成焦过程
3.3配煤和焦炭质量
3.4现代焦炉
3.5炼焦新技术
3.6煤气燃烧和焦炉热平衡
3.7焦炉传热基础
3.8焦炉流体力学基础
3.9焦炉耐火砖、砌筑和烘炉
3.10型焦
参考文献
4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
4.1炼焦化学产品
4.2粗煤气分离
4.3氨和吡啶的回收
4.4粗苯回收
4.5粗苯精制
4.6焦油蒸馏
4.7焦油馏分加工
4.8沥青利用与加工
4.9焦油加工利用进展
参考文献
5煤的气化
5.1煤气化原理
5.2煤的气化方法
5.3固定(移动)床气化法
5.4流化床气化法
5.5气流床气化法
5.6煤炭地下气化
5.7煤的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5.8煤气的甲烷化
5.9煤气的净化
5.10煤气化方法的分析比较与选择
参考文献
6煤间接液化
6.1费托合成
6.2合成甲醇
6.3甲醇转化成汽油
6.4甲醇利用进展
6.5煤制醋酐
6.6合成气两段直接合成汽油
参考文献
7煤炭直接加氢液化
7.1煤直接液化的意义和发展概况
7.2煤加氢液化机理
7.3几种煤加氢液化工艺简介
7.4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因素
7.5煤直接液化初级产品及其提质加工
7.6煤直接液化的关键设备和若干工程问题
7.7煤直接液化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8煤制碳素制品
8.1碳素制品的性质、种类、用途和发展
8.2电极炭
8.3活性炭
8.4碳分子筛
8.5碳素纤维
参考文献
9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
9.1环境保护概述
9.2煤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
9.3减少煤加工利用对环境污染的政策
9.4煤化工污水的处理
9.5煤化工厂的烟尘治理
9.6二氧化碳减排和利用
参考文献

现代煤化工的基石:探索能源转化与物质创造的奥秘 引言 在能源结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煤炭作为一种储量丰富且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扮演重要角色的基础能源,其高效、清洁、绿色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更深刻影响着化学工业的未来格局。本书《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并非聚焦于煤炭燃烧以获取热能的传统模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煤炭作为一种珍贵的碳资源,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密、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合成燃料以及先进材料的宏大领域。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起一座理解现代煤化工核心工艺的桥梁,深入剖析那些驱动着能源转化与物质创造的精妙原理与技术实践。 第一部分:煤炭的本质与预处理——为高效转化奠定基础 煤炭,作为亿万年地质作用的产物,其内在的复杂性远超我们日常认知。本书将从微观到宏观,系统阐述煤炭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其多样性。我们将深入探讨煤炭中的主要组分,如固定碳、挥发分、水分、灰分,以及它们对后续工艺性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本书将详细解析煤炭中存在的硫、氮、氧等杂原子,以及它们在煤化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技术挑战。 在深入理解煤炭本质的基础上,本书将重点介绍煤炭预处理的关键技术。这部分内容将涵盖煤炭的破碎、筛分、脱水、脱硫、脱灰等多种物理化学方法。我们将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例如,在脱硫方面,我们将探讨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的原理与应用,以及如何选择最经济、最环保的脱硫技术。脱灰技术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后续气化、液化等核心工艺的效率与设备的磨损。此外,本书还将讨论煤炭精细加工技术,如煤焦油的深度加工、煤焦炭的改质等,这些预处理步骤为煤化工的高效、高值化利用打开了新的可能。 第二部分:煤气化——连接煤炭与现代化学工业的“心脏” 煤气化是现代煤化工的核心工艺之一,它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气态的合成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一氧化碳),为后续一系列化学品的合成提供了基础原料。本书将以严谨的学术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各种主流煤气化技术。 我们首先会详细介绍固定床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干煤气化和固定床湿煤气化。我们将分析其反应机理、操作条件、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随后,本书将重点阐述流化床气化技术,这是一种在现代煤化工中应用广泛且效率较高的技术。我们将深入剖析流化床气化器的结构、气化剂(如氧气、空气、蒸汽)的选择、床层动力学、传热传质以及反应动力学。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介绍现代煤化工中至关重要的气流床气化技术,包括 the fixed-bed gasification (e.g., Lurgi), the fluidized-bed gasification (e.g., U-Gas, BGL), and the entrained-flow gasification (e.g., Shell, GE Energy). 气流床气化因其反应速率快、操作温度高、适应煤种广等特点,在大型煤化工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将详细解析气流床气化器的设计原理、高温反应过程、熔渣处理技术以及污染物(如飞灰、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控制方法。 此外,本书还将探讨气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如结焦、堵塞、腐蚀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还将关注新型气化技术的研发进展,例如,关于煤炭气化与碳捕集与封存(CCS)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以及微生物气化等前沿方向,展现煤气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合成气转化——创造高价值化学品与清洁燃料的“魔法” 合成气,这个由氢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简单混合物,却蕴含着巨大的化学转化潜力。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合成气转化这一充满活力的领域,探索其如何摇身一变,成为生产各种高附加值化学品和清洁燃料的关键。 1. 甲醇合成: 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甲醛、醋酸、MTBE等产品的生产,同时也是重要的清洁燃料。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如铜基催化剂),分析其催化机理、选择性、活性以及在不同反应器(如固定床、移动床)中的应用。我们将探讨合成甲醇的反应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工艺优化策略,旨在实现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 2. 费托合成(GTL - Gas to Liquids): 费托合成是煤化工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将合成气转化为各种高品质的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化学品。本书将深入剖析费托合成的催化剂体系,包括铁基催化剂和钴基催化剂,分析它们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性能和产物分布。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费托合成工艺,如浆态床、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以及如何通过工艺条件的精确调控,实现对产物链长的控制,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燃料和化学品。 3. 氨合成: 氨是生产氮肥、炸药、医药等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本书将介绍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包括合成气的净化、压缩以及在高压下的催化合成。我们将重点讨论氨合成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如何在保证高产量的同时,降低能耗。 4. 其他合成气转化: 除了上述核心应用,本书还将介绍合成气在生产烯烃(如通过甲醇制烯烃 - MTO/MTP)、羰基化合物(如乙醛、乙酸)、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中的应用。我们将探讨不同催化剂和反应器在这些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相关的工艺技术。 第四部分:煤基特种化学品与材料——拓展煤炭利用的边界 煤化工早已超越了传统燃料的范畴,正朝着高附加值的特种化学品和先进材料领域不断拓展。本书将重点介绍煤炭在这些新兴领域的应用。 1. 煤焦油的深度加工: 煤焦油是煤干馏或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复杂混合物,富含多种芳香族化合物。本书将介绍煤焦油的精馏、萃取、结晶等分离技术,以及如何从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萘、蒽、酚类等高价值的化工原料。我们将探讨这些原料在染料、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等行业的应用。 2. 煤基碳材料: 煤炭作为一种富碳资源,其在制备高性能碳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书将介绍煤基活性炭、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吸附、催化、储能、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将分析不同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 煤基功能性化学品: 本书还将介绍煤炭在生产新型功能性化学品方面的进展,例如,通过煤基合成气生产聚碳酸酯、聚甲醛等高分子材料,或者利用煤焦油中的组分合成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等。 第五部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绿色煤化工的未来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煤炭的利用必须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融。本书将深刻探讨现代煤化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介绍相应的治理技术。 我们将详细分析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它们的组成和危害。在废水处理方面,本书将介绍生化处理、物化处理(如吸附、膜分离)等技术,以及如何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乃至中水回用。对于废气处理,我们将重点关注 SO2、NOx、颗粒物等的控制技术,包括脱硫、脱硝、除尘等工艺。 此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煤化工的节能降耗问题,包括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回收余热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我们将分析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挑战,旨在为实现煤化工的低碳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结论 《煤化工工艺学》(第三版)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对现代煤化工领域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前瞻性探索。它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程实例和前沿的技术进展,为读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理解从煤炭的原始形态到高价值化学品和清洁燃料的转化过程。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煤化工领域更深入的思考,鼓励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能源化工体系贡献力量。无论您是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人员,还是行业内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示,共同推动煤炭这一古老能源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惊喜连连”的书。作为一名在煤化工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对行业内的各种技术细节和工艺流程早已烂熟于心。然而,《煤化工工艺学(3版)》依然能够给我带来许多新的启发和深入的思考。 书中对每一个工艺的描述,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流程介绍,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热力学、动力学原理,以及影响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例如,在讨论煤焦化过程中,书中对影响焦炭质量的各种因素,如煤种配比、加热速率、炭化温度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更令我称道的是,本书在介绍各类工艺的同时,还将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融入其中。书中列举了许多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些来自一线生产的经验,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来说,具有极其宝贵的参考价值。 此外,本书的第三版,在内容上做了大量的更新和补充,涵盖了近年来煤化工领域的技术发展新动向。例如,对于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高端煤化工产品,本书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工艺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这让我看到了煤化工产业正在向更高附加值、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让我深切感受到作者在煤化工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行业发展的百科全书,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煤化工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足以说明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当我开始阅读《煤化工工艺学(3版)》时,我立刻被其庞大而详尽的内容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存在,几乎涵盖了煤化工领域的所有重要知识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每一个工艺的描述,都非常注重细节。例如,在讲解煤气化过程中,它会详细阐述不同气化剂(如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作用机理、对反应平衡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这些参数来优化产气成分和提高气化效率。这种深入到微观层面的分析,对于真正理解工艺的本质至关重要。 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这些都为理论讲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各种反应速率曲线、相平衡图、能量平衡图等,都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而且,书中引用的数据和案例,也都来源于权威的文献和实际的工程实践,这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让我感到非常受益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章节来讨论煤化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这体现了作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让我认识到,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将安全和环保放在首位。 《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不仅能够帮助初学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也能够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提供深入的参考和启示。

评分

我原本以为,一本关于“煤化工工艺学”的书,大概率会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公式和图表,阅读起来一定十分吃力。然而,《煤化工工艺学(3版)》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一刻板印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即使是我这样的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和收获。 书中对煤炭这种古老能源的“现代化”转型过程的描绘,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在介绍技术,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如何将“黑色金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故事。从煤炭的开采、洗选,到如何通过各种精密的化学反应,将它们转化为合成气、合成氨、甲醇、烯烃,再到最终的各种精细化学品,整个过程被描绘得如同电影般引人入胜。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绿色煤化工”的章节,这部分内容不仅强调了技术的先进性,更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工艺优化、催化剂改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化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这让我看到了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也让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信心。 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的启发。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煤炭这种能源,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认知,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化学宝库。《煤化工工艺学(3版)》让我对煤化工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期待。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入职化工行业的新人,《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虽然打下了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琳琅满目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书中将复杂的煤化工工艺,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单元操作,并逐一进行详细讲解。这种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的编排方式,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每一个环节。从最基础的煤炭准备,到煤气化过程中不同反应器的原理和操作,再到合成气后续的净化、转化,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非常细致。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为什么”的解答。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知道“怎么做”,但并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做”。这本书则着重解释了每种工艺选择背后的科学依据、经济性考量以及安全性保障。例如,在描述气流床气化时,它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以及这种条件对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 书中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表格,这些视觉化的辅助信息,极大地帮助了我理解抽象的工艺概念。一些关键的设备示意图和工艺流程图,更是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生产过程的脉络。 对我而言,《煤化工工艺学(3版)》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是一本操作指南。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扎实的煤化工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自信地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大,每一页都充满了信息量。作为一名在煤化工行业工作了近十年的技术人员,我以为我对这个领域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煤化工工艺学(3版)》的出现,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书中对煤制合成气工艺的讲解,是我读过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它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气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还对合成气净化、转化等后续工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在介绍CO加氢制甲醇的工艺时,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催化剂体系的性能、反应动力学以及工艺优化策略,这对于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提高转化率、降低能耗非常有帮助。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还对煤化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工单元操作,如蒸馏、吸收、萃取、吸附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将其与煤化工的特定工艺相结合。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为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书中还专门辟出了章节来讨论煤化工与能源、化工、环保等相关产业的联系和发展趋势。这让我看到了煤化工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煤化工的奥秘,还能够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指导。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拿到《煤化工工艺学(3版)》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些抵触的。毕竟,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煤化工似乎被贴上了“传统”、“高污染”的标签。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并真正沉浸其中后,我发现自己对煤化工的固有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片面信息的干扰。 这本书以一种极为宏大且富有前瞻性的视角,重新定义了煤化工。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燃烧和利用煤炭,更是关于如何通过复杂的化学工程手段,将煤炭这种廉价且储量丰富的资源,转化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各种基础原材料和能源。书中对煤气化、煤液化、煤焦化等核心工艺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其背后蕴含的巨大技术潜力和经济价值。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回避煤化工在环保方面面临的挑战。相反,它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清洁化、高效化、低碳化的煤化工发展。例如,在合成气净化、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废水处理等方面,书中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技术方案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这让我意识到,煤化工并非注定落后,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展望了煤化工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的融合潜力。这种长远的眼光,让我看到了煤化工行业并非停滞不前,而是正在积极拥抱变革,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被误解的行业,也让我对中国煤化工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教科书,更是一部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刻洞察。

评分

阅读《煤化工工艺学(3版)》的体验,就像是在一次深入人心的知识探险。我一直对煤炭这种能源的转化过程充满了好奇,而这本书,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化工世界的大门。 书中对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基础。作者从最基本的层面入手,详细介绍了煤炭的成分、结构、热值等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后续的工艺过程。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看到了作者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当我读到煤气化部分时,我被各种不同类型的气化炉所吸引,如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等。书中对每种气化炉的结构、操作条件、反应机理以及优缺点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让我感到特别有价值的是,书中还对煤化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如结焦、堵塞、腐蚀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答案的,而这本书却能够提供非常实用的指导。 《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让我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的煤化工工程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不少关于煤化工的书籍。但是,《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年代。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从煤炭的性质和预处理,到各种气化、液化、焦化工艺的原理和设备,再到下游产品的合成和精制,每一个部分都衔接得恰到好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尤其是在介绍各种气化炉型时,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对不同煤种的适应性、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这对于我这样的老工程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回顾和参考。 书中对新技术的介绍,也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已经退休,但我依然关注着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本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的煤化工技术,如煤基合成气制氢、煤炭清洁利用等,都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让我看到了这个古老行业焕发的勃勃生机。 读这本书,就像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交流,他不仅会告诉你“是什么”,更会告诉你“为什么”以及“如何做”。书中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写作风格,是我一直所推崇的。 《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不仅巩固了我过去的知识,更让我看到了煤化工行业美好的未来。它是一本值得所有煤化工从业者,甚至是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深入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为我解了燃眉之急。最近公司正在进行一个关于煤化工工艺升级的项目,我需要快速地掌握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我发现《煤化工工艺学(3版)》是内容最全面、最权威的一本。 书中对各种煤化工工艺的介绍,都非常系统和深入。例如,在煤液化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不同技术路线,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关键工艺参数和技术难点。而且,书中还对各种催化剂的作用和选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液化工艺和催化剂非常有帮助。 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经济性分析内容。它不仅从技术角度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劣,还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了评估,包括投资成本、运行成本、产品附加值等。这对于我们在项目决策时,进行技术和经济的综合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本书对煤化工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也进行了重点的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这让我看到了行业发展的重点和未来的突破口。 《煤化工工艺学(3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本指导我们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宝典。它帮助我快速地梳理了整个项目的技术脉络,也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个在煤化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并深入讲解煤化工各个工艺流程的权威著作。市面上同类书籍不少,但大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偏重某一细分领域,难以形成全局观。《煤化工工艺学(3版)》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它的内容覆盖面之广,令人惊叹,从煤炭的预处理,到气化、液化、焦化等核心工艺,再到下游产品的合成,几乎无所不包。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每个工艺的阐述都极其详尽,不仅仅是列举工艺流程图,更重要的是对每个环节背后的科学原理、关键影响因素、工艺优化方向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例如,在讲解煤气化部分,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等不同气化炉的结构特点和操作参数,还对不同煤种的适应性、气化剂的选择、以及如何提高气化效率和降低能耗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 此外,书中还融入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实际生产中不断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的工程师来说,价值巨大。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应对生产中的挑战。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也大大增强了可读性,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得以生动呈现,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 总而言之,《煤化工工艺学(3版)》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行业发展史的缩影,它帮助我温故知新,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绝对是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宝藏。

评分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

质量真的很不错价钱给力

评分

《煤化工工艺学(3版)》是2006年7月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能源化工(煤化工)专业教材《煤化工工艺学》(第二版)的修订本。新版书在内容上增加了相关工艺与设备的最新成果,并以近年来公布的统计公告及新标准为依据,更新了数据。

评分

学习专业知识,增长见识

评分

正版图书,质量不错,手感好,

评分

提高效益,亦可谓“教学相长”。

评分

质量真的很不错价钱给力

评分

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评分

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