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致极编著的《命运的求索:中国命理学简史及推演方法》以充实的史料,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简述命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推演方法,展现命理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和探究方法的特点,使读者读后对曾在世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命理文化,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和简明的发展线索。
作者陆致极认为,人出生的时空结构联系着他的 生命信息,这是中华先人的一个伟大假说。近两千年 来命理的理性探索,本质上是对这一假说做出的实证 。囿于思想方法和研究手段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完成 这样的工作。现在正是运用现代科学思想和科学工具 ,对它进行“新一轮”实证的时候了。
《命运的求索:中国命理学简史及推演方法》的 工作,主要在于发掘和整理命理学在理性探索方面的 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推演方法的演变过 程。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挖掘和整理,辨别精华 和糟粕,使这个在俗文化中存身了千年的传统学问能 够正式跨入庄严的学术殿堂。
陆致极,1949年生于上海。1981年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1991年美国伊利诺大学语言学系博士。出版的著作有《计算语言学导论》、《计算语言学》、《汉语方言数量研究探索》、《八字命理新论》、《八字与中国智慧》(《八字命理新论》增订版)等,并在中外学术杂志发表语言学论文二十余篇。
序:细参“有限”索“无穷” 文怀沙
前言
导读图
**章 “黑箱”的探究
一、天人之际:从西方到东方
西方:天人对立——科学信仰的副产品——后现代的迷惘——东方:天人合一
二、天:气—阴阳—五行
气:世界的本源——阴阳:运动的动力——五行:五种物质状态及其属性
三、人:命和运
中医:五运六气——命理学:命和运——打不开的“黑箱”——多视角的探索——古代星命术
第二章 古代的天命观
一、从孔子谈起
道德之天——个人命运的思考——对人生的态度——注重现世
二、先秦诸子的天命观
墨家的“非命”和“天志”——道家的“命”——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者——荀子:儒家的现实主义者——小结
三、国运的窥探
邹衍:五德终始论一董仲舒:天人感应说——谶纬之学
四、王充的自然定命论
“疾虚妄”——初禀之气——气一元论
五、命理学出现的历史条件
第三章 干支符号系统
一、历法上的干支符号
天干地支——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二、干支符号模型
干支与阴阳五行一干支符号模型
三、八字结构:气的运行片段
时间片段的标记——如何排八字?——时空结构
第四章 命理学的形成时期
一、孕育阶段
早期记载——萧吉《五行大义》——吕才《叙禄命》
二、古法模型
第—位命理大师:李虚中——古法模型架构——《玉照定真经》——《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天元秀气巫咸经》——廖中《五行精纪》——《兰台妙选》
三、今法模型
徐子平和“子平术”——今法模型架构——徐大升和《子平渊源》——宋濂《禄命辨》——《渊海子平》——西山易鉴——万民英《三命通会》——格局理论——《星平会海》——小结
第五章 命理的基本推演方法
一、神煞系统
神煞的应用——神煞举要
二、刑冲会合法则
干支合冲——害和刑——会方与合局
三、纳音五行
四、五行四时用事
四时五行——十天干生死旺衰历程——地支藏遁
五、日主强弱
问题的提出——强弱的判断——扶抑用神
六、大运和流年
如何排大运?——流年——运、岁的优劣
第六章 十神和格局
一、十神
十干类象——天干十神表——基本功能——十神的性情
二、十神的映射网络
六亲网络——六亲分配原则——财官网络——财官分析——“善神”与“凶神”
三、格局
如何取格局?——八格的基本特征和成败条件
四、结论
第七章 命理学的深化时期
一、《神峰通考》和《命理约言》
对研究现状的认识——去谬归正——“病药说”——“标准化”的精读本——看命总法——看用神法——论命原则——皇家秘本
二、《滴天髓》和《子平真诠》
任铁樵与《滴天髓》——《滴天髓》的作者——《滴天髓》的地位——《子平真诠》的作者——“用神”的误解
三、调候研究
什么是“调候”?——《穷通宝鉴》的来历——十干调候喜用提要——“调候为急”——调候与要素配置
四、《命学玄通》
五、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李瓶儿八字——贾元春八字———贾元春八字考证
六、结论
第八章 从普通格到特殊格
一、普通格(正格)
八字内部环境的研究——“善”与“不善”——格局的成败——小结
二、特殊格(变格)
专旺格一“乌台诗案”——从旺格——小结——化气格一两神成象
三、形象研究
源流和通关——清和浊—真神和假神
第九章 命理学的现代时期
一、民国阶段
袁树珊《命理探源》——命理大师徐乐吾一《子平粹言》——韦千里《命学讲义》——潘子端《命学新义》——《命理用神精华》和《命理索隐》
二、港台阶段
邹文耀《命学寻真》——吴俊民《命理新论》——冬至换年柱——梁湘润
的古籍评说——钟义明的命理研究——“流年秘诀”和“流年法则”——
实务研究著作——通论性著作——《八字与中国智慧》——《达人命理通
鉴》——“大运—律顺排”说——何建忠的“心系学”——鹊桥命理
三、大陆阶段
洪丕谟、姜玉珍《中国古代算命术》——邵伟华《四柱预测学》——徐伟刚《八
字正解——凌志轩《命理格局》——陈宝良《渊龙命学》——段氏“盲派”——
“新派”命理——研究领域的开拓
四、结论
第十章 现代命理的多学科研究
一、健康命理研究
干支脏腑标记——先天体格检查表——修改意见——钟义明《现代命理与中医》——《又一种“基因”的探索》
二、命理的心理学研究
八字与性格类型学——评论——何建忠的八字心理研究——评论
三、命理的社会学研究
董向慧《中国人的命理信仰》
第十一章 多视角的推演程式
一、康熙:千古一帝
二、八字分析
强弱分析——调候分析——格局分析——形象分析——综合评价
三、性情、六亲、健康和疾病
性情分析——六亲分析:父母、夫妻、子女——健康分析
四、大运与千秋功业
第十二章 命理学的局限与展望
一、传统命理的局限
概率性描写——“四同”八字——取象比类——世俗的价值观
二、从神化到去魅
江湖派——命理信仰——现代转型
三、思考与展望
伟大的假说——复归于“道”
主要参考文献
命理学史主要术语、著作和人名索引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引人注目,封面那种古朴典雅的风格,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历史的深邃之中。我记得我是在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正好洒在书页上的时候开始翻阅的,那种触感和视觉上的享受,让人心情无比宁静。尤其是内页的字体选择和排版布局,处理得相当考究,阅读体验极佳,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文人的风雅,很多段落的描述,读起来简直像是在品读一篇篇精致的散文。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书,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在案头翻阅,都能感受到一种沉淀下来的文化气息。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启发远超出了书本本身的内容,它激发了我对“探寻规律”这件事本身的思考深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回味那些关于变与不变、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哲学探讨。作者并不急于给出绝对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去质疑、去深入探索,这种开放性的探讨姿态非常令人赞赏。它教会了我如何以一种更具批判性和包容性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智慧,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排斥。这种思维上的碰撞和拓展,才是阅读一本优秀书籍最大的价值所在。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事物本质思考的新维度,让我对“理解世界”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探索欲。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到位,它并没有一上来就陷入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采用了故事化的手法,将那些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作者像是一位高明的向导,带领我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人物和历史节点的处理,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他们求索时的心境与挣扎。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题材变得亲切起来,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这种行文的功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题材的驾驭能力。
评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宏大框架时所展现出的细腻心思。全书的结构逻辑性非常强,仿佛一张巨大的、编织精密的网,每一个章节、每一个论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结构上的严谨,让读者在吸收新知的同时,也能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读完一个部分,总能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部分,思路清晰,毫不拖泥带水。这对于理解一个庞大且复杂的思想体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感觉作者在动笔之前,已经对整个领域的知识点进行了彻底的梳理和内化,才能呈现出如此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的文本。
评分从印刷质量和装订工艺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准绝对是顶级的。纸张的选择很厚实,拿在手里有份量感,油墨的印刷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度都非常高,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图表或引用的古籍摹本,也看得一清二楚,毫无模糊感。侧边书脊的处理也很平整,长时间翻阅后,书页也没有出现松动或脱胶的迹象,这对于一本被经常翻阅的工具书或参考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可以看出出版方在制作成本上是下足了功夫,他们对知识的尊重最终体现在了这本实体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拿到手时那种墨香和纸张的微涩感,是电子阅读永远无法替代的质感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