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志:阿曼

列国志:阿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仝菲,韩志斌 著
图书标签:
  • 阿曼
  • 历史
  • 列国志
  • 中东
  • 阿拉伯
  • 文化
  • 政治
  • 地理
  • ????????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12504
版次:1
商品编码:1035565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列国志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6
字数: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阿曼全称阿曼苏丹国,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5000年的历史。它位于海湾、印度洋和东部非洲之间的交通要道,扼守着海湾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资源丰富,蕴藏质量很好的原油和储量颇丰的天然气。它与我国的友好交往始于汉代,源远流长。《列国志:阿曼》为读者了解阿曼的地理和人文、过去和现在提供全景式的介绍。

作者简介

仝菲,1975年6月生于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理论委员会委员。1997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200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西亚非洲研究系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自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在海湾国家长期留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中东地区社会发展、现代化和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院、所级重点课题研究。参加撰写的著作有:《中东非洲发展报告》、《当代西亚非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对外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世界经济年鉴》、《亚洲年鉴》等,发表的论文主要有《阿曼苏丹国投资市场分析》、《中东天然气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
韩志斌,1975年3月生于内蒙古。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东历史、现代化、国际关系以及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伊拉克复兴党民族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等六项科研项目。在《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史学理论研究》、《西亚非洲》、《外交评论》、《世界民族》、《国际论坛》、《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撰写了《巴林》(“列国志”丛书),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订版)、《中东国家通史》海湾五国卷、《中东通史简编》等著作的撰写工作。

目录

序言 多维视野中的阿曼/1
第一章 国土与人民/1
第一节 自然地理/2
一 地理位置/2
二 行政区划/2
三 地形特点/8
四 水资源/8
五 气候/10
第二节 自然资源/11
一 矿物/11
二 植物/14
三 动物/16
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19
一 人口/19
二 民族/22
三 语言/23
四 宗教/24
第四节 民俗与节日/26
一 民俗/26
二 节日/32

第二章 历史/33
第一节 上古简史(公元前3000年以前~公元7世纪)/33
一 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3000年以前)/33
二 “黑暗时期”(公元前3000~前563年)/35
三 波斯统治下的阿曼(公元前563年~公元7世纪)/36
第二节 中古简史(7世纪~16世纪初)/38
一 伊斯兰教产生前后的阿曼/38
二 伊玛目国统治时期(751~1154年)/42
第三节 近代简史(16世纪~20世纪初)/49
一 葡萄牙入侵阿曼(1507~1649年)/49
二 亚里巴王朝的统治(1624~1744年)/50
三 赛义德王朝的近代统治(1743~1932年)/52
第四节 现代简史(20世纪初~70年代)/57
一 赛义德统治与现代阿曼国家的开端(1932~1952年)/57
二 赛义德统治的中期(1952~1958年)/58
三 赛义德政权的结束(1958~1970年)/61
四 卡布斯苏丹政权(1970~)/65
第五节 历史人物/69
一 赛义德大帝(1791~1856年)/69
二 赛义德·本·泰穆尔(1910~1972年)/70

第三章 政治/73
第一节 国体与政体/73
一 《国家基本法》/73
二 国家元首/75
三 协商会议/79
四 国务委员会/83
五 国防委员会/84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构/84
一 内阁/84
二 内阁行政体系/86
三 地方政府机构/88
四 阿曼化战略/90
第三节 司法机构/91
一 司法部/92
二 沙里亚法院/92
三 刑事法院/93
四 国家安全法院/93
五 皇家内阁法院/93
六 行政法院/94
第四节 社会团体/94

第四章 经济/96
第一节 概述/96
一 历史概况/96
二 卡布斯苏丹执政后的阿曼经济/98
第二节 农、牧、渔业/109
一 发展概况/109
二 农业/111
三 渔业/115
四 畜牧业/119
第三节 工业/122
一 石油工业/124
二 天然气工业/128
三 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国际合作/131
四 其他工业/134
五 工业园区/138
六 合资项目/141
第四节 交通与通信/142
一 交通/142
二 邮电与通信/145
第五节 财政与金融/148
一 财政收支/148
二 货币与金融/150
第六节 对外经济关系/156
一 古代对外贸易概况/157
二 对外贸易的政策和现状/158
三 外国资本与外国援助/165
第七节 旅游业/168
一 旅游资源/168
二 旅游业的发展/169
三 旅游配套设施/171
四 著名旅游城市和景点/172
第八节 国民生活/176
一 物价/176
二 就业/177
三 工资/178
四 住房/179
五 福利/179
六 税收/180

第五章 军事/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 国防体制/182
二 国防服务机构/183
三 国防预算/185
第二节 军种与兵种/186
一 陆军/186
二 海军/187
三 空军/188
四 皇家卫队/190
五 准军事部队/191
第三节 军事训练/193
一 军事人员阿曼化/193
二 军事院校/195
三 军事体育和军乐队/195
第四节 对外军事关系/196
一 军火贸易/196
二 与英国的军事关系/197
三 与美国的军事关系/198
四 与法国的军事关系/200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艺、卫生/201
第一节 教育/201
一 教育方针/201
二 教育发展简史/202
三 教育体制改革/204
四 高等教育/205
五 特殊教育/208
六 成人教育/208
七 师资培训/209
第二节 人文科学/210
第三节 文学艺术/212
一 文化政策/212
二 文学/213
三 戏剧电影/214
四 音乐舞蹈/215
五 美术/216
六 文化设施/217
第四节 医疗卫生/218
一 概况/218
二 医疗卫生服务/219
第五节 体育/220
一 传统体育/220
二 现代体育/221
三 体育成绩/221
第六节 新闻出版/222
一 概况/222
二 通讯社/222
三 报刊/223
四 广播电视/225
五 互联网/226

七章 外交/227
第一节 外交政策/227
一 外交原则/227
二 外交目标与形成因素/229
三 外交成就/230
四 对有关国际事件的立场/231
第二节 同地区组织和联合国的关系/233
一 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233
二 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的关系/234
第三节 周边外交/237
一 与也门的关系/237
二 与伊朗的关系/238
三 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240
四 与阿联酋的关系/242
五 与科威特、巴林、卡塔尔的关系/243
第四节 与中东其他国家的关系/244
一 与埃及的关系/244
二 与约旦的关系/245
三 与叙利亚的关系/246
四 与伊拉克的关系/246
五 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关系/248
六 与以色列的关系/249
七 与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的关系/249
第五节 与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关系/250
一 与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的关系/250
二 与印度的关系/251
三 与巴基斯坦的关系/251
四 与东非国家的关系/252
第六节 与西方国家的关系/253
一 与英国的关系/253
二 与美国的关系/254
三 与日本的关系/256
四 与法国、联邦德国的关系/256
第七节 与中国的关系/257
一 中国与阿曼的关系源远流长/257
二 中国与阿曼建立外交关系/259
三 中国与阿曼多层次友好交往/260

主要参考文献/266
一 英文文献/266
二 阿拉伯文文献/268
三 中文文献/268
后 记/270

精彩书摘

水资源是民族财富和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978年阿曼成立水电部,任命原农业、石油和矿产部法律顾问哈穆德。阿卜杜拉。哈利夫为水电大臣。1989年又单独成立了水资源部。水资源部的职能是开发和保护水源,提出总的政策,制定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协调一致的长期用水计划,进行研究和探测,以期开发和保护水资源。该部还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保护水资源和指导水消耗。例如,对阿曼全境的水井进行统计并记录在案;打井须经水资源部批准,除满足人、畜饮用和浇灌树木所需之外,不得将水井加深;对全国的地下水补给坝进行经济和技术效益的研究等。雨水对阿曼人的意义重大,水坝对于储存雨水和补充地下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年阿曼全国共有水坝57座,有17座用于补充地下水,40座用于储存地表水。
水是发展农业的命脉,古代阿曼人在水资源下游地下数米深的地方修建暗渠,再把地下水通过水渠引入庄稼地,这种灌溉系统叫做“法拉吉系统”。有些灌渠是在地下几十米深的地方挖掘的,这在当时没有使用任何机械的条件下建成灌渠是个奇迹,充分显示了古代阿曼人的聪明才智。另有一种说法是,“法拉吉系统”是由伊朗人传人阿曼的,并非阿曼人发明创造。现在一些修建于1500年前的“法拉吉系统”仍在使用。“法拉吉系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达吾迪”是指深达几十米、长达几.公里的灌渠;“安尼”是指从泉水中取水的灌渠;“嘎儿”是指从绿洲水源上游取水的灌渠。为了维护这一宝贵的水资源系统,20世纪70年代,阿曼政府通过挖辅助井等措施重新修建了这些灌渠。全国现存的“法拉吉系统”仍有4000多个。

前言/序言

  多维视野中的阿曼序言多维视野中的阿曼阿曼自独立以来的变迁历程和轨迹表明,其对历史发展道路的选择,特别是对政治体制的设置,是受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等综合条件和因素制约而成,是上述条件和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阿曼的历史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 参与型政治发展
  阿曼政治制度的最大特征是卡布斯苏丹试图最大限度地吸纳国民参与国家事务。曾主管阿曼事务的美国大使查尔斯(CecilO.Charles)称阿曼政治为“参与型政治”(ParticipatoryGovernment)。这种“参与型政治”主要表现在阿曼卡布斯苏丹的“亲民之旅”和相关机构和制度的构建,包括:《国家基本法》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完善与健全的协商会议;行政系统的阿曼化;重视妇女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公共服务系统的完善。卡布斯苏丹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逐渐扩大国民的政治参与,巩固其统治基础。“参与型政治”模式表明,阿曼政治发展正沿着逐渐成熟的路径和趋势迈进,显示了卡布斯苏丹的远见卓识。正如美国大使查尔斯所说:“阿曼30多年的参与型政治构建,表现了卡布斯苏丹是一位具有深谋远虑的统治者”。但是,阿曼的“参与型政治”并不等于西方的民主化,它是卡布斯苏丹根据现实国情与阿拉伯地区文化传统基因有机结合所产生的政治统治机制。
  二 多元化经济格局
  为打破国家单一依赖石油产业的经济格局,阿曼实行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主导,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阿曼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有三:一是将建立开放型、多元化、易调节的经济体系,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二是推进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孕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三是提高阿曼国民的文化素质,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上述任务,阿曼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吸引外资;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加速推进产业多元化,重点发展农业、渔业;培养中小企业和开发矿产资源;经济私有化;就业阿曼化;等等。阿曼的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1970~1985):阿曼经济发展的重点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1986~1995):阿曼开始改变发展石油经济的单一模式,重点发展工业、农业和渔业,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趋势。第三阶段(1996~2005):阿曼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收入多样化、产业多元化、就业阿曼化。2006年是阿曼实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其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原油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为9%;天然气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到10%;非石油生产部门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到29%。
  三 全方位外交结构
  卡布斯苏丹早在1984年就提出“广交友,少树敌”的口号,坚持在友好、互信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2002年11月4日,卡布斯苏丹在阿曼委员会年度会议上说:“我们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友好的。我们始终站在正义、和平和公平的一边。我们呼吁世界各民族和睦相处,各种文化相互交往,根除那些产生仇恨的不公平、非正义的根源。这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在对外交往中,卡布斯苏丹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奉行睦邻友好、不干涉他国内政、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其次,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支持区域性组织和国际组织的活动;再次,加强同阿拉伯各国的关系,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鼓励阿拉伯国家为解决分歧进行建设性对话,努力实现本地区公正、全面的和平。根据上述原则和目标,阿曼开展全方位外交。1970年与阿曼建交的国家只有3个,2003年已发展到140个。此外,阿曼还参加了105个区域性和国际性组织。阿曼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执行理事和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的执行理事。2002年3月,阿曼签署了伊斯兰会议组织的协议,反对国际恐怖主义。
列国志:阿曼 阿曼,阿拉伯半岛东南角的璀璨明珠。 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承载着悠久的文明史,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也孕育了独特而迷人的文化。本书《列国志:阿曼》,将带您深入探寻这片神秘国度的前世今生,领略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悠久的历史脉络: 阿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它曾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贸易往来的繁忙枢纽。本书将为您梳理阿曼从古代部落社会到伊斯兰王朝兴起,再到近代独立国家的完整历史脉络。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在阿拉伯半岛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其如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建立起独特而坚实的文明基石。 史前文明的遗迹: 我们将探访阿曼境内散布的史前遗址,如乌巴尔(Ubar)古城遗址,了解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以及与外界的联系。 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发展: 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国家之一。本书将详细阐述伊斯兰教如何深刻影响阿曼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以及阿曼在伊斯兰文明发展史上的贡献。 海上贸易的辉煌: 阿曼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曾是强大的海上贸易帝国。我们将聚焦其鼎盛时期的海上贸易网络,了解其如何将当地的特产(如乳香、椰枣)远销海外,又如何从其他地区引进珍贵的商品,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王朝的更迭与兴衰: 阿曼历史上经历了多个王朝的统治,包括伊巴迪派伊玛目国、亚鲁巴王朝、赛义德王朝等。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王朝的兴衰历程,探讨其统治特点、政治制度以及对外关系,从而理解阿曼政治格局的演变。 殖民时期的挑战与反抗: 在近代,阿曼也未能完全摆脱殖民主义的影响。本书将讲述其在葡萄牙、英国等殖民势力影响下的挣扎与抗争,以及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所付出的努力。 独立后的崛起: 1970年,卡布斯·本·赛义德苏丹登基,开启了阿曼现代化的新篇章。本书将重点介绍其在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国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阿曼如何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成为一个稳定繁荣的国家。 独特的地理风貌: 阿曼的地理环境极其多样,从巍峨的山脉到广袤的沙漠,再到蔚蓝的海岸线,每一处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哈贾尔山脉的雄伟: 我们将一同攀登阿曼的“脊梁”——哈贾尔山脉,欣赏其险峻的地貌、隐藏的峡谷和古老的村落。了解山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鲁卜·哈利沙漠的苍茫: 探访被称为“空虚之地”的鲁卜·哈利沙漠,感受其无垠的沙海、变幻的日落和夜晚璀璨的星空。了解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沙漠的独特生态。 海岸线的魅力: 阿曼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碧海蓝天、金沙细浪,为人们提供了绝佳的休闲度假胜地。本书将介绍其沿海城市的风貌,如马斯喀特、塞拉莱等地,以及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绿洲的生命力: 在干旱的土地上,点缀着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洲,为人们提供了水源和食物。我们将探索这些绿洲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在阿曼的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迷人的文化遗产: 阿曼的文化是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本土传统相互融合的结晶,充满了神秘而吸引人的魅力。 伊斯兰的深远影响: 阿曼的社会生活、建筑风格、艺术形式等都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我们将深入了解其伊斯兰建筑的特色,如宏伟的清真寺,以及当地的伊斯兰习俗和节日。 乳香的传奇: 阿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乳香产地之一,乳香在古代贸易和宗教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追溯乳香的悠久历史,介绍其提取过程、多种用途以及在阿曼文化中的地位。 精湛的手工艺: 阿曼拥有众多精湛的手工艺,如银饰制作、陶器烧制、地毯编织等。我们将展示这些传统技艺的魅力,以及它们如何体现阿曼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 阿曼人民热爱生活,热衷于各种节日庆典。我们将介绍其主要的宗教节日和传统节日,如开斋节、宰牲节,以及当地独特的庆典活动。 热情好客的人民: 阿曼人民以其热情好客而闻名。本书将描绘当地人民的生活风貌,他们的家庭观念、社交礼仪以及与外来访客的互动方式,让您感受到阿曼人民的淳朴与善良。 现代阿曼的活力: 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现代阿曼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阿曼正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旅游业、渔业、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教育与科技的进步: 阿曼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阿曼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行绿色能源,保护珍稀动植物,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阿曼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世界各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 《列国志:阿曼》将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一次深入心灵的探索。它将为您揭开阿曼神秘的面纱,让您领略这个国家的历史厚重、自然风光、文化底蕴以及人民的热情。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文化探索者,还是旅行梦想家,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次难忘的阅读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列国志:阿曼》的叙述方式相当独特,它并非线性地讲述历史,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将阿曼的变迁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海盗文化的描绘,那段时期,阿曼的海上力量一度称霸印度洋,他们的战船纵横驰骋,威震四方。虽然听起来有些令人胆寒,但书中也揭示了其中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以及海盗行为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矛盾。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脸谱化,而是尝试去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种种选择。这种多元的视角,让我对阿曼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单一的定式思维。

评分

这本书的书写方式非常吸引人,它并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画面感。我仿佛亲临其境,看到了那些古代的堡垒、宫殿,感受到了阿曼人民的热情好客。书中对宗教建筑的描述也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宏伟的清真寺,承载着深厚的信仰,也见证了阿曼历史的变迁。我尤其喜欢关于苏丹家族的叙述,他们的权谋斗争、治国方略,都展现了作为统治者的智慧和担当。让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由一代代领导者塑造和发展的。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吸引我,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聊天,他娓娓道来,将那些沉睡的历史碎片一点点拼凑起来,呈现出一个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阿曼。书中对政治制度的演变,从部落首领到苏丹的统治,再到后来的现代化进程,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我了解到阿曼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变革时,是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文化特色,这种韧性令人赞叹。读到关于现代阿曼的章节,我看到了一个国家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拥抱现代化的挑战,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

评分

读完《列国志:阿曼》,我对海洋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阿曼人民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他们的渔业、航海术、以及对海洋的敬畏,都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我了解了阿曼人是如何凭借精湛的航海技术,在茫茫大海中搏击风浪,开辟新的航线。书中还提到了阿曼在奴隶贸易中的角色,虽然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历史事实,但作者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呈现,并没有回避,而是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进行解读。这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促使我反思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评分

这本书让我对地缘政治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阿曼地处战略要地,在历史上,它曾多次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书中对阿曼在冷战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保持中立,巧妙周旋,让我看到了一个主权国家在复杂国际关系中的生存智慧。我也了解到,阿曼如何利用其地理优势,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以及它在地区安全稳定中发挥的作用。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剖析,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一直对阿拉伯文化充满好奇,而《列国志:阿曼》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区域文明的窗户。书中对阿曼的语言、文学、音乐、艺术的介绍,让我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传统节日的描写,那些色彩斑斓的服饰、欢快的歌舞,都展现了阿曼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珍视。我了解到,尽管身处现代化的浪潮中,阿曼依然努力地保护和传承着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化自觉。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关于阿曼的历史,我之前了解得实在太少了。翻开《列国志:阿曼》,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历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从书的开篇,作者就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阿曼独特的地貌,那连绵的群山、浩瀚的沙漠,以及点缀其间的绿洲,无不展现出这片土地的壮丽与荒芜并存的魅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古代贸易路线的描写,阿曼扼守着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香料、丝绸、宝石,无数珍贵的货物在这里汇聚、交换,构成了繁荣的商业图景。书中对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港口城市的描绘,让我仿佛能听到海鸥的叫声,闻到海风中夹杂的异域香料气息。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堆砌,更充满了人文的关怀。我被书中对阿曼人民生活方式的深入刻画所吸引,他们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繁衍,如何传承世代的文化和习俗,这些细节都让我深感敬佩。尤其是对部落制度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一个社会运作的另一种模式,不同部落之间的关系、联盟、冲突,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人际关系图。书中对宗教信仰的阐述也十分到位,伊斯兰教如何塑造了阿曼的社会结构、道德观念,以及它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其他文化交融,展现出一种包容而坚韧的力量。我常常在阅读时停下来,想象着那些生活在千年之前的阿曼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梦想,仿佛与我近在咫尺。

评分

我一直对古代文明的贸易网络很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阿曼作为连接阿拉伯半岛、非洲和亚洲的重要节点,其商业活动的繁荣程度远超我的想象。书中对丝绸之路海上延伸部分的详细描绘,让我认识到阿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些远航的商船,载满着香料、宝石、手工艺品,从阿曼出发,驶向遥远的东方,又将东方的丝绸、瓷器带回。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些古老的港口,来自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繁忙交流的景象。这种跨文化的互动,对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分

总而言之,《列国志:阿曼》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它以详实的内容、生动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阿曼。我从这本书中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更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坚韧、智慧和文化魅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东地区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相信你们也会像我一样,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阿曼故事。这本书让我对旅行阿曼充满了期待,想要亲眼去看看那些书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去感受那份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

评分

真的特好看

评分

评价只是为了得分,买的东西太多,没法细评

评分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评分

阿曼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阿曼居民约40%从事农鱼牧业,多数人民自给自足。主要产物为为大麦、耶枣、乳香、棉花、煤、金、石油、铜、铁。

评分

评价只是为了得分,买的东西太多,没法细评

评分

真的特好看

评分

不错

评分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心得体会《教师读书心得》。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评分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