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誌:阿曼

列國誌:阿曼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仝菲,韓誌斌 著
圖書標籤:
  • 阿曼
  • 曆史
  • 列國誌
  • 中東
  • 阿拉伯
  • 文化
  • 政治
  • 地理
  • ????????
  • ????????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12504
版次:1
商品編碼:1035565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列國誌叢書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6
字數:24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阿曼全稱阿曼蘇丹國,是阿拉伯半島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5000年的曆史。它位於海灣、印度洋和東部非洲之間的交通要道,扼守著海灣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資源豐富,蘊藏質量很好的原油和儲量頗豐的天然氣。它與我國的友好交往始於漢代,源遠流長。《列國誌:阿曼》為讀者瞭解阿曼的地理和人文、過去和現在提供全景式的介紹。

作者簡介

仝菲,1975年6月生於山東。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民主建國會北京市理論委員會委員。1997年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專業,2003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西亞非洲研究係碩士學位,現為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自從事科研工作以來先後在海灣國傢長期留學、工作,目前主要從事中東地區社會發展、現代化和經濟等方麵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院、所級重點課題研究。參加撰寫的著作有:《中東非洲發展報告》、《當代西亞非洲國傢社會保障製度》、《中國對外關係中的颱灣問題》、《世界經濟年鑒》、《亞洲年鑒》等,發錶的論文主要有《阿曼蘇丹國投資市場分析》、《中東天然氣的崛起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等。
韓誌斌,1975年3月生於內濛古。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曆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東曆史、現代化、國際關係以及阿拉伯一伊斯蘭文化研究。先後主持瞭國傢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伊拉剋復興黨民族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等六項科研項目。在《世界曆史》、《世界宗教研究》、《史學理論研究》、《西亞非洲》、《外交評論》、《世界民族》、《國際論壇》、《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期刊發錶論文40多篇。撰寫瞭《巴林》(“列國誌”叢書),參與瞭《中國大百科全書》(修訂版)、《中東國傢通史》海灣五國捲、《中東通史簡編》等著作的撰寫工作。

目錄

序言 多維視野中的阿曼/1
第一章 國土與人民/1
第一節 自然地理/2
一 地理位置/2
二 行政區劃/2
三 地形特點/8
四 水資源/8
五 氣候/10
第二節 自然資源/11
一 礦物/11
二 植物/14
三 動物/16
第三節 居民與宗教/19
一 人口/19
二 民族/22
三 語言/23
四 宗教/24
第四節 民俗與節日/26
一 民俗/26
二 節日/32

第二章 曆史/33
第一節 上古簡史(公元前3000年以前~公元7世紀)/33
一 原始社會時期(公元前3000年以前)/33
二 “黑暗時期”(公元前3000~前563年)/35
三 波斯統治下的阿曼(公元前563年~公元7世紀)/36
第二節 中古簡史(7世紀~16世紀初)/38
一 伊斯蘭教産生前後的阿曼/38
二 伊瑪目國統治時期(751~1154年)/42
第三節 近代簡史(16世紀~20世紀初)/49
一 葡萄牙入侵阿曼(1507~1649年)/49
二 亞裏巴王朝的統治(1624~1744年)/50
三 賽義德王朝的近代統治(1743~1932年)/52
第四節 現代簡史(20世紀初~70年代)/57
一 賽義德統治與現代阿曼國傢的開端(1932~1952年)/57
二 賽義德統治的中期(1952~1958年)/58
三 賽義德政權的結束(1958~1970年)/61
四 卡布斯蘇丹政權(1970~)/65
第五節 曆史人物/69
一 賽義德大帝(1791~1856年)/69
二 賽義德·本·泰穆爾(1910~1972年)/70

第三章 政治/73
第一節 國體與政體/73
一 《國傢基本法》/73
二 國傢元首/75
三 協商會議/79
四 國務委員會/83
五 國防委員會/84
第二節 國傢行政機構/84
一 內閣/84
二 內閣行政體係/86
三 地方政府機構/88
四 阿曼化戰略/90
第三節 司法機構/91
一 司法部/92
二 沙裏亞法院/92
三 刑事法院/93
四 國傢安全法院/93
五 皇傢內閣法院/93
六 行政法院/94
第四節 社會團體/94

第四章 經濟/96
第一節 概述/96
一 曆史概況/96
二 卡布斯蘇丹執政後的阿曼經濟/98
第二節 農、牧、漁業/109
一 發展概況/109
二 農業/111
三 漁業/115
四 畜牧業/119
第三節 工業/122
一 石油工業/124
二 天然氣工業/128
三 石油天然氣工業的國際閤作/131
四 其他工業/134
五 工業園區/138
六 閤資項目/141
第四節 交通與通信/142
一 交通/142
二 郵電與通信/145
第五節 財政與金融/148
一 財政收支/148
二 貨幣與金融/150
第六節 對外經濟關係/156
一 古代對外貿易概況/157
二 對外貿易的政策和現狀/158
三 外國資本與外國援助/165
第七節 旅遊業/168
一 旅遊資源/168
二 旅遊業的發展/169
三 旅遊配套設施/171
四 著名旅遊城市和景點/172
第八節 國民生活/176
一 物價/176
二 就業/177
三 工資/178
四 住房/179
五 福利/179
六 稅收/180

第五章 軍事/182
第一節 概述/182
一 國防體製/182
二 國防服務機構/183
三 國防預算/185
第二節 軍種與兵種/186
一 陸軍/186
二 海軍/187
三 空軍/188
四 皇傢衛隊/190
五 準軍事部隊/191
第三節 軍事訓練/193
一 軍事人員阿曼化/193
二 軍事院校/195
三 軍事體育和軍樂隊/195
第四節 對外軍事關係/196
一 軍火貿易/196
二 與英國的軍事關係/197
三 與美國的軍事關係/198
四 與法國的軍事關係/200

第六章 教育、科學、文藝、衛生/201
第一節 教育/201
一 教育方針/201
二 教育發展簡史/202
三 教育體製改革/204
四 高等教育/205
五 特殊教育/208
六 成人教育/208
七 師資培訓/209
第二節 人文科學/210
第三節 文學藝術/212
一 文化政策/212
二 文學/213
三 戲劇電影/214
四 音樂舞蹈/215
五 美術/216
六 文化設施/217
第四節 醫療衛生/218
一 概況/218
二 醫療衛生服務/219
第五節 體育/220
一 傳統體育/220
二 現代體育/221
三 體育成績/221
第六節 新聞齣版/222
一 概況/222
二 通訊社/222
三 報刊/223
四 廣播電視/225
五 互聯網/226

七章 外交/227
第一節 外交政策/227
一 外交原則/227
二 外交目標與形成因素/229
三 外交成就/230
四 對有關國際事件的立場/231
第二節 同地區組織和聯閤國的關係/233
一 加入阿拉伯國傢聯盟和聯閤國/233
二 與海灣閤作委員會的關係/234
第三節 周邊外交/237
一 與也門的關係/237
二 與伊朗的關係/238
三 與沙特阿拉伯的關係/240
四 與阿聯酋的關係/242
五 與科威特、巴林、卡塔爾的關係/243
第四節 與中東其他國傢的關係/244
一 與埃及的關係/244
二 與約旦的關係/245
三 與敘利亞的關係/246
四 與伊拉剋的關係/246
五 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關係/248
六 與以色列的關係/249
七 與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的關係/249
第五節 與印度洋周邊國傢的關係/250
一 與環印度洋區域閤作聯盟的關係/250
二 與印度的關係/251
三 與巴基斯坦的關係/251
四 與東非國傢的關係/252
第六節 與西方國傢的關係/253
一 與英國的關係/253
二 與美國的關係/254
三 與日本的關係/256
四 與法國、聯邦德國的關係/256
第七節 與中國的關係/257
一 中國與阿曼的關係源遠流長/257
二 中國與阿曼建立外交關係/259
三 中國與阿曼多層次友好交往/260

主要參考文獻/266
一 英文文獻/266
二 阿拉伯文文獻/268
三 中文文獻/268
後 記/270

精彩書摘

水資源是民族財富和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1978年阿曼成立水電部,任命原農業、石油和礦産部法律顧問哈穆德。阿蔔杜拉。哈利夫為水電大臣。1989年又單獨成立瞭水資源部。水資源部的職能是開發和保護水源,提齣總的政策,製定同國傢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協調一緻的長期用水計劃,進行研究和探測,以期開發和保護水資源。該部還製定瞭一係列法規和政策,保護水資源和指導水消耗。例如,對阿曼全境的水井進行統計並記錄在案;打井須經水資源部批準,除滿足人、畜飲用和澆灌樹木所需之外,不得將水井加深;對全國的地下水補給壩進行經濟和技術效益的研究等。雨水對阿曼人的意義重大,水壩對於儲存雨水和補充地下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001年阿曼全國共有水壩57座,有17座用於補充地下水,40座用於儲存地錶水。
水是發展農業的命脈,古代阿曼人在水資源下遊地下數米深的地方修建暗渠,再把地下水通過水渠引入莊稼地,這種灌溉係統叫做“法拉吉係統”。有些灌渠是在地下幾十米深的地方挖掘的,這在當時沒有使用任何機械的條件下建成灌渠是個奇跡,充分顯示瞭古代阿曼人的聰明纔智。另有一種說法是,“法拉吉係統”是由伊朗人傳人阿曼的,並非阿曼人發明創造。現在一些修建於1500年前的“法拉吉係統”仍在使用。“法拉吉係統”大緻分為三種類型:“達吾迪”是指深達幾十米、長達幾.公裏的灌渠;“安尼”是指從泉水中取水的灌渠;“嘎兒”是指從綠洲水源上遊取水的灌渠。為瞭維護這一寶貴的水資源係統,20世紀70年代,阿曼政府通過挖輔助井等措施重新修建瞭這些灌渠。全國現存的“法拉吉係統”仍有4000多個。

前言/序言

  多維視野中的阿曼序言多維視野中的阿曼阿曼自獨立以來的變遷曆程和軌跡錶明,其對曆史發展道路的選擇,特彆是對政治體製的設置,是受曆史與現實、內部與外部、主觀與客觀等綜閤條件和因素製約而成,是上述條件和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結果。阿曼的曆史發展具有如下特點。
  一 參與型政治發展
  阿曼政治製度的最大特徵是卡布斯蘇丹試圖最大限度地吸納國民參與國傢事務。曾主管阿曼事務的美國大使查爾斯(CecilO.Charles)稱阿曼政治為“參與型政治”(ParticipatoryGovernment)。這種“參與型政治”主要錶現在阿曼卡布斯蘇丹的“親民之旅”和相關機構和製度的構建,包括:《國傢基本法》確保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和齣版自由;完善與健全的協商會議;行政係統的阿曼化;重視婦女對國傢發展的作用;公共服務係統的完善。卡布斯蘇丹實施這一政策的目的,在於通過逐漸擴大國民的政治參與,鞏固其統治基礎。“參與型政治”模式錶明,阿曼政治發展正沿著逐漸成熟的路徑和趨勢邁進,顯示瞭卡布斯蘇丹的遠見卓識。正如美國大使查爾斯所說:“阿曼30多年的參與型政治構建,錶現瞭卡布斯蘇丹是一位具有深謀遠慮的統治者”。但是,阿曼的“參與型政治”並不等於西方的民主化,它是卡布斯蘇丹根據現實國情與阿拉伯地區文化傳統基因有機結閤所産生的政治統治機製。
  二 多元化經濟格局
  為打破國傢單一依賴石油産業的經濟格局,阿曼實行以油氣資源開發為主導,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戰略。阿曼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有三:一是將建立開放型、多元化、易調節的經濟體係,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根本目標;二是推進私有化和市場經濟,孕育具有競爭力的市場環境;三是提高阿曼國民的文化素質,培養適應經濟發展的高技能人纔。為實現上述任務,阿曼政府采取的具體措施是:調整産業結構,吸引外資;增加收入,促進就業;加速推進産業多元化,重點發展農業、漁業;培養中小企業和開發礦産資源;經濟私有化;就業阿曼化;等等。阿曼的經濟發展戰略分為以下階段:第一階段(1970~1985):阿曼經濟發展的重點為基礎設施建設。第二階段(1986~1995):阿曼開始改變發展石油經濟的單一模式,重點發展工業、農業和漁業,著力推進經濟結構的多元化趨勢。第三階段(1996~2005):阿曼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是收入多樣化、産業多元化、就業阿曼化。2006年是阿曼實施第七個五年計劃的第一年,其國傢經濟發展的具體目標是:到2020年,原油産值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下降為9%;天然氣産值在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增加到10%;非石油生産部門的産值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增加到29%。
  三 全方位外交結構
  卡布斯蘇丹早在1984年就提齣“廣交友,少樹敵”的口號,堅持在友好、互信的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建立外交關係。2002年11月4日,卡布斯蘇丹在阿曼委員會年度會議上說:“我們對任何一個國傢都是友好的。我們始終站在正義、和平和公平的一邊。我們呼籲世界各民族和睦相處,各種文化相互交往,根除那些産生仇恨的不公平、非正義的根源。這是人類的共同利益所在。”在對外交往中,卡布斯蘇丹堅持以下原則:首先,奉行睦鄰友好、不乾涉他國內政、相互尊重國傢主權的原則;其次,遵循聯閤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支持區域性組織和國際組織的活動;再次,加強同阿拉伯各國的關係,支持阿拉伯國傢聯盟,鼓勵阿拉伯國傢為解決分歧進行建設性對話,努力實現本地區公正、全麵的和平。根據上述原則和目標,阿曼開展全方位外交。1970年與阿曼建交的國傢隻有3個,2003年已發展到140個。此外,阿曼還參加瞭105個區域性和國際性組織。阿曼成為聯閤國兒童基金會的執行理事和聯閤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的執行理事。2002年3月,阿曼簽署瞭伊斯蘭會議組織的協議,反對國際恐怖主義。
列國誌:阿曼 阿曼,阿拉伯半島東南角的璀璨明珠。 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承載著悠久的文明史,見證瞭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與碰撞,也孕育瞭獨特而迷人的文化。本書《列國誌:阿曼》,將帶您深入探尋這片神秘國度的前世今生,領略其獨特的魅力與風采。 悠久的曆史脈絡: 阿曼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數韆年前,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它曾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貿易往來的繁忙樞紐。本書將為您梳理阿曼從古代部落社會到伊斯蘭王朝興起,再到近代獨立國傢的完整曆史脈絡。我們將深入探討其在阿拉伯半島曆史中的地位,以及其如何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建立起獨特而堅實的文明基石。 史前文明的遺跡: 我們將探訪阿曼境內散布的史前遺址,如烏巴爾(Ubar)古城遺址,瞭解古代居民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以及與外界的聯係。 伊斯蘭教的傳入與發展: 阿曼是阿拉伯半島最早接受伊斯蘭教的國傢之一。本書將詳細闡述伊斯蘭教如何深刻影響阿曼的宗教信仰、文化習俗和社會製度,以及阿曼在伊斯蘭文明發展史上的貢獻。 海上貿易的輝煌: 阿曼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曾是強大的海上貿易帝國。我們將聚焦其鼎盛時期的海上貿易網絡,瞭解其如何將當地的特産(如乳香、椰棗)遠銷海外,又如何從其他地區引進珍貴的商品,從而促進瞭當地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交流。 王朝的更迭與興衰: 阿曼曆史上經曆瞭多個王朝的統治,包括伊巴迪派伊瑪目國、亞魯巴王朝、賽義德王朝等。本書將深入剖析這些王朝的興衰曆程,探討其統治特點、政治製度以及對外關係,從而理解阿曼政治格局的演變。 殖民時期的挑戰與反抗: 在近代,阿曼也未能完全擺脫殖民主義的影響。本書將講述其在葡萄牙、英國等殖民勢力影響下的掙紮與抗爭,以及其為維護國傢主權和獨立所付齣的努力。 獨立後的崛起: 1970年,卡布斯·本·賽義德蘇丹登基,開啓瞭阿曼現代化的新篇章。本書將重點介紹其在經濟發展、社會改革、國傢建設等方麵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阿曼如何成功地將傳統與現代融閤,成為一個穩定繁榮的國傢。 獨特的地理風貌: 阿曼的地理環境極其多樣,從巍峨的山脈到廣袤的沙漠,再到蔚藍的海岸綫,每一處都充滿瞭獨特的魅力。 哈賈爾山脈的雄偉: 我們將一同攀登阿曼的“脊梁”——哈賈爾山脈,欣賞其險峻的地貌、隱藏的峽榖和古老的村落。瞭解山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 魯蔔·哈利沙漠的蒼茫: 探訪被稱為“空虛之地”的魯蔔·哈利沙漠,感受其無垠的沙海、變幻的日落和夜晚璀璨的星空。瞭解遊牧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沙漠的獨特生態。 海岸綫的魅力: 阿曼擁有漫長的海岸綫,碧海藍天、金沙細浪,為人們提供瞭絕佳的休閑度假勝地。本書將介紹其沿海城市的風貌,如馬斯喀特、塞拉萊等地,以及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綠洲的生命力: 在乾旱的土地上,點綴著一片片生機勃勃的綠洲,為人們提供瞭水源和食物。我們將探索這些綠洲的形成原因,以及它們在阿曼的生態係統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迷人的文化遺産: 阿曼的文化是阿拉伯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本土傳統相互融閤的結晶,充滿瞭神秘而吸引人的魅力。 伊斯蘭的深遠影響: 阿曼的社會生活、建築風格、藝術形式等都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我們將深入瞭解其伊斯蘭建築的特色,如宏偉的清真寺,以及當地的伊斯蘭習俗和節日。 乳香的傳奇: 阿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乳香産地之一,乳香在古代貿易和宗教儀式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書將追溯乳香的悠久曆史,介紹其提取過程、多種用途以及在阿曼文化中的地位。 精湛的手工藝: 阿曼擁有眾多精湛的手工藝,如銀飾製作、陶器燒製、地毯編織等。我們將展示這些傳統技藝的魅力,以及它們如何體現阿曼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豐富多彩的節日慶典: 阿曼人民熱愛生活,熱衷於各種節日慶典。我們將介紹其主要的宗教節日和傳統節日,如開齋節、宰牲節,以及當地獨特的慶典活動。 熱情好客的人民: 阿曼人民以其熱情好客而聞名。本書將描繪當地人民的生活風貌,他們的傢庭觀念、社交禮儀以及與外來訪客的互動方式,讓您感受到阿曼人民的淳樸與善良。 現代阿曼的活力: 在保持傳統文化的同時,現代阿曼也在不斷發展與進步,展現齣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阿曼正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大力發展旅遊業、漁業、製造業等新興産業。 教育與科技的進步: 阿曼高度重視教育和科技發展,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培養高素質人纔,為國傢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阿曼緻力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積極推行綠色能源,保護珍稀動植物,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開放包容的國際視野: 阿曼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世界各國建立良好的閤作關係,展現齣開放包容的國傢形象。 《列國誌:阿曼》將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一次深入心靈的探索。它將為您揭開阿曼神秘的麵紗,讓您領略這個國傢的曆史厚重、自然風光、文化底蘊以及人民的熱情。無論您是曆史愛好者、文化探索者,還是旅行夢想傢,這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次難忘的閱讀體驗。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吸引我,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與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聊天,他娓娓道來,將那些沉睡的曆史碎片一點點拼湊起來,呈現齣一個完整而富有生命力的阿曼。書中對政治製度的演變,從部落首領到蘇丹的統治,再到後來的現代化進程,都進行瞭細緻的梳理。我瞭解到阿曼在麵對外部壓力和內部變革時,是如何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文化特色,這種韌性令人贊嘆。讀到關於現代阿曼的章節,我看到瞭一個國傢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同時,擁抱現代化的挑戰,實現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進步。

評分

總而言之,《列國誌:阿曼》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它以詳實的內容、生動的筆觸,為讀者展現瞭一個豐富多彩的阿曼。我從這本書中不僅學到瞭曆史知識,更感受到瞭一個民族的堅韌、智慧和文化魅力。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東地區曆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相信你們也會像我一樣,被這本書深深吸引,在字裏行間,找到屬於自己的阿曼故事。這本書讓我對旅行阿曼充滿瞭期待,想要親眼去看看那些書中所描繪的壯麗景色,去感受那份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文化。

評分

《列國誌:阿曼》的敘述方式相當獨特,它並非綫性地講述曆史,而是通過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將阿曼的變遷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海盜文化的描繪,那段時期,阿曼的海上力量一度稱霸印度洋,他們的戰船縱橫馳騁,威震四方。雖然聽起來有些令人膽寒,但書中也揭示瞭其中復雜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因素,以及海盜行為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矛盾。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他們臉譜化,而是嘗試去理解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種種選擇。這種多元的視角,讓我對阿曼的曆史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是單一的定式思維。

評分

這本書讓我對地緣政治的理解有瞭新的高度。阿曼地處戰略要地,在曆史上,它曾多次成為大國博弈的棋盤。書中對阿曼在冷戰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在東西方兩大陣營之間保持中立,巧妙周鏇,讓我看到瞭一個主權國傢在復雜國際關係中的生存智慧。我也瞭解到,阿曼如何利用其地理優勢,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能源供應國,以及它在地區安全穩定中發揮的作用。這種對國傢命運的深刻剖析,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關於阿曼的曆史,我之前瞭解得實在太少瞭。翻開《列國誌:阿曼》,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曆瞭那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從書的開篇,作者就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阿曼獨特的地貌,那連綿的群山、浩瀚的沙漠,以及點綴其間的綠洲,無不展現齣這片土地的壯麗與荒蕪並存的魅力。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古代貿易路綫的描寫,阿曼扼守著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自古以來就是連接東西方的橋梁,香料、絲綢、寶石,無數珍貴的貨物在這裏匯聚、交換,構成瞭繁榮的商業圖景。書中對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港口城市的描繪,讓我仿佛能聽到海鷗的叫聲,聞到海風中夾雜的異域香料氣息。

評分

這本書不僅僅是曆史的堆砌,更充滿瞭人文的關懷。我被書中對阿曼人民生活方式的深入刻畫所吸引,他們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繁衍,如何傳承世代的文化和習俗,這些細節都讓我深感敬佩。尤其是對部落製度的解讀,讓我看到瞭一個社會運作的另一種模式,不同部落之間的關係、聯盟、衝突,都構成瞭一幅生動的人際關係圖。書中對宗教信仰的闡述也十分到位,伊斯蘭教如何塑造瞭阿曼的社會結構、道德觀念,以及它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與其他文化交融,展現齣一種包容而堅韌的力量。我常常在閱讀時停下來,想象著那些生活在韆年之前的阿曼人,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夢想,仿佛與我近在咫尺。

評分

讀完《列國誌:阿曼》,我對海洋的認識又加深瞭一層。阿曼人民的生活與海洋息息相關,他們的漁業、航海術、以及對海洋的敬畏,都在書中得到瞭生動的展現。我瞭解瞭阿曼人是如何憑藉精湛的航海技術,在茫茫大海中搏擊風浪,開闢新的航綫。書中還提到瞭阿曼在奴隸貿易中的角色,雖然這是一個令人不快的曆史事實,但作者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去呈現,並沒有迴避,而是將其置於當時的社會經濟背景下進行解讀。這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復雜性和多麵性,也促使我反思人類社會的發展曆程。

評分

我一直對古代文明的貿易網絡很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提供瞭非常寶貴的資料。阿曼作為連接阿拉伯半島、非洲和亞洲的重要節點,其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遠超我的想象。書中對絲綢之路海上延伸部分的詳細描繪,讓我認識到阿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些遠航的商船,載滿著香料、寶石、手工藝品,從阿曼齣發,駛嚮遙遠的東方,又將東方的絲綢、瓷器帶迴。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些古老的港口,來自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為瞭共同的利益而繁忙交流的景象。這種跨文化的互動,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評分

我一直對阿拉伯文化充滿好奇,而《列國誌:阿曼》則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這個區域文明的窗戶。書中對阿曼的語言、文學、音樂、藝術的介紹,讓我對這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有瞭初步的瞭解。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傳統節日的描寫,那些色彩斑斕的服飾、歡快的歌舞,都展現瞭阿曼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的珍視。我瞭解到,盡管身處現代化的浪潮中,阿曼依然努力地保護和傳承著自己的文化遺産,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文化自覺。

評分

這本書的書寫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並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畫麵感。我仿佛親臨其境,看到瞭那些古代的堡壘、宮殿,感受到瞭阿曼人民的熱情好客。書中對宗教建築的描述也讓我印象深刻,那些宏偉的清真寺,承載著深厚的信仰,也見證瞭阿曼曆史的變遷。我尤其喜歡關於蘇丹傢族的敘述,他們的權謀鬥爭、治國方略,都展現瞭作為統治者的智慧和擔當。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由一代代領導者塑造和發展的。

評分

阿曼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開采石油,現已探明石油儲量近7.2億噸,天然氣儲量33.4萬億立方英尺。煤儲量約3600萬噸,金礦儲量約1182萬噸,銅儲量約2000萬噸,鉻100萬噸。雖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經濟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相對也較緩慢,但仍算是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傢,人均GDP約2萬美金。

評分

評價隻是為瞭得分,買的東西太多,沒法細評

評分

不錯

評分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颱灣教育傢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彆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纔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纔能成為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隻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麵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瞭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贊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錶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心得體會《教師讀書心得》。那些特彆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隻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彆的愛給特彆的他們,百花齊放纔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評分

阿曼在20世紀60年代已經開始開采石油,現已探明石油儲量近7.2億噸,天然氣儲量33.4萬億立方英尺。煤儲量約3600萬噸,金礦儲量約1182萬噸,銅儲量約2000萬噸,鉻100萬噸。雖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經濟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十分薄弱,發展相對也較緩慢,但仍算是一個較富裕的阿拉伯國傢,人均GDP約2萬美金。

評分

作為一名一綫的教師,我很高興的告訴大傢,我在京東商城買過無數的書。

評分

阿曼蘇丹國(中國古代稱其為“祖法兒”)是位於西南亞洲,阿拉伯半島東南沿海的一個國傢,西北與阿拉伯聯閤酋長國接壤,西麵毗鄰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門。阿曼的海岸南方和東方臨阿拉伯海,東北方則抵阿曼灣。

評分

真的特好看

評分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緻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瞭本書,給瞭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