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

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海汶 摄影
图书标签:
  • 民族
  • 中国
  • 文化
  • 影像
  • 摄影
  • 纪录
  • 和谐
  • 社会
  • 风俗
  • 多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ISBN:9787545205121
版次:1
商品编码:1083300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主要有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等。

目录

1 汉族
2 蒙古族
3 回族
4 藏族
5 维吾尔族
6 苗族
7 彝族
8 壮族
9 布依族
10 朝鲜族
11 满族
12 侗族
13 瑶族
14 白族
15 土家族
16 哈尼族
17 哈萨克族
18 傣族
19 黎族
20 傈僳族
21 佤族
22 畲族
23 台湾少数民族
24 拉祜族
25 水族
26 东乡族
27 纳西族
28 景颇族
29 柯尔克孜族
30 土族
31 达斡尔族
32 仫佬族
33 羌族
34 布朗族
35 撒拉族
36 毛南族
37 仡佬族
38 锡伯族
39 阿昌族
40 普米族
41 塔吉克族
42 怒族
43 乌孜别克族
44 俄罗斯族
45 鄂温克族
46 德昂族
47 保安族
48 裕固族
49 京族
50 塔塔尔族
51 独龙族
52 鄂伦春族
53 赫哲族
54 门巴族
55 珞巴族
56 基诺族

前言/序言


《华夏遗韵:山川壮丽,风土人情》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摄影集,不涉及中国56个民族的影像记录,而是着力展现中华大地辽阔多姿的山川画卷以及各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第一部分:山河锦绣,壮丽风光 巍峨昆仑,雪域高原的召唤: 追溯长江、黄河的源头,探索世界屋脊的神秘魅力。我们将深入喜马拉雅山脉,感受珠穆朗玛峰的巍峨壮丽,俯瞰冰川湖泊的碧蓝如玉。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青藏高原,领略苍茫草原、连绵雪山的雄浑气魄,体验空气稀薄却纯净得令人心醉的独特氛围。本书将通过镜头捕捉高原上变幻莫测的光影,展现日照金山、星河流转的震撼美景,以及高原特有的稀有动植物,如藏羚羊、雪豹等,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这片“世界第三极”的纯粹与野性。 黄土高原,历史的回响: 沿着黄河的脉络,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国文明的摇篮——黄土高原。这里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黄河水在此雕刻出独特的丹霞地貌。我们不仅将展现黄河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更将深入探寻黄土高原上那些古老的村落、窑洞,记录被岁月侵蚀的土墙、风化的城垛,以及在严酷环境中依然坚韧生长的生命。本书将通过色彩浓郁的影像,传达黄土高原厚重、沧桑的历史感,以及这里人民质朴、坚韧的生活态度。 江南水乡,温婉细腻的画卷: 穿梭于长江下游,我们来到温婉如诗的江南水乡。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摇橹船在宁静的河道上缓缓划过,构成一幅幅江南特有的水墨画。本书将细腻地捕捉江南的晨雾、夕阳,以及雨丝轻拂下的朦胧美。无论是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还是乌镇、周庄古镇的千年遗韵,抑或是西湖的波光潋滟,都将一一呈现,带领读者沉浸在这份属于江南的柔情与诗意之中。 塞北风光,粗犷奔放的旋律: 越过长城,我们来到广袤的塞北大漠。辽阔的草原、连绵的沙丘、成群的骏马,构成了塞北粗犷而自由的风景。本书将展现呼伦贝尔草原的春夏秋冬,感受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以及冬季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同时,也将记录额济纳旗胡杨林的金秋盛景,胡杨树在风沙中挺立,展现生命的顽强与辉煌。这里的人们热情豪爽,牛羊成群,马匹奔腾,展现出一种原始而充满力量的美。 西南秘境,奇峰异石的奏鸣: 探索中国西南地区的神秘地带。这里喀斯特地貌发育,山峰秀丽,溶洞奇绝。本书将深入桂林山水,描绘漓江上的山峰倒影,捕捉山水画般的意境。我们将前往张家界,展现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绝世美景,感受“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同时,也将探访云南的石林、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以及其他不为人知的峡谷、梯田,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隐藏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活力。 第二部分:风土人情,万象生辉 市井百态,生活的温度: 褪去壮丽的山川景色,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大地上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将捕捉从繁华都市到古老村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忙碌的身影。清晨菜市场的喧闹,午后茶馆的闲谈,傍晚街头的炊烟袅袅,深夜街灯下的独行者,这些都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卷。我们关注的是食物的香气,是劳作的汗水,是节日的喜悦,是亲情的温暖,用镜头记录下生活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 节庆风俗,文化的脉动: 节日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本书将记录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从春节的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到元宵的灯火阑珊、猜灯谜;从清明祭祖的肃穆,到端午赛龙舟的激情;从中秋赏月、阖家团圆,到重阳登高、敬老爱幼。我们还将深入记录一些地方性的特色民俗活动,如庙会、祭祀典礼、婚嫁习俗等,通过影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以及人们在节庆中寄托的美好愿望。 匠心传承,技艺的流传: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传统技艺依然在默默地传承。本书将寻访那些坚守在传统工艺岗位上的匠人。他们可能是传承了数代的木匠、泥瓦匠,也可能是编织、刺绣、陶瓷、雕刻等领域的艺术家。我们记录他们专注的神情,灵巧的双手,以及他们手中诞生的精美作品。这些影像不仅是对技艺的记录,更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追求极致的品格。 饮食文化,味蕾的盛宴: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本书将通过镜头展现中国各地独具特色的美食。从街头巷尾的小吃到国宴级的佳肴,从精致的点心到粗犷的炖菜,我们都将努力呈现食物的色、香、味。我们将记录烹饪的过程,食材的新鲜,以及人们享用美食时的满足与快乐。这不仅是对味蕾的诱惑,更是对中华饮食文化多样性的展现,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哲学。 自然之语,人与环境的对话: 本书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我们记录农民在田间辛勤耕耘的身影,渔民在水面上劳作的场景,以及牧民在草原上放牧的景象。这些画面展现了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如何与土地、河流、山林共同生活,获取生存所需。我们也将捕捉那些充满生命力的角落,如辛勤采蜜的蜜蜂,在麦田里翱翔的飞鸟,以及古老村落旁静静流淌的溪水,传递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信息。 《华夏遗韵:山川壮丽,风土人情》是一次视觉的旅程,一次心灵的探索。它试图通过精美的摄影作品,带领读者领略中华大地的壮丽与秀美,感受中国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与深邃。这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中国、热爱生活的人们的读物,让我们一同沉醉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它永恒的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我一直对历史和社会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的渴望。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家庭伦理、以及他们的婚丧嫁娶的习俗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了解到,在一些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中,整个部落的社会组织都围绕着畜牧业的规律而展开,这种高度的协同性和社群意识,是现代社会难以想象的。书中对一些传统习俗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不同民族对生命、家庭、以及社区的独特理解。例如,书中对苗族“赶场”的描述,不仅仅是简单的集市活动,更是一种社交、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在那里,年轻人可以自由恋爱,长者可以交流经验,整个社区的凝聚力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加强。书中对一些民族的口头文学和民间故事的收录,更是让我惊叹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充满哲理和智慧的传说,仿佛是民族的智慧结晶,代人传颂,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古代哲学思想的探讨,它们虽然不像汉族传统哲学那样体系化,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东方智慧,对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

评分

读完《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介绍,虽然我无法完全掌握,但通过文字的描述,我感受到了不同语言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我了解到,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它们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情感和思维方式。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民族在文字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以及他们如何努力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字。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和传说中的语言运用所打动,那些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词句,让我领略到了语言的魅力。我发现,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思想的载体,是文化的根基。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语言的多样性,也更加意识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

《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同质化的概念,而是由56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共同构成的绚烂画卷。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的深入剖析,让我大开眼界。我看到了那些精美绝伦的刺绣、五彩斑斓的织锦、以及设计独特的头饰和佩饰,它们不仅仅是遮体御寒的衣物,更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了解到,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都蕴含着复杂的象征意义,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可能代表着某种祝福、某种信仰,或者某种历史事件。书中对一些民族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的展示,也让我对匠人的专注和坚持肃然起敬。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年轻一代如何继承和创新民族服饰的介绍,他们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赋予了古老的服饰新的生命力,让我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希望和未来。这本书让我明白,尊重和欣赏各民族的独特之处,是构建真正和谐社会的基础。

评分

翻阅《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之中,每一页都散发着独特的芬芳。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的描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依山而建的吊脚楼,还是散落在草原上的蒙古包,亦或是掩映在竹林中的傣族竹楼,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书中对这些建筑的选址、材料、以及建造技艺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我了解到,许多少数民族的建筑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象征意义,它们不仅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庇护,更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的描写,从盛大的春节联欢到庄严的祭祖仪式,每一个活动都充满了仪式感和社区参与感,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民族凝聚力。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节日习俗的细节描绘所打动,例如,制作特殊的节日食品、穿戴隆重的节日服饰、以及进行富有特色的节日表演,都展现了各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

评分

读罢《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共鸣,仿佛也随之踏上了这片土地,与书中描绘的每一个民族进行了深刻的交流。书中对于各民族的迁徙历史、生活方式的梳理,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表面的展示,更深入地挖掘了每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足迹,以及他们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如何与其他民族互动,共同塑造了今天的中国。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一些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的描述,他们依山而居,与自然和谐共处,那种古朴而纯粹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书中对他们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如何保护传统文化,都进行了详实的介绍。例如,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发展,也有效地保护了他们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某个民族的饮食文化时,不仅仅列举了他们的特色菜肴,还详细描述了食材的来源、烹饪的技巧,以及这些食物在民族节日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让我对他们的饮食习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民族融合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智慧和温情,展现了不同民族之间如何化解矛盾,携手共进,共同建设国家的历史进程,让我深感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评分

如果说《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是一部视觉的盛宴,那么它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呈现了各民族的外在形象,更试图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书中对一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描述,让我对他们与自然、与宇宙的独特连接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了解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信仰体系中,万物有灵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并将自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书中对一些民族的祭祀仪式和宗教节日的描绘,虽然我未曾亲身经历,但通过文字和影像,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虔诚与庄重。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长者关于人生哲理的访谈所打动,他们朴素却深刻的话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对人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这让我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难得的宁静和启示。书中还探讨了一些少数民族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如何保持自身文化认同,以及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的挑战,这让我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本书让我明白,和谐并非意味着同质化,而是尊重和欣赏差异,并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共同前行。

评分

《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看见”的史诗。它让我看见了那些曾经只在地图上存在过的名字,看见了那些只在新闻中零星出现的身影,看见了那些丰富多彩、却又鲜为人知的文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一些少数民族独特音乐和舞蹈的介绍。那些节奏鲜明的鼓点,悠扬婉转的歌声,以及充满力量和美感的肢体语言,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了解到,许多民族的音乐和舞蹈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狩猎的节奏、劳作的场景、祭祀的祝祷,都在其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书中对一些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的介绍,让我更加欣赏这些艺术形式的精妙。我尤其对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表演艺术家进行了专门的介绍,他们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艺术中,这种执着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我发现,在这些艺术形式的背后,蕴含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表达,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常常过于关注物质层面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丰富性,而各民族的艺术恰恰是这种精神丰富性的最佳载体。

评分

《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这本书,让我对“和谐”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表面的平静,更是深层次的理解、尊重和包容。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他们淳朴、热情、以及高度的社群意识。我了解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邻里之间的互助和团结是极其重要的,他们注重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慰藉,形成了一种紧密的社会网络。书中对一些民族的待客之道和礼仪的介绍,也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真诚和热情。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民族在遇到困难时,大家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的感人故事所打动,这种朴素而强大的集体力量,是现代社会弥足珍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和谐,源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连接,源于对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源于在共同的家园里,携手共进,互相关爱。

评分

第一次翻开《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就被那扑面而来的壮丽图景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所震撼。我本以为这仅仅是一本展示民族服饰和风俗的画册,但随着一页页翻阅,我逐渐沉浸在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细致的世界里。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照片,而是通过精心的编排和恰到好处的文字,勾勒出中国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核。我尤其被书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展现所打动,那些精雕细琢的刺绣、巧夺天工的木雕、以及炉火纯青的陶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呈现,更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与匠心。当我看到一位藏族老人手中那双布满裂纹却依旧灵巧的手,正在为一件唐卡描绘金线时,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书中对一些传统节庆活动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到温馨的泼水节,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喜悦与活力,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不同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敬畏。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书中融入的民族音乐和舞蹈的介绍,也让我对这些艺术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种独特的韵律和节奏,仿佛能穿透纸页,在脑海中回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影像的呈现,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中国,一个由无数璀璨文化交织而成的美丽画卷。

评分

《中华和谐:中国56个民族影像》这本书,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华大地多元而璀璨的光芒。我从中学习到的,远不止是关于民族的知识,更是关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梳理,虽然篇幅有限,但却能勾勒出大致的脉络。我了解到,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辉煌,也遭遇过挑战,但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书中对一些民族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探讨,也让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在传承自身文化的同时,积极拥抱现代文明的案例,他们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这让我看到了民族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被珍视,每一个个体都值得被尊重,而真正的和谐,恰恰在于对这种多样性的欣赏和保护,在于让每一个民族的生命之火,都能在中华大地上,自由而热烈地燃烧。

评分

38 锡伯族

评分

10 朝鲜族

评分

2 蒙古族

评分

30 土族

评分

50 塔塔尔族

评分

46 德昂族

评分

14 白族

评分

22 畲族

评分

45 鄂温克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