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孔子被神化了两千五百多年,因而也就有了关于他的两千五百多年的神话;孔子也曾被鬼化了一百多年,因而也就有了他的一百多年的鬼话;他曾经是神灵,他曾经是魔鬼,他曾经是幽灵,他曾经是圣人;他曾经受到帝王的顶礼膜拜,他曾经遭到掘墓砸碑的痛打。然而他依然在我们面前挥之不去。神话的时代已经过去,鬼话的时代也已经过去,实话的时代已经到来。
今天,这种历史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批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科学研究孔子的时代已经到来!话说孔子,实话实说,让我们抚去历史的风尘,踏在时代的峰巅,去了解,去接近这位历史上伟大而平凡的哲人吧!
目录
序篇 神话·鬼话·实话
开篇 圣地·圣人·圣经
第一篇 尼山降圣
第二篇 圣母教子
第三篇 有志少年
第四篇 志在云霄
第五篇 千锤百炼
第六篇 好学不倦
第七篇 杏坛春晖
第八篇 周都问礼
第九篇 鲁乱奔齐
第十篇 论政闻韶
第十一篇 知音相求
第十二篇 英才云集
第十三篇 祸起萧墙
第十四篇 乱世英才
第十五篇 夹谷会盟
第十六篇 暗枪暗箭
第十七篇 浊世孑立
第十八篇 故土情深
第十九篇 曲高和寡
第二十篇 匡城历险.
第二十一篇 子见南子
第二十二篇 颠沛流离
第二十三篇 陈蔡绝粮
第二十四篇 子贡救鲁
第二十五篇 孔门双雄
第二十六篇 倦鸟知返
第二十七篇 舌战盗跖
第二十八篇 贤才早逝
第二十九篇 子路结缨
第三十篇 春秋绝笔
续篇
末篇
精彩书摘
闲话三代:夏、商、周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头顶着天,脚踩着地,这个世界上就有了三门学问:天文学、地文学、人文学。人生天地间,人为万物之灵,人就会苦苦探寻:我从何处来?活着为什么?应该怎样活着?这就是人文学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探寻人类生存智慧并取得伟大成果的民族,孔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著名的思想家。
我们习惯于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孔子距今二千五百年,距五千年文明史的开端也是二千五百年,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有学者认为,孔子总结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前二千五百年,又开创了他身后的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我们称为五千年文明史。
中华文明的多元发生与中华民族的多元发生是同一的。生活在渭河到黄河中游地区的是古羌人,相传炎帝是他们的祖先。现在的渭河旁边建有炎帝庙宇,每年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生活在黄河和江淮下游的是夷人,素有九夷之称,相传太昊、少吴是他们的祖先。现在的山东曲阜仍有少昊陵,相传是太昊之子少昊的陵墓。遗憾的是,少昊却很少为人所知,更不知他还曾在曲阜建都。生活在北方的还有戎人和狄人,他们也奉黄帝为自己的始祖。黄帝在中国影响很大,但很少有人知道,司马迁《史记》曾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在南部江汉之间居住着古苗人、古巴人,更南还有“南蛮人”生息在五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自古以来,各民族错落而居,求同存异,接触交流,分化组合,共同组合成今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前身。
称中国为文明古国,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这个文明古国的文明究竟达到怎样的地步?与同时代的文明古国相比,其高下如何?多少年来一直都没有探讨清楚。有的人说起五千年文明古国有些心虚,因为真正讲出来的只有三千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种植业的历史晚于埃及、巴比伦。而实际上,新的考古成果证明,中国的农业种植不比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家晚,有的是世界首创,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198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甘肃民乐县六霸乡东灰山遗址出土了大麦、小麦、高粱、粟、稷五种炭化籽粒,用科学方法测定距今5000年。半坡遗址出土的蔬菜籽,距今有七千年。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距今5600年到。7000年的水稻炭化籽粒。陕西西乡县出土了7000年前的稻壳。在河北磁山遗址发现了珍贵的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石铲和存储粮食的窑坑88个,按体积计算可以存储粮食10万斤以上。特别是河南舞阳贾湖发现8000年前的甲骨上刻有符号,被称为甲骨文早期文字。唐建先生说:“(这)不但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甲骨符号,也是至今我国年代最早的文字或文字前的形式。”因而说中华文明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并不为过!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虚,谨慎。
孟子在谈到孔子时曾说到:“孔子可谓集大成者也。”这个集大成,集的就是上古文明之大成,也主要是集三代文明之大成。三代者夏、商、周三代也。为了突出孔子集三代文明之大成的贡献,孔庙的大殿叫“大成殿”,门叫“大成门”,可见儒家是何等重视孔子集成的功绩。
话说孔子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孔子彬彬有礼地说道:“孔丘告辞。”
评分
☆☆☆☆☆
三、孔子曾经有过“仓库管理员”的身份
评分
☆☆☆☆☆
子路为了卫国的“叛luan”而死,当其肉被卫国人送到孔子面前时,孔子已经感觉到。孔子流着泪对冉求说:“可厚葬于颜回墓旁。”说完他闭上眼睛,默默地坐着。
评分
☆☆☆☆☆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当时他的父亲是名“武将军”,力大无比。母亲是颜襄的女儿,不但贤惠而且很懂得为人处世。当颜襄问各女儿谁想嫁给叔梁纥时,只有16岁的她同意。那时孔父已60岁。所以笔者说孔父“老”而孔母“少”。
评分
☆☆☆☆☆
书中还有很多可称之为传奇的地方,笔者不再赘述。
评分
☆☆☆☆☆
一、孔子“父老母少”
评分
☆☆☆☆☆
南子沉思片刻道:“你是否也把我看做yin dang 之妇?”
评分
☆☆☆☆☆
一、孔子“父老母少”
评分
☆☆☆☆☆
浅尝辄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