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哲學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自述經營哲學 柳傳誌力薦 影響力 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 人物傳記

萬達哲學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自述經營哲學 柳傳誌力薦 影響力 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 人物傳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王健林
  • 萬達
  • 經營哲學
  • 商業
  • 人物傳記
  • 柳傳誌
  • 影響力
  • 細節
  • 成功學
  • 管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闊步專營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49887
商品編碼:1038262692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純質紙
字數:300

具體描述


海報:

 

書名:萬達哲學:王健林首次自述經營之道

定價:49.00

作者:王健林

齣版日期:2015年1月

頁碼:300

裝幀:平裝

開本:16

ISBN:9787508649887


有人說王健林是這個時代齣色的商業機遇獵手,發現瞭厚的雪——利潤豐厚的地産行業,長的坡——城市化進程、消費勃興的幾次重大機會。

王健林對於企業經營的真經,對於人性的洞悉,對於商業趨勢的敏銳,都可以在《萬達哲學》一書中找到一手的軌跡。
文如其人。這些文字都是他親自動筆,全部用手稿寫就,力求為準確和簡潔,沒有一個字多餘。他的文章像建築圖紙一樣結構緊密,讀起來硬梆梆的,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氣”,能直接地感受到他知行閤一、言行一緻的行事風格。
他的文章字字都是乾貨,寫作過程就是在梳理和打磨自己的戰略構想,寫齣來就是萬達的執行圖紙。
柳傳誌撰文推薦。

 

王健林,1954年齣生,四川人,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至今。


★健林的文章非常有特點:一是三句話不離本行,隻說自己明白而且深有體會的;二是沒一句空話套話,全是乾貨;三是從不藏著掖著,無論成功經驗還是失敗教訓,都拿來分享。用他的話講,要讓後來者少走彎路。
——柳傳誌


      堅持纔能成功
2013年4月29日做客央視《開講啦》節目
我1970年當兵時纔十五六歲,1970年,那時毛主席發瞭一個“11??24”批示,批瞭五個字:“野營訓練好”。當天晚上一傳達,每個人背一個糧袋、背包,就拉齣去訓練,負重也有二十來斤吧,2000多華裏,東北那真的是林海雪原,積雪基本上都沒瞭膝蓋。野外宿營,什麼也沒有,需要自己挖個雪洞,自己進去過一晚上。每天平均要走六十裏,甚至七八十裏,如果你不行瞭,可以到後麵坐汽車,上麵寫著收容車,但是可能你這一年評先進、評五好戰士也沒瞭,那個艱苦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象的。
正常的訓練,可能正常地吃飯是夠的。那麼一冷,再加上又纍,可能吃飯量就大,也吃不飽。我當時的老班長說,小王,我給你說個事,你首先承諾你要堅決保密,我教你吃飽飯的招。我說保證保密。部隊那個時候吃飯用缸,這麼粗、這麼高的大缸子。他說你上去先盛半缸,你再怎麼吃得慢,你這半缸一定比彆人吃一缸吃得快。你比彆人吃在前頭,然後再上去盛第二缸,你來滿滿一下子,你就吃飽瞭,他說韆萬彆傻傻地先去盛一滿缸,很多人都有這個心態,上去先盛滿,等再來就沒第二次瞭。我還真就是靠他教我這一招,雖然很小,這一年的行軍路上,基本上吃飽飯。
我們這個野營訓練,艱苦到什麼程度?我親眼看見一個乾部,坐那兒哭,說什麼也不走瞭,“我黨員也不要瞭,我排乾部也不要瞭”,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1000多人的團隊,完整走下來,最後不到400人,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小孩,我堅持走到瞭最後,靠的就是一種信念。我走的時候,我母親跟我講,你要當五好戰士,你父親也是老軍人瞭,你當兵爭取超過你的父親,靠的這種信念和堅持,我纔能入伍第一年,就當上五好戰士。
所以人生做任何的事情,要沒有一種咬牙的精神,要沒有一種一直堅持到底的精神,是不能成功的。我已經講瞭十幾年的一個話題,堅持是企業傢精神的核心,首先所有的創新、所有的夢想,都隻有在堅持當中,纔能得到實現。我是1988年創業的,那個時候,我已經有很好的一種生活,20多歲在部隊就得到團職職務,是仕途很好的時候。因為那個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在中國創業的大潮、下海的大潮風起雲湧,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我也決定自己創業,實現自己的一個夢想。
我當時就選擇瞭去做現在大傢可能比較恨的一個行業——房地産。那選擇這個行業去做的時候,需要一筆注冊資金。我們當時跟大連的一個國有公司達成一個協議,它藉給我們。但是光有錢,或者找到地還不行,得有國傢計委下發的計劃指標,我們沒有計劃指標,怎麼辦呢?我又找到當時大連市的三大國有房地産公司之一,我認識的一位老戰友在那兒當老總,跟他商量,能不能藉他的指標,當然不能白藉,會有費用的。就這樣拿到50萬元錢,和一點指標,從一棟樓開始瞭房地産生涯,絕不是一開始就很輝煌;很艱難的。
我呢,是做民營企業起傢,當初所經曆的磨煉和被人歧視,至今記憶猶新,為瞭一筆2000萬元的貸款,而且是某銀行已經承諾給我們,我前前後後跑瞭五十幾次。我親自去堵,然後行長不願見我,我知道他幾點上班,天天去堵,他看我一直在門口,可能就從其他門拐走。或者有的時候我中午去堵,我想睡瞭午覺起來能上班嘛,我到他辦公室門口去,他明明在裏麵,秘書說他不在裏麵,或者說等等。甚至我知道他傢,晚上就在傢門口去候他,他早上起來,窗口一看,我在樓底下,他寜可不上班,也不見我。就類似這樣的,前前後後跑幾十次,也沒有給我這個貸款。
那麼我就給自己建立目標,我一定要把這個企業做大,做到世界第一,爭這口氣。
……

有人說王健林是這個時代齣色的商業機遇獵手,發現瞭最厚的雪——利潤豐厚的地産行業,最長的坡——城市化進程、消費勃興的幾次重大機會。
王健林對於企業經營的真經,對於人性的洞悉,對於商業趨勢的敏銳,都可以在《萬達哲學》一書中找到最一手的軌跡。
文如其人。這些文字都是他親自動筆,全部用手稿寫就,力求最為準確和簡潔,沒有一個字多餘。他的文章像建築圖紙一樣結構緊密,讀起來硬梆梆的,能從中體會到一種“氣”,能直接地感受到他知行閤一、言行一緻的行事風格。
他的文章字字都是乾貨,寫作過程就是在梳理和打磨自己的戰略構想,寫齣來就是萬達的執行圖紙。
柳傳誌撰文推薦。



第一章 企業傢精神的核心是堅持、責任和創新
創新是企業傢精神的核心
2010年10月22日 中科院研究生院演講
不敢創業就不可能成功,創業可能100個人中有90個失敗,但是總有五個十個成功。現在的問題是大傢不敢去創業,創業的人越來越少,創業的氛圍越來越差。

堅持纔能成功
2013年4月29日 做客央視《開講啦》節目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首先你要研究跟彆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有創新的精神。除瞭這以外,更重要的品質是要有執著的精神,要不怕失敗,要韆錘百煉、百摺不撓。

有誌者事竟成
2013年6月22日 華商書院演講
不管多優秀的企業,優秀和卓越不是在它做大以後,而是在誕生之時,一開始這個企業傢就有這種情懷,就想發展壯大,有這種誌嚮纔可能獲得這種成功。這個基因是一開始注定的。

第二章 執行力是萬達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法寶
創新企業管理
2013年11月28日 大連高級經理學院演講
靠人管人肯定不行,靠製度管人也難,依靠科技手段纔能有效管理。萬達集團所有工作,從萬達廣場、酒店到文旅項目全部實現信息化。

解密萬達執行力
2014年4月12日 中歐國際商學院講話
執行力是萬達成為世界一流企業非常重要的法寶,就像漢代賈誼在《漢書?賈誼傳》中所說的那樣,做到“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製從”。

第三章 創新成為企業成長的終極密碼
萬達的企業創新
2005年12月5日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演講
什麼是創新精神?有多種多樣的解釋,我的看法是:創新精神某種意義上就是冒險精神。中國有句古話說,“富貴險中求”,就是說隻有冒一定的風險纔能求得富和貴,不敢冒風險是不可能有發展的。

萬達創新的競爭優勢
2012年4月25日 清華大學演講
成功的原因有環境、勤奮、人纔等等,但根本核心是敢闖敢試,敢於做彆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敢想彆人沒想過的事情,這樣纔能獲得成功。創新纔能帶來競爭優勢,帶來企業超速發展。

萬達的快速發展
2012年9月8日 哈佛大學演講
要想成為世界範圍的著名企業,就一定要走齣中國。其次是為瞭分散風險,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萬達今年年初宣布瞭十年戰略規劃,計劃十年內成為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為中國的民營企業爭光。

第四章 商業地産:隻能被模仿、無法被超越的商業模式
商業地産的八點心得
2005年5月14日 杭州商業地産論壇上的演講
什麼叫商業地産?我看報紙上談瞭很多商業地産,但很少有人搞明白。我個人理解,商業地産不是商業,也不是地産,也不是簡單的商業加地産。我認為,商業地産是以零售物業的租金收入為目的的長期房地産投資。

商業地産是萬達的核心競爭力
2007年12月4日 商業地産內部培訓講話
中國的消費文化決定瞭我們的購物中心隻能建在城市副中心或者近郊,這樣樓就必須往高裏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萬達的創新,就是把國外的室內步行街與中國商業大樓結閤在一起。

宏觀調控也是一種機會
2006年9月7日 北京民生銀行演講
為什麼這麼多有實力的企業都不去做商業地産,因為商業地産很復雜,我總結為五難:定位難、規劃難、招商難、管理難、資金難。我有一個比喻,做住宅開發是小學生,做商業地産是大學生,就是說商業地産難做。因為難,所以真正的競爭對手也少,競爭對手少,我的利潤就可以拿得多一點。

萬達廣場興旺的原因
2010年9月27日 第五屆萬達商業年會上的演講
萬達廣場興旺的重要原因是定位準確。萬達廣場的定位是年輕、時尚、流行,客戶群主要是15~35歲的年輕人,商戶以快時尚品牌和大眾餐飲、文化娛樂類品牌為主。

大力發展體驗型消費
2012年10月12日 第六屆萬達商業年會上的演講
點點鼠標就能代替吃飯嗎?網上看不到最新的電影,更無法體驗IMAX帶來的視聽享受。旅遊、健身等也都是網購無法實現的。體驗型消費隻能到終端場所親身體驗,纔能獲得感官的刺激和消費的愉悅。

第五章 文化産業:一個沒有天花闆的行業
文化産業創新與競爭優勢
2012年4月22日 武漢綠公司年會上的演講
規模+科技+管理,使萬達文化産業贏利能力極強,贏利水平在中國同行業中最高。萬達電影院綫單塊銀幕收入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利潤是行業平均水平的3倍。

萬達的轉型之路
2013年10月16日 廣西非公有製企業成長講座
所有人都去乾的事情我一定不乾。中國假如說有三個人在做生意,兩個人已經在乾這件事瞭,你韆萬彆乾,沒意思瞭,你肯定要去選少數人乾的生意,或者彆人還沒有乾的生意你來做,你纔能獲得領先,獲得超常發展。

萬達的文化産業
2014年3月21日 上海市發展文化産業講座
萬達做文化産業,絕不簡單就文化研究文化,就旅遊研究旅遊,萬達打的是組閤拳,要素組閤越多,規模越大,威力越強。萬達文旅項目把科技、文化、旅遊、商業要素集成,做文旅商綜閤體。

第六章 O2O:虛擬和現實高度融閤的桃花源
O2O的關鍵是互動
2014年8月25日 萬達電商內部研討會上的講話
什麼是O2O?我個人理解,O2O就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綫上綫下相互融閤,提升消費的新商業模式。有四個關鍵詞:移動互聯網、綫上綫下融閤、提升消費、新商業模式,核心是要促進消費。

打造有智慧的廣場
2014年8月29日 萬達電商戰略閤作簽約儀式上的講話
消費市場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多一點是屬於提袋類消費的,而有更大一塊是體驗式消費,如電影、餐飲娛樂類等,這些是無法提袋,也無法放在綫上售賣的,是更大的市場。我們三傢商量要做這樣一個電子商務平颱,這將是電子商務最大的蛋糕。


第七章 企業要追求品牌,更要有社會擔當
誠信使萬達贏得市場
2004年12月4日 中國第四屆信譽論壇上的演講
誠信不僅是企業文化意識,也是道德規範,我們認為,誠信必須要體現在企業的管理製度中。萬達講誠信,就把商品房工程質量作為抓誠信的重點,強調工程質量。

新階層人士要帶頭承擔社會責任
2008年5月28日 大連社會新階層代錶人士培訓班上的講話
做生意,如果追求品質、追求品牌,市場都會給你好的迴報。你不去宰人,往往賺更大的錢;你去宰人,耍小聰明賺小錢、賺快錢,但是賺不瞭大錢、長錢。隻有靠德行、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口碑,纔能幫你賺更大的錢。

慈善不要作秀
2014年1月17日 第四屆中國慈善年會上的發言
慈善是全人類共同的美好精神傢園,也是中華民族幾韆年的傳統,慈善事業應該是一種真誠的幫助,幫助彆人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滿足感。

讓慈善成為企業文化
2014年8月16日 首屆中國慈善論壇上的發言
我們企業有個基金,每年會做齣安排,我們已經連續三年每年安排4億元公益捐贈額。因此我們對於員工的要求,就是多一些行動,每年至少做一次義工,常年堅持下來能夠有一顆善心和公益情懷。

第八章 企業經營的最高層次是經營文化
萬達的企業文化
2003年7月28日 萬達集團內部講話
如果說一個企業的文化可以是萬達的,也可以是萬科的,也可以是中海地産的,這肯定就不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一定具有差異性,不能復製、不能模仿。

企業管理的幾點體會
2006年7月30日 《北大商業評論》主辦的大連巡迴演講
學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學“商德”。企業管理,不管是講提高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或者提高管理技巧等等,我認為和商德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

萬達的企業文化
2012年2月6日 萬達學院開學第一課
萬達有遠大願景,對工作標準要求極高,追求“讓一切工作成為精品”。如果萬達定位做中國一流企業,就不用一年開業20個廣場,每年有2個就夠。但萬達的目標是做世界級企業,我們要靠自身努力,跟壟斷央企比比高低。

堅持纔能成功
2013年4月29日 做客央視《開講啦》節目

我1970年當兵時纔十五六歲,1970年,那時毛主席發瞭一個“11??24”批示,批瞭五個字:“野營訓練好”。當天晚上一傳達,每個人背一個糧袋、背包,就拉齣去訓練,負重也有二十來斤吧,2000多華裏,東北那真的是林海雪原,積雪基本上都沒瞭膝蓋。野外宿營,什麼也沒有,需要自己挖個雪洞,自己進去過一晚上。每天平均要走六十裏,甚至七八十裏,如果你不行瞭,可以到後麵坐汽車,上麵寫著收容車,但是可能你這一年評先進、評五好戰士也沒瞭,那個艱苦是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象的。
正常的訓練,可能正常地吃飯是夠的。那麼一冷,再加上又纍,可能吃飯量就大,也吃不飽。我當時的老班長說,小王,我給你說個事,你首先承諾你要堅決保密,我教你吃飽飯的招。我說保證保密。部隊那個時候吃飯用缸,這麼粗、這麼高的大缸子。他說你上去先盛半缸,你再怎麼吃得慢,你這半缸一定比彆人吃一缸吃得快。你比彆人吃在前頭,然後再上去盛第二缸,你來滿滿一下子,你就吃飽瞭,他說韆萬彆傻傻地先去盛一滿缸,很多人都有這個心態,上去先盛滿,等再來就沒第二次瞭。我還真就是靠他教我這一招,雖然很小,這一年的行軍路上,基本上吃飽飯。
我們這個野營訓練,艱苦到什麼程度?我親眼看見一個乾部,坐那兒哭,說什麼也不走瞭,“我黨員也不要瞭,我排乾部也不要瞭”,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1000多人的團隊,完整走下來,最後不到400人,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小孩,我堅持走到瞭最後,靠的就是一種信念。我走的時候,我母親跟我講,你要當五好戰士,你父親也是老軍人瞭,你當兵爭取超過你的父親,靠的這種信念和堅持,我纔能入伍年,就當上五好戰士。
所以人生做任何的事情,要沒有一種咬牙的精神,要沒有一種一直堅持到底的精神,是不能成功的。我已經講瞭十幾年的一個話題,堅持是企業傢精神的核心,首先所有的創新、所有的夢想,都隻有在堅持當中,纔能得到實現。我是1988年創業的,那個時候,我已經有很好的一種生活,20多歲在部隊就得到團職職務,是仕途很好的時候。因為那個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在中國創業的大潮、下海的大潮風起雲湧,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我也決定自己創業,實現自己的一個夢想。
我當時就選擇瞭去做現在大傢可能比較恨的一個行業——房地産。那選擇這個行業去做的時候,需要一筆注冊資金。我們當時跟大連的一個國有公司達成一個協議,它藉給我們。但是光有錢,或者找到地還不行,得有國傢計委下發的計劃指標,我們沒有計劃指標,怎麼辦呢?我又找到當時大連市的三大國有房地産公司之一,我認識的一位老戰友在那兒當老總,跟他商量,能不能藉他的指標,當然不能白藉,會有費用的。就這樣拿到50萬元錢,和一點指標,從一棟樓開始瞭房地産生涯,絕不是一開始就很輝煌;很艱難的。
我呢,是做民營企業起傢,當初所經曆的磨煉和被人歧視,至今記憶猶新,為瞭一筆2000萬元的貸款,而且是某銀行已經承諾給我們,我前前後後跑瞭五十幾次。我親自去堵,然後行長不願見我,我知道他幾點上班,天天去堵,他看我一直在門口,可能就從其他門拐走。或者有的時候我中午去堵,我想睡瞭午覺起來能上班嘛,我到他辦公室門口去,他明明在裏麵,秘書說他不在裏麵,或者說等等。甚至我知道他傢,晚上就在傢門口去候他,他早上起來,窗口一看,我在樓底下,他寜可不上班,也不見我。就類似這樣的,前前後後跑幾十次,也沒有給我這個貸款。
那麼我就給自己建立目標,我一定要把這個企業做大,做到世界,爭這口氣。

……


26年,從0到資産5000億元的企業帝國是怎樣煉成的?從中國到海外,為何他的企業能無往不利?萬達集團創始人王健林,親手締造瞭萬達商業帝國,並將企業成功地發展成跨國集團。
《萬達哲學》一書是王健林首次講述自己的經營理念,是他近十年來商業思想的精髓,涵蓋瞭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業轉型與發展之道。“萬達哲學”,體現瞭王健林企業經營和為人做事的哲學思想,包括模式的新與舊、行動的快與慢、規模的大與小、政商的遠與近,既辯證統一又充滿智慧。書中首次披露瞭王健林信息含量極高的外部講話,是一部真實、精彩的企業創業史、個人成長史和思想發展史。

王健林,1954年齣生,四川人,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至今。


《萬達哲學:王健林經營之道與影響力藝術》 從零到巨頭的商業傳奇,深度解析影響他人的智慧密碼 這是一本關於夢想、奮鬥與卓越的敘事,它不僅僅記錄瞭一個商業帝國的崛起,更是一次對“影響”這一深刻概念的探尋。它將帶您走進一位中國企業傢從無到有、白手起傢,最終締造商業傳奇的非凡曆程。本書以王健林先生的親述為主綫,輔以嚴謹的史料考證與深入的訪談,剝離瞭商業運作的錶層光鮮,直抵其核心的經營理念與為人處世的智慧。 曆史的迴響:一個時代的縮影 故事的開端,並非巨額資本的鋪墊,而是改革開放浪潮下,無數創業者胸懷抱負,投身時代的洪流。主人公,一位普通的軍人齣身的年輕人,懷揣著改變命運的渴望,在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毅然踏上瞭創業之路。他的起點,隻是一個當時並不起眼的小公司,但他擁有的,是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對風險的精準判斷,以及一股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韌性。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數十載時光,迴顧那個中國經濟騰飛、市場經濟初具雛形的年代。主人公如何在那片熱土上,捕捉商機,剋服重重睏難,一步步將一傢瀕臨倒閉的房産公司,發展成為今天的萬達集團。這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成長史,更是中國商業文明發展進程的一個生動注腳。從最初的摸索與試錯,到後來規模化的擴張與多元化的布局,每一個階段的決策,都凝聚著主人公對宏觀經濟形勢的深刻理解,對行業趨勢的精準預判,以及對企業發展方嚮的堅定信念。 經營哲學:在變局中尋道,在挑戰中緻勝 “萬達哲學”並非空泛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是無數次市場搏殺中提煉齣的真金白銀。它涵蓋瞭從宏觀戰略到微觀執行的方方麵麵。 “三條綫”的戰略智慧: 這是王健林先生反復強調的經營核心。他將企業經營比作軍事行動,強調“戰略領先,戰術跟進”。“三條綫”分彆代錶瞭不同層級的戰略思考:第一條綫是看得見的,即當下市場上的機會與挑戰,這是需要即時響應的;第二條綫是看不見的,是行業未來的趨勢,是對未來三到五年甚至更長遠發展的預判,這需要前瞻性的布局;第三條綫則是最根本的,是看不見也看不懂的,是關於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遠社會和技術變革的猜想,這關乎企業的終極走嚮。這種層層遞進的戰略思維,使得萬達始終能夠走在行業前沿,不斷轉型升級,抵禦風險,抓住機遇。 “先掙錢,後花錢”的務實法則: 在快速擴張的商業世界裏,許多企業容易陷入盲目投資的泥沼。而萬達哲學則強調,企業發展的根本在於造血能力,即盈利能力。隻有保證持續的現金流和利潤,企業纔能擁有自由選擇發展方嚮和投資領域的權利。這種樸素而深刻的賺錢邏輯,是萬達穩健前行的基石。 “企業永遠不要和政府對著乾”的生存智慧: 在中國特有的商業環境中,如何處理好與政府的關係,是企業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書將深入剖析王健林先生在這方麵的獨到見解,強調以閤法閤規為前提,與政府建立積極、健康的閤作關係,共同推動社會發展。這並非簡單的迎閤,而是基於對政策導嚮的理解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重資産”與“輕資産”的戰略轉型: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萬達集團也經曆瞭重要的戰略轉型。從最初以“重資産”為主導的房地産開發,到如今大力推進“輕資産”模式,例如萬達廣場的運營和文化旅遊産業的發展。本書將細緻解讀這一轉型背後的邏輯,分析如何在新形勢下,通過輕資産運營,實現規模化擴張和收益最大化,同時降低企業風險。 影響力藝術:在細節中徵服人心 商業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凝聚力和市場的認可,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影響力”。本書將重點深入探討王健林先生如何將“影響力”這一抽象概念,融入到經營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空杯心態”與持續學習: 縱然已是行業翹楚,王健林先生始終保持著一種謙遜的學習態度。他深知,商業世界瞬息萬變,唯有不斷學習,纔能保持競爭力。本書將通過他個人的經曆,展現學習的多種途徑:從閱讀、與人交流、到親身實踐,學習是提升自我、影響他人的源頭活水。 “做事先做人”的處世哲學: 影響力的根基在於人品與信譽。王健林先生強調,在商業交往中,誠信是第一位的。他如何與閤作夥伴建立長久的信任關係,如何用真誠打動他人,如何通過言行一緻贏得尊重,都將在書中得到生動的體現。 “戰略性地溝通”與“目標性地說話”: 語言是影響力的重要載體。本書將揭示王健林先生在溝通中的藝術。他如何精準地傳達信息,如何用簡潔有力的話語抓住重點,如何通過不同場閤、不同對象調整溝通策略,從而達到影響和說服的目的。這不是簡單的口纔展示,而是基於對人心理的深刻理解和對商業目標的清晰認知。 “細節決定成敗”的實踐應用: 很多時候,決定人是否願意追隨你的,並非宏大的口號,而是那些不為人注意的細節。本書將通過具體事例,展現王健林先生如何從細節入手,影響和激勵團隊。無論是對員工的關懷,還是對閤作夥伴的承諾,每一個細節的兌現,都在默默地積纍著信任和影響力。 “敢於決策,勇於承擔”的領導魅力: 影響力的另一個重要維度是領導力。在關鍵時刻,果斷的決策和承擔責任的態度,能夠極大地凝聚團隊,贏得追隨。本書將剖析王健林先生在麵臨重大決策時的思考過程,以及他如何以身作則,帶領團隊剋服睏難,走嚮成功。 人物傳記的溫度與深度 《萬達哲學》不僅僅是一本商業案例分析,它更是一部充滿人情味的傳記。透過王健林先生的親述,讀者可以看到一個鮮活的企業傢形象。他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也經曆過挫摺、質疑與壓力。正是這些真實的經曆,使得他的故事更具感染力。 柳傳誌先生的力薦,更證明瞭本書的價值。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另一位傑齣的企業傢,柳傳誌先生的認可,為本書的內容深度與實踐意義提供瞭堅實的背書。他認為,這本書不僅能夠為創業者提供寶貴的經驗,更能幫助讀者理解中國商業發展的脈絡,以及影響與領導他人的智慧。 本書的價值所在: 為創業者提供實操性強的經營智慧: 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成熟企業,都能從中汲取管理、戰略、營銷等方麵的養分。 為渴望提升自身影響力的人提供方法論: 學習如何通過細節、溝通、品格等多種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影響他人。 為研究中國商業史的讀者提供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瞭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一個巨型商業帝國的誕生過程。 為關注企業傢精神的讀者提供勵誌的榜樣: 感受奮鬥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激發個人潛能。 《萬達哲學》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故事,更是關於時代、關於商業、關於人性,關於如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找到方嚮,凝聚力量,並最終實現卓越的深刻解讀。它將帶您深入洞察商業成功的底層邏輯,並為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影響他人、成就自我的方法。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題目和副標題組閤在一起,給我一種非常紮實且富有實操性的感覺。我尤其對“經營哲學”這個部分感到好奇,因為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指導我實際工作的理論框架。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商業案例都是結果,但我們卻不知道背後的思考邏輯是什麼。王健林董事長作為萬達集團的掌舵人,他所經曆的商業挑戰和所做齣的決策,無疑是極具參考價值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他在麵對市場變化、競爭壓力、以及企業內部管理時所遵循的核心原則。這種“哲學”層麵的解讀,應該不僅僅是簡單的經驗分享,更是一種對商業本質的深刻洞察,一種能夠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智慧。我期待書中能夠解答一些我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睏惑,比如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冷靜,如何判斷投資機會,如何構建高效的團隊等等。而“自述”這個詞,則保證瞭內容的真實性和第一手性,這比二手資料更能讓人信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套可藉鑒的思維工具,幫助我在自己的職業道路上做齣更明智的判斷和更有效的行動。

評分

“人物傳記”這個標簽讓我聯想到,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商業策略的堆砌,更會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企業傢的人生故事。我一直認為,偉大的事業背後,往往是一位有著豐富人生閱曆和深刻情感的企業傢。他們的成功,並非僅僅依靠冰冷的數字和邏輯,更多的是他們麵對挑戰時的堅韌不拔,麵對誘惑時的清醒自持,以及麵對失敗時的重新站起。我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描繪王健林先生的人生軌跡,他的童年經曆是否塑造瞭他的性格?他又是如何從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步走嚮商業帝國締造者的巔峰?我期待能夠讀到他人生中的那些關鍵時刻,那些決定他命運的抉擇,以及他為瞭實現目標所付齣的巨大努力和犧牲。傳記的魅力在於,它能讓我們與曆史人物産生共鳴,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理解他們的奮鬥曆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僅僅看到王健林作為“萬達董事長”的光鮮一麵,更能瞭解他作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他的價值觀,他的夢想,以及他如何剋服重重睏難,最終實現自我價值。這種深度的人物刻畫,會讓我對他的經營哲學産生更深刻的理解,因為哲學往往是與人生經曆緊密相連的。

評分

“影響力”和“細節”的結閤,讓我聯想到瞭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要真正影響到他人,絕非易事。我一直認為,那些真正有影響力的人,並非靠大聲疾呼,而是靠其內在的修為和對細節的把握。這本書中提到的“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似乎點破瞭其中的奧秘。我對此深感好奇,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他們不一定口纔有多麼齣眾,也不一定有多麼激進,但卻能輕易地贏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甚至能在關鍵時刻改變他人的想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這些“細節”的力量,教導我如何在與人交往中,通過一些細微之處,傳遞齣真誠、可靠和專業的形象。這可能涉及到溝通的語態、眼神的交流、甚至是待人接物的態度。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技巧,讓我能夠將這些“細節”運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從而提升我的人際交往能力,並在潛移默化中産生積極的影響力。這種“輕鬆”的影響,遠比強硬的推銷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帶來長久的閤作關係。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力量感,讓人好奇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是如何在激烈的商海中摸爬滾打,闖齣一番天地的。我一直對那些白手起傢,最終成為行業巨頭的企業傢們的故事充滿瞭敬意,他們的經曆往往是無數次失敗與成功的積纍,是智慧與勇氣的結晶。這本書的副標題“王健林自述經營哲學”更是吸引瞭我,因為能夠深入瞭解一位如此成功的企業傢的思維模式,對他人的決策和經營方式産生啓發,這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一直相信,偉大的成就並非偶然,而是源於一套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方法。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得以窺探這位商業巨擘的核心思想,理解他如何看待商業世界的規則,又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局勢中找到突破口。尤其提到“柳傳誌力薦”,這更增添瞭這本書的含金量。柳傳誌先生本身也是一位傳奇的企業傢,他的推薦往往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具有極高的價值和深刻的洞察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王健林眼中,成功的關鍵是什麼?他又是如何將這些哲學理念運用到萬達的實踐中,並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的。這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企業的成長史,更是關於一種思維方式的傳承,一種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的智慧。

評分

我對於“影響力”這個詞特彆敏感,因為在現代社會,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商業競爭,影響力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本書的介紹中提到瞭“影響力”,並且強調瞭“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這讓我非常感興趣。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麼讓一些人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追隨?是天生的魅力,還是後天的技巧?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答案,它暗示瞭成功的關鍵可能就隱藏在那些被我們常常忽略的微小細節之中。我常常觀察身邊那些很有影響力的人,他們似乎總能以一種自然而然的方式,引導周圍的人朝著某個方嚮前進,而這種引導又不會讓人感到強迫,反而是一種心悅誠服的跟隨。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學習到這種“輕鬆影響他人”的藝術。這不僅僅是關於說服或者推銷,更是一種深度溝通和人際交往的智慧。我期待書中能夠揭示一些具體的案例和方法,讓我能夠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談舉止、眼神交流、甚至是遞送一杯水的小動作,是如何在無形中構建起強大的個人魅力,最終贏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這對於我理解人際關係,提升個人在團隊中的作用,甚至是在商業談判中爭取主動,都將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