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
原价:85.00元
售价:68.00元
作者:中国质量协会组织写,何桢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300193281
字数:1020000
页码:670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kg
编辑推荐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六西格玛管理在通用、摩托罗拉等全球50058,企业中的成功推广,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六西格玛管理实践者的行列,其中包括宝钢、海尔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作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骨干,六西格玛黑带的专业水平和技能非常重要。成功地推行了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大都十分重视对黑带的训练和培养。作为国内质量管理领域的机构,中国质量协会从2004年10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注册六西格玛黑带的考试和认证工作。本书由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编写而成,是一本性、实用性都很高的六西格玛管理教材。
目录
第1篇 总论
第1章 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1.1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1.2 六西格玛的概念和作用
1.3 六西格玛管理的领导、文化和战略
1.4 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和推进
1.5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
1.6 精益六西格玛
第2章 六西格玛与过程管理
2.1 过程管理基础
2.2 过程绩效度量指标
2.3 顾客驱动与顾客满意
2.4 水平对比
2.5 财务收益
第3章 六西格玛项目管理
3.1 六西格玛项目选择
3.2 六西格玛项目立项表和计划
3.3 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建设
3.4 六西格玛项目监控与促进变革
3.5 六西格玛项目管理与策划工具
3.6 六西格玛项目总结与成果评审
第2篇 DMAIC流程
第4章 界定
4.1 顾客需求分析
4.2 界定项目范围
4.3 确定项目测量指标
4.4 编 制和完善项目立项表
第5章 测量
5.1 过程分析及文档
5.2 概率与数理统计基础
5.3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5.4 测量系统分析
5.5 过程能力分析
5.6 服务过程测量
第6章 分析
6.1 过程分析概述
6.2 探索性数据分析
6.3 假设检验
6.4 方差分析
6.5 列联表
6.6 非参数检验
6.7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6.8 变异源分析
6.9 离散型数据分析方法
6.10 精益分析工具
6.11 服务过程分析
第7章 改进
7.1 创造性思维方法
7.2 试验设计基础
7.3 单因子试验设计与分析
7.4 全因子试验设计与分析I
7.5 部分 因子试验
7.6 响应曲面设计与分析
7.7 混料设计与分析
7.8 调优运算
7.9 常用的精益改进工具
7.10 约束理论
7.11 方案的评价、验证与实施
第8章 控制
8.1 控制阶段概述
8.2 常规控制图
8.3 特殊的控制图
8.4 精益控制工具
8.5 六西格玛项目总结和成果评审
第3篇 六西格玛设计
第9章 六西格玛设计
9.1 六西格玛设计概述
9.2 质量功能展开
9.3 系统设计
9.4 稳健参数设计
9.5 容差设计
9.6 FMEA分析
9.7 面向X的设计
9.8 服务设计概述
附表
常用六西格玛中英文名词索引
参考文献
中国质量协会注册六西格玛黑带知识大纲(2014)
中国质量协会注册六西格玛黑带考试样题
作者介绍
何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导。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学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2009年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全国推进全面质量管理30周年推进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美富布莱特学者;精品课“质量管理”负责人、双语课“质量管理”负责人。首届全球摩托罗拉大学高奖威廉维兹奖(William J. Weisz Award)获得者。近年来发表SSCI/SCI检索和国内重要期刊论文100余篇,编写教材和译著多部;应邀与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卓有成效的项目合作,并提供管理咨询、培训。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六西格玛管理概念的学习者,我对《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的基石,而六西格玛作为一种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方法论,其魅力在于能够系统性地识别并消除流程中的缺陷,从而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这本书的作者是何桢,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且在中国质量协会的组织下编写,这让我感受到了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我这样零基础的读者介绍六西格玛的起源、核心原则、主要工具和方法。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商业场景来展示六西格玛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它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一步步地掌握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等关键流程,让我能够真正地学习并运用六西格玛的管理思想。
评分我是一名长期关注企业精益化运营的研究者,对于《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这本书,我的兴趣点在于它是否能够提供一种更为成熟和体系化的方法论,来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在于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持续改进,这对于任何追求效率和质量的企业而言都至关重要。中国质量协会的组织编写,让我对其内容的专业度和贴合中国本土化实践的程度寄予厚望。我期望这本书能够超越以往的介绍,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探讨,比如六西格玛与敏捷管理、精益生产等其他管理理论的融合与比较,以及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六西格玛管理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涵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展示六西格玛在应对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如何通过六西格玛构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评分对于《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这本书,我有着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期待。作为一名在质量控制和流程优化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深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的巨大作用。中国质量协会的组织编写,让我相信这本书在理论的严谨性和实践的可行性方面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六西格玛工具和技术的深度解析,比如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场景、决策树、根本原因分析(RCA)等。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六西格玛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力发展以及变革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六西格玛改进体系,从而真正将“追求卓越”的理念融入企业的 DNA 中,实现长期的、有意义的变革。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有几年管理经验的职场人士,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团队整体绩效和解决实际业务痛点的有效工具。《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这本书,从其出品方来看,无疑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佳作。中国质量协会的背书,意味着其内容经过了严格的验证和实践的检验,能够帮助我们规避一些理论上的陷阱,更直接地触及核心问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复制的实施步骤和指导,例如如何有效地组建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如何清晰地定义项目目标和范围,如何选择和运用合适的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改进计划,并最终固化成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在项目管理、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让我的团队能够更高效地运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评分这本《六西格玛管理(第三版)》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它背后中国质量协会的组织编写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权威出版,这本身就为这本书的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在管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实践者,我一直对如何系统性地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深感焦虑。市面上的管理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脱离实际,要么内容陈旧。而这本书,从我的初步了解来看,似乎弥补了这些不足。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像是集结了一群在质量管理一线摸索多年的专家智慧的结晶。中国质量协会的参与,意味着其内容更贴近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可操作性。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为国内顶尖的学术出版社,其严谨的审校和出版流程,也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值得信赖。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能够帮助我这样的读者,真正理解六西格玛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