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畅销珍藏版、卡耐基手稿还原版
★《人性的弱点》作为卡耐基的励志经典,荟萃了卡耐基思想理论精华的部分。
★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成功学奠基之作。
★在经济萧条时期之后,本书满足了普遍存在的人性的需要,触动了读者的神经,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特有的借鉴价值。
内容简介
《人性的弱点》作为卡耐基的励志经典,荟萃了卡耐基思想理论精华的部分。
作为一本实用的人际关系著作,该书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弱点,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不断改造自己,从而能有所长进,直至取得*后的成功。在出版史上,本书创造了*世界图书销售的空前记录。在经济萧条时期之后,本书满足了普遍存在的人性的需要,触动了读者的神经,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其特有的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戴尔·卡耐基,20世纪zui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 演说家、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家。
平湖(原名:陈翠),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现为学大培训学校英语讲师,翻译多种英文著作,如《人性的优点》《太阳照常升起》《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目录
自序?写作本书的因缘/001
阅读这本书的九个建议/008
Chapter 1
待人接物的基本技巧/01
1.欲采蜂蜜,勿蹴蜂巢/02
2.人际交往的秘密技巧/16
3.如何才能左右逢源/28
Chapter 2
赢得他人喜爱的六种方法/45
1.如何才能广受喜爱/46
2.如何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57
3.记住人们的名字/65
4.优美而动人的谈吐/74
5.怎样引起别人的兴趣/84
6.让每个人都喜欢你/89
Chapter 3
如何让别人支持你/103
1.你不可能在争辩中获胜/104
2.怎样避免树敌/111
3.如果你错了,就坦率承认/121
4.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更能吸引苍蝇/129
5.苏格拉底的秘密/137
6.对待抱怨的安全办法/143
7.怎么与人合作/147
8.创造奇迹的有效方法/153
9.每个人真正需要的/158
10.没有人会拒绝的请求/166
11.电视剧里都是这样演的/172
12.如果所有方法都不管用,不妨试试这个/177
Chapter4
怎么让别人同意你的观点/183
1.如果一定要批评,请用这种方式/184
2.怎么批评才不会让人气愤/190
3.先承认自己的错误/194
4.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命令/199
5.让对方有面子/202
6.怎么鼓励别人取得成功/206
7.让美誉激励他人/211
8.让对方觉得改变其实很简单/216
9.让人们乐意帮你做事/219
Chapter 5
创造奇迹的信件/225
Chapter6
让家庭生活更加幸福的七种方法/235
1.不要让婚姻变成坟墓/236
2.不要用爱绑架对方/242
3.不要互相指责/245
4.学会欣赏/247
5.女人眼中*重要的事情/251
6.想快乐的话,不要忘记这些/254
7.不要做婚盲/258
附录/265
后记/268
精彩书摘
欲采蜂蜜,勿蹴蜂巢
1931年5月7日,纽约市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追捕格斗。纽约警方经过几个星期的搜捕,终于将重要犯罪嫌疑人——“双枪杀手”克罗雷逼入绝境,在其女朋友的寓所被擒获。
一百五十多名警方人员将克罗雷藏身的顶楼团团围住。他们在屋顶上砸出一个大洞,投入催泪弹,试图将克罗雷逼出来。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四周建筑物上架起了机关枪。大约一个小时以后,这幢位于纽约西区大街的宁静住宅响起了枪声。接着是机关枪“哒-哒-哒-”的爆烈声响。那位“杀警暴徒”克罗雷蹲伏在一个大沙发后面,不时冲警察开枪。上万名纽约市民目睹了这场枪战,群情激奋。这样的场面在纽约历史上可谓闻所未闻。
克罗雷被捕以后,警察局长马罗南发表声明,表示:克罗雷是纽约治安史上*危险的罪犯之一。他杀人就像切洋葱一样,眼都不眨一下!
那么,“双枪杀手”克罗雷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警察向公寓开火的时候,他写了一封公开信。写信的时候,他的伤口正在流血,所以信纸上也染上了鲜红的血迹。克罗雷这样写道:“在我的衣服下面,是一颗疲惫的心。然而同时,那也是一颗仁慈的、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回到不久之前。那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克罗雷和女友开车到长岛的乡间游玩。俩人把车停在路边,正在亲热时,一名警察走了过来,对他说:“给我看看你的驾驶执照。”
克罗雷什么也没说。他拔出自己的手枪,扣动板机,连开数枪,将那位警察打死。接着,他跳出汽车,捡起那位警察的手枪,又向这警察补了一枪。这就是克罗雷所说的“在我的衣服下面,是一颗疲惫的心。然而同时,那也是一颗仁慈的、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克罗雷被判处电椅死刑。被押送到受刑室的时候,你也许会认为他在忏悔“这是我随意杀人应有的下场”。不,他在*后依旧认为“我是因为要自卫,才不得不那么做的。”
这个故事的重点就在于,“双枪杀手”克罗雷到*后都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他对自己没有一丝责备。
也许罪犯都是这样的?如果你这样想,那么不如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我把一生中*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人们,以使他们获得幸福,过上舒服快乐的日子。可是我所得到的只有侮辱,在无止境的追捕中仓皇逃命。”
以上,是阿尔·卡朋说过的一段话。他在美国是臭名昭著的全民公敌,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目,后来在芝加哥被处决。卡朋也从未自责过,他甚至认为自己是在服务大众。可是社会大众都在误解他,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重。
无独有偶,达奇·舒尔茨也有类似的想法。达奇是恶名昭彰的“纽约之鼠”,后来因帮派恩怨被杀死。他在生前曾接受报社记者访问,自称一直在造福群众。
我就这个问题向兴格监狱的典狱长刘易斯·路易斯请教过。他表示:“监狱里的犯人很少会认为自己是坏蛋。他们和你我一样,也是人,也会为自己辩解。他们会找出各种理由,说明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为什么要开枪杀人。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适的理由。无论这些理由是不是站得住脚,他们总要辩解一番。他们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根本不应该被关进监狱里。”
如果连阿尔·卡朋、“双枪杀手”克罗雷和达奇·舒尔茨,还有监狱里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都从未觉得自己是错误的,从不自责,那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不是更加如此呢?
连锁百货商场的创始人约翰·梅格曾经说:“早在三十年前,我就知道责备是愚蠢的行为。想办法克服自己的种种缺陷已经让我够忙了,哪儿还有精力责备上帝没有把天分平均分配给每个人呢?”
约翰·梅格很早就懂得的道理,我却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年才明白过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人们不会为了任何事情责备自己。无论那是怎样严重的错误。
责备是没有用处的,它只会激起反抗,让人急于辩白。责备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自尊,甚至可能引发恨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奖励比惩罚往往更有效。因为好的行为受到奖励的动物,比犯了错误受到惩罚的动物更快掌握学习内容,而且学习效果更加显著。此后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同样适合人类。责备不但不能改变事实,反而可能招来愤恨。
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塞利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我们越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越对责备深怀恐惧。”
因为责备而引起的怨恨不仅不能帮助我们改变,更会影响家人、朋友、员工的积极性。
俄克拉荷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管理员。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确保职工在工地上都佩戴安全帽。乔治每次看到不戴安全帽的员工,都会拿出管理者的**,命令他们一定要戴上安全帽。员工们虽然当时妥协了,但是等他一走开,就会立即把帽子摘掉。
面对这样的状况,乔治决定换一种方式。每次他看到没有戴安全帽的员工,就会很体贴地问他们帽子的尺寸是不是不合适,或者是戴起来不舒服。然后他会很亲切地说明安全帽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建议大家都戴上帽子,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个方法很有效。员工们不再有抵触情绪,违规的频率也显著降低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还可以拿出很多例子。其中*经典的,是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那次著名的争论。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正是那次争论导致了共和党内部分裂,使得伍德罗·威尔逊有机会入主白宫,并在**次世界大战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而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1908年,在西奥多·罗斯福的支持下,塔夫脱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罗斯福前往非洲猎狮。当他回来的时候,看到塔夫脱的执政方式,非常不满。他公开批评塔夫脱的保守主义作风,并决定亲自上阵,再度竞选总统。他还拉了一拨队友,组建了公麋党,这几乎导致共和党就此瓦解。没有了党内大部分势力的支持,在随后的竞选中,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佛蒙特州和犹他州两个选区的选票。这是共和党成立以来*大的失败。
西奥多·罗斯福将之归咎于塔夫脱,而塔夫脱是否内疚呢?当然没有!他眼含热泪地说:“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件事究竟谁是谁非?是罗斯福还是塔夫脱?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但这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严厉指责并没能让塔夫脱觉得自己做错了,相反,塔夫脱一次又一次地重申:“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20世纪初期,“石油保留地贪污案件”的例子。这一丑闻曾经震动整个美国,引发轩然大波。在整个美国历史上,这样的政治丑闻几乎可以说是*所未有。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美国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胡福效力于哈定(美国第29任总统)总统内阁,并负责埃尔克山和蒂波特山的油田开采招标,开采出的石油原本是预留给海军使用的。谁知道这位内政部长并没有公开招标,而是直接将这活外包给了他的朋友爱德华·杜黑尼。作为回报,爱德华“借给”胡福十万美元。阿尔伯特·胡福还利用职务之便,命令海军陆战队开进油田,采取暴力手段驱逐附近的其他开采商。这些开采商在暴力威胁下不得不放弃领地,但是他们并不甘心,于是转而将胡福告上法庭。发生在蒂波特山的这桩丑闻由此大白于天下。这一丑陋交易轰动全美,胡福因此锒铛入狱,而哈定政府和共和党的公信力也一落千丈。
面对排山倒海的谴责,胡福悔悟了吗?完全没有!
几年后,赫伯特·胡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哈定总统被朋友背叛,从此郁郁寡欢,*后含恨而终。阿尔伯特·胡福夫人听闻此言,又急又气,从椅子上跳起来,挥着拳头哭喊道:“什么?说胡福背叛了哈定?一派胡言!我的丈夫从来没有背叛过任何人!即使有一屋子的黄金摆在他面前,他都不会被动摇!他才是被人背叛的那个人!而你们还把他钉上了十字架!”
你看到了——这就是人性。那些作恶者会怪罪所有的人,却从来不会有所悔恨。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下一次,当你忍不住想要指责什么人的时候,不妨深吸一口气,想想“双枪杀手”克罗雷,想想阿尔伯特·胡福。指责就像回旋镖,总会返回来伤害到我们自己。被责备的人可能会为自己辩护,用同样激烈的指责回击,也可能会像那位塔夫脱总统一样,无辜地流泪辩解:“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1865年4月15日早晨,亚伯拉罕·林肯奄奄一息地躺在廉价出租屋的走廊尽头。这座房子就在福特剧院的对面,也就是他遭到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刺杀的地方。林肯颀长的身躯斜卧在破旧的床铺上——这张床对他来说太短了。房间里挂着一幅罗莎·博纳尔的《马市》,当然,那只是粗糙的仿制品。屋里一盏破旧的煤油灯闪着昏黄的光。
在林肯弥留之际,陆军部长斯坦顿说:“躺在这里的,是世界上*优秀的领导者。”
林肯是怎样赢得民众的爱戴的呢?我曾用十年时间研究林肯的一生,并花费三年时间完成了《你所不知道的林肯》一书。我自认为对于林肯的生平和性格已经有了相当全面地了解。在研究过程中,我特意留心了他的为人处世方式。林肯是不是也曾经肆意责备他人?答案是肯定的。在他还只是一个居住在印第安纳州的小伙子的时候,他不但肆意批评他人,还曾写信作诗嘲讽别人。他故意把这些信件和诗歌扔到路上让人捡走,其中一封信还被当事人发现,记恨了他一辈子。后来,林肯搬到伊利诺伊州的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成为了一名执业律师。他经常在报纸上公开抨击对手,还差点因此丧命。
1842年秋天,林肯在斯普林菲尔德的报纸上匿名刊登了一封信,讽刺当地一位狂妄好斗的政客詹姆斯·谢尔兹,使其沦为全城的笑柄。谢尔兹恼羞成怒,想尽办法查出了那封信的作者。当他得知是林肯写的讽刺信,立刻骑上马找林肯决斗。
林肯本不愿打架,可是为了面子,他不得不接受挑战。林肯的胳膊颀长有力,所以他选择了骑兵常用的阔剑为武器,并向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技艺。决斗那天,谢尔兹和林肯来到密西西比河河畔,准备决一生死。幸运的是,在*后的紧要关头,两人的队友及时赶到,阻止了惨剧的发生。
这件事情对林肯来说,是非常震撼的,他也由此学会了宝贵的一课,明白了为人处世*重要的原则。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写过任何侮辱他人的文字,再也没有出言讥讽任何人。可以说,从那以后,林肯再也没有因为任何事情责备过任何人。
内战期间,林肯屡次更换波托马克军团的首领——麦克莱伦、波普、伯恩赛德、胡克、米德——可总是节节败退。林肯怀着沉重的心情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大部分群众都认为这些将领太过无能,可是林肯一直对此保持沉默。他很喜欢一句格言——“不妄议他人,他人才不会妄议自身。”
当周围的人,甚至包括林肯的夫人都在极力谴责南方叛军的时候,林肯说:“不用责怪他们。如果我们处在那样的环境中,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
可是我认为,如果说谁有资格责备别人的话,那一定是林肯。看到下面这件事以后,相信你也会同意我的说法。
1863年7月1日,葛底斯堡战役爆发。7月4日晚,罗伯特·李将军率领部下在暴雨中向南方撤退。撤到波托马克河边时,被高涨的河水挡住了去路。前面是高涨的河水,后面是趁胜追击的政府军,南方军队进退维谷,在此陷入绝境。林肯知道这绝对是天赐良机,只要拿下李将军的这一支队伍,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了。他立刻发电报命令米德将军出兵,而不必通过紧急军事会议。为了以防万一,林肯还派人送去口信,特别嘱咐米德千万不能错失大好良机,要迅速行动。
米德将军是怎么回应的呢?他不肯听从林肯的命令,执意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人性的弱点 经典成功学励志哲学书 改变自己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口才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