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指南
ISBN:9787511866387
定价:68
编著译者: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1
编辑推荐:
★收录院近年审理的知识产权刑事大要案,指导知识产权审判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法官撰写,收录人民法院近几年审理的知识产权刑事大要案,以问题为导向,每一个案例包括基本案情、控辩意见、审判、评析四部分,既能体现审判全貌,让读者明了控辩双方争议焦点问题所在,又针对案件的突出问题进行阐释,有效地指导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作者简介:
暂无作者简介,努力完善中;目录:
假冒注册商标罪
华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假冒注册商标案
——单位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认定
金伏宋假冒注册商标案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非法经营数额的计算
钱海霞假冒注册商标案
——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相同的商标”
张树成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对雇员实施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认定
孙国强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同一种商品”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徐应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理解与认定
刘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明知”的具体认定
华叙文、汪水荣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购买但尚未销售的属于犯罪预备还是未遂
田龙泉、胡智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未遂情况下犯罪数额的具体认定
邱进特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分界限
唐炳良等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
——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其他商标犯罪的区分界限及竞合处理
陈建明等销售伪劣产品案
——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相关罪名的区分界限及竞合处理
黄春海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共犯的区分界限及竞合处理
赵利辉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销售假贵金属纪念币的行为应以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还是出售假币罪处理
张某某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运输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的定性处理
柏宝玉、刘琳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对于已受行政处罚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犯罪事实能否追究刑事责任
晏某某、钟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王学保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
——将回收的空旧酒瓶、包装物与购买的假冒注册商标标识进行组装的行为如何定性
王化新、唐文涛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
——如何认定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
侵犯著作权罪
凌永超侵犯著作权、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
——贩卖普通侵权盗版光碟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张顺等侵犯著作权案
——销售、出版《党章》、《十七大报告》等官方文献图书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梁某侵犯著作权案
——侵犯著作权案件中非法出版侵权图书、非法经营数额以及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王安涛侵犯著作权案
——未经许可将非法获得的计算机软件修改后出售牟利的行为如何定性
舒亚眉等侵犯著作权案
——侵犯著作权罪如何认定
张乐、黄谦、梁文宇侵犯著作权案
——制作、销售“外挂”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
戴玉辉、喻斌斌侵犯著作权案
——复制发行包括复制、发行、既复制又发行
杨虎、韦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同时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和侵犯著作权罪的情况下,如何选择适用罪名
韦盛宝侵犯著作权案
——以网络传播他人作品行为性质的认定
侵犯商业秘密罪
昌达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
——侵犯商业秘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数额如何认定
龚仁贵等侵犯商业秘密案
——如何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中的重大损失
李洪宝等犯侵犯商业秘密案
——软件源代码的商业秘密性与著作权性的竞合
张同洲侵犯商业秘密案
——如何认定作为商业秘密的经营信息
附录相关法律及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有关鉴定问题的通知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有关问题的批复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节录)
公安部关于对侵犯著作权案件中尚未印制完成的侵权复制品如何计算非法经营数额问题的批复
部分内容试读:
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近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审理了一批大案要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总结审判经验,正确适用法律,及时有效指导审判实践,人民法院刑二庭特组织编写了这本《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指南》。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知识产权法律动态的法律从业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够全面、系统地梳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流程和关键点的手册。这本书听起来就非常契合我的需求。我尤其期待它能对当前知识产权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网络侵权、跨境侵权等新型犯罪模式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侦查、取证和管辖难题。如果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新挑战的策略和方法,那将非常有价值。另外,我希望这本书在论述犯罪构成要件时,能够结合最新的司法实践,提供详实且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比如,在涉及“非法复制”、“未经许可”、“实质性相似”等关键判断标准时,能否有清晰的界定和案例支持?对于一些界限模糊的案件,如何做出准确的判断?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进一步加深对知识产权刑事法律的理解,提升自己在处理相关案件时的专业判断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为权利人提供法律保护。
评分坦白说,在收到《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指南》之前,我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处理一直抱有一种“敬畏”和“略懂”的态度。虽然对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但在具体的办案实践中,总感觉摸不着门道,很多细节之处容易出错。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特别希望它能为我们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办案流程,从立案侦查、证据固定、移送审查起诉,到庭审中的举证质证、定罪量刑,能够涵盖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点。我想知道,在收集侵权证据时,有哪些不容忽视的技巧?在进行损害赔偿评估时,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在处理涉案物品时,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法律规定?而且,知识产权案件往往涉及技术秘密和商业信息,如何在保护权利人商业利益的同时,确保案件调查的顺利进行,这也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我们提升办案的专业性和效率,真正做到依法、准确、有效地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维护公平正义。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细细翻阅,但光是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我感到这本书的分量。它承诺要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办理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这对于我们这些在一线办案、经常会遇到知识产权相关案件,但又常常因为专业性太强而感到力不从心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梳理清楚那些错综复杂的法律条文,比如在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这些常见的罪名下,具体的构成要件、证据要求、定罪量刑标准等,都能有清晰的解释和案例支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如何有效地固定证据,如何进行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如何在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环节中避免常见错误,最大程度地保障办案质量,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比如如何界定“复制”、“发行”的范围,如何判断“足以严重侵犯”的程度,以及如何在跨区域、跨国界的案件中协调管辖和证据收集,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操作方法,我对此充满期待。如果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将复杂的理论化为易于理解的实践步骤,那它将成为我们办案的必备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指南》就充满了实用主义的色彩,让我对它寄予厚望。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的堆砌,更能成为一本真正能够指导实践的“操作手册”。我尤其关注书中在“证据”方面的内容,因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证据收集和固定往往是难点和重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全面、有效地收集侵权证据、证据保全的法律程序、以及如何应对对方恶意销毁证据等方面的详细指导。此外,在量刑方面,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量刑幅度、量刑情节的考量因素,以及如何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量刑的分析。对于一些常见的法律适用问题,例如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秘密性”和“价值性”的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足以使他人误认为是他人注册的商标”的判断标准等,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权威的解读和判例,帮助我们在办案中少走弯路,提高办案质量,也是我非常期待的。
评分拿到这本《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指南》后,我第一眼就被它严谨的排版和内容布局所吸引。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法律咨询工作的人员,我深知知识产权案件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尤其是当它涉及到刑事责任时,更是需要高度的精确性和专业判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知识产权犯罪的各种形态,比如侵犯商业秘密、假冒注册商标、侵犯著作权等,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罪名,更重要的是能够详细阐述每一个罪名背后的法理依据、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以及法律后果。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比如《刑法修正案》中关于知识产权犯罪的最新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法律条文在实际办案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分析案件事实,如何认定犯罪行为,如何进行量刑说理。如果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工具书,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时,更加从容、专业地应对,那它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