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高等院校通識教育規劃教材:新編大學體育

21世紀高等院校通識教育規劃教材:新編大學體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平 編
圖書標籤:
  • 大學體育
  • 通識教育
  • 高等教育
  • 體育教學
  • 健康教育
  • 教材
  • 21世紀
  • 大學
  • 課程
  • 運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237927
版次:1
商品編碼:1045169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1
字數:39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新編大學體育》包括體育健康理論(第一章至第五章)和運動技能實踐(第六章至第十五章)兩部分內容。體育健康理論部分對體育與健康、體育鍛煉、體育保健、醫療體育、運動損傷、運動競賽等相關內容進行瞭闡述;運動技能實踐部分對田徑、遊泳、武術、球類、搏擊類、形體類、休閑類、戶外運動和拓展訓練等方麵的常見運動項目做瞭詳細介紹。全書既有理論方麵的深入闡述,又有切閤大學生身心發展的運動能力的訓練,並配有大量趣味性插圖。《新編大學體育》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和正確的運動技巧,而且有利於引導他們養成鍛煉意識、形成體育習慣,為大學生全麵發展奠定基礎。
   《新編大學體育》可作為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程教材,也可以供體育愛好者學習參考。

目錄

第一章 體育與健康 1
第一節 體育演義 1
一、曆史迴顧——追溯體育的軌跡 1
二、人文視野——探尋體育的真諦 3
第二節 健康準則 4
一、健康的內涵 4
二、影響健康的因素 6
三、體育鍛煉與健康維護 7
思考與練習 11
活動與探索 11

第二章 體育鍛煉 12
第一節 科學鍛煉 12
一、科學鍛煉的原則 12
二、科學鍛煉的方法 15
第二節 運動處方 16
一、運動處方的內容 17
二、運動處方的實施 19
思考與練習 21
活動與探索 21

第三章 體育保健 22
第一節 運動衛生 22
一、體育鍛煉的心理衛生 22
二、體育鍛煉的生理衛生 23
第二節 運動營養 26
一、運動供能係統 26
二、膳食營養成分 28
三、運動營養補充 33
第三節 運動按摩 36
一、運動按摩概述 36
二、運動按摩手法 36
三、運動按摩部位 40
第四節 運動損傷 42
一、運動損傷概述 42
二、常見的運動損傷及處理方法 44
思考與練習 46
活動與探索 46

第四章 醫療體育 47
第一節 醫療體育的機理 47
一、中國古代運動養生理論 47
二、醫療體育概述 49
第二節 運動對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50
一、心理性疾病的體育療法 50
二、近視眼的體育療法 52
三、扁平足的體育療法 54
四、頸椎病的體育療法 55
思考與練習 55
活動與探索 56

第五章 體育競賽 57
第一節 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 57
一、國際體育競賽 57
二、國內體育競賽 61
第二節 體育競賽的組織編排 62
一、體育競賽的組織 62
二、田徑競賽的編排 63
三、球類競賽的編排 68
思考與練習 73
活動與探索 73

第六章 田徑運動 74
第一節 田徑運動的簡介 74
一、田徑運動的起源 74
二、現代田徑運動的發展 74
第二節 田賽 75
一、跳高 75
二、跳遠 78
三、三級跳遠 81
四、推鉛球 83
第三節 徑賽 88
一、短距離跑、中距離跑、長距離跑 88
二、跨欄跑 94
三、接力跑 96
思考與練習 102
活動與探索 102

第七章 球類運動 103
第一節 籃球 103
一、籃球運動簡介 103
二、籃球基本技術 103
三、籃球基本戰術 108
第二節 排球 114
一、排球運動簡介 114
二、排球基本技術 114
三、排球基本戰術 121
第三節 足球 125
一、足球運動簡介 125
二、足球基本技術 125
三、足球基本戰術 132
第四節 乒乓球 136
一、乒乓球運動簡介 136
二、乒乓球基本戰術 137
三、乒乓球基本戰術 143
第五節 羽毛球 145
一、羽毛球運動簡介 146
二、羽毛球基本技術 146
三、羽毛球基本戰術 154
第六節 網球 157
一、網球運動簡介 157
二、網球基本技術 158
三、網球基本戰術 162
思考與練習 163
活動與探索 164

第八章 搏擊運動 165
第一節 散打 165
一、散打運動簡介 165
二、散打基本技術 165
第二節 跆拳道 172
一、跆拳道運動簡介 172
二、跆拳道基本技術 173
第三節 女子防身術 178
一、基本技術 178
二、實戰原則 178
思考與練習 179
活動與探索 179

第九章 形體運動 180
第一節 健美操 180
一、健美操運動概述 180
二、健美操基本動作 181
第二節 體育舞蹈 189
一、體育舞蹈概述 189
二、體育舞蹈的基礎知識 190
三、體育舞蹈的基本技術 192
第三節 健美運動 194
一、肌肉健美的練習動作 194
二、健美訓練的原則 200
思考與練習 201
活動與探索 201

第十章 遊泳運動 202
第一節 遊泳常識 202
一、遊泳概述 202
二、遊泳衛生 204
三、熟悉水性 205
四、水上救護 207
第二節 蛙泳 210
一、動作要領 210
二、練習方法 212
第三節 爬泳 214
一、動作要領 214
二、練習方法 216
第四節 仰泳 217
一、動作要領 217
二、練習方法 219
第五節 蝶泳 220
一、動作要領 220
二、練習方法 222
思考與練習 224
活動與探索 224

第十一章 中華武術 225
第一節 武術運動概述 225
一、武術的淵源 225
二、武術的分類 226
第二節 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 227
一、武術基本功 227
二、武術基本動作 232
第三節 太極拳 240
一、太極拳簡介 240
二、二十四式太極拳 241
思考與練習 259
活動與探索 259

第十二章 休閑運動 260
第一節 保齡球 260
一、保齡球運動簡介 260
二、保齡球基本技術 261
第二節 颱球 264
一、颱球運動簡介 264
二、颱球基本技術 265
第三節 輪滑 268
一、輪滑運動簡介 268
二、輪滑基本技術 270
思考與練習 271
活動與探索 271

第十三章 戶外運動 272
第一節 自行車運動 272
一、自行車運動概述 272
二、自行車運動競賽項目 273
三、自行車運動基本技術 275
第二節 攀岩 283
一、攀岩運動的概述 283
二、攀岩運動的裝備 283
三、攀岩運動的基本技術 284
思考與練習 287
活動與探索 287

第十四章 拓展訓練 288
第一節 拓展訓練概述 288
一、拓展訓練的淵源 288
二、拓展訓練的特點 289
三、拓展訓練的流程 290
第二節 拓展訓練項目 291
一、協作能力拓展訓練 291
二、溝通能力拓展訓練 292
三、創新能力拓展訓練 293
思考與練習 294
活動與探索 294

附錄A 大學生體育閤格標準 295
附錄B 大學生體育閤格標準實施辦法 298

參考文獻 300

精彩書摘

3.鍛煉內容應全麵係統
不同的項目鍛煉,所引起的人體的生理變化和機能適應各不相同。例如,長跑側重於學生肺活量和耐力的提高,吊環則能陝速增強手、臂的力量。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包括跑、跳、投、攀爬、懸垂、支撐以及球類、搏擊類、戶外運動、遊戲等豐富的項目,目的就是使身體得到全麵鍛煉,對良性適應起到互補和促進作用,從而促進身體各部分組織器官的整體.發展,使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得到綜閤提高。反之,如果隻是單憑興趣,喜歡什麼項目就隻練什麼,則可能造成身體發展的不均衡和不協調。
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內容、方法要盡可能考慮身體的全麵發展,可以功效大、興趣濃的運動項目為主,其他項目為輔進行全麵鍛煉。強調全身的活動,而不限於局部。
4.鍛煉進程應持之以恒
(1)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強健體魄、完善素質、提升機能、形成技能,不可能-蹴而就,而是需要在長期的運動中,在反復的刺激下,在大腦皮質中建立起動力定型,進而形成動力定型條件反射,使得機能逐漸適應、積纍、提高,逐步、依次、循序地發生變化,拔苗助長不但不利於健康,甚至會造成身體的損傷。
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運動負荷(指體育鍛煉時身體的生理負荷量)的適宜直接影響人體機能的變化,進而對鍛煉效果的優劣産生作用。如果負荷過小,就無法促進機體變化,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如果負荷過大,超齣瞭機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引起睡眠不寜、食欲不振、長期疲勞等不良反應。正確的做法是以一定的運動負荷量作用於身體,一定次數和時間後,引起瞭身體的適應,然後再依據^體對運動的適應性變化,有計劃地逐步增大運動負荷,使身體産生新水平的適應,最終達到增強體質的目標。運動負荷的大小因人、因時而異,同-個人,不同的機能狀態下對負荷的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般而言,每次體育鍛煉以後感到稍纍,但沒有各種不良反應,通過休息恢復較快。這樣的運動負荷基本是閤適的。

前言/序言

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綜閤素質,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大學體育的目標是貫徹執行“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切實地把體育理論和體育實踐結閤起來,把學生培養成21世紀富有競爭力的閤格人纔。本書依據科學發展的要求,緊密結閤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需要和大學體育改革的現狀,以學生為本,從實際齣發,確立以終身體育理念和技能為內容、以學生身心健康為目標的新型體育教學體係,改變單一課堂的狹隘課程教學模式,拓展課外、社會和自然體育資源,引進大量學生喜愛的新穎項目。本書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在知識點選擇和內容編排方麵力求內容豐富、生動易懂。與目前市場上其他同類教材相比,本書具有以下特點。(1)注重基礎性。大學體育是高等院校一門重要的公共課程,因此,本書注重基本概念的介紹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為指導大學生體育活動和運動健身提供瞭理論方法與實踐手段,力求養成終身體育意識。
(2)強調趣味性。全書配有豐富的插圖和閱讀文獻,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所覆蓋的知識麵也更為廣泛,可以更好地啓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突齣實用性。一方麵從學生身心特點齣發,在內容選擇上具有針對性,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大學生較為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麵,對運動項目的介紹充分、清晰,易教、易學、易操作,既可作為大學公共體育課的教學用書,又可作為大學生自我鍛煉的參考用書,將課程建設與學生發展緊密結閤起來。
(4)講求創新性。針對學科知識的無限性和教材內容有限性的問題,在簡要概述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增添瞭新的內容(如基礎理論中的閱讀文獻,運動實踐中的戶外運動、拓展訓練等內容),力求立足體育的前沿,指引大學體育的教學。
《運動之魂:重塑現代身心》 一本麵嚮21世紀大學生的體育通識讀本,它不是一本簡單的教科書,而是一場關於生命、健康與自我潛能的深刻探索。 在知識爆炸、信息洪流裹挾著我們急速前行的21世紀,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學業的壓力、快節奏的生活、高度數字化的社交方式,無不悄然侵蝕著我們寶貴的生命力。傳統的體育教育,往往側重於技能的傳授與體能的訓練,雖然重要,但卻常常忽略瞭體育最核心、最本質的價值——它關乎一個人的精神狀態、生活態度,乃至能否在復雜多變的現代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與力量。 《運動之魂:重塑現代身心》正是基於這一深刻洞察而誕生的。它並非拘泥於某項運動的規則解析,也非僅僅羅列枯燥的健身指南,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體育”這一概念更廣闊的維度,旨在引導當代大學生重新認識運動的意義,發掘運動的潛力,並將運動的精神內化為驅動自身成長、應對挑戰的強大內在力量。 本書旨在為21世紀高等院校的通識教育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引領學生跨越“體育”的固有藩籬,觸及生命、健康、審美、文化、社交、心理等諸多領域,構建一種全新的、更具時代意義的體育觀。 第一部分:運動的哲學之思——生命的律動與存在的意義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跳齣“運動即鍛煉”的狹隘認知,從哲學的高度審視運動在人類生命曆程中的地位與作用。我們將探討: 生命在於運動的現代詮釋: 運動為何是生命最根本的特徵?在信息時代,我們如何理解“動”與“靜”的辯證關係?運動如何幫助我們對抗惰性,保持生命體的活力與創造力? 運動與自我認知: 在運動的過程中,我們如何通過身體的反饋去瞭解自己的極限、潛能與弱點?運動如何成為一種自我探索的媒介,幫助我們認識身體的智慧,理解身心閤一的境界? 運動與自由意誌: 自由的身體是否意味著自由的精神?運動中的自主選擇、規則遵守與挑戰極限,如何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責任感與規則意識? 運動與存在之美: 人體在運動中的力與美,力量與技巧的和諧統一,如何構成一種獨特的生命美學?我們將從藝術、舞蹈、甚至武術等不同維度,去欣賞和體驗運動所蘊含的藝術魅力。 運動與死亡的思考: 麵對生命的脆弱與短暫,運動中的拼搏、挑戰與超越,如何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價值,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麵對人生的起伏? 第二部分:現代身心的“健康密碼”——運動的科學維度與智慧實踐 在深入理解瞭運動的哲學意義後,本部分將迴歸理性與科學,探討運動如何成為現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堅實基石。我們將深入淺齣地解析: 運動生理學的“基本功”: 告彆晦澀的術語,我們將聚焦於運動對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神經係統、免疫係統等關鍵生理指標的積極影響。理解運動如何提升身體的抗壓能力,預防慢性疾病,延緩衰老。 運動心理學的“能量場”: 運動如何成為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的“天然解藥”?內啡肽的奇妙作用,運動後的“愉悅感”是如何産生的?我們將探討運動在改善焦慮、抑鬱,提升自信心、幸福感等方麵的科學證據與實踐方法。 個性化運動的“定製方案”: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適閤他人的運動方式不一定適閤自己。本書將引導讀者認識自己的身體特點、興趣偏好與生活習慣,學習如何科學地選擇適閤自己的運動項目、強度與頻率,製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 運動損傷的“預防與康復”: 運動並非盲目,科學的預防是前提。我們將介紹常見的運動損傷原因,教授讀者基本的拉伸、熱身、放鬆技巧,以及在運動中如何規避風險。同時,也將提供一些基礎的康復指導,幫助運動愛好者盡快恢復。 運動與“數字時代”的平衡: 在屏幕充斥生活的當下,如何利用科技輔助運動,同時又避免過度依賴?我們將探討智能穿戴設備、運動APP的閤理使用,以及如何在虛擬世界與現實運動之間找到平衡點。 第三部分:超越運動場——體育精神在生活中的“遷移與應用” 體育的意義絕不僅僅局限於運動場。本部分將聚焦於“體育精神”的提煉與升華,探討其如何在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社交乃至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發揮關鍵作用。 “永不放棄”的信念: 運動中遇到的睏難、挫摺與挑戰,是磨礪意誌的絕佳機會。我們將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現“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如何在學習中攻剋難關,在生活中戰勝睏境。 “團隊協作”的力量: 無論是集體項目還是團隊閤作,體育都教會我們如何與他人溝通、協作、互助。本書將分析團隊運動如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閤作精神與溝通技巧,這對未來的職場至關重要。 “公平競爭”的原則: 遵守規則,尊重對手,是體育的基石。我們將探討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如何塑造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他們正直、誠信的價值觀,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保持君子風範。 “超越自我”的追求: 體育鼓勵我們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追求更高的目標。我們將引導讀者將這種“超越自我”的精神,遷移到學習的精進、技能的提升、視野的拓展上,實現持續的個人成長。 “運動生活方式”的構建: 運動不應是短暫的熱情,而應是一種融入生活的習慣。本書將鼓勵讀者將運動視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種與生命對話的方式,從而在繁重學業之餘,保持充沛的精力與樂觀的心態。 本書的獨特性與價值: 麵嚮未來的通識教育: 緊扣21世紀高等教育對學生綜閤素質的要求,將體育提升至哲學、心理、社會學等多個維度的通識層麵。 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閤: 在提供深刻理論思考的同時,更注重實操性與可操作性,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運動指導與心理調適方法。 啓發式與互動式: 鼓勵讀者進行自我反思與探索,而非被動接受知識,旨在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構建自己的運動哲學與健康生活方式。 人文關懷與生命關照: 強調運動對個體生命質量的提升,關注學生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的身心健康與全麵發展,具備深刻的人文關懷精神。 語言風格的創新: 采用更加生動、富有啓發性的語言,告彆枯燥的理論說教,以故事、案例、引人入勝的思考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與求知欲望。 《運動之魂:重塑現代身心》是一本獻給每一個渴望健康、積極、充實人生的大學生的讀本。它將引領你發現運動的無限可能,開啓屬於自己的身心重塑之旅,讓你在未來的道路上,以更加飽滿的姿態,去迎接挑戰,去創造精彩,去擁抱屬於你的“21世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現代的,色彩搭配得還算和諧,不過拿到手裏感覺紙張的質感略顯普通,不知道是不是成本控製的原因。我本來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期待,畢竟“新編”二字通常意味著內容會有較大更新,跟得上時代發展。然而,翻閱幾頁後,我發現整體的編排結構上似乎有些陳舊的影子,那種傳統的教科書式的排版風格占據瞭主導地位,缺乏一些能瞬間抓住眼球的創新元素。特彆是對於我們這些剛接觸大學體育的“小白”來說,如果能在圖文排版上多花點心思,比如加入更多生動的插畫或者實際運動場景的攝影作品,而不是大量堆砌文字描述,效果可能會好很多。比如,講到某個基礎動作時,如果能有清晰的分步分解圖,或者哪怕是一個二維碼鏈接到一個簡短的教學視頻片段,那學習起來的效率和興趣度絕對會大大提升。目前來看,視覺上的吸引力還遠遠不夠,希望後續章節能有所改善,讓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也能成為激發運動熱情的媒介。畢竟,體育教育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於直觀的感受和模仿,純文字的描述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評分

在關於“運動與健康管理”這一章節的閱讀體驗,可以說令人費解。內容似乎在努力地將運動與營養、心理健康聯係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也是現代體育教育的必然趨勢。但是,具體到可操作性的建議時,卻顯得空泛而缺乏針對性。比如,談到如何製定個人健身計劃時,書中給齣的建議過於籠統,比如“保持規律運動”和“均衡飲食”,這些都是老生常談,對於一個需要具體指導的學生來說幫助不大。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針對不同體質、不同生活習慣的大學生群體,提供一些模塊化的、可定製的方案模闆。比如,針對久坐的文科生、需要增肌的體育生,或者麵臨考試壓力的學生,應該提供哪些不同的訓練側重點和營養補充建議。現在的內容更像是一種理念宣講,而不是一本實用的“健康行動指南”,這使得它在指導學生實踐層麵上大打摺扣。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坦率地說,有些過於學術化瞭,讀起來感覺像是在啃一本理論專著而非通識教育讀本。很多基礎概念的闡述,動輒引用一些晦澀的術語,對於非體育專業的學生而言,理解門檻設置得有點高瞭。例如,在解釋心肺功能訓練的原理時,書中使用的那些生理學術語堆砌在一起,讓我這個原本對運動科學抱有好奇心的讀者,很快就産生瞭閱讀疲勞。我更期待的是一種平易近人、充滿生活氣息的講解方式,能用大白話告訴我“為什麼要做這個運動”以及“這樣做對我日常有什麼實際好處”。如果能多采用一些貼近大學生活場景的案例,比如如何利用課餘時間高效健身,或者如何調整作息來配閤規律的體育鍛煉,那會更有代入感。現在的這種敘述方式,更像是麵嚮體育係高年級學生的專業教材,對於基礎通識課來說,似乎有些用力過猛,需要更多“翻譯”的工作纔能真正被大眾接受。

評分

我花瞭相當的時間去研究其中關於“團隊項目規則詳解”的那幾章,說實話,感覺內容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欠缺。對於一些主流的、在高校中非常普及的球類運動,比如籃球、足球,規則介紹得還算中規中矩,但細節處理得不夠精細。比如,對於一些容易産生爭議的判罰尺度,書裏隻是輕描淡寫地提瞭一句,缺乏具體的圖示或情景分析來幫助讀者理解裁判是如何在復雜場麵下做齣決斷的。更讓我感到遺憾的是,一些新興的、越來越受大學生歡迎的運動項目,比如飛盤或者攀岩的基礎介紹幾乎是空白的,這與“21世紀高等院校”這個定位似乎有些脫節。通識教育理應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大傢瞭解更多元化的體育活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那些幾十年前就已定型的傳統項目上。如果能加入一些拓展閱讀或者“運動新趨勢”的小欄目,將會大大增加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和時效性。

評分

關於教材的配套資源建設,這本書的錶現讓我感到非常失望。在如今這個數字化時代,一本優秀的教材不應該僅僅是一本印刷品。我本想查找這本書是否提供在綫的學習平颱、習題庫或者教師的輔助教學PPT,但似乎並未發現明確的指引或入口。這意味著,如果我自學這門課程,一旦遇到理解上的睏難,除瞭依靠有限的課堂講解外,缺乏一個即時的、可交互的學習輔助係統。例如,很多運動知識點可以通過互動模擬來加深理解,或者通過在綫測驗來檢驗學習效果。現在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孤立”的,它隻是一個靜態的知識載體,未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優化學習過程。對於一門實踐性與理論性並重的課程來說,這種配套資源的缺失,極大地削弱瞭其作為“規劃教材”的完整性和前瞻性,讓人覺得它似乎停在瞭技術應用相對滯後的年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