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为日本有名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1900―1980)的代表作之一。大塚敬节先生秉承“汉方医学研究,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之说,毕生坚持研究《伤寒杂病论》。大塚敬节受创元社编辑部长保坂富士夫氏的要求,写下了该书稿,既作为《伤寒论》入门讲义,也作为临床医生的参考用书。在《伤寒论》注解书籍中,深奥难解者居多。但大塚敬节先生认为“这本解说书,我可以自负地认为是至今刊行的《伤寒论》注解书籍中很平易的一本”。本书的前编是概论部分,后编是正文解说。在概论部分综合地论述了阅读《伤寒论》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正文解说部分则以《伤寒论》原文为中心对于认为在临床有重要价值的各条文进行解说。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研究者、教学者阅读学习。 (日)大塚敬节 著;王宁元 译 大塚敬节(1900-1980),日本有名汉方医学家。1923年毕业于熊本医学专门学校,1929年师事汤本求真学习汉方医学,1931年开设汉方专科医院,从此以复兴汉方医学为己任,不懈地工作。1934年参与创立日本汉方医学会,1950年参与创立日本东洋医学会,历任理事、评议员、会长、理事长等职务。1955年参与设立医疗法人金匮会、财团法人日本汉方医学研究所。1974年参与创建社团法人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并担任靠前任所长。五十年汉方一条道路,从事疑难病诊疗与研究,培育后续人才,且著述甚丰,为汉方医学复兴与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被授予日本医师会优选优功奖。1981年被追授予日本等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承诺的“临床应用”和“解说”的结合。我深知,《伤寒论》虽然是中医的基石,但其原文确实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尤其是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如何将其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许多中医学习者面临的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将《伤寒论》的理论与具体的临床表现、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等联系起来。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思维模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某种症状,为什么会选择某种方药。同时,我也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真实的临床案例,通过实际的医案来展示《伤寒论》的临床价值,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它的强大之处。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购买这本书,更多的是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临床应用”这四个字,直接点明了它的实用价值,这对于像我这样想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我一直觉得,中医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切实地解决病人的痛苦,而《伤寒论》作为中医的瑰宝,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更是毋庸置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迷雾中看到了灯塔,让我看到了学习《伤寒论》的清晰路径。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去仔细研究其中的具体方剂和辨证方法,但仅仅是这份“临床应用”的承诺,就足以让我感到振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一些易于理解的辨证思路,甚至是一些快速掌握关键知识点的技巧,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我的学习效率,让我能够更快地走上临床,为病人服务。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封面烫金的“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几个字,在柔和的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智慧。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温润而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这是许多现代书籍所无法比拟的。我尤其喜欢它那种古朴而又不失现代审美的排版,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精心的雕琢,疏朗有致,读来倍感舒适。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深入研读其中的具体内容,但仅仅是这份触感和视觉上的享受,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它所蕴含的深厚学问,感受中医经典之美。这种对书籍本身品质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编者和出版方对内容的严谨态度,这让我对书中的知识更加信任。
评分我一直认为,中医的精髓在于传承和创新。而《伤寒论》作为中医古籍中的经典之作,其所蕴含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购买这本书,正是看中了它“解说”的二字,这暗示着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原文,而是会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继承《伤寒论》精髓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创新和发展。例如,它是否能够结合现代医学的视角,对《伤寒论》中的某些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是否能够提供一些现代研究的成果来佐证《伤寒论》的有效性?或者,它能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伤寒论》?我对这种能够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总是抱有极大的兴趣。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中医初学者而言,学习《伤寒论》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它的原文晦涩难懂,理论体系庞杂,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本书的出现,我猜想应该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能够耐心细致地为我讲解《伤寒论》的精髓,并且将那些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与实际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原文的简单解读,更能提供一些在现代临床环境下如何灵活运用《伤寒论》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它能否提供一些针对常见疾病的辨证思路,或者一些经典的方剂在现代的改良应用?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学习《伤寒论》过程中的得力助手,帮助我扫清障碍,建立起对《伤寒论》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
评分超喜欢!不同版本甚至国籍的伤寒论,感觉内容很熟悉,但又出自外国友人之手,有点小激动,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这本书的质量和外观都不错,我很满意
评分??!!!!!!!!!兔
评分大冢的书,值得参考,金匮伤寒,虽同源,但伤寒更严谨(杂病部分散失时间更长,金匮不传仲景的内容也更多)
评分好
评分很好的书籍,慢慢品读,会有收获的。
评分一般般,废话比较多,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经典。当做了解可以读一读。
评分超喜欢!不同版本甚至国籍的伤寒论,感觉内容很熟悉,但又出自外国友人之手,有点小激动,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精益求精,真知灼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