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联合国

走近联合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铁城 编
图书标签:
  • 联合国
  • 国际组织
  • 国际关系
  • 政治
  • 外交
  • 全球治理
  • 历史
  • 文化
  • 时事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73880
版次:1
商品编码:104765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9
字数:4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走进联合国》中的“走进”意味着正不断接近的意思,寓意有三:一是走近纽约东河边的三十九层大厦,了解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的历史与概貌,熟悉联合国的总体特征;二是走近联合国各机构,了解其职能和工作;三是走近联合国所反映出的当今世界的多元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了解联合国的各种文明交汇、撞击,并最终可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为此,《走近联合国》在研究了联合国大量文件,材料的基础上,遵循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力求全面、客观、公正与准确地阐明联合国的历史和现状。按照历史顺序对联合国的重大事件给予清晰、明了、深入浅出的阐述,究难悉当、繁简适宜。并对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联合国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给予了很大关注,不因意在普及而忽略提高。书中材料大体截至2007年底。
正如中国联合国协会向公从推荐的那样,《走近联合国》是一本关于联合国知识的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李铁城,辽宁海城人,教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中国外交与联合国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曾被北京市和国家教委先后授予“北京市优秀教师”(1989年)和全国普通高校百名政治课优秀教师(1997年)称号。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和证书。1990年至2004年先后主持参加五项国家和教育部连续三个五年规划的专门研究联合国问题的重点一般课题。同时还主持完成了由福特基金会和“中国联合国职员出版基金”资助的“中美关系与联合国”和“联合国里中国公务员研究”两项课题。
代表作(主编与著述):《联合国与世界秩序》(与陈鲁直)、《联合国的历程》、《联合国五十年》增订本、《世纪之交的联合国》、《联合国里的中国人1945-2003》、《联合国大事编年1945-1996》(与郑启荣)、《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与钱文荣》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专文60余篇。
《联合国的历程》曾先后获北京市第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国家教委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年)。《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获北京市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年)。参加撰稿的多卷本《国际关系史》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96年)和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年)。

目录


主编的话
第1章 历史与概貌
第一节 国联的实践与教训
一、国联出现的历史背景
二、巴黎和会与国联成立
三、盟约宗旨与机构
四、国联失败
第二节 联合国的酝酿和筹建
一、早期设想和酝酿
二、四国宣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三、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四、雅尔塔会议决定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第三节 旧金山制宪会议与联合国诞生
一、制宪盛会
二、制宪会议的进程
三、签署宪章和会议圆满结束
四、1945年联合国筹备委员会及其执行委员会
五、《联合国宪章》的生效与联合国的诞生
第四节 《联合国宪章》结构和组织概貌
一、宪章结构
二、宗旨和原则
三、会员国
四、主要机构
五、宪章之修正
六、经费与预算
七、联合国总部、徽章、语文和联合国歌
第五节 专门机构以及联合国系统
一、专门机构特征
二、专门机构分类
三、国际原子能机构、关贸总协定与世贸组织

第2章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第一节 冷战时期联合国和国际和平与安
一、安理会处理战时遗留问题
二、联合国介入朝鲜问题的教训
三、联合国与四次中东战争
四、刚果问题与联合国刚果行动
五、印巴冲突与两伊战争
六、古巴导弹危机与吴丹的调解
第二节 冷战结束前后联合国致力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
一、推动柬埔寨题的解决和柬埔寨大选
二、联合国推动南部非洲问取得重大突破
三、铲除种族主义的最生堡垒,新完南非的诞生
四、联合国推进中美洲和平进程
五、海湾战争
六、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
第三节 联合国维和行动
一、维和行动概述
二、冷战时期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三、冷战结束前后维和行动新发展与第二代维和行动
四、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索马里、卢旺达和前南地区的教训
五、布拉希米小组报告和新千年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第四节 世纪之交的联合国面对重大国际安全形势的挑战
一、科索沃战争
二、“9·11”事件与联合国的应对
三、阿富汗战争
四、伊拉克战争
五、非洲的安全形势挑战联合国维和行动

第3章 联合国与国际军控和裁军事务
第一节 冷战时期联合国和国际军控与裁军事务
一、联合国重视军控与裁军问题
二、裁军机构的演变
三、三届裁军特别联大与三个裁军十年
四、冷战时期的裁军成果
第二节 冷战后联合国在军控与裁军领域上的进展与问题
一、核裁军领域上的进展
二、审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进展与挫折
三、《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签署与生效
四、常规武器裁减与《禁雷公约》
五、防止外空军备竞赛
第二节 国际军控与裁军领域面临严峻挑战
一、印巴核试验挑战联合国核不扩散机制
二、朝鲜核问题
三、伊朗核问题
四、国际军控体制不断受到冲击
第4章 联合国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一节 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联合国致力促进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联合国连续启动四个“发展十年”战略(196l一2000)
三、《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及其意义
四、联合国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五、推动南北对话与合作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
一、经社发展领域的全球性会议
二、全球性会议的广泛影响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 援助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会议
一、联合国关注非洲
二、联合国促进非洲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两个规划
三、联合国推动召开援助最不发达国家会议
第四节 药物管制、预防犯罪和防治艾滋病
一、联合国为药物管制所做的大量工作
二、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会
三、《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四、联合国大力推动全球范围内防治艾滋病
第五节 联合国与非政府组织
一、非政府组织概况
二、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及其影响
三、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局限性及其与联合国合作的前景
四、中国与非政府组织

第5章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到里约会议
一、联合国率先关注不断恶化的全球环境
二、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和《人类环境宣言》
三、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和“可持续发展
四、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五、20世纪90年代环发领域的其他全球性会议
第二节 约翰内斯堡首脑会议与世界为拯救全球环境的努力
一、为实施里约会议目标采取的后续行动
二、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四、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
第三节 重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二、各国赠予联合国礼品一瞥

第6章 联合国与人权、非殖民化和国际法
第一节 联合国推动国际人权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一、宪章 的人权条款
二、《世界人权宣言》
三、制定国际人权文书
四、联合国人权事务的决策与监管机构
五、新世纪国际人权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节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一、联合国与妇女问题
二、联合国与儿童问题
三、联合国与老年人问题
四、联合国与残疾人问题
五、联合国与难民问题
第三节 联合国致力非殖民化和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
一、国际托管制度与非殖民化
二、反对种族主义与铲除种族隔离
第7章 从千年首脑会议到六十周年高峰会议
第8章 联合国完善自身机制与联合国改革
第9章 中国与联合国
结束语 世界需要联合国
附录

前言/序言

李铁城同志担任主编、主笔的《走近联合国》即将出版,我为他取得的这一新的学术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我20世纪90年代肇始结识他之后由他著述、主笔或主编的有关联合国的第九本书。我曾在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了七年,对于国内出版的有关联合国的著作自然是关心的。仅就我个人所知,在这方面最为坚持不懈、埋头实干,并且著述甚多,卓有成效的就是李铁城同志。
有关联合国的著作,以知识性、见闻性、猎奇性的居多数,能把联合国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探讨、发扬的,李铁城同志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学者中的佼佼者。他的《联合国历程》和《联合国五十年》(增订本)就是明证。前者获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后者于1998年被教育部社科司推荐为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42项重大成果之一。新的著作又有独特的建树,我觉得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届满60年之后的新发展,不但雅尔塔奠定的两极国际体制改观,邓小平所说的东西(和战)与南北(发展)关系也出现了新局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的崛起,从而赋予《走近联合国》以新的内容,表现了李铁城同志与时俱进的治学方针。
作为普遍性主权国家间组织的联合国,20世纪最后十年确实进人了历史的新时期。历史总是不断前进的。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欧洲协调等国际政府间组织相比,联合国已开始成为协调主权国家间的关系和行动的机构,势将彻底改变过去以先进与落后、发达与欠发达对立的东西南北关系。希望我们在研究联合国的时候能密切关注这一新的情况。
李铁城同志从来是教学与著作两不误,很注意培养新生力量,《走近联合国》再次表现了这一点。希望李铁城同志以其深厚的学术素养与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在《走近联合国》出版之后,为联合国研究的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是为序。
走近联合国 序言:一个世纪的梦想与挑战 21世纪的曙光,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也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全球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世界,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与此同时,冲突、贫困、环境危机、疾病传播等跨国界问题也愈发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合作与发展的机构——联合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书《走近联合国》并非一本枯燥的官方报告汇编,也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它更像是您手中的一本邀请函,邀请您踏上一段深入探索之旅,去了解这个由193个成员国组成的庞大组织,它的起源、它的运作、它的成就,以及它在重塑我们星球的未来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们将卸下对联合国高深莫测的刻板印象,以一种更为亲切、更具启发性的视角,去认识这个承载着人类共同梦想的舞台。 第一章:时代的选择——联合国的诞生 历史的长河中,战争的阴影如同挥之不去的噩梦,一次又一次地将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让世界各国深刻认识到,单凭一国之力无法应对全球性的冲突,建立一个超越国界的合作机制,已成为避免悲剧重演的必然选择。 本书将带您回到那个充满希望与挣扎的年代。我们将追溯国际联盟的尝试与局限,理解其为何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后,我们将聚焦于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探寻其作为联合国诞生前奏的重要性。您将了解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各国领导人,是如何怀揣着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的。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1945年旧金山会议的关键时刻。一百五十名代表,来自五十个国家,齐聚一堂,为人类勾勒出新的蓝图。本书将生动地呈现这场会议的唇枪舌剑与智慧碰撞,解析《联合国宪章》的每一个字眼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您将明白,《联合国宪章》不仅仅是一份法律文件,更是人类对和平、正义和共同繁荣的庄严承诺。它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为建立一个稳定、包容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机构的脉络——联合国的架构与职能 联合国并非一个单一的实体,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由多个机构、组织和基金构成,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共同协作,应对全球性的挑战。理解联合国的机构设置,是走进它的第一步。 本书将为您详细解读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如同解剖一个精密的生命体,逐一剖析其核心器官。您将认识到联合国大会是如何作为“世界议会”,让所有成员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讨论并表决各类国际事务。我们将探讨大会的运作方式,以及其通过的决议所具有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关注安全理事会。它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任,拥有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权力。本书将深入分析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拥有的否决权,解释其历史渊源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复杂影响。您将了解安理会是如何通过决议,应对地区冲突,派遣维和部队,以及执行制裁措施的。 此外,您还将有机会认识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了解它在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将探讨其下设的众多专门机构、区域委员会和职司委员会,它们在解决贫困、疾病、教育、人权等问题上,提供了专业性的支持和指导。 本书还将提及国际法院,它是解决国家间法律争端的最高司法机构,为维护国际法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我们也将介绍秘书处,它作为联合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在秘书长的领导下,为联合国各项活动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持。 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对联合国“是什么”、“由什么组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后续深入了解其工作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行动的力量——联合国的核心工作 联合国不仅仅是一个讨论的平台,更是一个付诸行动的实践者。从战火纷飞的冲突地区到贫困落后的乡村,从紧急的人道主义救援到长期的发展援助,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身影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本书将为您呈现联合国在不同领域的核心工作。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您将了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运作模式。我们将讲述维和部队如何在冲突地区执行任务,保护平民,协助实现和平。您还将接触到联合国在预防冲突、和平解决争端、解除武装等方面的努力。 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本书将聚焦联合国的发展目标。您将了解“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全球减贫、改善教育、保障健康、促进性别平等、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我们将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如何通过具体项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和智力支持。 在保护人权方面,本书将阐释联合国在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您将了解到《世界人权宣言》的诞生及其作为普适性人权标准的重要性。我们将介绍人权理事会、高级专员办事处等机构如何监测人权状况,调查侵犯人权行为,并呼吁各国履行其人权义务。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联合国在环境保护、人道主义救援、国际法制定与推广等方面的广泛工作。您将看到联合国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灾难援助、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章:挑战与未来——联合国的反思与前行 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完美的,联合国也不例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它也经历过批评、质疑,并面临着诸多挑战。理解这些挑战,是为了更好地期待它的未来。 本书将坦诚地分析联合国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将探讨改革的必要性。例如,安理会改革的长期议题,其面临的政治僵局以及各方诉求的复杂性。您将了解到,如何才能让联合国这个古老的机构,更好地适应21世纪瞬息万变的国际格局。 我们将审视资源与效率问题。作为非营利性组织,联合国如何在高涨的全球需求面前,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资源,并不断提升工作效率,这是其持续面临的考验。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合作。在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如何在尊重各国利益的前提下,寻求共同点,达成一致,推动全球性议题的解决,是联合国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 然而,挑战并非意味着停滞不前。本书将展望联合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您将看到,联合国正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其在预警、监测、救援等方面的能力。 我们将关注联合国在应对全球性新挑战方面的努力,例如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伦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您将了解到,联合国如何成为一个应对这些未知挑战的合作平台。 最后,本书将回归到“你我”与联合国。它并非遥不可及的机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了解联合国的运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结语:希望的灯塔,行动的召唤 《走近联合国》的旅程即将结束,但您对联合国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您能感受到联合国的庄严与活力,理解它的重要性与局限性,并对人类的未来多一份信心。 联合国,承载着一个世纪的梦想——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更加公平、更加繁荣的世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的象征。而让这个希望变成现实,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理解和参与。 或许,您无法亲自派遣维和部队,也无法直接参与国际谈判,但您可以通过了解联合国的工作,支持其倡导的理念,传播其传递的和平与发展的价值。因为,每一次对和平的呼唤,每一次对正义的追求,每一次对共同未来的期盼,都与联合国紧密相连。 踏上这段“走近联合国”的旅程,您会发现,这个庞大的机构,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那里,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不懈努力。而您的目光,您的理解,您的思考,将是它前行道路上,最宝贵的动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那些致力于构建全球和平与繁荣的努力,我始终抱有极大的兴趣,并乐于通过阅读来深入了解。最近接触到的一本作品,便深刻地描绘了这样一个伟大机构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了该机构是如何在全球治理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我尤其被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与协作的描写所打动。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存在着语言、文化、甚至政治制度上的差异,人类依然能够找到共同的语言,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书中对一些重大国际事件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揭示了这些事件背后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决策过程。我从中学会了如何去分析和理解全球性的挑战,以及个人在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激发了我对参与全球性事务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国际事务都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组织。在众多国际机构中,联合国无疑是最具代表性、影响力最深远的一个。它犹如一座宏伟的灯塔,指引着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也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我总是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巨人的方方面面,它的历史渊源、它的组织架构、它的运作机制、它的辉煌成就,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想象一下,翻开一本书,仿佛就能穿越时空,亲身走进联合国的殿堂,感受那份庄严与神圣,聆听那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奔走呼号的声音。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通往真实世界的窗口,让我得以窥探那个庞大而复杂的国际舞台,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博弈与合作,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它不只是关于历史的陈述,更是关于当下与未来的思考,关于我们每个人如何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能够拨开迷雾,洞悉联合国背后运作的逻辑,理解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关键作用。

评分

最近我读到一本讲述国际组织的书,虽然具体名字我不便透露,但我可以告诉你,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全球治理的认知边界。这本书并非简单罗列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叙事和深入的分析,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国际图景。我尤其被书中对于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和考量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所吸引。它没有回避现实的复杂性,而是坦诚地展现了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在此过程中形成共识,或者产生分歧。我惊叹于作者的洞察力,他能将看似枯燥的政治、经济、法律术语,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历史性的会议现场,亲耳聆听激烈的辩论。这本书让我明白,国际间的合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智慧、耐心,更需要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理解。我从中看到了大国博弈的智慧,也感受到了小国求存的艰辛,更体会到了人类在面对共同危机时,团结一致的力量。它让我对“世界公民”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更加坚信,只有通过开放的对话和包容的合作,我们才能共同应对眼前的挑战,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凝聚全球共识,共同应对挑战的国际性组织有着特别的关注,这类主题的书籍,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探索。最近有幸接触到了一本深度剖析该类机构的作品,它远超我最初的想象。这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种叙事性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描绘了该机构的运作逻辑和历史轨迹。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及其互动关系的细致刻画。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国际合作并非易事,它充满了博弈、妥协,以及对共同利益的不断追求。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过程的还原,更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变迁。这本著作极大地拓展了我对国际关系复杂性的认知,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和平与发展的来之不易。它激励我用更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全球性议题,并思考个人如何在这个 interconnected 的世界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汇聚全球智慧、解决人类共同难题的机构充满敬意,而关于这类组织的介绍,我总是会仔细留意。最近阅读的一本著作,正是深入探讨了这样一个意义非凡的机构。它不仅仅是关于机构的章程和历史,更是试图去解构其背后驱动的理念与实践。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国际合作模式的多元化阐释,它让我们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秉持自身利益的同时,如何能够找到合作的契合点,共同推进全球议程。书中对一些关键的历史性决策是如何诞生的,以及这些决策是如何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梳理。这让我对国际政治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绝非理所当然,而是需要无数的努力和妥协来争取。我从书中看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织,看到了远见卓识与务实精神的结合。它鼓励我跳出狭隘的视角,用更广阔的胸怀去理解和审视全球性的议题,也让我对未来的国际秩序充满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