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9版)

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9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新民 著
图书标签:
  • 妇产科
  • 产科
  • 妇科
  • 诊断
  • 治疗
  • 医学
  • 临床
  • 疾病
  • 现代医学
  • 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60950
版次:9
商品编码:1048142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4-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9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部非常全面、准确的……优秀的参考书,适用于医学生、低年资住院医生以及基层保健人员阅读。与等价位参考书相比,更物有所值,涵盖范围更广。”
   ——摘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是医学生的选择……囊括了各种疾病的治疗准则。是初涉该领域医务人员的参考书。”
   ——网络在线评论
   第9版《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是从事妇产科专业的医务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为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指导。
   突出特点:全面讲述妇产科学新知识;引用新出版的医学文献;1000种以上的病种;强调了疾病的预防和循证医学;涵盖了与诊断和治疗有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理论;简明,便于阅读;500余幅插图,包括解剖图谱、临床影像图谱及各种图表。
   读者对象:是医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入门书,是不可多得的参考和复习书。该书简要、实用,囊括了妇产科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适合妇产科医生、家庭医生、家庭保健人员、内科医生、职业护士、助产业、医生助理以及妇女保健人员阅读。
   本版特色:加入了如下前沿的信息,进行全面改版。
   “妊娠期外科疾病与功能紊乱”、“性传播疾病和盆腔感染”、“子宫体良性病变”、“妇科泌尿学”。
   宫颈癌得查准则、避孕、产前诊断和护理、家庭暴力等新进展。
   500余幅图解,准确生动。

目录

第一部分 生殖基础
第1章 接诊方式
第2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3章 影像技术在妇科中的作用
第4章 泌尿生殖系统的胚胎发育和女性生殖道先天性异常
第5章 遗传病和性染色体异常
第6章 女性生殖生理
第7章 妊娠期母体生理
第8章 母体—胎儿-胎盘单位,胎儿和早期新生儿生理

第二部分 生理产科学
第9章 正常妊娠和产前保健
第10章 正常产程处理
第11章 正常新生儿评价及监护要点
第12章 正常产褥

第三部分 高危妊娠
第13章 高危妊娠的监护方法
第14章 早期妊娠的危险因素
第15章 晚期妊娠的并发症
第16章 胎儿不均称生长
第17章 多胎妊娠
第18章 糖尿病
第19章 妊娠高血压状态
第20章 晚期妊娠出血
第21章 不良先露和脐带脱垂
第22章 妊娠期心脏、血液、肺部、肾脏和尿道疾病
第23章 妊娠期普通内科疾病
第24章 妊娠期外科疾病与功能紊乱
第25章 产程和分娩并发症
第26章 产科镇痛和麻醉
第27章 手术产
第28章 产后出血和产褥异常
第29章 新生儿复苏和高危新生儿护理

第四部分 普通妇科学
第30章 妇科病史、检查和诊断步骤
第31章 小儿和青春期妇科学
第32章 月经的并发症和异常子宫出血
第33章 避孕和计划生育
第34章 外阴和阴道良性病变
第35章 子宫颈良性病变
第36章 子宫颈良性病变
第37章 卵巢和输卵管良性病变
第38章 性传播疾病和盆腔感染
第39章 抗微生物化学治疗
第40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41章 盆腔支持组织松驰
第42章 妇科泌尿学
第43章 妇科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第44章 妇科手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第五部分 妇科肿瘤学
第六部分 生殖内分泌学与不孕症
第七部分 当代话题

前言/序言


产科的传承与展望 目录 第一部分:孕育的奇迹——孕期生理与常见问题 第一章 孕期生理变化:母体与胎儿的和谐共舞 1.1 生殖系统的改变:为生命孕育的基石 1.1.1 子宫的扩张与血供:生命的温床 1.1.2 卵巢与激素调控:孕酮与雌激素的协同作用 1.1.3 阴道与宫颈的变化:迎接分娩的准备 1.2 母体全身系统的适应性改变:生命的动态平衡 1.2.1 心血管系统的调整:满足双重循环的需求 1.2.2 呼吸系统的适应:氧供与二氧化碳排除的优化 1.2.3 泌尿系统的负担:肾脏与排泄的变化 1.2.4 消化系统的变化:营养吸收与胃肠道动力的调整 1.2.5 皮肤与肌肉的变化:妊娠纹与腹直肌分离的发生 1.2.6 内分泌系统的重塑:妊娠特异性激素的产生与作用 1.2.7 免疫系统的微妙平衡:母胎免疫耐受的机制 1.3 胎儿的发育与成长:生命的精细描绘 1.3.1 受精卵的着床与胚层分化:生命的起源 1.3.2 各器官系统的逐步形成与成熟:从细胞到生命体的蜕变 1.3.3 胎动与胎儿生长监测:生命体征的体现 1.4 胎盘的形成与功能:母胎之间的生命桥梁 1.4.1 胎盘的结构与绒毛血管系统:物质交换的微观世界 1.4.2 胎盘激素的分泌:维持妊娠的关键 1.4.3 胎盘的成熟与老化:妊娠期进展的指示器 1.5 羊水的生成与作用:胎儿生存与发育的保障 1.5.1 羊水的组成与动态平衡:生命之水的循环 1.5.2 羊水在胎儿发育中的作用:保护、活动与呼吸练习 第二章 孕期保健与监测:守护母婴健康的基石 2.1 初次产前检查:全面评估与风险筛查 2.1.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了解个体差异 2.1.2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及感染性疾病筛查 2.1.3 影像学检查:超声波在孕早期的应用 2.2 定期产前随访:动态监测与早期干预 2.2.1 体重、血压及宫高测量:评估妊娠进展 2.2.2 胎心听诊与胎动计数:关注胎儿安危 2.2.3 尿蛋白与尿糖检测:筛查妊娠期并发症 2.2.4 针对不同孕周的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 2.3 孕期营养指导:为生命提供能量与物质 2.3.1 孕期所需营养素及其来源: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2.3.2 孕早期、中期、晚期的营养特点:因时制宜 2.3.3 孕期常见营养缺乏与补充:叶酸、铁、钙等 2.4 孕期运动与生活方式:保持活力与健康 2.4.1 适宜的孕期运动类型与注意事项:益于母婴身心 2.4.2 戒烟、限酒与避免有害物质:营造安全环境 2.4.3 睡眠、休息与心理调适:应对孕期压力 2.5 孕期常见不适的处理:缓解母体不适 2.5.1 孕吐的生理机制与应对策略 2.5.2 尿频、便秘与水肿的缓解方法 2.5.3 孕期腰背痛与腿部抽筋的应对 2.6 胎儿染色体异常与结构畸形的筛查:早期发现与遗传咨询 2.6.1 唐氏综合征等常见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方法(如血清学筛查、无创DNA检测) 2.6.2 胎儿结构畸形的超声筛查(如NT、胎儿系统超声) 2.6.3 产前诊断的技术(如羊膜腔穿刺、绒毛膜活检)及其适应症 2.6.4 遗传咨询的重要性与作用 第三章 妊娠期并发症:挑战与应对 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健康的潜在威胁 3.1.1 病因、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从轻度到重度的演变 3.1.2 监测与诊断:及时发现是关键 3.1.3 治疗原则:药物与生活方式的结合 3.1.4 妊娠期特发性高血压与子痫前期的鉴别 3.1.5 子痫与HELLP综合征: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3.2 妊娠期糖尿病:孕育过程中的代谢考验 3.2.1 筛查方法(如OGTT):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3.2.2 诊断标准与分类 3.2.3 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首选的治疗方式 3.2.4 药物治疗(如胰岛素):必要时的选择 3.2.5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 3.3 贫血:孕期常见的全身性问题 3.3.1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诊断 3.3.2 孕期贫血对母婴的影响 3.3.3 铁剂补充与治疗方案 3.3.4 其他类型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识别 3.4 胎盘早剥: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 3.4.1 病因、危险因素与临床表现:腹痛与阴道出血的警示 3.4.2 诊断方法:超声与临床判断 3.4.3 紧急处理与治疗:挽救母婴生命 3.5 前置胎盘:对分娩方式的挑战 3.5.1 分类、病因与危险因素 3.5.2 临床表现:无痛性阴道出血 3.5.3 超声诊断的精确性 3.5.4 治疗与分娩管理:剖宫产是主要选择 3.6 羊水异常:对胎儿发育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3.6.1 羊水过少:胎儿缺水、生长受限与出生缺陷 3.6.2 羊水过多:胎儿异常、宫内感染与早产风险 3.6.3 诊断与处理:针对病因的治疗 3.7 孕期感染:对母婴的双重威胁 3.7.1 常见孕期感染(如TORCH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危害 3.7.2 预防措施:个人卫生与疫苗接种 3.7.3 诊断与治疗: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3.7.4 病毒感染对胎儿的影响与母婴阻断 3.8 异位妊娠(宫外孕):紧急手术指征 3.8.1 病因、诊断方法与临床表现 3.8.2 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 3.8.3 异位妊娠的复发风险 3.9 葡萄胎与侵入性葡萄胎:滋养细胞疾病的早期识别 3.9.1 临床表现与超声诊断 3.9.2 绒毛膜癌的筛查与监测 3.9.3 治疗原则与预后 第二部分:生命的诞生——分娩的科学与艺术 第四章 分娩的生理过程:自然选择的伟大奇迹 4.1 临产的征兆:身体为迎接新生命发出的信号 4.1.1 规律宫缩:从不规则到有力的转变 4.1.2 见红:宫颈口的变化预示着分娩的临近 4.1.3 破水:羊膜囊破裂,标志着产程的启动 4.2 产程的三个阶段:生命的蜕变之旅 4.2.1 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漫长而关键的准备 4.2.1.1 潜伏期:宫缩的初步表现 4.2.1.2 活动期:宫缩增强,宫口快速扩张 4.2.1.3 极期:宫缩最强烈,扩张最迅速 4.2.1.4 评估宫口扩张度、胎先露、羊水情况 4.2.2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与胎儿共同努力 4.2.2.1 胎头下降、内旋转与外旋转 4.2.2.2 助产:引导与协助胎儿娩出 4.2.2.3 胎儿娩出后的评估与处理 4.2.3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母体逐渐恢复 4.2.3.1 胎盘的剥离与排出 4.2.3.2 检查胎盘完整性 4.2.3.3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监测 4.3 产力:推动生命娩出的力量 4.3.1 子宫收缩的性质与特点 4.3.2 腹壁肌的协助作用 4.3.3 宫缩乏力与宫缩过强的鉴别 4.4 产道:生命的通道 4.4.1 骨产道:骨盆的解剖结构与临床意义 4.4.2 软产道:宫颈、阴道与会阴的弹性和延展性 4.4.3 产道阻力与胎儿娩出关系 4.5 胎儿娩出机制:生命的巧妙配合 4.5.1 胎头下降、屈曲、内旋转、昂头、外旋转、侧体屈曲 4.5.2 胎位与胎先露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4.5.3 枕先露、臀先露、面先露等不同胎位的娩出过程 第五章 分娩方式的选择与管理:个性化的生育计划 5.1 阴道分娩:顺应自然的生育选择 5.1.1 阴道分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5.1.2 阴道分娩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 5.1.3 预防性会阴切开与侧切 5.1.4 阴道助产(如产钳、胎头吸引器):在必要时的应用 5.1.5 阴道分娩的优势与潜在风险 5.2 剖宫产:解决妊娠与分娩难题的医疗手段 5.2.1 剖宫产的适应症:母体与胎儿的紧急情况 5.2.1.1 胎位异常(如横位、臀位)、头盆不称 5.2.1.2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5.2.1.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5.2.1.4 宫缩乏力、产程停滞 5.2.1.5 胎儿窘迫 5.2.1.6 某些母体合并症(如心脏病、活动性生殖道疱疹) 5.2.2 剖宫产的禁忌症与风险评估 5.2.3 剖宫产的手术过程与术后护理 5.2.4 剖宫产的类型(如古典式、下段横切口) 5.2.5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预防与处理 5.3 再次妊娠中的剖宫产史处理:VBA(阴道分娩后再次妊娠) 5.3.1 VBA的评估与风险 5.3.2 VBA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5.3.3 VBA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 5.3.4 VBA失败的风险与再次剖宫产的必要性 5.4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的分娩管理:特殊情况的考量 5.4.1 多胎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 5.4.2 辅助生殖技术与剖宫产率的关系 5.5 自然分娩的理念与实践:关注母婴感受 5.5.1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5.5.2 疼痛管理: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与局限 5.5.3 产妇早期哺乳与皮肤接触的重要性 第六章 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与紧急情况处理:保障母婴安全 6.1 产后出血: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6.1.1 病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会阴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6.1.2 诊断与监测:快速识别与评估 6.1.3 紧急处理:药物、手法复苏与手术干预(如子宫填塞、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 6.1.4 预防措施:孕期保健与分娩过程中的管理 6.2 胎儿窘迫: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危险信号 6.2.1 监测方法:胎心监护、羊水量评估 6.2.2 诊断标准与处理:紧急剖宫产的指征 6.2.3 胎儿宫内缺氧的远期影响 6.3 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的常见原因 6.3.1 病因:原发性与继发性宫缩乏力 6.3.2 诊断与处理:调整产程、药物催产或剖宫产 6.4 胎位异常:影响分娩方式的关键因素 6.4.1 臀先露、横位、面先露等胎位的识别与处理 6.4.2 胎位外倒转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6.5 胎盘剥离过早(胎盘早剥):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6.5.1 临床表现与诊断 6.5.2 紧急处理:剖宫产挽救母婴生命 6.6 羊水栓塞: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 6.6.1 病因、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 6.6.2 紧急抢救措施:支持疗法与器官功能维护 6.7 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6.7.1 阴道裂伤、会阴裂伤的程度与处理 6.7.2 宫颈裂伤与阴道撕裂的缝合 6.8 产褥感染:产后母体健康的威胁 6.8.1 常见病原体与感染部位(如子宫内膜炎、乳腺炎) 6.8.2 预防措施:保持卫生、早期活动 6.8.3 诊断与治疗:抗生素的使用 6.9 胎儿娩出困难:在第二产程的挑战 6.9.1 产道因素、胎儿因素与产力因素 6.9.2 辅助分娩技术(产钳、胎头吸引器)的应用指征 6.9.3 剖宫产作为最后的选择 第三部分:生命的延续——产后康复与新生儿健康 第七章 产后生理变化与康复:母体回归的过程 7.1 产后子宫复旧:生命舞台的落幕 7.1.1 子宫的变化:收缩、脱膜与蜕膜 7.1.2 恶露的性状与变化:评估子宫复旧情况 7.1.3 产后腹痛的处理 7.2 产后泌乳:生命的延续 7.2.1 乳汁的分泌机制与激素调控 7.2.2 初乳的重要性与成分 7.2.3 哺乳指导:正确的喂养姿势与技巧 7.2.4 泌乳障碍与处理(如乳汁淤积、乳腺炎) 7.3 产后生殖系统变化:恢复生殖能力 7.3.1 阴道恢复:愈合与弹性 7.3.2 宫颈修复与月经复潮 7.3.3 盆底肌的恢复:凯格尔运动的重要性 7.4 产后心理调适:拥抱新角色 7.4.1 产后情绪波动(产后情绪低落、产后抑郁)的识别与应对 7.4.2 建立支持系统:家庭、朋友与专业帮助 7.4.3 关注母婴互动与情感连接 7.5 产后常见不适的处理:帮助母亲恢复 7.5.1 伤口愈合与护理(如剖宫产切口、会阴裂伤) 7.5.2 痔疮、便秘的处理 7.5.3 产后乏力与睡眠障碍的应对 7.6 产后避孕:规划家庭的未来 7.6.1 产后避孕方式的选择与建议 7.6.2 母乳喂养避孕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第八章 新生儿护理与健康:生命的最初呵护 8.1 新生儿的评估与处理:出生后的第一步 8.1.1 Apgar评分: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快速评估 8.1.2 新生儿的保暖、清理与吸氧 8.1.3 脐带处理与护理 8.1.4 新生儿皮肤护理与预防感染 8.2 新生儿喂养:生命能量的来源 8.2.1 母乳喂养的益处与最佳实践 8.2.2 配方奶喂养的注意事项 8.2.3 喂养量与喂养频率的掌握 8.2.4 溢奶、吐奶与喂养姿势的调整 8.3 新生儿常见问题处理:早发现早干预 8.3.1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8.3.2 新生儿腹泻、便秘的识别与处理 8.3.3 新生儿湿疹与皮肤护理 8.3.4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与肠胀气 8.4 新生儿健康监测:茁壮成长的保障 8.4.1 新生儿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的评估 8.4.2 新生儿筛查:遗传代谢病、听力、视力筛查 8.4.3 新生儿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 8.5 新生儿重症监护:特殊情况的专业关怀 8.5.1 早产儿护理:生命体征的维持与发育支持 8.5.2 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8.5.3 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 8.5.4 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第九章 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女性健康的守护者 9.1 生殖道感染:反复困扰的健康问题 9.1.1 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 9.1.2 盆腔炎(PID)的病因、症状与长期并发症 9.1.3 生殖道疱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诊治与预防 9.2 月经失调:身体信号的解读 9.2.1 月经周期不规律(稀发、频发、闭经)的病因分析 9.2.2 月经过多、痛经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9.2.3 经前期综合征(PMS)的缓解与管理 9.3 妇科肿瘤:警惕与早期筛查 9.3.1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良恶性鉴别与治疗 9.3.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保守治疗 9.3.3 宫颈癌的筛查(Pap涂片、HPV检测)与早期诊断 9.3.4 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9.4 妇科内分泌疾病:激素失衡的挑战 9.4.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治疗与长期管理 9.4.2 围绝经期综合征(MVS):激素替代疗法(HRT)的应用与争议 9.4.3 继发性闭经的病因与诊治 9.5 妇科影像学诊断:精确定位病灶 9.5.1 超声检查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9.5.2 CT、MRI在妇科肿瘤分期与评估中的作用 9.6 妇科微创手术:减少创伤,加速康复 9.6.1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9.6.2 宫腔镜手术在子宫腔内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9.7 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生育难题的攻克 9.7.1 不孕症病因的系统评估:排卵障碍、输卵管堵塞、子宫病变 9.7.2 辅助生殖技术(ART):试管婴儿(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9.7.3 生殖免疫、生殖内分泌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作用 前言 生命,从孕育到诞生,是一场充满神奇与挑战的旅程。在女性漫长而细腻的生命历程中,生殖健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个体的福祉,更承载着家族的希望与社会的未来。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系统梳理从孕育初期的生理变化,到孕期可能面临的种种风险与应对,再到分娩过程中生命的奇迹与挑战,直至产后母婴的康复与新生儿的照护,以及女性一生中常见的妇科疾病诊治。 本书力求在秉承医学严谨性的同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我们深入浅出地剖析每一个环节的生理机制,详尽阐述各种疾病的诊断依据与治疗原则,并结合临床实践,呈现最新、最有效的诊疗方法。我们相信,精准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科学的治疗是保障健康的基石。因此,本书在疾病的诊断部分,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临床检查,更纳入了先进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方法,力求全面、准确地捕捉病情信息。在治疗方面,我们强调个体化治疗的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非药物干预等多种手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分娩章节,不仅关注母体与胎儿在生理上的变化,更强调人文关怀在分娩过程中的重要性。从对临产征兆的细致解读,到分娩方式的科学选择,再到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快速响应,我们都力求提供最权威、最实用的指导。我们希望,每一位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都能在充分了解自身状况和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集了产科、妇科、新生儿科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丰富的教学心得融会贯通,力求为读者提供最权威、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们深知,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本书的出版也是对现有医学成果的一次系统梳理与整合。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产科、妇科医务人员的良师益友,为临床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广大女性提供一份科学、详尽的健康指南,帮助她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的健康,享受孕育生命的幸福与喜悦。 我们坚信,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们能够为每一位女性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每一个家庭带来更健康的宝宝,为整个社会贡献更多的生命的力量。 致谢 本书的完成,离不开众多专家学者、临床工作者以及家人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奉献。在此,我们向所有为本书提供宝贵意见和帮助的各位同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此处省略具体致谢名单,以保持篇幅) (本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如遇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9版)》简直是我的“案头宝典”,我每天都会翻阅,从中汲取养分。它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堆砌,而是非常注重临床实践的应用。书中对于各种常见和疑难妇科疾病的诊断思路,描述得非常细致入微。比如,在处理月经紊乱的病人时,它会系统地引导我们考虑内分泌原因、器质性病变、甚至心理因素,并且列出了每一个环节的检查方案和优先级。对于那些令人头疼的盆腔炎性疾病,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不同分型的治疗原则,还对合并症的处理,如输卵管积水、盆腔脓肿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我尤其喜欢它在讨论某些治疗方案时,会详细分析各种方法的证据等级,以及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这让我能更科学、更个体化地为病人制定治疗计划。例如,关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它就详细对比了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风险,并给出了不同孕周和血糖水平下的具体建议。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临床导向,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病情的医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财富。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临床的医学生,《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9版)》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理解妇产科的奥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清晰易懂,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也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疾病的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介绍,这不仅仅是为了诊断和治疗,更是强调了疾病的早期干预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性。例如,在讨论宫颈癌的筛查时,书中详细介绍了HPV疫苗的接种指南,以及宫颈刮片和HPV检测的意义,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此外,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常见妇科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人文关怀。无论是青春期女孩的月经不调,还是围绝经期女性的更年期综合征,亦或是老年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书中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详尽的解答。这种全生命周期的视角,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加贴近我们实际的临床工作。

评分

这本《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9版)》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妇产科医生,我常常感到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而这本书就像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首先,我特别欣赏它条理清晰的编排。每一章节都围绕一个具体的疾病展开,从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到详细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再到各种治疗方案的优劣分析,环环相扣,逻辑性极强。举个例子,当我遇到一个复杂的卵巢囊肿病例时,我能迅速翻到相关章节,书中不仅列举了常见的鉴别诊断,还提供了详细的超声、MRI判读要点,甚至对不同类型囊肿的手术适应症和技巧都做了深入剖析。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融入了最新的指南和共识,比如关于早孕期出血的处理,就详细阐述了超声在评估异位妊娠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明确的随访和治疗建议。书中丰富的图表和精美的插图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理解效率,复杂的解剖结构、手术步骤,通过直观的图像呈现,瞬间就能豁然开朗。我经常在值班的间隙,或者在查阅资料时,把它当作一本“百科全书”来翻阅,每次都能有所收获,对我的临床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前沿性,让我对妇产科领域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

评分

我必须说,《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9版)》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的厚度。作为一个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医生,我深知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的鸿沟。而这本书,恰恰是连接这两者的桥梁。它在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很多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不同的病因,稍有不慎就可能误诊。这本书通过列举大量的鉴别要点,并结合典型的病例分析,帮助我们训练了敏锐的临床思维。例如,在处理腹痛的患者时,它会引导我们系统地从妇科、泌尿科、消化科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辅助检查建议。另外,它对于一些罕见病或少见病的介绍,也弥补了我们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知识盲区。我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个特殊的病例,查阅了许多资料都无法定论,最后是翻到这本书的某个章节,才找到了线索,最终明确了诊断。书中对治疗方案的更新速度也令人称道,它涵盖了最新的药物、手术技术和治疗理念,确保我们能够始终掌握最前沿的知识。

评分

这本书《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第9版)》真是太给力了!作为一名在妇产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一直寻找一本能够不断更新、又兼顾临床实用的参考书,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最欣赏它的一点是,它非常注重对细节的把握。举个例子,在讨论剖宫产指征的时候,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而是会详细分析每一种指征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不同级别的建议。而且,书中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也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这对于减少术后风险至关重要。我还特别喜欢它在讨论疑难病例时,会提供多角度的思考路径,以及对各种检查结果的解读技巧。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导师,在旁指导我们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本书的更新速度也让我非常满意,每次看到新版出版,都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技术,这对于我们保持临床的敏感性和竞争力非常重要。总之,这本书绝对是妇产科医生案头必备的“利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