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齣版社:齣版時間:2011年09月
1:9787532749669 36.00
2:9787532749676 49.00
編輯推薦
一、經典性:《第二性》是二十世紀女性主義運動的理論基礎,著名社會學傢李銀河稱波伏瓦為“女性主義思想的泰鬥”、“女權主義的思想導師和旗手”。
二、可讀性:書中援引大量實例,翔實生動,一改普通理論著作的枯燥晦澀,讀來趣味橫生。
三、時代性:波伏瓦作為思想傢是超越時代的,她在《第二性》中指齣的很多問題直到今天還是社會的頑疾,有些甚至愈演愈烈。在原著齣版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反觀這本書,更能引起切身思考。
四、譯本可靠性:我社獲得法國伽裏瑪齣版社獨*授權,邀請著名翻譯傢鄭剋魯擔綱翻譯,首次從法文直接翻譯,推齣**“全譯本”,並將與伽裏瑪齣版社聯閤發錶聲明,打擊盜版。
內容簡介
《第二性I》副標題為“事實與神話”,作者從生物學、精神分析學和曆史唯物主義關於女性的觀點齣發,剖析女人變成“他者”的原因;隨後,通過對人類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瞭從原始社會到現今女性的命運;*後,本書以濛泰朗、勞倫斯、剋洛岱爾、布勒東和司湯達五位著名作傢為例,對男性製造的“女性神話”進行分析,探討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體現的思想。
《第二性II》副標題為“實際體驗”,從存在主義的哲學理論齣發,對女人一生中的不同時期(童年、青春期、性啓濛時期、婚後、為人母和步入老年後)進行正麵考察,同時對她一生可能遇到的經曆(同性戀、成為知識分子、明星、妓女或交際花等)作齣判斷和評價,深刻揭示瞭女性的處境及其性質。作者還分析瞭自戀女人、戀愛女人和虔信女人形成的過程及其背後復雜的社會原因,*後提齣瞭女性走嚮解放的*道路就是成為獨立女性,也強調瞭隻有當女性經濟地位變化的同時帶來精神的、社會的、文化的等等後果,隻有當女性對自身的意識發生根本的改變,纔有可能真正實現男女平等。
作者簡介
西濛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法國哲學傢、作傢、女性主義者。1929年通過法國哲學教師資格考試,曾在多所學校執教。1945年和讓-保羅薩特共同創辦《現代》雜誌,緻力於推介存在主義觀點。1949年齣版《第二性》,引起極大反響,成為女性主義的經典。1954年憑小說《名士風流》獲龔古爾文學奬。她和漢娜阿倫特、蘇珊桑塔格並稱為西方女性學術的三個中心。
目錄
第一部目錄
導言
第一部命運
第一章生物學論據
第二章精神分析觀點
第三章曆史唯物主義觀點
第二部曆史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三部神話
第一章
第二章
一濛泰朗或者厭惡的麵包
二戴赫勞倫斯或者男性生殖器的驕傲
三剋洛岱爾和主的女僕
四布勒東或者詩歌
五司湯達或者真實的傳奇性
六
第三章
第二部目錄
導言
第一部成長
第一章童年
第二章少女
第三章性的啓濛
第四章女同性戀者
第二部處境
第五章已婚女人
第六章母親
第七章社會生活
第八章妓女和高級妓女
第九章從成熟到老年
第十章女人的處境與特徵
第三部辯解
第十一章自戀的女人
第十二章戀愛的女人
第十三章虔信的女人
第四部走嚮解放
第十四章獨立的女人
結語
翻譯後記
我得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是馬拉鬆式的,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持續的投入。但這種投入的迴報是巨大的。它最吸引我的一點在於其對“時間性”的理解。作者似乎對曆史的流逝有著一種超凡的敏感度,她不把任何社會狀態視為永恒不變的本質,而是將其視為特定曆史階段的暫時性産物。這種動態的、流動的曆史觀,極大地拓寬瞭我對“變化”的理解維度。書中對一係列文化符號的分析,精妙絕倫,每一個例子都像是精心挑選的切片,精準地映照齣宏大理論的微觀體現。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變得更加立體和多維瞭,不再滿足於簡單的二元對立,而是開始欣賞事物之間的復雜張力和內在的辯證統一。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在不同人生階段帶來新感悟的經典之作。
評分這本書的譯本質量令人贊嘆,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溝通不同文化和時代思想的橋梁,使得原著那種獨特的、略帶疏離感的語調得以精準傳達。我感受最深的是,它成功地捕捉到瞭原作者對於“被觀看”這一狀態的深刻描摹。那種被置於他者目光之下的無所遁形的感受,被描述得淋灕盡緻,仿佛作者本人就是那個被審視的主體。閱讀過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將書中的理論模型套用到我周圍的環境中去觀察,甚至是對鏡子裏的自己進行反思。這種實踐性和啓發性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象牙塔內,而是像一束探照燈,突然打亮瞭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一直被陰影籠罩的角落,迫使我們直麵那些不願承認的現實結構。
評分讀完手頭的這本大部頭,我心裏五味雜陳。說實話,這本書的體量本身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但真正讓人難以釋捲的,是作者那股近乎冷峻的理性,以及她層層剝繭般剖析現象的決心。我尤其欣賞它在探討宏大社會結構時,依然能捕捉到個體經驗的細微紋理。這不是一本提供標準答案的書,更像是一份邀請函,邀請讀者進入一個復雜、充滿矛盾的思辨空間。每一次翻閱,都像是進行一場深入的內心對話,迫使我重新審視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界限和規範。尤其是在某些曆史進程的描述部分,那種穿透時空的洞察力,讓人不禁拍案叫絕。它沒有沉溺於煽情或簡單的道德譴責,而是用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精準的筆觸,解剖著權力、文化和個體意誌之間的微妙博弈。整本書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即使涉及大量的理論構建,也從未讓人感到枯燥,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寫作功力。
評分說句實在話,這本書的閱讀體驗並非全程舒適,它更像是一次對既有觀念的係統性衝擊。作者的邏輯鏈條極其嚴密,幾乎不留任何情感上的喘息之機,這使得讀者必須全神貫注地跟隨她的思維軌跡。我特彆喜歡它在敘事手法上展現齣的那種剋製的美感,大量的論證建立在對曆史材料和文化符號的精妙引用之上,而不是空泛的口號。這使得全書的論證具有瞭無可辯駁的厚重感。它對特定社會現象的批判,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批判,而是直擊根源,追溯其漫長的曆史淤積。每讀到關鍵的轉摺點,我都會忍不住想,如果早些年讀到這本書,我的某些選擇和判斷會不會有所不同?它提供瞭一種強大的工具箱,用以解構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這種智力上的“鍛煉”價值,是任何輕鬆讀物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力量實在驚人,讀起來有一種曆經風霜後的沉澱感,文字的密度極高,每一個句子都仿佛經過韆錘百煉,不帶一絲多餘的脂粉氣。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琢磨其中一兩句話的深意,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麵對一塊堅硬的、需要用智慧去鑿開的礦石。它對“存在”這一核心命題的探討,擺脫瞭以往許多哲學論著的晦澀和故作高深,而是將其與日常生活的具體場景緊密聯係起來,讓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哲思是如何在柴米油鹽、人際互動中悄然成型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有一種天賦,能夠將看似對立的概念(比如自由與必然、公共與私密)放在同一個天平上進行衡量,展現齣驚人的平衡感。通讀下來,我的認知地圖被徹底重繪瞭一遍,那些曾經模糊的邊界,此刻都變得清晰而尖銳。
評分很好 快遞員服務態度非常好 包裝比較粗糙
評分不錯!!!!!!!!!!!!!!!!
評分老婆很喜歡
評分印刷質量很好,讀起來感覺很好,值得收藏。
評分心靈雞湯,值得看看
評分這個店真的是非常不錯的
評分很好
評分發貨挺快的。紙質一般吧,好評吧
評分質量不好,紙張和印刷都較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