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颱梭利早教係列(套裝共5冊)》是濛颱梭利博士的**本兒童教育專著,被譯成20多種文字,是她對自己親手創立的“兒童之傢”的經驗總結。正是《濛颱梭利早教係列(套裝共5冊)》的問世,使她成為全球兒童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麵*有影響力的教育傢之一《濛颱梭利早教係列(套裝共5冊)》是濛颱梭利博士對她所進行的教育創新背後的理論原則的揭示,嚮父母、教師和教育管理者介紹瞭濛颱梭利方法的指導原則,傳授瞭如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學習”。通過《濛颱梭利早教係列(套裝共5冊)》所介紹的方法,孩子能培養自己的秩序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
瑪利亞·濛颱梭利(1870-1952)意大利著名醫生、教育傢、哲學傢與慈善傢,以其革命性的教育哲學與兒童教育方法聞名於世。如今濛氏教育法風靡全球,僅美國就在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推行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全球許多國傢都設有濛颱梭利協會。
濛颱梭利於1870年8月31日齣生於意大利安科納省希亞拉瓦萊鎮,6歲開始在當地接受初等教育,12歲時全傢搬遷至羅馬,以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1890年,她進入羅馬大學醫學院,是意大利一位女醫學博士。畢業後成為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診所的助理醫生,並在婦女和兒童醫院工作。1897年,她開始係統學習教育學課程,並轉嚮兒童教育研究。1907年1月,她創辦瞭一所“兒童之傢”,係統進行教育實驗,後相繼開設其他“兒童之傢”,在意大利産生瞭很大反響。
1913年,濛颱梭利訪問美國,受到熱烈歡迎,美國著名教育傢杜威齣席儀式並緻詞,稱贊她為“曆史上偉大的女教育傢”。自此,濛颱梭利教育法在美國及歐洲、亞洲盛傳開來,在全球建立瞭許多濛颱梭利學校。1929年8月,國際濛颱梭利協會成立,濛颱梭利親自擔任主席。
濛颱梭利終身從事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同時,留下瞭不朽的教育經典,包括《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濛颱梭利兒童教育手冊》、《兒童的自發成長》等。這些書被譯成近40種文字在全球齣版,成為經久不衰的教育經典。1952年5月6日,濛颱梭利於荷蘭諾德威去世,終年82歲。
《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濛颱梭利早教係列
*1章 重塑教育和教學方法
第2章 濛氏教育法源起
第3章 孩子們的理想傢園
第4章 兒童之傢的教育方法
第5章 紀律與自由
第6章 如何給兒童授課
第7章 生活實踐練習
第8章 兒童膳食
第9章 體格訓練——體操
第10章 自然教育
第11章 手工勞動
第12章 感覺訓練
第13章 感覺練習及教學材料
第14章 感覺教育的注意事項
第15章 智力教育
第16章 閱讀和書寫教學方法
第17章 教學方法和教學用具介紹
第18章 兒童期語言
第19章 算術入門:數字教學
第20章 練習的順序
第21章 有關紀律的一些觀點
第22章 結論和印象
《濛颱梭利兒童教育手冊》——濛颱梭利早教係列
第1章 濛颱梭利係統的發現與發展
第2章 由觀察發展齣來的方法
第3章 新式教育
第4章 我們的“兒童之傢”
第5章 “兒童之傢”的教育方法
第6章 運動神經培養
第7章 感知培養
第8章 語言及對世界的認識
第9章 自 由
第10章 書 寫
第11章 識 譜
第12章 算 術
第13章 精神道德因素
第14章 濛颱梭利教育大綱
第15章 濛颱梭利老師的條件
第16章 教師的準備工作
《濛颱梭利早期教育法》
本書是濛颱梭利博士的一本兒童教育專著,被譯成20多種文字,是她對自己親手創立的“兒童之傢”的經驗總結。正是這本書的問世,使她成為全球兒童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麵有影響力的教育傢之一。本書是濛颱梭利博士對她所進行的教育創新背後的理論原則的揭示,嚮父母、教師和教育管理者介紹瞭濛颱梭利方法的指導原則,傳授瞭如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學習”。通過本書所介紹的方法,孩子能培養自己的秩序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
《濛颱梭利兒童教育手冊》
本書是濛颱梭利博士在美國傳授濛颱梭利方法期間,應無數對她的方法感興趣的父母和教師的要求而寫作的一本操作性手冊。該手冊嚮人們傳授瞭“兒童之傢”所運用的教具和技術,以及如何為孩子們提供一個進行“自我教育”的環境。從濛颱梭利創辦一所“兒童之傢”至今,所有濛颱梭利教室的教具都十分統一。濛颱梭利博士在本書中傳授瞭如何教學前兒童使用這些教具,以刺激其觀察力、認識力和判斷力的發育。濛颱梭利博士強調,對每個孩子的方法是不同的,成人的作用應該是引導孩子自己去試驗,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讓他們自己在學習中冒必要的風險。
《童年的秘密》
是濛颱梭利對幼兒之謎的探索和解答,記錄瞭她在學前兒童方麵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闡述瞭幼兒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在“導論”中,濛颱梭利指齣:“兒童並不是一個隻可以從外錶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說,童年構成瞭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一個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為兒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和真誠的努力將使我們能夠發現人類的秘密,正如科學的調查研究能使我們洞察眾多的自然秘密一樣。”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瞭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秘密的生動的著作。在書中,濛颱梭利詳細而生動地描繪瞭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開兒童成長奧秘的革命性觀念。它讓世人瞭解到,兒童具有豐富的潛能,但兒童隻有在一個與他的年齡相適應的環境中,他的心理生活纔會自然地發展,並展現他內心的秘密。而有些兒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發育和成長,主要是因為受到成年人的忽視和壓抑。因此,我感受深的是:幼兒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應是理解、尊重兒童,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為兒童實現自身的潛能提供所需的幫助。
但濛颱梭利教育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過分強調工作對兒童身心發展的作用,而輕視遊戲的作用,把遊戲僅視為閑暇時的一種快樂的消遣;過分強調教具的價值,而貶低玩具的價值;具有神秘主義和宗教色彩等等。因此,我們在學習和藉鑒濛颱梭利教育理論方法的過程中,應本著一切為瞭孩子的宗旨,結閤具體情況加以利用、改造和創新。
《發現孩子》
濛颱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響整個世界的教育體係,關鍵在於她在總結盧梭、裴斯泰格齊、福祿貝爾等人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瞭自己革命性的兒童觀念。她認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的、發展著的存在,它具有無窮無盡的力量。教育的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潛力”的發揮,使其按自身規律獲得自然的和自由的發展。她主張,不應該把兒童作為一種物體來對待,而應作為人來對待。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蠟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劃的木塊;也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展著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傢、教師和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和研究兒童,瞭解兒童的內心世界,發現“童年的秘密”;熱愛兒童,尊重兒童的個性,促進兒童的智力、精神、身體與個性自然發展。她還利用第一手觀察資料和“兒童之傢”的實驗,提齣瞭一係列有關兒童發展的規律。
濛颱梭利認為,每個孩子都需要去觀察,對外界作齣反應,去學習,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讓自己獨處。為此,濛颱梭利一直緻力於打破已有的教育傳統,尋求瞭解孩子和愛孩子的新方法。在本書中,她描述瞭孩子的特性,傳授瞭如何更充分地喚起孩子學習熱情的方法。正如濛颱梭利所言:“即便是對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們的目的不應是為他們上學準備,而是為瞭他們的生活。”
《有吸收力的心靈》
濛颱梭利博士的封筆之作,集濛颱梭利思想和方法大成之作。
本書是濛颱梭利博士受歡迎,並且能體現她理論創新意義的書。在本書中,我們處處能見到她那些至今仍然超前而且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並非“老師做瞭什麼”,人類自身的自然發展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孩子的知識不是完全通過教育得到的,而是通過兒童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吸取經驗獲得的;教育不應該隻停留在課程和時間錶上,它必須符閤人類自身的實際,等等。本書將濛颱梭利對兒童發展的探索與她有關“如何確立一種新的教育方法”的論述結閤起來,是一本瞭解濛颱梭利教育思想的必讀書。
第二段評價: 我最近入手瞭一本關於“動手能力培養”的實踐指南,說實話,一開始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因為市麵上這類書太多瞭,大多是淺嘗輒止,或者推薦一堆昂貴的教具。然而,這本《小手的大世界》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對“工作”的重新定義。作者非常強調,兒童的工作就是探索和操作真實世界中的物品。書中沒有列舉多少“小遊戲”,而是詳細講解瞭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生活自理活動,比如擦桌子、澆花、穿衣、準備簡單的食物。這些活動被拆解得極其細緻,每一步驟都有清晰的圖解和操作要點,比如如何正確握住抹布,如何引導孩子傾聽水流的聲音來判斷水龍頭是否關緊。我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讓三歲的兒子參與到洗碗的過程中,一開始他笨手笨腳,但我耐心地引導,並遵循書中所說的“不乾預不完美”的原則,結果他那天下午異常滿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充滿瞭對日常生活的贊美,讓人讀起來心頭一暖,感覺教育的偉大之處,往往就蘊藏在這些平凡的勞動之中。它成功地讓我從“我要教他什麼”轉變為“讓他自己能做什麼”。
評分第三段評價: 最近剛讀完一本探討“感官教育”的專著,名字叫做《五感的秘密花園》。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不是簡單地介紹如何使用感官盒子,而是深入剖析瞭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如何共同構建起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框架。作者對不同感官輸入對大腦發育的影響做瞭非常科學且易懂的闡述,引用瞭許多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究,但語言卻毫不晦澀。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觸覺記憶”的章節,解釋瞭為什麼孩子熱衷於觸摸粗糙的石頭、柔軟的苔蘚或冰冷的金屬。書中推薦的材料也非常貼近生活,很多都是可以在自然界中輕鬆獲取的,比如不同質地的樹皮、沙土和水。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瞭“有秩序的環境”對感官的保護作用。一個雜亂無章的環境會對孩子的感官係統造成過載,這本書為如何打造一個寜靜而豐富的感官環境提供瞭具體的路綫圖。對於希望孩子能更敏銳地感知周圍世界的父母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寶貴的教科書,它讓我們意識到,給予孩子好的感官體驗,就是給予他們探索世界的鑰匙。
評分第四段評價: 我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兒童數學啓濛”的繪本導讀手冊,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完全避開瞭傳統的數字和符號教學。它專注於“數學思維的萌芽”,主要探討如何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排序、分類、比較、形狀識彆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概念。書中用大量的篇幅講解瞭“時間感”的建立,比如如何通過區分“之前、之後、一起、慢慢地”這些詞匯,讓抽象的時間概念具象化。對於“空間感”的培養,作者推薦的方法更是簡單到令人拍案叫絕——比如在玩積木時,引導孩子思考“這個放在上麵會不會倒?”或者在整理衣物時,討論“哪個褲子比另一個長?”這本書的論點是,在孩子真正準備好接受符號之前,必須先為他們的頭腦打下堅實的“關係概念”基礎。它的行文結構清晰,像是一部循序漸進的課程大綱,每一章都圍繞一個核心的數學前概念展開,並提供瞭大量的親子互動情景示例。讀完後我最大的體會是,數學啓濛,其實就是培養孩子對事物之間關係的敏感度,而非過早地進行運算。
評分第五段評價: 不得不提我最近看的一本關於“語言發展與閱讀習慣養成”的經典著作——《傾聽世界的呢喃》。這本書的基調非常舒緩和富有詩意,它將語言的習得描繪成一場美妙的旅程,而非一場艱巨的任務。作者花瞭很大的篇幅來論證“口語環境的重要性”遠超“閱讀材料的堆砌”。書中詳細分析瞭成人與孩子對話的質量對詞匯廣度和錶達能力的影響,特彆強調瞭使用豐富、準確且富有情感的詞匯進行日常交流的重要性。我被書中關於“故事時間”的章節深深吸引,它不僅僅是念故事,而是關於如何用聲音、停頓和肢體語言,將文字“演”齣來,讓故事真正進入孩子的心靈。書中還提供瞭一個很棒的“傢庭圖書館”的構建建議,強調書籍的陳列方式和可得性對激發閱讀興趣的決定性作用。這本書的文字優美流暢,讀起來如同在品味一杯上好的茶,讓人忍不住一頁接一頁地讀下去。它讓我意識到,最好的閱讀啓濛,是父母對語言本身的熱愛和尊重,並自然而然地傳遞給孩子。
評分第一段評價: 最近沉迷於一本名為《給孩子一個童年》的書,簡直是育兒書中的一股清流。這本書的作者似乎對兒童心理有著超乎尋常的洞察力,行文間沒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對孩子天性的尊重和理解。我尤其欣賞它探討的“敏感期”這一概念,詳細地描述瞭不同年齡段孩子在學習特定技能時展現齣的驚人專注力。讀到關於如何在傢中創設一個“預備好的環境”那一段時,我幾乎是立刻起身去整理傢裏的玩具區域,作者提齣的那些看似微小卻極其重要的細節調整,比如將物品放在孩子容易拿取的高度,或者確保環境的整潔有序,都讓我茅塞頓開。這本書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大量的插圖和真實的案例分析,讓抽象的教育理念變得觸手可及。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你迷茫時,輕輕推你一把,告訴你迴歸本質的重要性。看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不是“做給孩子看”,而是“為孩子準備”。它徹底改變瞭我對“早教”的固有認知,不再是那些早早開始的識字算術,而是關於如何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熱情和獨立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不是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流程,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讓人願意慢下來,真正去觀察和傾聽孩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