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四書五經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文國學經典論語全解孟子譯

正版 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四書五經文白對照原文注釋譯文國學經典論語全解孟子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國學經典
  • 四書五經
  • 論語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文白對照
  • 注釋譯文
  • 中華國學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國教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kf20160922
商品編碼:10722421838
齣版時間:2015-07-01

具體描述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四書
定價 36.00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版次
齣版時間 2015年07月
開本
作者
裝幀
頁數
字數
ISBN編碼 kf20160922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論語(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必讀本)
ISBN:   9787550243507
齣 版 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定    價:   12 元
作    者:   王超,譯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語種:中文
  齣版時間:2015-07-01   版次:1   頁數:160
  印刷時間:2015-07-01   印次:1   字數:130韆


  主編推薦

作為中國古代儒傢的一部重要經典,《論語》是瞭解孔子哲學、政治、教育、文化等學說的很重要的資料。“半部《論語》治天下”,從古至今,《論語》都是一部不能忽視的經典。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論語》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韆多年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古代儒傢的一部重要經典,《論語》是瞭解孔子哲學、政治、教育、文化等學說的很重要的資料。“半部《論語》治天下”,從古至今,《論語》都是一部不能忽視的經典。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論語》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韆多年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

 

目 錄

學而篇di一…………………005

為政篇di二……………………011

八佾篇di三……………………019

裏仁篇di四……………………027

公冶長篇di五…………………033

雍也篇di六……………………042

述而篇di七……………………051

泰伯篇di八……………………062

子罕篇di九…………………068

鄉黨篇di十……………………077

先進篇di十一…………………086

顔淵篇di十二…………………095

子路篇di十三…………………103

憲問篇di十四………………… 111

衛靈公篇di十五………………123

季氏篇di十六…………………132

陽貨篇di十七…………………137

微子篇di十八…………………145

子張篇di十九…………………150

堯曰篇di二十…………………156

精彩書摘

學而篇di一

 

《論語》中各篇一般都以di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是《論語》di一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十六章,涉及很多內容。

 

【原文】

子①曰:“學而時習②之,不亦說③乎?有朋④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⑤,不亦君子⑥乎?”

 

【注釋】

①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一書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

②時: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

③說(yuè): 同“悅”,愉快、高興。

④有朋:指誌同道閤的人。

⑤慍(yùn ):惱怒,怨恨。

⑥君子: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瞭並且在適當的時候溫習,不也很高興嗎?有誌同道閤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傢不瞭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原文】

有子①曰:“其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③者,鮮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務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⑧與!”

 

【注釋】

①有子: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

②弟:同“悌(tì)”,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

③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鮮(xiǎn): 少的意思。

⑤未之有也:倒裝句,應為“未有之也”。

⑥務:專心、緻力於。本:根本。

⑦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

⑧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zui高範疇,也是倫理道德的準則。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很少。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好造反,這樣的人是沒有的。君子緻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瞭,仁道就有瞭。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就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①,鮮②矣仁。”

【注釋】

①巧言令色:裝齣和顔悅色的樣子。

②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作和顔悅色,這種人,仁心很少。”

 

【原文】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為人謀而不忠③乎?與朋友交而不信④乎?傳不習⑤乎?”

 

【注釋】

①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

②省(xǐng ):檢查,察看。

③忠: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④信:誠實。

⑤習:指溫習、演練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數次反省自己:替彆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已溫習?”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孟子(中華國學經典精粹·儒傢經典必讀本)
作者:   (戰國)孟子 著,段雪蓮,陳玉瀟 譯

智慧的源泉,思想的燈塔——中國古代經典哲學導讀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智慧哲理,曆經韆年依然閃耀著不朽的光輝,深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乃至世界文明。本套叢書,旨在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這些璀璨的思想瑰寶,領略中國古代哲學獨特的魅力與深邃的內涵。我們精選瞭對中國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幾部經典著作,以力求全麵、係統地展現中華文化的精神脈絡。 一、 儒傢思想的基石:仁愛、禮義與君子之道 作為中國古代思想體係的核心,儒傢學說以其對社會倫理、道德修養和政治治理的深刻洞察,構建瞭影響中國兩韆多年的價值體係。本叢書將引導您走進儒傢思想的發源地,領略其核心的智慧。 《論語》:孔子言行的集粹,君子人格的典範。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重要典籍,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沒有係統性的理論論述,而是以片段化的對話、問答、記敘等形式,展現瞭孔子對人生、社會、政治、教育等方方麵麵的深刻見解。閱讀《論語》,就如同與至聖先師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書中,“仁”是貫穿始終的核心概念,孔子將其視為愛人、剋己復禮的最高道德境界。他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黃金法則,倡導“孝悌”作為仁之根本,主張“忠恕”之道,這些都構成瞭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石。 除瞭個人道德修養,孔子還對政治治理提齣瞭“為政以德”的理念,認為統治者應以身作則,以德服人,纔能實現國傢的長治久安。他重視教育,提齣“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強調因材施教,鼓勵弟子思考和實踐。 《論語》的語言風格樸實自然,寓意深刻,往往寥寥數語,便能引發讀者無盡的思考。它不僅是瞭解孔子思想的重要窗口,更是塑造個人品格、提升人生境界的寶貴指南。通過對《論語》的研讀,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有德行、有智慧的君子,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高尚。 《孟子》:仁政的倡導者,性善論的集大成者。 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傢學派最傑齣的代錶人物,他繼承並發展瞭孔子的思想,並將其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孟子》是孟子與其弟子梁惠王等人的對話及論辯的記錄,展現瞭孟子在政治、哲學、倫理等方麵的深刻見解。 孟子最著名的思想之一是“性善論”,他認為人生來就具有“仁、義、禮、智”四端,這四端是人內在的善性,隻要加以擴充,就能成為聖人。他強調“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認為同情心是人類共同的本性。 在政治上,孟子是“仁政”的堅定倡導者。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統治者應該以民為本,施行仁政,減輕人民的負擔,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他批評那些不恤民力、巧言令色的統治者,並提齣瞭“民可與而不可奪誌”的政治主張。 孟子善於運用比喻和論證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他的語言雄辯有力,充滿激情。他通過“魚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等生動形象的比喻,說明義比生更重要,體現瞭其堅定的道德原則。 《孟子》不僅是研究孟子思想的必讀之作,更是理解儒傢“仁政”思想及其在中國曆史上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文獻。它鼓勵我們關注社會公平,追求道德完善,並以積極的態度應對人生挑戰。 二、 儒傢思想的拓展與深化:內聖外王的實踐路徑 除瞭《論語》和《孟子》這兩部 foundational texts,儒傢思想在後世的傳承與發展中,又湧現齣瞭一係列重要的著作,它們進一步闡釋和拓展瞭儒傢的核心理念,為實踐“內聖外王”的理想提供瞭更詳盡的路徑。 《大學》: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大法。 《大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是儒傢重要的入門經典。它提齣瞭“三綱八目”的理論框架,即“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作為綱領,而“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作為實現綱領的八個步驟。 “明明德”是指彰顯內心的光明德性,而“親民”則意味著將這種德性推己及人,關懷民眾。最終的目標是達到“止於至善”的至高境界。 “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修養的路徑。“格物”是探究事物的道理,“緻知”是求得真知,“誠意”是使意念真實無妄,“正心”是端正心思,“修身”是使品德端正。這一係列的步驟,清晰地描繪瞭儒傢對於個人道德完善的層層遞進的理解。 而“齊傢,治國,平天下”則是將個人修養的成果延伸到傢庭、國傢乃至整個天下。“修身”是基礎,“齊傢”是第一步的實踐,“治國”是對社會秩序的維護,“平天下”則是實現天下大同的最高理想。 《大學》的價值在於其嚴密的邏輯結構和實踐性。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從內到外、由近及遠、層層遞進的個人和社會進步的藍圖。通過對《大學》的學習,我們可以理解修身養性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緊密聯係,掌握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貢獻的有效方法。 《中庸》:持中守正的智慧,人生和諧的藝術。 《中庸》是儒傢重要的經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後被單獨列為“四書”之一。它探討的是“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哲學思想。 《中庸》開篇即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指齣瞭中庸思想的根源在於天性,以及如何通過遵循天性、修養天性來達到和諧的境界。它強調“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節,謂之和。” 這種“中”與“和”的狀態,是儒傢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強調瞭中庸之道的普遍適用性,以及其在道德實踐中的重要性。君子能夠持守中道,不偏激,不走極端,而小人則往往走嚮另一個極端。 《中庸》還闡述瞭“誠”的概念,認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強調瞭真誠的重要性,以及通過真誠的努力,人可以與天道相契閤,達到至善的境界。 《中庸》的語言精練,哲理深邃。它不僅是對儒傢哲學思想的深刻闡釋,更是指導我們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平衡、理性決策、和諧處世的智慧寶典。它教會我們認識到,真正的智慧在於“持中守正”,在變化中找到永恒,在動態中實現和諧。 三、 思想的傳承與演變: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 本叢書所包含的這些經典,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共同構成瞭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它們從不同的角度,揭示瞭中國古代先賢對於人生意義、社會秩序、道德倫理的深刻理解。 四書五經:中華文化的璀璨瑰寶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它們構成瞭儒傢思想的核心。而“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鞦》,則是中國古代更為古老而重要的經典,涵蓋瞭文學、曆史、哲學、政治、天文等多個領域,它們為四書提供瞭更廣闊的曆史文化背景和思想土壤。 通過對這些經典的學習,我們可以係統地瞭解中國古代的政治思想、哲學觀念、倫理道德、文化習俗,以及先賢們對於如何實現個人價值、構建和諧社會、追求人生真諦的探索。 這些經典並非陳腐的古籍,而是活生生的智慧源泉。它們所蘊含的關於仁愛、誠信、孝道、責任、擔當等美德,對於現代社會依然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它們教導我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有智慧、有擔當的人,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人生的方嚮和意義。 本叢書,緻力於以嚴謹的態度,細緻的解讀,幫助讀者穿越時空的阻隔,親近這些偉大的思想,從中汲取力量,獲得智慧,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提升人生境界。我們相信,深入研讀這些經典,必將是一次豐富心靈、啓迪智慧的非凡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之前在閱讀其他版本時,常常遇到一個睏擾:注釋過於零散,或者隻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上,無法觸及到深層的文化背景和曆史語境。然而,這本書的注釋體係構建得非常立體和宏大。它不僅僅是對生僻字的解釋,更深入地探討瞭儒傢思想在特定曆史時期內的流變與發展。比如,在講解孟子與梁惠王的那段對話時,作者不僅解釋瞭“何為仁政”,還穿插瞭當時七國爭霸的政治格局,將“仁政”從一個抽象的道德口號提升到瞭具體的政治策略層麵。這種“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注釋方法,讓我在閱讀時能夠不斷跳齣文本本身,去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這種深度挖掘和背景補充,對於希望係統性學習國學精髓而非僅僅滿足於錶麵瞭解的讀者來說,無疑提供瞭巨大的增益價值,真正做到瞭“讀經不迷惘”。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文化氣息。封麵那種古樸典雅的字體,配上恰到好處的留白,簡直就是對傳統美學的最佳詮釋。我特彆喜歡它紙張的選擇,那種略帶米黃色的質感,不僅閱讀起來不刺眼,還能讓人在翻閱時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充滿書捲氣的時代。裝訂也非常結實,看得齣來是用心製作的,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會輕易散架。更值得一提的是,內頁的排版布局非常閤理,注釋和原文的區分清晰明瞭,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需要閱讀的部分,不會感到混亂。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我甚至會時不時地把它放在書桌上,僅僅是看著它,都能感受到一種寜靜和力量。對於那些對手工質感和視覺體驗有較高要求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外部呈現絕對能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評分

這本書的譯文部分,是我個人認為最為齣彩的地方。很多經典解讀書籍,要麼是譯文過於晦澀,照搬古文的結構,讓現代讀者望而卻步;要麼就是為瞭追求“白話”而過度發揮,丟失瞭原文的韻味和精確的哲學內涵。但這本書的譯者顯然在這兩者之間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他們的語言既保持瞭對古籍的敬畏,用詞精準,又極其流暢自然,完全符閤現代漢語的錶達習慣。尤其是在處理那些拗口的、多重否定的古代句式時,譯者總能用幾句清晰有力的話語將其闡釋清楚,真正做到瞭“信、達、雅”的統一。舉個例子,書裏某一段關於“仁”的闡述,原先我讀瞭好多遍都似懂非懂,但對照這本書的譯文後,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仿佛一位飽學之士在你耳邊娓娓道來,而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這種高質量的翻譯,極大地降低瞭我們親近和理解這些國學瑰寶的門檻。

評分

這本書的“文白對照”設計,簡直是為我這種需要頻繁在原文和白話間切換的讀者量身定做的“神器”。很多時候,我可能因為一個詞匯的古今異義而對整段話産生誤解,這時候如果能迅速對照原文,就能立刻厘清思路。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處理非常巧妙,它不是簡單地將原文和譯文並列放置,而是采用瞭分欄對齊的方式,甚至在關鍵的、容易産生歧義的詞語上做瞭特彆的標記和對應。這種設計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效率和沉浸感。我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翻來覆去地尋找對應的位置,閱讀的流暢性得到瞭極大的保障。對於準備參加相關考試或者希望達到能夠脫稿背誦、理解原文的讀者而言,這種直觀的對照機製是不可或缺的學習輔助工具,它讓“原文學習”這件事變得觸手可及。

評分

作為一名國學愛好者,我深知“四書五經”涵蓋的知識體係之龐大,要在一本書中做到“精粹”且“全解”是非常睏難的權衡。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展現齣瞭極高的水準和審慎的態度。它沒有試圖包羅萬象地塞入所有可能涉及的旁支學說,而是精準地抓住瞭每部經典的核心精神和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篇章進行深入剖析。這使得整本書的知識密度非常高,但閱讀起來卻毫不費力,給人一種“大道至簡”的領悟。它沒有給初學者帶來知識上的焦慮感,反而像一位耐心的嚮導,首先帶你領略瞭最精華的風景,建立瞭堅實的認知框架。這種聚焦核心、提煉精髓的處理方式,恰恰是理解傳統文化最好的切入點,避免瞭陷入過度學術化和碎片化的泥潭,讓人能真正感受到中華文明的脈絡和力量。

評分

可以

評分

非常不錯,質量很好,超值

評分

商品的質量非常好,和店傢描述的一緻,古色古香,字跡清晰,小孩子特彆喜歡讀。

評分

物美價廉,印刷精美,好評!

評分

買迴來的書,讀的少啊!!書是不是應該藉著讀???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質量一般

評分

買迴來的書,讀的少啊!!書是不是應該藉著讀???

評分

特彆棒的體驗,非常滿意。相信京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