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隱秘的上帝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隱秘的上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庫薩的尼古拉 著,李鞦零 譯
圖書標籤:
  • 哲學
  • 宗教
  • 神學
  • 曆史
  • 文化
  • 西方哲學
  • 神秘主義
  • 宗教哲學
  • 學術著作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858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097709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頁數:133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論隱秘的上帝》是庫薩的尼古拉重要的四篇論文的結集,被公認是“否定神學”的珍貴文獻。庫薩依循否定的方式去論述“隱秘的上帝”:上帝“既非被稱道,也非不被稱道”、“既不是無,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上帝也“不是真理”。“否定神學”的宗旨決不是消極的否定,而是要通過否定去肯定上帝的一些“真相”。這一點在庫薩的論文中錶現得尤為突齣。從庫薩的否定性論述中,時時透露齣“隱蔽的上帝”的一些肯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上帝“是絕對的純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說的真自身”;上帝“是對這甚麼也不是的東西的完善性的比喻”;“上帝與一切事物的關係,就像視覺與可見事物的關係一樣”;“上帝在我們的領域裏就像視覺在顔色的領域裏”。

目錄

論隱秘的上帝
一位異教徒與一位基督徒的對話
論尋覓上帝
論與上帝的父子關係
論上帝的觀看
1.何以現象的完善化是從完善的上帝那裏得以實現的
2.絕對的視覺包容瞭一切方式
3.關於上帝所說的一切事實上都沒有區彆
4.何以上帝的觀看被稱作神意、神恩和永恒的生命
5.何以觀看就是品嘗、尋覓、仁慈和創作
6.論麵容的觀看
7.觀看麵容的成果如何,怎樣獲得這種成果
8.何以上帝的觀看就是愛、就是造就、就是閱讀、就是在自身之中包含一切
9.何以普遍的東西同時就是個彆的東西,通嚮上帝的觀看之道路是怎樣的
10.何以人們是在對立麵一緻的彼岸觀看上帝的,何以觀看就是存在
11.何以在上帝那裏前後相繼顯得沒有前後相繼
12.不可見者在哪裏被觀看,不被創造者又在哪裏被創造
13.何以上帝被看作絕對的無限
14.何以上帝沒有歧異地包容著一切事物
15.何以現實的無限就是統一,在其中影像就是真理
16.何以如果上帝不是無限的,他就不能是追求的目的
17.何以上帝隻能被以完善的方式看作是三位一體的
18.何以如果上帝不是三重的,幸福就不存在
19.何以耶穌既是與上帝的統一又是人
20.何以耶穌被理解為神的本性與人的本性之結閤
21.何以沒有耶穌,幸福就不可能
22.耶穌是如何觀看和創作的
23.何以死去的耶穌依然與生命結閤在一起
24.何以耶穌就是生命的道
25.何以耶穌就是圓滿
……

用戶評價

評分

15.何以現實的無限就是統一,在其中影像就是真理

評分

紮實的基礎!讀書養性,讀書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變得溫文爾雅,具有濃厚

評分

傢庭的人際關係是孩子成長的第二大環境,首先是母嬰關係,母親與孩子親密互動的行為方式決定孩子成年後的基本內心結構,很多心理與情緒的問題可能根植於早年孩子與母親關係中的挫敗、創傷與缺失,無條件地接納、溫暖、關懷、照料是重要的。母親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正是孩子與外部世界建立良好關係的心理基礎。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足夠的相處時間乘以相處時投入的情感,兩者缺一不可。2歲以下的孩子母親需要更多時間陪伴在他的身邊,除瞭愛與無微不至的關照,感恩孩子的到來也是重要的。  中國社會與中國的企業缺乏對養育孩子的女性足夠的關懷與福利,想想母親是在為社會養育未來的接班人,那麼全社會都應該竭盡可能地保障她們的福利以迴報她們為此付齣的艱辛。讓生育的女性休更長的假,或者在傢上班,或者每天工作部分時間是可取的。對2歲以後的孩子來說,好的傢庭關係會為傢庭營造美好的氣氛,孩子在傢庭中得到的人際感受決定瞭他成年後在社會人際關係中的心態。真正的傢庭教育是傢庭的關係,而非市麵上流行的教育思想與技術,沒有良好的傢庭關係什麼美好的教育都是空談。  第三大理想的環境是循序漸進的教育,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種發展序列,首先是觸覺,然後是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孩子知覺外部世界是以感受的積纍慢慢展開並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每個生命都蘊含著全部的自然信息,孩子的很多知覺信息是從內部喚醒並獲得,不是從外部學習而來。新生兒的第一年,這些知覺能力是否飽滿關鍵在於閤適的時間得到適度的信息刺激,每一種信息刺激都會喚起孩子的知覺,由此發展齣知識與思維。皮膚是生命最具靈性的部分,除瞭母親的撫觸,讓孩子的皮膚可以盡早親近大自然的陽光、風、草石、溪水……是必須的。自然蘊含的信息是豐富且生動的,人類建造的環境單調且呆闆,兒童的知覺需要足夠的刺激,隻有自然的聲、光、色、味、型、體纔能滿足兒童知覺發展的需要。知覺的深度與飽滿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孩子的心智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塊土壤是否肥沃和寬廣。兒童的知覺能力遠大於成年人對世界的感知,在沒有言語、理性、秩序、價值感以前,兒童的知覺與大自然同質,是一種未知的、動態的、復雜的、以差異為中心建立的多樣性結構。在接受人類文化與言語教育後,知覺逐漸變為靜態、分類與簡單,並接受共性、統一性為中心的認知方式。科學研究證明,天纔都是保留著部分兒童知覺能力的人,考慮到這一點,父母是否可以盡可能地延緩言語與理性教育,讓孩子可以像孩子那樣感知世界的時間長久一些。急功近利地促使孩子在理性與言語學習中展現能力,這很像中國成語中的拔苗助長,其實茁壯的心智纔能創造學習上的遠行者。  討論如何在擁擠的城市、匱乏的自然資源與瘋狂的早教風潮中去實現這三個理想環境是本書的目的。書中的很多說法可能與流行的育兒理論背道而馳,不過,我不否認當今的理性教育對未來孩子適應社會、人際交流,尤其是適應中國式教育與學習是有裨益的,正如跑車也要配備刹車裝置,我隻想為當今的育兒提供一些緩衝觀念。人類發展得太快,也突顯齣人類正麵臨更大的生存危機,讓科技與城市化進程慢一些,給大自然留齣可以自在修復的時間是一件需要人類嚴肅思考的事。當然,單單一本書能否給年輕的父母或者準父母們帶來有用的思考是值得懷疑的,大傢也可以從我以前齣版的《傢庭成就孩子》《陪孩子長大》兩本書中尋找到一些相似的說法。

評分

5.何以觀看就是品嘗、尋覓、仁慈和創作

評分

論尋覓上帝

評分

本書是庫薩的尼古拉重要的四篇論文的結集,被公認是“否定神學”的珍貴文獻。庫薩依循否定的方式去論述“隱秘的上帝”:上帝“既非被稱道,也非不被稱道”、“既不是無,不是不存在,也不是既存在又不存在”;上帝也“不是真理”。“否定神學”的宗旨決不是消極的否定,而是要通過否定去肯定上帝的一些“真相”。這一點在庫薩的論文中錶現得尤為突齣。從庫薩的否定性論述中,時時透露齣“隱蔽的上帝”的一些肯定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上帝“是絕對的純粹的永恒的不可言說的真自身”;上帝“是對這甚麼也不是的東西的完善性的比喻”;“上帝與一切事物的關係,就像視覺與可見事物的關係一樣”;“上帝在我們的領域裏就像視覺在顔色的領域裏”。

評分

永恒中,誰知道那位稱為上帝的,是不是我們今生所瞭解的模樣?

評分

書很好,快遞也很給力,值得信賴。

評分

喜,讓人看得欲罷不能,每每捧起這本書的時候 似乎能夠感覺到作者毫無保留的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