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1)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2007年修订
  • 工业标准
  • 建筑标准
  • 机械标准
  • 电子标准
  • 化学标准
  • 计量标准
  • 管理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49551
版次:1
商品编码:10759197
包装:精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08-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29
字数:117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汇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由于标准的动态性,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国家标准被修订,这些国家标准的修订信息无法在已出版的《汇编》中得到反映。为此,自1995年起,新增出版在上一年度被修订的国家标准的汇编本。
修订的国家标准汇编本的正书名、版本形式、装帧形式与《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相同,视篇幅分设若干册,但不占总的分册号,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07年修订-1,-2,-3,……”等字样,作为对《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的补充。读者配套购买则可收齐前一年新制定和修订的全部国家标准。

目录

GB/T 8894—2007 铜及铜合金波导管
GB/T 8931—2007 耐火材料抗渣性试验方法
GB/T 8941—2007 纸和纸板镜面光泽度的测定(20。45。75。)
GB 8959—2007 铸造防尘技术规程
GB/T 8967 2007 谷氨酸钠(味精)
GB/T 9008—2007 液相色谱法术语柱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
GB/T 9086—2007 用于色度和光度测量的标准白板
GB/T 9127—2007 柞蚕丝织物
GB/T 9130—2007 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技术条件
GB/T 9272—2007 色漆和清漆 通过测量干涂层密度测定涂料的不挥发物体积分数
GB/T 9279—2007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 9316—2007 摄影用电子闪光装置安全要求
GB/T 9443—2007 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 9444—2007 铸钢件磁粉检测
GB/T 9634.4—2007 铁氧体磁心表面缺陷极限导则 第4部分:环形磁心
GB/T 9652.1—2007 水轮机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GB/T 9652.2—2007 水轮机控制系统试验
GB 9706.1—2007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 9706.6—2007 医用电气设备 第二部分:微波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GB/T 9723—2007 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 9724—2007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
GB/T 9725—2007 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GB/T 9726—2007 化学试剂还原高锰酸钾物质测定通则
GB/T 9727—2007 化学试剂磷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28—2007 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29—2007 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0—2007 化学试剂草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1—2007 化学试剂硫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 9732—2007 化学试剂铵测定通用方法
GB 9743—2007 轿车轮胎
GB 9744—2007 载重汽车轮胎
GB/T 9753—2007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GB/T 9754—2007 色漆和清漆 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9785—2007 链条链轮术语
GB/T 9832—2007 毛绒、布制玩具
GB/T l0001.4—2007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
GB/T l0001.10—2007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l0部分:铁路客运符号
GB l0055—2007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
GB/T l0065—2007 绝缘液体在电应力和电离作用下的析气性测定方法

前言/序言


跨越世纪的文化探索:精选世界经典名著导读 本书旨在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研究者以及寻求心灵滋养的读者,提供一个深入理解人类文明瑰宝的窗口。我们精选了自古代文明曙光直至近现代思潮涌现的二十部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经典名著,力求从多维度、深层次地剖析其文本价值、时代背景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古代文明的史诗与哲思(聚焦早期人类的宏大叙事与智慧结晶) 本部分收录的五部作品,是构建西方乃至世界思想史的基石。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古代社会结构、信仰体系和道德伦理的活化石。 1.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部西方文学的源头。重点分析“荣誉观”(Kleos)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核心地位,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悲剧性对立如何映射出个体意志与命运的抗争。同时,《奥德赛》中对“回归”(Nostos)的复杂描绘,不仅是地理上的旅行,更是精神上对身份认同的追寻。我们将细致梳理荷马对英雄原型(Archetype)的塑造,以及其叙事结构对后世戏剧和叙事学的奠基作用。 2. 《汉谟拉比法典》(选段解析) 本章超越了纯粹的法律文本解读,着重探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原则背后的社会治理逻辑和阶级差异的体现。通过对关键法条的案例分析,展现了古巴比伦社会对财产、家庭、奴隶制度的精细化管理,以及这种早期成文法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概念的初步探索与局限。 3. 《圣经·旧约》(创世记与出埃及记精选) 我们聚焦于人类“起源神话”与“民族建立”的主题。对“伊甸园”的象征意义进行阐释,探讨“原罪”概念的形成及其对西方道德观的塑造。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出埃及的叙事,如何成为后世所有争取自由、反抗压迫运动的集体记忆原型,并分析其一神论信仰对后续哲学和政治思想的渗透。 4. 《柏拉图:理想国》(节选) 本书将重点放在“洞穴寓言”的哲学意蕴和“理念论”的核心框架。我们详细阐述了什么是“善的理念”,以及这种超验的知识如何指导“哲学王”的统治。分析柏拉图对城邦(Polis)的理想建构,如何与雅典的民主实践形成尖锐的张力,并探讨其对教育(Paideia)在塑造理想公民中的关键作用。 5. 《论语》(核心篇章研读) 选取“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深入阐释。“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并非单纯的道德评判,而是对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界定。我们还会对比儒家思想与同期希腊哲学的差异,聚焦其内省性的修身路径。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信仰与文艺复兴的觉醒(探讨神学主导与人文主义的萌芽) 本部分涵盖了从宗教统制下的世界观,到个体价值重新被发现的过渡时期。 6. 《奥古斯丁:忏悔录》(核心自省部分) 这部作品被视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自传。我们侧重分析奥古斯丁在寻求信仰过程中的精神挣扎,特别是对“时间”本质的哲学探讨——时间如何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非客观世界。分析其对“原罪”的深刻理解如何影响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定性。 7. 《神曲:地狱篇》(精选诗篇) 本书将以但丁的“九层地狱”结构为线索,解析其中蕴含的经院哲学与中世纪政治图景。重点分析但丁如何将他所处的佛罗伦萨的政治宿敌置于地狱的不同层次,体现了文学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力量。 8. 《马可·波罗游记》(忽必烈汗宫廷与异域风光) 此部分关注的不仅是地理发现,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早期记录。我们侧重分析马可·波罗如何通过欧洲人难以想象的东方奇景,冲击了中世纪欧洲固化的世界观,激发了探险精神与商业欲望的早期萌芽。 9. 《薄伽丘:十日谈》(精选故事解析) 在黑死病肆虐的背景下,这些故事如何成为一种“逃逸美学”?我们将分析《十日谈》如何通过讽刺教会的虚伪、赞美世俗的智慧与情欲,确立了早期人文主义对人的经验和情感的肯定,标志着文学主题从神转向人的重要转折。 10.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关键独白分析) 本书聚焦于“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的哲学困境,将其置于文艺复兴晚期个体精神危机的背景下。分析哈姆雷特延宕背后的多重心理动因——理性审视、道德困境与行动的瘫痪,以及其对“扮演”与“真实”的探讨。 第三部分:启蒙时代的理性之光与浪漫主义的激情回响(聚焦个人自由与社会重塑) 本部分涵盖了对旧秩序的颠覆和对人类情感的重新挖掘。 11. 《笛卡尔:谈谈方法》 本书将详细解析“我思故我在”这一公理的建立过程,及其如何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奠基石。重点阐述笛卡尔的怀疑论方法,如何为科学革命提供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 1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我们将细致辨析卢梭区分“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关键论点。深入研究“自然状态”的设想,以及私有制和政治社会的建立如何导致了人性的腐化与不平等,这是对启蒙运动内部矛盾的深刻反思。 13.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此书是浪漫主义情感爆发的代表。本书着重分析维特对自然、爱情和艺术的极端体验,及其对僵化的社会规范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绝望反抗。探讨其自杀行为如何成为对僵硬理性世界的“情感抗议”。 14. 《美国独立宣言》与《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并列比较) 通过对比这两份奠基性文献,分析天赋人权理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与差异。重点探讨“三权分立”思想在政治构建中的理论基础,以及这些文件如何从哲学层面论证了革命的合法性。 15.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本书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分析摄政时期英国中产阶级对婚姻、财产和体面(Propriety)的焦虑。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冲突,是如何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社会阶层偏见和对理性判断的考验。 第四部分:工业革命后的社会批判与现代性的探索(关注异化、科学与生存的意义) 最后一部分聚焦于现代社会结构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对人类精神状态的拷问。 16. 《马克思与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核心概念解析) 本书侧重于对“阶级斗争”、“异化劳动”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清晰解读。分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历史必然性,以及其对后世社会运动产生的直接影响。 17. 《达尔文:物种起源》(部分章节的哲学影响) 我们探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如何颠覆了传统的创世观和人类中心主义。分析“适者生存”的观念如何被引入社会学和伦理学领域,引发的巨大争议和对哲学界的影响。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本书将重点分析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理论的失败。通过对主角内心深处矛盾、恐惧和忏悔的细致剖析,探讨人的自由意志与道德法则之间的永恒张力,以及救赎的路径。 19.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象征符号的解读方法) 本书提供了一套理解无意识世界的入门工具。详细介绍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等核心概念,并选取经典梦例,演示如何通过分析象征符号来揭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突。 20. 《卡夫卡:变形记》 这部中篇小说是现代异化(Alienation)主题的极致体现。我们将分析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甲虫的荒诞情境,如何象征着现代社会中个体在官僚体制、家庭关系和异己环境中的无助、疏离与价值的彻底丧失。 本书的编排旨在构建一条清晰的脉络,引导读者体验人类思想与情感跨越数千年的发展轨迹,理解这些经典文本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色。

用户评价

评分

当然,作为一名对知识管理略有心得的读者,我对这本汇编的检索功能和易用性也抱有很高的期待。毕竟,标准文件往往术语密集,逻辑严谨,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查找机制,那么即便是拥有再多内容,其使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我理想中的状态是,它不仅要有按标准编号的目录,更要有按关键词、按应用场景分类的检索系统。比如,我输入“防火等级”或者“防水等级”,系统(或者说详尽的索引)能立刻指向所有相关的标准条文,并标注出这些条文在不同标准间的相互影响。更进一步说,如果能有一个“不一致性报告”的附录,指出哪些标准之间存在潜在的冲突或重叠之处,并给出官方的解释或协调建议,那将是极大的便利。毕竟,标准丛书中内容庞杂,读者最怕的就是查到一个信息,却不知道它是否已经被更新或被更高层级的标准所覆盖。这本书,理应是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的知识网络,而非一堆孤立文本的堆砌。

评分

哎呀,这本《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1)》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实话,我拿到它的时候,心里那个期待啊,简直像盼着过年。我一直都在琢磨着,国家标准这东西,本来就是规范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嘛,所以,我原以为里面会涵盖了从建筑材料到电子产品安全,再到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毕竟名字听起来就这么“大全集”。我最想看到的是,那些在2007年更新后,对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设备有哪些具体的技术参数要求,比如插座的规格、电线截面的最小允许值等等,这些都是与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的硬指标。当时我的设想是,这本厚厚的书里,一定收录了那些我平时在网上搜索半天都找不到的权威解释,最好能有一份清晰的索引,让我能迅速定位到ISO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应关系,这样在做国际贸易的时候,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我甚至幻想着,它能包含一些不太为人注意的,但实际上至关重要的领域,比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标准,或者某个特定工业流程中的能耗限制。总之,那段时间,我对这本书的“全景式覆盖”抱有极高的期望,觉得它应该是一本能解决所有标准疑问的“圣经”。

评分

对于一个日常工作中需要经常处理合规性文件的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1)》给我的冲击更多是源于其“官方性”和“权威感”。我的需求相对朴素,主要集中在理解标准条文背后的“人话”解释。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更多的“白话文”解读,尤其是那些关于复杂工艺流程或化学成分限制的条文,能有一个通俗易懂的释义段落。比如,某个标准要求“材料的pH值需保持在特定区间”,我真正想知道的是,这意味着我们日常使用的哪种常见物质是被禁止或必须严格控制的?这种从“技术术语”到“实际操作”的转换桥梁,在我看来是汇编类书籍最具人情味的地方。如果它能像一本优秀教材那样,在每一个关键概念后,都附带一个“小贴士”或者“实践意义”的说明,那它就不再仅仅是一本冷冰冰的法律条文集,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指导者,帮助像我这样的普通用户也能安全、合规地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避免因为不了解标准细节而触犯规定。

评分

说实话,光是捧着这本书,那种厚重感就已经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感觉自己掌握了某种官方的“秘密武器”。我当时的工作涉及到一些技术文件的审阅,需要对照最新的行业规范来确保合规性,所以我的关注点自然就集中在那些“硬核”的技术规范部分。我特别希望看到的是,那些关于材料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的最新迭代。比如,对于某种新型复合材料的耐候性测试,是采用了哪种加速老化设备,其周期和结果的解读权重是如何分配的?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一个产品能否通过质检关口。我期待的是一种极度细致的描述,最好能配上详尽的图表和流程图,这样即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工程师,也能凭借书中的指引顺利完成操作,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失误。如果能附带一些标准实施以来的常见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能让人提前预判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而不是等到出了问题再去翻阅晦涩的条文。这本书的定位,在我看来,理应是技术人员的“案头必备”,随时可以进行精确查询和参考的工具书,而非仅作陈列。

评分

拿到这本汇编后,我的初衷是想系统性地梳理一下近几年国家标准体系的整体脉络和演进方向。我一直认为,标准的变化,往往是国家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我更倾向于从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它,比如,哪些领域的标准数量在显著增加,这是否意味着国家正在大力扶持这些新兴产业?哪些旧标准的修订幅度特别大,是不是说明原有的技术路线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需求?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搭建起一个关于“标准发展史”的知识框架。例如,关于环保和能效的标准,我期待看到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控制的转变轨迹,明确地标出每五年在能耗降低百分比上的目标设定。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个历年来标准修订频率的统计分析,或者不同行业标准之间的交叉引用关系,那对于政策研究者或者行业规划者来说,价值就无法估量了。它应该是一本能让人读出“趋势”的工具书,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条款的文本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