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頑疾:中國曆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
ISBN:978701015338401
作者:張宏傑 著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年3月
定價:48 元
冊 數:1冊
目錄:
自序:韆年頑疾為何無良方 / 001
第一部分 zui壞的結局,zui好的樣本:
清王朝的腐敗與反腐敗
第一章 大清王朝唯yi不貪腐的衙門 // 003
第二章 “陋規”是一種製度性腐敗 // 039
第三章 康熙應該對清代的製度性腐敗負zui大責任 // 057
第四章 雍正皇帝的“高薪養廉”改革 // 085
第五章 養廉銀改革為什麼失敗瞭 // 101
第六章 由“中興名臣”主導的zui後一次裁撤陋規 // 117
第二部分 高薪未必養廉,但低薪一定腐敗:
中國俸祿史的啓示
第 七 章 漢代:為什麼西漢清廉而東漢腐敗 // 139
第 八 章 不給官員工資是貪小便宜吃大虧 // 155
第 九 章 高度人性化的唐代俸祿製度 // 163
第 十 章 宋代“高薪養廉”到底是成功瞭還是失敗瞭 ? // 169
第十一章 元朝俸祿製度的缺陷 // 187
第十二章 “官俸zui薄”與“腐敗zui烈”的明代 // 191
第十三章 清代俸祿製度 // 205
第三部分 高貴的窮人:
荒誕製度下的官員真實生存狀態
第十四章 窘迫的曾國藩:清代京官的生活水平 // 219
第十五章 曾國藩的小金庫:清代地方官員的真實收入 // 241
第十六章 劉光第和那桐:晚清京官一窮一富的兩個極端代錶 // 251
尾聲:反腐敗是一連串的事情 //271
作者簡介:
張宏傑:濛古族,1972年生於遼寜。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復旦大學曆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曾先後就職於某金融機構及某大學。著有《曾國藩的正麵與側麵》《中國國民性演變曆程》《大明王朝的七張麵孔》《飢餓的盛世》《坐天下很纍》等。《百傢講壇》主講人,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
羅胖的解讀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頑疾》,作者是著名的曆史學者張宏傑先生。
這本書,說的是中國曆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但實際上點齣瞭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三個問題:
1.如何分析自己身處的格局之網?
2.如何自己建構一個良性之網?
3.如何破齣一個惡性網絡?既享有其資源,又不同流閤汙?
每個人都是網裏的一個點
盧梭講過一句話:每個人都生而自由,但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在一個成熟的權力網絡中,彆以為單個的你是自由的,事實上人無時不在網中。
就拿腐敗這事來說,你以為腐敗就等於貪官嗎?
或者隻要你不送,不收,腐敗就跟你毫無關係嗎?
皇帝為什麼zui
喜歡拿孔孟之道鼓勵臣下為官清廉,卻又總重用那些貪贓枉法的馬屁精?
朝廷給官員低薪或者無薪,會大大減輕老百姓負擔嗎?
清廉到女兒都被逼餓死的海瑞為什麼總不招同僚待見?
硃元璋殺人剝皮無所不用,大明朝為何成瞭曆史上zui腐敗的王朝?
在無處不在的網絡當中,人隻能做隨波逐流的孤舟嗎?
那有沒有辦法擺脫束縛,破網而齣?
赫德 怎麼編成一張良性的網?
清代的腐敗,尤以海關為甚。
但一個叫赫德的英國人,解決瞭這個外國商人頭疼,同時也是曆代皇帝無解的問題。
在他擔任中國海關關長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海關幾乎杜絕瞭腐敗,成為著名的廉潔機構,被稱為“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跡之一”。
難道是皇帝賦予瞭赫德什麼生殺大權嗎?
其實他依靠的隻有會計製度、人事製度和薪酬製度。
同時,他清晰把握瞭自己與中國政府的定位,改革理性而漸進。
他是如何釜底抽薪,編織瞭這樣一張良性的網?《頑疾》會告訴你。
曾國藩 怎麼破齣一張惡性的網?
曾國藩,立誌學做聖人,成為一個道德上的完人。
但他卻不想做海瑞那樣一個占據瞭道德製高點,但一輩子卻沒做成什麼大事的人。
於是在現存記錄中,我們找不到曾國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裝入自己腰包的記錄,甚至他當京官都無力救濟自己貧病交加的舅舅。
但他也毫無障礙地收受下屬的“公費”,建立小金庫,也按照官場慣例打點上級,甚至跟彆的官員一起大吃大喝。
曾國藩取一塵不染之實,卻竭盡全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
他是怎樣過著分裂的生活,做成瞭大事且全身而退的?《頑疾》會告訴你。
張宏傑是誰?
張宏傑是羅胖zui喜歡的曆史寫作者,他之前寫曆史的幾本著作:《孔》、《》、《飢餓的》,羅胖在視頻節目裏多次說起。
《頑疾》的裝訂采用裸脊鎖綫,也叫裸背裝。這種工藝的好處在於能讓書完全攤平,不再有膠訂圖書6㎜的翻不開的夾縫,呈現zui舒適的平坦狀態,解放雙手,帶給你zui好的閱讀體驗。
拿到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充滿力量感的書名和作者的名字,張宏傑,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對曆史深度挖掘的承諾。人民齣版社的標記,更是讓人對其內容質量充滿瞭信心。而“頑疾”二字,立刻勾勒齣一種曆史的宿命感,暗示著在中國漫長的曆史進程中,腐敗並非偶然,而是像一種難以根除的疾病,反復齣現,影響深遠。緊隨其後的“腐敗與反腐敗”,直接點明瞭這本書的核心主題,這無疑是中國曆史中最具爭議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我最感興趣的是“局中人如何破網”這一部分,這讓我聯想到那些在權力鬥爭和製度睏境中掙紮的個體,他們是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做齣選擇,又如何試圖打破既定的格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去審視那些被曆史掩蓋的真相,去理解那些在權力遊戲中的人性博弈,並從中汲取智慧,思考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讓我感受到一種厚重和傳承。紙張的質感、印刷的清晰度,都體現瞭齣版方的專業與用心。作者張宏傑的名字,在我接觸到的眾多曆史類書籍中,算得上是如雷貫耳,他對於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讀,總能讓人耳目一新,富有啓發性。而“頑疾:中國曆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這個主題,更是直擊中國曆史發展中的一個關鍵痛點,充滿瞭探索的價值。我特彆留意到“局中人如何破網”這個副標題,它不僅僅是對腐敗現象的描述,更是一種對解決之道、突破睏境的探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曆史的深處,去瞭解那些形形色色的“局中人”,他們是如何被捲入腐敗的泥沼,又在怎樣的睏境中尋求齣路。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那些曆史的經驗與教訓,對於我們今天如何應對類似的挑戰,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標題所吸引。“頑疾”二字,帶著一種宿命感和頑固性,直接點齣瞭中國曆史中一個揮之不去的主題。而“腐敗與反腐敗”,更是觸及瞭人類社會發展中一個永恒的議題,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漫長官僚體係曆史的國度。作者張宏傑的名字,在我看來,是這本書質量的保證,他的著作我曾有所涉獵,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人民齣版社的齣品,也進一步打消瞭我對內容質量的疑慮。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梳理中國曆史上的這些“頑疾”,又是如何剖析那些層齣不窮的腐敗現象,以及那些前赴後繼的反腐鬥爭。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史實的呈現,更是一種深刻的解讀,一種對曆史規律的探尋,一種對人性弱點的洞察。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在看似循環往復的曆史洪流中,是否存在著一些可以打破僵局的“破網”之道。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學術嚴謹性。從封麵設計到齣版社的選擇,再到作者的聲譽,都預示著這是一部有著紮實研究基礎的作品。在信息爆炸的當下,能夠靜下心來閱讀一本深入探討曆史問題的書籍,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我尤其對“局中人如何破網”這個副標題感到好奇。它暗示瞭作者將不僅僅是講述曆史事件,更會深入分析那些身處權力漩渦中的人物,他們的動機、他們的掙紮,以及他們試圖擺脫睏境的策略。這是一種更具人性化和現實意義的解讀方式,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曆史的復雜性,以及個體在宏大曆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那些被遮蔽的角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被忽略的細節,從而對中國曆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問題,形成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一本厚重的書,光是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裝幀設計也頗具匠心,紙質溫潤,印刷清晰,讓人一眼就覺得是值得細細品讀的作品。封麵上的書名和作者名字,配閤著整體的視覺風格,透露齣一種嚴肅而深邃的氣息,似乎預示著即將展開一場關於中國曆史深層肌理的探索。在開始閱讀之前,我腦海中就已經勾勒齣作者であろう張宏傑先生,是一位對曆史有著深刻洞察和獨到見解的學者,他將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審視那些在曆史長河中反復上演的權力鬥爭與人性博弈。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不僅在於它可能揭示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更在於它能否提供一種新的視角,幫助我理解那些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地影響瞭中華民族的發展軌跡。希望它能像一位智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啓發我的思考,讓我對“局中人”這個詞的含義有更深切的體會,也對那些試圖破除睏境的努力,産生更具象的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