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ISBN:978701015338401
作者:张宏杰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定价:48 元
册 数:1册
目录:
自序:千年顽疾为何无良方 / 001
第一部分 zui坏的结局,zui好的样本:
清王朝的腐败与反腐败
第一章 大清王朝唯yi不贪腐的衙门 // 003
第二章 “陋规”是一种制度性腐败 // 039
第三章 康熙应该对清代的制度性腐败负zui大责任 // 057
第四章 雍正皇帝的“高薪养廉”改革 // 085
第五章 养廉银改革为什么失败了 // 101
第六章 由“中兴名臣”主导的zui后一次裁撤陋规 // 117
第二部分 高薪未必养廉,但低薪一定腐败:
中国俸禄史的启示
第 七 章 汉代:为什么西汉清廉而东汉腐败 // 139
第 八 章 不给官员工资是贪小便宜吃大亏 // 155
第 九 章 高度人性化的唐代俸禄制度 // 163
第 十 章 宋代“高薪养廉”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 // 169
第十一章 元朝俸禄制度的缺陷 // 187
第十二章 “官俸zui薄”与“腐败zui烈”的明代 // 191
第十三章 清代俸禄制度 // 205
第三部分 高贵的穷人:
荒诞制度下的官员真实生存状态
第十四章 窘迫的曾国藩:清代京官的生活水平 // 219
第十五章 曾国藩的小金库:清代地方官员的真实收入 // 241
第十六章 刘光第和那桐:晚清京官一穷一富的两个极端代表 // 251
尾声:反腐败是一连串的事情 //271
作者简介: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曾先后就职于某金融机构及某大学。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饥饿的盛世》《坐天下很累》等。《百家讲坛》主讲人,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罗胖的解读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顽疾》,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者张宏杰先生。
这本书,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但实际上点出了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三个问题:
1.如何分析自己身处的格局之网?
2.如何自己建构一个良性之网?
3.如何破出一个恶性网络?既享有其资源,又不同流合污?
每个人都是网里的一个点
卢梭讲过一句话:每个人都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在一个成熟的权力网络中,别以为单个的你是自由的,事实上人无时不在网中。
就拿腐败这事来说,你以为腐败就等于贪官吗?
或者只要你不送,不收,腐败就跟你毫无关系吗?
皇帝为什么zui
喜欢拿孔孟之道鼓励臣下为官清廉,却又总重用那些贪赃枉法的马屁精?
朝廷给官员低薪或者无薪,会大大减轻老百姓负担吗?
清廉到女儿都被逼饿死的海瑞为什么总不招同僚待见?
朱元璋杀人剥皮无所不用,大明朝为何成了历史上zui腐败的王朝?
在无处不在的网络当中,人只能做随波逐流的孤舟吗?
那有没有办法摆脱束缚,破网而出?
赫德 怎么编成一张良性的网?
清代的腐败,尤以海关为甚。
但一个叫赫德的英国人,解决了这个外国商人头疼,同时也是历代皇帝无解的问题。
在他担任中国海关关长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海关几乎杜绝了腐败,成为著名的廉洁机构,被称为“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
难道是皇帝赋予了赫德什么生杀大权吗?
其实他依靠的只有会计制度、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
同时,他清晰把握了自己与中国政府的定位,改革理性而渐进。
他是如何釜底抽薪,编织了这样一张良性的网?《顽疾》会告诉你。
曾国藩 怎么破出一张恶性的网?
曾国藩,立志学做圣人,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
但他却不想做海瑞那样一个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但一辈子却没做成什么大事的人。
于是在现存记录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甚至他当京官都无力救济自己贫病交加的舅舅。
但他也毫无障碍地收受下属的“公费”,建立小金库,也按照官场惯例打点上级,甚至跟别的官员一起大吃大喝。
曾国藩取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尽全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
他是怎样过着分裂的生活,做成了大事且全身而退的?《顽疾》会告诉你。
张宏杰是谁?
张宏杰是罗胖zui喜欢的历史写作者,他之前写历史的几本著作:《孔》、《》、《饥饿的》,罗胖在视频节目里多次说起。
《顽疾》的装订采用裸脊锁线,也叫裸背装。这种工艺的好处在于能让书完全摊平,不再有胶订图书6㎜的翻不开的夹缝,呈现zui舒适的平坦状态,解放双手,带给你zui好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的装帧让我感受到一种厚重和传承。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与用心。作者张宏杰的名字,在我接触到的众多历史类书籍中,算得上是如雷贯耳,他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读,总能让人耳目一新,富有启发性。而“顽疾: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这个主题,更是直击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痛点,充满了探索的价值。我特别留意到“局中人如何破网”这个副标题,它不仅仅是对腐败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对解决之道、突破困境的探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历史的深处,去了解那些形形色色的“局中人”,他们是如何被卷入腐败的泥沼,又在怎样的困境中寻求出路。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那些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应对类似的挑战,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标题所吸引。“顽疾”二字,带着一种宿命感和顽固性,直接点出了中国历史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而“腐败与反腐败”,更是触及了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永恒的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漫长官僚体系历史的国度。作者张宏杰的名字,在我看来,是这本书质量的保证,他的著作我曾有所涉猎,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人民出版社的出品,也进一步打消了我对内容质量的疑虑。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梳理中国历史上的这些“顽疾”,又是如何剖析那些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以及那些前赴后继的反腐斗争。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史实的呈现,更是一种深刻的解读,一种对历史规律的探寻,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在看似循环往复的历史洪流中,是否存在着一些可以打破僵局的“破网”之道。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学术严谨性。从封面设计到出版社的选择,再到作者的声誉,都预示着这是一部有着扎实研究基础的作品。在信息爆炸的当下,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本深入探讨历史问题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奢侈。我尤其对“局中人如何破网”这个副标题感到好奇。它暗示了作者将不仅仅是讲述历史事件,更会深入分析那些身处权力漩涡中的人物,他们的动机、他们的挣扎,以及他们试图摆脱困境的策略。这是一种更具人性化和现实意义的解读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在宏大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那些被遮蔽的角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从而对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形成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充满力量感的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张宏杰,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对历史深度挖掘的承诺。人民出版社的标记,更是让人对其内容质量充满了信心。而“顽疾”二字,立刻勾勒出一种历史的宿命感,暗示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腐败并非偶然,而是像一种难以根除的疾病,反复出现,影响深远。紧随其后的“腐败与反腐败”,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核心主题,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中最具争议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我最感兴趣的是“局中人如何破网”这一部分,这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权力斗争和制度困境中挣扎的个体,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选择,又如何试图打破既定的格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那些被历史掩盖的真相,去理解那些在权力游戏中的人性博弈,并从中汲取智慧,思考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评分一本厚重的书,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装帧设计也颇具匠心,纸质温润,印刷清晰,让人一眼就觉得是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封面上的书名和作者名字,配合着整体的视觉风格,透露出一种严肃而深邃的气息,似乎预示着即将展开一场关于中国历史深层肌理的探索。在开始阅读之前,我脑海中就已经勾勒出作者であろう张宏杰先生,是一位对历史有着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的学者,他将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去审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的权力斗争与人性博弈。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在于它可能揭示的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更在于它能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帮助我理解那些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以及它们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希望它能像一位智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启发我的思考,让我对“局中人”这个词的含义有更深切的体会,也对那些试图破除困境的努力,产生更具象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