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78辑)

老照片(第78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冯克力 编
图书标签:
  • 老照片
  • 怀旧
  • 摄影
  • 历史
  • 记忆
  • 家族
  • 亲情
  • 时光
  • 黑白
  • 纪实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04355
版次:1
商品编码:1080558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9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忆姑父雷海宗,清华名师的家藏照,恰同学少年,最美丽的鲜花,从一张结婚证说起。

内容简介

《老照片(第78辑)》主要内容包括:我家的几幅老照片、地下党忆往点滴、一张西南联大的毕业照、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踪迹、周氏五兄弟的合影、罗家伦与张维桢的结婚照等。

目录

忆姑父雷海宗
清华名师的家藏照
赤脚童年
我家的几幅老照片
恰同学少年
最美丽的鲜花
地下党忆往点滴
在舟山的日子
一次特殊的警戒
我的母亲张企罗
一张西南联大的毕业照
从一张结婚证说起
怀念母亲
六元妻
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踪迹
潘景寅的故事
1930年代的北平育婴堂
感悟名师风采
周氏五兄弟的合影
吴晗和王光美陪同印尼总统苏加诺夫人哈蒂尼游览长城
罗家伦与张维桢的结婚照

精彩书摘

入省队学下围棋
由于这次比赛,黑龙江省棋队决定将我和芦学智、曲吉元借调到省棋队。棋队只有一两名文化课教员,一周上一次课,我们等于是中断了学业。
当时,所有的省运动队,对外都称“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系”。我从小学五年级直接进入了“大学”。我们的到来,一时成了热门话题,那时除体操、技巧、乒乓球队有少数十五六岁的少年选手外,还没有我们这样小的选手。每当我们穿着小号运动服,出现在食堂和操场上时,经常会有人指指点点,拉着我们问长问短。有人对我们说,棋类不属于体育运动,应该属于艺术。
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而我们这些运动员每月的伙食费高达45元,每顿至少六个菜,主食随便吃,饭后一个水果。我们之前,省棋队只有一名围棋运动员,名叫黄成俊,他来自沈阳,后来成了我的老师。在省队期问,我曾参加过少年组和成年组比赛。在少年组比赛中,我轻松获得冠军。但在成年组比赛中,仅进入第二轮。
我获得少年组冠军那天,市体委…位名叫赵相的领导,点名与我对弈。内行知道,从拿子姿势中,就可判断他是否会下棋。那天与赵相对弈,从他抓子落子的瞬间,我知道他水平有限。不过,那局棋我没好意思赢太多。
结束时,赵相摇摇头说:“你赢得不多啊,还得努力,要超过你老师!”可是,领导的勉励和期望,我始终没有达到,在省队一年,我与黄老师的水平仍有巨大差距。
……
书籍简介:岁月的回响——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集 《岁月的回响》 是一部以时间为轴,以记忆为笔触,精心编纂而成的图文集。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旧日影像,而是力求深入挖掘每一帧照片背后所承载的社会变迁、家族传承、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本书精选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珍贵历史照片,这些照片犹如一把把钥匙,开启了通往逝去时光的大门。 本书的结构设计旨在引导读者进行一场深度的文化漫游。全书大致分为四个主要篇章,力求全面覆盖历史、社会、人文等多个维度。 --- 第一章:烽火与新生——动荡年代的肖像 本章聚焦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至中期,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革的时期。收录的照片大多色调偏暗,记录了战争的残酷、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随之而来的重建与希望。 重点内容预览: 1. 战火中的乡土: 这一部分展出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和民间力量的照片。例如,一张拍摄于1940年代初的村庄全景图,虽然模糊,但能清晰辨认出为躲避战乱而临时搭建的棚户,以及村民们在田间地头流露出的坚毅眼神。我们配以详尽的考证,试图还原拍摄地点和当时的生活细节。 2. 身份的变迁: 聚焦于不同身份群体在时代洪流中的肖像记录。包括早期受西方教育的学生群像、工厂中的产业工人群体,以及穿着朴素军装的基层战士。通过对比不同服装、姿态和背景环境,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社会阶层与思想观念的碰撞与融合。特别收录了几张鲜为人知的进步人士的早期留影,探讨他们如何在思想启蒙与现实困境中寻找出路。 3. 城市边缘的景象: 选取了一些记录城市化初期景象的照片。破败的街景、拥挤的码头、以及在洋货摊前驻足的人群。这些影像捕捉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交织的复杂图景,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焦虑与机遇。 本章特色: 侧重于宏大叙事背景下的个体体验。通过对照片上人物服饰、面部表情、以及环境细节的细致解读,还原出那个年代人们面对生存挑战时的真实状态。 --- 第二章:生活万象——寻常百姓的日常轨迹 如果说第一章是时代的烙印,那么第二章便是对“烟火气”的深情回望。本章收录的照片大多是家庭内部或社区生活中拍摄的,记录了中国社会在相对稳定时期(如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物质文化与人际关系。 重点内容预览: 1. 家宴与团圆: 精选了一组描绘家庭聚餐场景的照片。无论是物资匮乏年代的“丰盛一餐”,还是特定节日里的集体合影,都展现了中国家庭对“团圆”这一核心价值的坚守。照片中的食物、餐具陈设、甚至人物的坐次安排,都隐含着家庭的等级和情感结构。 2. 童年的印记: 收集了大量不同年代的儿童照片。从穿着自制衣物的田间嬉戏,到排队领物资时的严肃面容,再到后来的公园玩耍。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对“童年”这一概念的不同定义与呵护方式。我们特别加入了一篇对老式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图文考证。 3. 劳作的赞歌: 涵盖了工业、农业、手工业等不同领域的工作场景。例如,纺织厂女工们专注地操作机器的剪影,或者农民们在广阔田野上辛勤耕耘的身影。这些照片不仅是劳动的记录,更是对当时社会生产力和集体精神的致敬。 本章特色: 强调细节的温度感。通过对老照片上家具样式、室内陈设、衣物花纹的辨识,帮助读者重建起对过去生活环境的立体感知。 --- 第三章:风物巡礼——逝去的风景与建筑 本章将视角转向了地域文化和城市变迁。聚焦于那些因城市发展、自然变迁或历史事件而逐渐消失的地理景观和标志性建筑。 重点内容预览: 1. 老城的脉络: 记录了大量消失的传统街区、石板路、牌坊和老式店铺的影像。通过今昔对比图(部分照片配有当代同地点的对比图),清晰展示了城市规划如何重塑了我们的生活空间。特别关注了那些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公共建筑(如图书馆、戏院、老火车站)。 2. 自然与人居的对话: 选取了几组描绘特定季节或自然灾害前后景象的照片。例如,某条河流改道前后的水位对比,或某处传统农耕模式下的季节更替。这些照片提醒我们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3. 乡土的记忆碎片: 关注那些地方性的特殊习俗和聚会场所。比如消失的集市、戏台上的老戏班、或特定宗教仪式的现场记录。这些场景是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本章特色: 结合地理学和建筑史的知识,对照片中的地标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历史溯源,强调空间记忆的不可替代性。 --- 第四章:时代的侧影——个体命运的交汇点 本章是全书最具情感穿透力的部分,聚焦于特定历史节点上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故事”。这些照片往往带有强烈的叙事性。 重点内容预览: 1. 第一批留学生: 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踏出国门求学的人群的合影。他们的衣着和眼神中,混合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和对家乡的眷恋。我们追溯了其中几位人物后来的学术或政治生涯。 2. 新职业的诞生: 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的一些全新职业的从业者形象,如第一批女拖拉机手、邮递员、或广播员等。这些影像捕捉了社会身份重塑过程中产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 不被遗忘的面孔: 这是一个充满伦理思考的板块,收录了一些模糊不清或无从考证身份的普通人照片。作者通过对这些“无名之辈”的影像进行艺术化、哲学化的解读,探讨历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底层民众的价值和尊严。 本章特色: 强烈的叙事性和历史的纵深感。每一组照片都附带了详尽的背景资料和可能的历史解读,旨在唤起读者对历史参与者的共情。 --- 结语: 《岁月的回响》不仅是一本影集,更是一份对时间流逝的致敬与珍视。它通过这些定格的瞬间,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重新审视我们从何处走来,并思考那些被时间冲刷后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本书适合所有对历史、家族记忆、以及中国社会变迁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收藏。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种对怀旧情怀有着特殊偏好的人来说,这本《老照片(第78辑)》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最大的价值在于“稀有性”和“情感共鸣”。很多照片里的物件,比如老式的搪瓷脸盆、特定款式的自行车、甚至是那种老式的铁皮玩具,对我个人而言,都带有强烈的童年记忆符号。看到这些熟悉的景象,心头总会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温暖和失落交织的情绪。摄影师对光线和构图的把握,使得一些原本平淡无奇的场景,也散发出一种近乎诗意的光芒。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影像集,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位置。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与过去建立了一种更紧密、更具象的连接,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这本书值得反复品味,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浮现。

评分

这本《老照片(第78辑)》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那些记录了上世纪中叶城市变迁的影像,简直就是一趟穿越时光的旅程。我记得有一组照片,拍摄的是某个北方小城在公私合营前后的景象,画面里的人们衣着朴素,眼神里透着一股子坚韧劲儿,那些老式的有轨电车和布景般的石板路,瞬间就把我拉回了那个特定的历史瞬间。翻阅这些泛黄的纸张,我仿佛能听到街角小贩的吆喝声,闻到煤炉子烧出来的特有烟火气。更令人动容的是,许多照片背后都有简短的文字说明,虽然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侧影,比如某个工厂的落成典礼,或者一次集体婚礼的场景,这些细微之处,比任何宏大的历史叙事都要来得真实和震撼。我特别喜欢那些关于家庭日常的抓拍,比如一家人围着一张简陋的桌子吃饭,那种质朴的温馨感,是现在高楼大厦里很难找寻的了。这本书不仅仅是图片的集合,更是一部浓缩的社会生活编年史,它以一种无声却有力的姿态,提醒着我们,我们从何而来,脚下的这片土地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洗礼。

评分

说实话,我对老照片一直情有独钟,但很多画册内容都比较刻板、缺乏生气。《老照片(第78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似乎更注重“人”的故事。它没有刻意去展示那些重大的政治事件或宏伟建筑,反而聚焦在了那些被历史洪流冲刷后容易被遗忘的普通民众的生活细节上。例如,有一张是关于一个老式照相馆里的场景,店主正笨拙地给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调整帽子,那种互动充满了人情味和幽默感。再比如,书中收录了几张旧时的“摩登”女性的照片,她们的穿着打扮虽然带着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自信,那种微妙的矛盾和张力,非常耐人寻味。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从来不是冰冷的日期和事件堆砌而成,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体所构筑起来的,这本书成功地让那些“沉默的多数”再次发声。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画册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是难以言喻的。它捕捉到的那些瞬间,似乎比教科书里的文字更有说服力。有一组关于江南水乡的组图尤其引人注目,那不是如今旅游景点被过度修饰后的模样,而是真正的烟雨迷蒙中,渔民们在水面上劳作的真实写照。光影的处理非常高超,那些清晨的薄雾和午后的阳光穿过竹林投下的斑驳光影,都被镜头精准地捕捉了下来,层次感极强。我注意到,很多照片的冲印质量非常高,即便是几十年前的底片,经过精心修复后,细节依然清晰可见,比如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或是孩子们手中玩具的纹理,都栩栩如生。这让我不禁思考摄影师当时的视角和心境,他们是如何在那样一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坚持用影像去记录和传承的。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颇具匠心,纸张的厚度和色泽都非常考究,拿在手上就有一种庄重感,让人不敢轻易地对待里面的每一页内容。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很有趣,它不是严格按照时间线索来走的,更像是一种主题式的散文集。前几页可能是关于某个地域的民俗活动,紧接着就跳转到某个工厂的技术革新现场,最后可能又落脚于某个家庭的日常聚会。这种跳跃性反而营造出一种“生活的碎片感”,仿佛你在翻阅一本被无意中打开的旧日记本,每一页都有新的惊喜。我尤其欣赏那些展现“技术与生活交汇点”的照片,比如早期自行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喜悦,或者第一台缝纫机带来的变革,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它们是如何改变人们的日常作息和社交方式的,图片给出了生动的诠释。它提醒我们,每一次小的技术迭代,背后都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和努力。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将宏大叙事解构到了最微小的生活单元里去展示。

评分

短、平民百姓,非常具有可读性。   截止到2010年8月,《老照片》已经出版了72辑,共刊出各种历史照片近万幅、相关的文字近千万言,为百年来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留下了一份宝贵而鲜活的记录。此外,《老照片》还出版了《老照片·珍藏版》,即将一年出版的若干辑合订、精装出版,颇具收藏价值。现在《老照片·珍藏版》已经出版到第十四本。   “《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记忆和见证历史,使我们得以重新想象遥远的过去,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这便是入选“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评语。

评分

有恃无恐,遂与那舟子上船。

评分

《老照片》山东画报出版社于1996年底新创刊的一本杂志,一经面世,便以别开生面的图书样式、回望历史的新颖视角,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曾经创下每辑发行30余万册的销售业绩,引发了风靡全国的“老照片文化热”。   《老照片》的成功出版,开启了中国出版业的“读图时代”,相继被业内权威媒体评选为“新中国出版业五十件大事”之一、“1978-1998二十年难忘的书”之一、“改革开放30年原创畅销书”、“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300书”之一、“新中国六十年六十本书”之一。2009年9月,在南方阅读盛典品牌评比中,《老照片》在“最受读者关注视觉类图书”获得了2万多张选票,名列第一名,并且投票率高达45%。   《老照片》为32开杂志,每期定价15元,200页左右。《老照片》上面所刊载的文章都是读者投稿,每一幅文章都是围绕一幅或者几幅老照片(要求是20年前的照片)所撰写,可以是介绍故事上边的人物,也可以是介绍故事上的人的经历、发生的故事。可以是政治人物、历史人物,也可以是家长理 老照片第71辑封面

评分

1930年代的北平育婴堂

评分

价格合适 发货神速 非常不错

评分

起一事,不觉又略有所疑。正是:

评分

蓬莱魔女听他说得如此确凿,不觉喜出望外,再无疑心,暗自想道:“他

评分

很喜欢这个系列的图书。。。

评分

帮同事买的,应该比较满意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