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拿破仑大帝-(上.下册)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4-01 |
| 作者:罗伯茨 | 译者:苏然 | 开本: 32开 |
| 定价: 15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0978717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这个世界究竟已经有了多少种关于拿破仑的书,恐怕以治法国史为志业的学者也未必能立刻说出准确的数字,但这并不代表已经穷尽了拿破仑研究,随着史料的拓展,尤其是历史书写方式和读者阅读品味的变化,新的成果会继续面世。这部《拿破仑大帝》即是其中之一。为了认识拿破仑,作者几乎走遍了拿破仑的60个战场,由此做出的解读必定会有其独到之处。相对轻快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沉重”的历史人物,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相信这部被称为“叙述体”的拿破仑传记会受到读者的喜爱。
《拿破仑大帝(套装共2册)》,拿破仑·波拿巴度过了较之所有世人的*不同寻常的一生。从1795年10月时扫荡巴黎街头造反者的年轻炮兵军官,到1815年6月由于严重的指挥失误而遭遇滑铁卢之败,他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成功改造了法国和欧洲。
作者以自身的走访、对多国档案的查询、其他作者出版的关于拿破仑或赞或贬的书籍,以及重要的拿破仑基金会从200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拿破仑33000封信件等诸多材料为依据,以拿破仑一生的轨迹特别是60场战役为主线展开论述,驳斥了许多围绕在拿破仑身边的“黑色传奇”、不实传说以及许多对拿破仑其人其事进行诋毁的荒谬之词,如拿破仑对待士兵不人道、炮轰埃及金字塔及斯芬克斯雕像、贬低拿破仑及约瑟芬对法国艺术的贡献、拿破仑是嗜血的独裁者等等,认为他不是一位极权独裁者。尽管他行使非常庞大的权力,但他也没有变得暴虐无道、报复心切。他虽算不上伟大征服者,但仍是近代史巨人,从很多方面看他都称得上*后的也是伟大的开明独裁者,一位马背上的启蒙者。看完本书你会觉得确实如此,他也确实担当得起“大帝”的称号。
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和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杰出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著有《索尔兹伯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泰坦》(获199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等诸多广受赞誉的著作,他还是诸多英国报纸的撰稿人。为撰写本书,他先后走访了位于俄罗斯、白俄罗斯、以色列、比利时、意大利、捷克、奥地利、德国、法国的拿破仑战场(60处中的53处),并去圣赫勒拿岛调研。他关于拿破仑的三集电视短剧也在BBC2放映。 苏然,1991年生,安徽黄山人,201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拿破仑时代历史的爱好者。
波拿巴家族家谱
第一部 发奋为雄
第一章 科西嘉
第二章 大革命
第三章 渴望
第四章 意大利、
第五章 克敌制胜
第六章 和平
第七章 埃及
第八章 阿克
第九章 雾月
第二部 文治武功
第十章 执政
第十一章 马伦戈
第十二章 正法直度
第十三章 阴谋
第十四章 亚眠
第十五章 加冕
第十六章 奥斯特利茨
第十七章 耶拿
第十八章 受阻
第十九章 蒂尔西特
第二十章 伊比利亚半岛
第二十一章 瓦格拉姆
第二十二章 登峰造极
第三部 尘埃落定
第二十三章 俄国
第二十四章 进退维谷
第二十五章 大撤退
第二十六章 重整旗鼓
第二十七章 莱比锡
第二十八章 困兽犹斗
第二十九章 厄尔巴
第三十章 滑铁卢
第三十一章 圣赫勒拿
结语:拿破仑大帝
拿破仑可以称大帝吗
何等统治者才能赢得“大帝”或“大王”之称?亚历山大、阿尔弗雷德、查理曼、彼得、弗里德里希、叶卡捷琳娜都是大人物,深深影响其所属时代的历史。然而,我们不费什么功夫就能想到影响同样深远、成就同样显赫的另一群人,如“红胡子”弗里德里希、英国国王亨利二世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与女王伊莎贝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查理曼之后、拿破仑之前,他统治的欧洲领土*多)、“太阳王”路易十四等,这些人确实在人性上往往更胜一筹(至少依今日标准看),但他们却无这种称呼。
拿破仑·波拿巴是现代法国奠基人,一个时代也以他命名。1793年拿破仑来法国时,他几乎还是个一文不名的政治难民,仅仅六年后,他就靠军事政变上台。他其实是个军官,这一身份是他余生中的首要定位。大量文字论述他的科西嘉血统、他的小贵族出身、他汲取的启蒙思想、古代世界赋予他的灵感,但布列讷军校与巴黎王家军校的教育甚至比上述因素更具影响力,他的大部分信念和设想也出自陆军思潮。军队既让他深深信奉实用智慧的重要性、以才能为基的等级制、法律与秩序、艰苦奋斗、勇毅身心,也令他厌恶自私的律师与政客。从严格意义上说,拿破仑是贵族,大革命见证了他满腔热忱地接纳了其早期信条,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性政府、精英政权、激进民族主义。所有这些理念正好适合于他那些将有利于法国陆军的设想。相形之下,他又认为结果平等、无序社会、代议制政体、媒体自由(他认为这是鼓励煽动行径的许可证)与军事原则冲突。曾有短短一阵,他拥护雅各宾主义,即便在那时,他也不提倡平等主义。情况差不多是这样的:身为深受军事思潮和气质熏陶的法军军官拿破仑崭露头角,证明自己对大革命有益,然后夺权,并维持统治。
拿破仑24岁时拜将。战果是评价任何将军的*终标准。拿破仑的征服以失败告终,*后他沦为屈辱的阶下囚,然而,他的军事生涯短暂却充实,终其一生,他一共打了60场战斗和围城战,仅仅输了7场:阿克会战、阿斯佩恩-埃斯灵会战、莱比锡会战、拉罗蒂埃之战、拉昂之战、阿尔西之战、滑铁卢会战。拿破仑拥有非凡的战斗感觉和战场决策力。他的60片疆场中,我去过53处。当我走过战场时,他对地形的直觉、他判断距离和选择战场的精准度、他的时机感常常令我震惊。“战斗中某刻,*小的机动决定战局、赢来优势。”他写道,“正如洪峰起于滴水。”他当然从不对自己拥有作为一位军事领导人的才能缺乏信心。在圣赫勒拿岛上,有人问他,为何参观无忧宫时不拿弗里德里希大王的佩剑,他回答:“因为我有自己的。”(事实上,他的确把弗里德里希大王的佩剑带至荣军院。)
七年战争中,法国落败,击败它的重要对手之一正是弗里德里希大王的剑。从那以后,法国军事战略家与军事理论家思索如何改善法军步兵、骑兵与炮兵以及如何大大提高三个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他们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拿破仑深入钻研吉贝尔、格里博瓦尔、布尔塞、萨克斯元帅等人的著作,在战场上践行他们的思想。他没有发明营方阵、中央位置战略、混合队形、敌后机动乃至军系统这些理念,但他的确完善了它们。因为这些理念,他能打任一一种军事战斗,还能把几乎所有局势转化为对己方有利。单单是1796~1797年的意大利战局,他就不断钉住敌军,并击退其一股侧翼(他在蒙特诺特击退右翼、在罗韦雷托击退左翼),有时一并击退两翼,如蒙多维之战。他善于鼓励士兵攻上窄桥,如洛迪之战、阿尔科莱会战;他精于靠直觉从情报中判断形势,如马伦戈会战前;他长于追赶败退的敌军,如米莱西莫之战、普里莫拉诺之战。在洛纳托和里沃利,他阻止敌军进攻自己的后方,并成功反击。在卡斯蒂廖内,他用两个军包夹敌军,并攻击其后方。战局中可能产生各种战术形势,一代宗师才会次次胜出,近二十年来,拿破仑的表现一向如此。事实上,1814年香槟战役中,他在五日内连续赢取四场独立的战斗,彰显了其*
我近期一口气读完了这套关于拿破仑的巨著,简直是惊为天人!这本书太详尽了,从他早年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到他如何一步步在法国大革命的洪流中崭露头角,再到他统治法国并席卷欧洲的辉煌时期,几乎是事无巨细地展现出来。作者在史料的运用上可谓是炉火纯青,将大量的史实编织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拿破仑心理活动的描绘,他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权力,如何与身边的战友和对手周旋,这些都让我对这位传奇人物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书中对于拿破仑的军事行动的描写,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每一个战役都像在眼前上演,那些精妙的战术设计,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都让人拍案叫绝。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还深入探讨了拿破仑的政治遗产,他所建立的制度,他所推行的改革,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宏大的历史命题,在书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对那个时代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
评分最近,我迷上了一部关于拿破仑的书,它让我对这位历史上极富争议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拿破仑性格的复杂性,以及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军官一步步崛起,最终成为法兰西的皇帝。作者在描绘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时,笔触是那样生动,仿佛我置身于战场,感受着硝烟弥漫、战鼓雷鸣。他如何运用战术,如何激励士气,那些令人惊叹的战略部署,读来真是荡气回肠。然而,书中更让我着迷的是对拿破仑政治手腕的剖析。他并非仅仅依靠武力,他的政治智慧、他对人心的洞察,以及他在革命浪潮中抓住机遇的能力,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法国社会进行的改革,比如《拿破仑法典》的颁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书中也做了详尽的阐述。读完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更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人物。他的野心、他的抱负、他的孤独,甚至他晚年的失落,都让我对他产生了复杂的情感。这本书非常厚重,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因为它充满了故事性和人性的光辉。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让我沉浸其中的关于拿破仑的书籍,而这套作品无疑满足了我的期待。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将宏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细腻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描绘拿破仑的辉煌成就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史诗般的 grandeur,仿佛在述说着一个神话人物的传奇。然而,他并没有回避拿破仑的局限性和错误,书中对那些导致他最终走向衰败的决策,比如远征俄国,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剖析。这种客观公正的态度,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征服者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拿破仑与欧洲各国君主、与民众关系的描写,这些互动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统治者的多面性。书中穿插的许多历史轶事和人物传记,也让整个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仿佛我置身于那个时代,与他们一同经历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这套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权力、野心、荣耀与失落的深刻探讨。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关于拿破仑的书籍,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作者的笔触非常老练,他能够将枯燥的史料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不仅关注拿破仑的个人经历,更将他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书中对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社会的深刻描绘,以及他对欧洲政治格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都让我对那位时代巨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在分析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时,语言是那样精准而有力,仿佛能够让你理解每一个战役背后的深层逻辑。而当他谈论拿破仑的政治改革时,又显得那样清晰而有条理,让你明白那些改革为何能够深刻地改变法国。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人物的故事,更是提供了一个理解那个时代的关键视角。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回响着那些激昂的战役,那些深刻的政治博弈,以及拿破仑这位复杂人物的生平。
评分我最近有幸拜读了关于拿破仑的这部大作,可以说,它彻底刷新了我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认知。作者的功力可见一斑,他不仅仅是复述历史,更是试图去解读历史。从拿破仑的童年、他的成长环境,到他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成为法国的灵魂人物,再到他如何试图重塑欧洲,这一切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剖析拿破仑的性格特质时所展现出的深刻洞察力,他如何平衡野心与现实,如何与自己内心的矛盾搏斗,这些都让我对这位伟大的征服者产生了更加复杂的情感。书中对拿破仑战争的描述,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有对具体战役战术的精妙分析,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拿破仑的政治遗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所建立的法律体系,他所推动的社会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拿破仑超越军事领域的影响力。这套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权力、领导力以及人类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
评分非常好
评分书收到已破损,而且书还有股异味。后悔在这里买书,还是买自营的好了。
评分绝对的大部头绝对的有份量,看完需要些时间啊
评分绝对的大部头绝对的有份量,看完需要些时间啊
评分好书,又值优惠,果断入手!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心心念念了很久,趁着打折赶紧下手了,棒!
评分北京市新华书店,没得说
评分人的记忆是最简单的信息检索途径,却容易犯错,还非常有限。因而在不同时代,人们都希望获得更好的记忆方法,包括文本信息转化为图像、韵文或者特定的符号,借以缩短记忆和检索的时间,增强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