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特点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目标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趋势及防治技术的应用
第一部分 园林植物病害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定义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一、病原
二、环境条件
三、寄主
四、病害三角关系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一、症状的概念
二、植物病害症状的变化及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
第四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分 类及特点
思考题
第三章 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种类与病因
一、栽培措施不当
二、化学因素恶化
三、物理因素恶化
四、遗传性病害
五、营养失调引起的植物病害
思考题
第四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种类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
一、真菌的形态
二、真菌的生活史
三、真菌的分 类及主要类群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原细菌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二、细菌的分 类概述及主要类群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毒
一、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二、植物病毒的分 类与命名
第四节 园林植物病原线虫
一、线虫的一般性状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园林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
一、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
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六节 其他病原微生物
一、植原体
二、植物类病毒
三、藻类
思考题
第五章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一、寄生性
二、致病性
三、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
第二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一、接触期
二、侵入期
三、潜育期
四、发病期
第三节 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
一、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二、病原物的传播
三、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第四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一、植物病害的流行
二、植物病害的预测
第五节 植物抗病性
一、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机制
二、植物抗病性的变异
思考题
第六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一节 病害诊断的意义及程序
一、诊断的意义
二、诊断的程序
三、柯赫法则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
一、侵染性病害的田间诊断方法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田间诊断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室内诊断及技术
一、病原物常规检测和鉴定
二、病原物的分 离培养和接种鉴定技术
三、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
四、生物学测定技术
五、生理生化测定技术
六、免疫血清检测技术
七、分 子生物学鉴定技术
第四节 园林植物病害疑难杂症的诊断
思考题
第七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原则与策略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技术及方法
一、植物检疫
二、栽培技术防治
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四、生物防治
五、物理机械防治法
六、化学防治法
思考题
第八章 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
第一节 园林植物真菌性病害
一、园林植物真菌性叶、花、果病害
二、园林植物真菌性茎干病害
三、园林植物真菌性根部病害
第二节 园林植物原核生物病害
一、园林植物细菌性病害
二、园林植物植原体病害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毒病害
一、园林植物病毒病重要种类
二、园林植物病毒病的控制
第四节 园林植物线虫病害
一、松材线虫病
二、根和球茎部线虫病
三、园林植物叶部线虫病害
第五节 园林植物其他病害
一、园林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二、园林植物生理性病害
思考题
第二部分 园林植物虫害
第九章 昆虫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第二节 昆虫的头部
一、头部的基本构造
二、头部的形式
三、头部的附器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二、胸部的附器
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二、腹部的附器
第五节 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结构与特性
二、体壁的衍生物
三、昆虫的体色
第六节 昆虫的内部器官
一、内部器官的位置
二、主要内部器官和功能
思考题
第十章 昆虫与螨类分 类
第一节 分 类的基本概念及系统
一、种的概念
二、分 类阶元
三、学名
四、分 类特征
五、昆虫纲分 类系统
第二节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简介
一、直翅目(Orthoptera)
二、缨翅目(Thysanoptera)
三、同翅目(Homoptera)
四、半翅目(Hemiptera)
五、脉翅目(Neuroptera)
六、鞘翅目(Coleoptera)
七、双翅目(Diptera)
八、鳞翅目(Lepidoptera)
九、膜翅目(Hymenoptera)
第三节 螨类分 类
一、形态特征
二、生物学特性
三、与园林植物相关的重要螨类分 科
思考题
第十一章 昆虫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
二、孤雌生殖
三、多胚生殖
四、卵胎生
五、幼体生殖
第二节 昆虫的发育与变态
一、昆虫的变态类型
二、昆虫各虫期的特征
第三节 昆虫的生活史
一、世代与年生活史
二、休眠和滞育
第四节 昆虫的行为与习性
一、昼夜节 律
二、食性
三、趋性
四、假死性
五、群集和迁移
思考题
第十二章 生态因子对园林害虫的
影响
第一节 气候因子
一、温度
二、湿度和降水
三、光
四、风
第二节 土壤因子
一、土壤温度
二、土壤湿度
三、土壤理化性状
第三节 生物因子
一、食物因子
二、天敌因子
第四节 人为因素
一、格局的调整改变了昆虫原有的生长环境
二、植物配置的不合理改变昆虫的食料和天敌
三、城市生态恶化助长了园林植物害虫的危害
四、外来入侵害虫构成了对园林植物新的威胁
思考题
第十三章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原理及
技术措施
第一节 园林栽培措施防治
一、选育健康种苗
二、适地种植
三、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
四、合理搭配树种与布局
五、加强栽培管理
六、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及收后管理
第二节 物理和机械防治
一、捕杀
二、诱杀
三、温湿度控制
四、阻隔
第三节 生物防治
一、合理利用天敌昆虫
二、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
三、利用其他有益生物防治害虫
四、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化学防治
一、杀虫剂的分 类
二、农药的加工剂型
三、农药的使用方法
四、农药的合理使用
五、常用的杀虫剂种类
第五节 园林植物虫害的综合治理
一、害虫综合治理基本观点
二、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类
一、刺蛾类
二、毒蛾类
三、螟蛾类
四、舟蛾类
五、蓑蛾类
六、夜蛾类
七、卷叶蛾类
八、天蛾类
九、叶蜂类
十、枯叶蛾类
十一、叶甲虫类
十二、蝶类
第二节 刺吸害虫类
一、蚜虫类
二、介壳虫类
三、粉虱类
四、螨类
五、蝉类
六、蝽类
七、蓟马类
第三节 钻蛀害虫类
一、天牛类
二、吉丁虫类
三、木蠹蛾类
四、蠹虫类
五、其他蛀干类害虫
第四节 地下害虫类
一、蛴螬
二、蝼蛄
三、地老虎
四、地蛆
五、金针虫
思考题
园林植物病虫害中文名索引
参考文献
坦白说,我原本对这类技术性书籍的阅读热情不高,总觉得枯燥乏味,充满着教条式的规定。但是,这本书的某些章节,比如对“生物防治”策略的介绍,简直像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自然历史故事。作者非常巧妙地引入了天敌昆虫的概念,描述了瓢虫、草蛉这些“小卫士”的工作原理,把科学知识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甚至因此特地去订购了一些捕食螨,打算在我的花园里试行这种生态友好的治理方式。这种不依赖化学品,而是顺应自然规律的理念,让我对园艺的理解瞬间拔高了一个层次。文字里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平衡的追求,远远超出了“治病”本身的技术范畴,更像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引导。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真是绝了,作者显然对园林工作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实战经验。它没有采取那种教科书式的干巴巴的罗列,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预防重于治疗”那一部分的论述,写得非常有说服力。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清晰地展示了长期、系统性的养护管理如何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爆发的风险,这比单纯的“发现病害,立即喷药”的思路高明太多了。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一下子从一个“病症处理员”升级成了“植物健康规划师”。而且,书中对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植物可能面临的风险评估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冬季休眠期的病原体潜伏,春季萌发期的蚜虫爆发预警,都给出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指导,让人能够未雨绸缪。
评分我是一位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需要参考大量的植物抗逆性资料。这本书在收录植物品种抗性信息时,做得非常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它不像很多参考书那样只给出“抗病性:强”或“弱”这样的笼统描述,而是会针对具体病原(比如白粉病、锈病)列出不同品种的详细抗性评级,并且提供了许多在不同气候区表现良好的示范品种名录。这对于我们在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某些引进品种时,能同时指出其在本地环境下易感的几种主要病害,这极大地帮助我们规避了设计落地后的潜在风险。这本书无疑是提升我的专业设计能力、确保项目可持续性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提供的知识密度和实用价值,是其他任何一本仅侧重于药剂介绍的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最近在家里尝试做一些庭院绿化,结果发现很多植物总是莫名其妙地生病,一开始我以为是浇水出了问题,后来才意识到是病虫害在作祟。我在市场上找了好几本相关的书籍,大多讲得太理论化了,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拉丁学名和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看得我头昏脑涨。直到我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才算找到了救星。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吓人的专业术语,而是非常接地气地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那几种病症讲起,比如月季的黑斑病、绣球的花叶病这类,图片对比度非常直观,让我能立刻对照自家植物的情况。更贴心的是,它不是只告诉你“这是什么病”,而是会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从土壤酸碱度到通风条件,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养护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不再是瞎猜乱试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没得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是一本很专业的工具书。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色彩搭配也很雅致,挺符合园林艺术的那种感觉。内页纸张质量上乘,印刷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需要细致观察的植物组织结构图,也能看得非常清楚,这点对于需要对照图片学习的人来说太重要了。装订得很牢固,翻阅起来很顺手,不像有些书翻两下就松散了。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在某些关键章节的插图旁边加上一些图注的详细说明,会更方便初学者快速定位和理解。整体而言,从物理质感上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收藏的,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真功夫的,绝对不是那种随便糊弄出来的快餐读物。光是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陈设品,让人忍不住想去翻阅里面的知识。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不同的使用人群会有不同的感受,想比较深入学习的可以看看
评分不同的使用人群会有不同的感受,想比较深入学习的可以看看
评分帮同事买的,挺好的。
评分帮同事买的,挺好的。
评分帮同事买的,挺好的。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不同的使用人群会有不同的感受,想比较深入学习的可以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