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 关于立体裁剪
1.1 立体裁剪的应用现状
1.2 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区别
1.3 学习立体裁剪的意义和重要性
1.4 立体裁剪使用的材料
第二章 立体裁剪的操作基础
2.1 选人台和贴标注线
2.2 上半身原型制作
2.3 三面构成白纸立体裁剪
2.4 四面构成坯布立体裁剪
2.5 四面构成白纸立体裁剪
2.6 分割线的运用
实践操作部分
第三章 无袖款型的立体裁剪
3.1 纸造型实例
3.2 Salvatore Ferragamo女装
3.3 Byblos单肩式女装
3.4 D&G女装
3.5 Byblos绕颈式女装
3.6 Emanuel Ungaro女装
第四章 有袖款型的立体裁剪
4.1 Alexander McQueen女装
4.2 Karl Lagerfeld女装
4.3 Chrlstian Dior翻领式外套
4.4 Giorglo Armani女装
4.5 Christian Dior双层式外套
4.6 Max Mara女装
进阶应用部分
第五章 晚装、礼服的立体裁剪
5.1 Elie Saab V领式晚装
5.2 Christian Dior晚装
5.3 Elie Saab单肩式晚装
5.4 Alexander McQueen礼服
后记
对立体裁剪造型及
判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最近在尝试用这本书里介绍的几种“无痕收省”技术来改造我的旧衣柜,结果发现效果惊人,但过程极其考验耐心。这本书的难度等级绝对是魔鬼级别的,它假设读者已经对如何操作缝纫机和熨烫工具有了炉火纯青的掌握。例如,它介绍了一种在制作复杂收省结构时,如何利用蒸汽熨烫来“记忆”布料的新形状的方法,这需要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达到一种近乎巫术的精准度。我尝试按照步骤操作了一次,结果因为蒸汽稍微过大,我花了好几个小时精心塑形的肩部线条瞬间“塌陷”了,前功尽弃。所以,这本书更像是用来“挑战自我极限”的工具,而不是快速解决问题的速成手册。它迫使你慢下来,去尊重材料的物理属性,去理解每一个针脚和熨烫动作背后的长远影响。如果你只是想快速学会做一套合身的衬衫,这本书可能会让你感到挫败;但如果你想成为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结构复杂的时装作品的工匠,那么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修行宝典”。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有点超出我原本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高级时装工坊的内部手册,而不是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指南。我以为它会详细解释如何从量体到裁剪出基础的省道和分割线,但它却跳过了很多基础概念,直接进入了复杂的造型构建。比如,它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如何用立体裁剪技术来重现20世纪中期高级定制礼服中那种戏剧性的“雕塑感”褶皱,这需要读者对服装史和结构力学都有一定的了解。我记得有一部分专门讲如何处理领圈的“支撑性”,用到了非常规的衬布组合和内部骨架的搭建方法,这在一般的教科书里是绝对看不到的。它不是教你怎么“做一件衣服”,而是教你怎么“用布料进行结构表达”。对于我这样一个主要想学习日常成衣制作的人来说,有些内容显得过于学院派和前卫了,我得反复查阅其他资料来补全那些被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基础知识。不过,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高级时装领域或者钻研服装结构艺术,这本书无疑是金矿,它提供了一种近乎于建筑学的方法论来处理纺织材料。
评分从出版物的美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都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内页的纸张厚实,能够很好地承托起那些复杂的、需要放大观察的局部细节图,而且色彩还原度非常高,裁剪线和标记符号的对比度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使在昏暗的工作室灯光下也能清晰辨认。我发现它在引用一些经典案例时非常考究,每一件被用作范例的时装作品,其历史背景和设计理念都有简短而精准的介绍,这让读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欧洲时装设计思想的演变脉络。例如,书中有一章专门对比了巴洛克时期服装的“膨胀感”和新古典时期服装的“简洁线条”,并展示了如何用立体裁剪的手法来捕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追求。这种将技术与历史、美学深度融合的编排方式,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时装史鉴赏指南。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你“怎么做”,更在于启发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优雅,带着一种法式的手工艺人的严谨和浪漫,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作者似乎非常热爱这门手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完美版型”的执着追求。他们不会用那种冷冰冰的、标准化的制版术语来描述一切,而是会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身体的侧面曲线比作“流动的河流”,将省道比作“能量的汇聚点”。我记得书中提到如何通过调整一个微小的“移位褶”,来彻底改变一件外套的风格,从刚硬的军装风瞬间转变为柔软的沙漏形轮廓,这种描述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造力。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试穿”(Toile/Muslin Fitting)过程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哪里不合适”,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会不合适,是面料的伸缩性出了问题,还是模型点定位失误导致的“视觉欺骗”。这种注重“体验”和“感知”的写作方式,让原本枯燥的修改过程变得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对话,让你学会用更直觉、更艺术化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立体裁剪的步骤图,简直是艺术品。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关于时装制版的基础教材,但大多都是平面的图纸,看久了眼睛都会花。这本《欧洲时装立体裁剪》的作者显然对如何用三维的视角来展现服装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不是简单地把布料在人体模型上“堆砌”,而是非常精妙地引导读者去观察和理解布料的张力、垂感以及它如何与身体的曲线互动。比如,对于肩部和袖窿的塑造,书里用了非常细腻的笔触去描绘褶裥的走向和固定点,这些细节在传统的二维制版书中是很难捕捉到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假台”(Draping)的章节,讲解了如何利用珠针和白坯布搭建出理想的廓形,这简直是时装设计思维的转变,让你从“画图”过渡到“雕塑”服装。书中对不同面料特性的分析也很到位,比如薄纱、厚重的羊毛和有弹性的针织品,在立体裁剪时需要采取哪些不同的松量和固定技巧,都一一列举,非常实用。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有品味,留白恰到好处,让复杂的结构图看起来不那么拥挤,读起来非常舒适,让人愿意沉下心来慢慢琢磨每一个转折点。
评分立体裁剪的应用现状
评分20多年来,我始终把读书和教书结合起来,创新教、创新读、创新用,在用中创新。我先后在《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我联系教改实际,撰写的《自由作文法》、《对话作文法》、《听话作文法》、《情趣作文法》等论文,产生了较好的反响。目前,我已公开出版了《作文闯关》、《小学生快速创新作文教与学》丛书等著述69卷。还获得了三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评分第五章
评分Chrplstiapn
评分性价比很高 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
评分5.4
评分学习立体裁剪的意义和重l要性
评分4.6
评分1.2a 2.1 2.4 分割线的运用 纸造型实例b 3.4 3.5 有袖款型的立d体裁剪 Karl Chrlstian g4.4 4.5 4.6 Mara女装 Saab 5.2 5.3 5.4 McQuieeni礼服 i判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欧洲时装l立体裁剪》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包括l相关的立裁基本知识、标注线以及身体结构讲解,针n对最新的2010~2011年巴黎、米兰发布会部分o作品的款式,演示了从立体裁剪至平面q工业生产纸样制作的全过程。作者在后r记中s浅谈了对立体裁剪造型的眼光和判断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本书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对大品牌时v装的板型风格和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与介绍,w并加以详细的文字说明,通过实物拍摄,y详细、完整地演示了运用白纸、白坯布、实物面料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立体裁剪操作B的整个过程。希望本书能够对服装从业人员以D及相关专业人士开阔视野、加强动手能力提供有益的F帮助!曹青华(原名曹俊华),毕业于安G徽服装专修学院,曾就读于法国ESMOD艺I术学院、意大利科菲亚国际时装学院。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委L员会第一、第二届执行委员。广州工程技术职业N学N院客座教授。曾担任深圳马天奴、法国丝O蒂玛品牌技术总监。曾担任全国职业教育专业技术人Q才认证项目考评专家。2005年,获《服装周S刊》“年度中国十家纸样师&Trdquo;称号。2006年,代表中国服装设V计师协会技术委员会赴欧洲考察和交流。200X6年,创办广州菲逊服装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为中国服装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技术Z服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