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 关于立体裁剪
1.1 立体裁剪的应用现状
1.2 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区别
1.3 学习立体裁剪的意义和重要性
1.4 立体裁剪使用的材料
第二章 立体裁剪的操作基础
2.1 选人台和贴标注线
2.2 上半身原型制作
2.3 三面构成白纸立体裁剪
2.4 四面构成坯布立体裁剪
2.5 四面构成白纸立体裁剪
2.6 分割线的运用
实践操作部分
第三章 无袖款型的立体裁剪
3.1 纸造型实例
3.2 Salvatore Ferragamo女装
3.3 Byblos单肩式女装
3.4 D&G女装
3.5 Byblos绕颈式女装
3.6 Emanuel Ungaro女装
第四章 有袖款型的立体裁剪
4.1 Alexander McQueen女装
4.2 Karl Lagerfeld女装
4.3 Chrlstian Dior翻领式外套
4.4 Giorglo Armani女装
4.5 Christian Dior双层式外套
4.6 Max Mara女装
进阶应用部分
第五章 晚装、礼服的立体裁剪
5.1 Elie Saab V领式晚装
5.2 Christian Dior晚装
5.3 Elie Saab单肩式晚装
5.4 Alexander McQueen礼服
后记
对立体裁剪造型及
判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坦白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有点超出我原本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高级时装工坊的内部手册,而不是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指南。我以为它会详细解释如何从量体到裁剪出基础的省道和分割线,但它却跳过了很多基础概念,直接进入了复杂的造型构建。比如,它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如何用立体裁剪技术来重现20世纪中期高级定制礼服中那种戏剧性的“雕塑感”褶皱,这需要读者对服装史和结构力学都有一定的了解。我记得有一部分专门讲如何处理领圈的“支撑性”,用到了非常规的衬布组合和内部骨架的搭建方法,这在一般的教科书里是绝对看不到的。它不是教你怎么“做一件衣服”,而是教你怎么“用布料进行结构表达”。对于我这样一个主要想学习日常成衣制作的人来说,有些内容显得过于学院派和前卫了,我得反复查阅其他资料来补全那些被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基础知识。不过,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高级时装领域或者钻研服装结构艺术,这本书无疑是金矿,它提供了一种近乎于建筑学的方法论来处理纺织材料。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优雅,带着一种法式的手工艺人的严谨和浪漫,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作者似乎非常热爱这门手艺,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完美版型”的执着追求。他们不会用那种冷冰冰的、标准化的制版术语来描述一切,而是会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身体的侧面曲线比作“流动的河流”,将省道比作“能量的汇聚点”。我记得书中提到如何通过调整一个微小的“移位褶”,来彻底改变一件外套的风格,从刚硬的军装风瞬间转变为柔软的沙漏形轮廓,这种描述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造力。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对“试穿”(Toile/Muslin Fitting)过程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哪里不合适”,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会不合适,是面料的伸缩性出了问题,还是模型点定位失误导致的“视觉欺骗”。这种注重“体验”和“感知”的写作方式,让原本枯燥的修改过程变得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对话,让你学会用更直觉、更艺术化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立体裁剪的步骤图,简直是艺术品。我之前尝试过好几本关于时装制版的基础教材,但大多都是平面的图纸,看久了眼睛都会花。这本《欧洲时装立体裁剪》的作者显然对如何用三维的视角来展现服装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不是简单地把布料在人体模型上“堆砌”,而是非常精妙地引导读者去观察和理解布料的张力、垂感以及它如何与身体的曲线互动。比如,对于肩部和袖窿的塑造,书里用了非常细腻的笔触去描绘褶裥的走向和固定点,这些细节在传统的二维制版书中是很难捕捉到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假台”(Draping)的章节,讲解了如何利用珠针和白坯布搭建出理想的廓形,这简直是时装设计思维的转变,让你从“画图”过渡到“雕塑”服装。书中对不同面料特性的分析也很到位,比如薄纱、厚重的羊毛和有弹性的针织品,在立体裁剪时需要采取哪些不同的松量和固定技巧,都一一列举,非常实用。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有品味,留白恰到好处,让复杂的结构图看起来不那么拥挤,读起来非常舒适,让人愿意沉下心来慢慢琢磨每一个转折点。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用这本书里介绍的几种“无痕收省”技术来改造我的旧衣柜,结果发现效果惊人,但过程极其考验耐心。这本书的难度等级绝对是魔鬼级别的,它假设读者已经对如何操作缝纫机和熨烫工具有了炉火纯青的掌握。例如,它介绍了一种在制作复杂收省结构时,如何利用蒸汽熨烫来“记忆”布料的新形状的方法,这需要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达到一种近乎巫术的精准度。我尝试按照步骤操作了一次,结果因为蒸汽稍微过大,我花了好几个小时精心塑形的肩部线条瞬间“塌陷”了,前功尽弃。所以,这本书更像是用来“挑战自我极限”的工具,而不是快速解决问题的速成手册。它迫使你慢下来,去尊重材料的物理属性,去理解每一个针脚和熨烫动作背后的长远影响。如果你只是想快速学会做一套合身的衬衫,这本书可能会让你感到挫败;但如果你想成为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结构复杂的时装作品的工匠,那么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修行宝典”。
评分从出版物的美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都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内页的纸张厚实,能够很好地承托起那些复杂的、需要放大观察的局部细节图,而且色彩还原度非常高,裁剪线和标记符号的对比度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使在昏暗的工作室灯光下也能清晰辨认。我发现它在引用一些经典案例时非常考究,每一件被用作范例的时装作品,其历史背景和设计理念都有简短而精准的介绍,这让读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欧洲时装设计思想的演变脉络。例如,书中有一章专门对比了巴洛克时期服装的“膨胀感”和新古典时期服装的“简洁线条”,并展示了如何用立体裁剪的手法来捕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追求。这种将技术与历史、美学深度融合的编排方式,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时装史鉴赏指南。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教你“怎么做”,更在于启发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评分对立体裁剪造型及
评分但以我購買的幾本書當中,這本書的質感較好,全彩還是很值得嘉許的!!
评分立体裁剪的应用现状
评分4.6
评分MarXa女装
评分5.T3
评分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评分Christican
评分2.m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