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版)(原书第5版)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版)(原书第5版)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史密斯,[美] 哈希米 著
图书标签:
  • 材料科学
  • 材料工程
  • 国外教材
  • 英文教材
  • 高等教育
  • 工科教材
  • 基础教材
  • 第五版
  • 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时代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24614
版次:1
商品编码:1049072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Foundation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87
字数:13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版)(原书第5版)》在保持“以学生为朋友”的写作风格和密切联系工业应用的特色外,广泛引入现代材料科学的前沿课题,使学生开阔眼界,紧跟潮流,具有很好的时效性。相对第4版,《时代教育·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精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版)(原书第5版)》有如下改进:
1.结合对原子结构.结合键及二者对材料性质和行为影响的最新理解,作者对原子结构和结合键部分进行了改写,使得内容更精确生动、更新颖。
2.纳米技术的知识和应用也包括在各个相关章节中,包括纳米尺度特征材料的性能、研究纳米尺度特征所需的仪器以及制造技术等。
3.对于每一章,都开发引入了新的问题,且属于综合和评价性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训练学生,使其成为更富理解力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4.提供教师用的PPT教案,包含技术视频文件类、解题辅导以及虚拟的实验室实验,需填写教师反馈表向McGraw—Hill公司索取。

目录

出版说明
第5版 影印前言
第4版 影印前言
Perface
第1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引论
1.1 材料与工程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
1.3 材料的种类
1.3.1 金属材料
1.3.2 聚合物材料
1.3.3 陶瓷材料
1.3.4 复合材料
1.3.5 电子材料
1.4 材料间的竞争
1.5 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1.5.1 智能材料
1.5.2 纳米材料
1.6 材料设计与选择
1.7 第1章小结
1.8 定义
1.9 习题

第2章 原子结构与键合
2.1 原子结构和亚原子粒子
2.2 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2.3 原子的电子结构
2.3.1 普朗克量子理论和电磁辐射
2.3.2 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2.3.3 不确定原理和薛定谔波函数
2.3.4 量子数、能级和原子轨道
2.3.5 多电子原子的能态
2.3.6 量子力学模型和元素周期表
2.4 原子尺寸、离化能和电子亲合力的周期性变化
2.4.1 原子尺寸的变化趋势
2.4.2 离化能的变化趋势
2.4.3 电子亲和力的变化趋势
2.4.4 金属、类金属和非金属
2.5 一次键
2.5.1 离子键
2.5.2 共价键
2.5.3 金属键
2.5.4 混合键
2.6 二次键
2.7

第2章 小结
2.8 定义
2.9 习题

第3章 材料中的晶体结构和非晶态结构
3.1 空间点阵和晶胞
3.2 晶系与布拉菲点阵
3.3 主要的金属晶体结构
3.3.1 体心立方(BCC)晶体结构
3.3.2 面心立方(FCC)晶体结构
3.3.3 密排六方(HCP)晶体结构
3.4 立方晶胞中的原子位置
3.5 立方晶胞中的晶向
3.6 立方晶胞中晶面的米勒指数
3.7 密排六方晶体结构中的晶面和晶向
3.7.1 HCP晶胞中的晶面指数
3.7.2 HCP晶胞中的晶向指数
3.8 FCC、HCP和BCC晶体结构的比较
3.8.1 FCC和HCP晶体结构
3.8.2 晶体结构
3.9 体密度、面密度以及线密度的晶胞计算
3.9.1 体密度
3.9.2 面密度
3.9.3 线密度
3.10 多晶型或同素异构
3.11 晶体结构分析
3.11.1 X光源
3.11.2 X光衍射
3.11.3 晶体结构的X光衍射分析
3.12 非晶态材料
3.13

第3章小结
3.14定义
3.15习题

第4章 凝固和晶体缺陷
4.1 金属的凝固
4.1.1 液态金属中稳定晶核的形成
4.1.2 液态金属中晶体生长与晶粒结构的形成
4.1.3 工业铸件中的晶粒结构
4.2 单晶体的凝固
4.3 金属固溶体
4.3.1 置换式固溶体
4.3.2 间隙式固溶体
4.4 晶体缺陷
4.4.1 点缺陷
4.4.2 线缺陷(位错)
4.4.3 面缺陷
4.4.4 体缺陷
4.5 鉴别微观结构和缺陷的实验技术
4.5.1 光学金相、ASRM晶粒尺寸和晶粒直径的确定
4.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5.3 透射电子显微镜(’rEM)
4.5.4 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4.4.5 扫描探针显微镜和原子分辨率
4.6

第4章 小结
4.7 定义
4.8 习题

第5章 热激活过程和固体中的扩散
5.1 固体中的速率过程
5.2 固体中的原子扩散
5.2.1 固体中的扩散概述
5.2.2 扩散机制
5.2.3 稳态扩散
5.2.4 非稳态扩散
5.3 扩散过程的工业应用
5.3.1 气体渗碳使钢铁表面硬化
5.3.2 集成电路用硅晶圆的杂质扩散
5.4 温度对固体扩散的影响
5.5

第5章小结
5.6 定义
5.7 习题

第6章 金属的力学性能(I)
6.1 金属与合金的成形加工
6.1.1 金属和合金的铸造
6.1.2 金属和合金的热轧和冷轧
6.1.3 金属和合金的挤压
6.1.4 锻造
6.1.5 其他的金属成形工艺
6.2 金属材料中的应力和应变
6.2.1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2.2 工程应力和工程应变
6.2.3 泊松比
6.2.4 切应力与切应变
6.3 拉伸试验和工程应力一应变图
6.3.1 由拉伸试验和工程应力一应变图获得的力学性能数据
6.3.2 部分合金的工程应力一应变曲线的比较
6.3.3 真应力和真应变
6.4 硬度与硬度测试
6.5 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形变
6.5.1 金属晶体表面的滑移带与滑移线
6.5.2 金属晶体由滑移机制造成的塑性形变
6.5.3 滑移系统
6.5.4 金属单晶体的临界切应力
6.5.5 施密特定律
6.5.6 孪生
6.6 多晶金属的塑性形变
6.6.1 晶界对金属强度的影响
6.6.2 塑性形变对晶粒形状和位错分布的影响
6.6.3 冷塑性形变对金属强度增加的影响
6.7 金属的固溶强化
6.8 塑性形变金属的回复和再结晶
6.8.1 深冷加工金属再加热之前的结构
6.8.2 回复
6.8.3 再结晶
6.9 金属中的超塑性
6.10纳米晶金属
6.11
6.12定义
6.13习题

第7章 金属的力学性能(Ⅱ)
7.1 金属的断裂
7.1.1 韧性断裂
7.1 _2脆性断裂
7.1.3 韧度和冲击试验
7.1.4 韧性一脆性转变温度:
7.1.5 断裂韧度
7.2 金属的疲劳
7.2.1 周期应力
7.2.2 韧性金属在疲劳过程中发生的基本结构变化
7.2.3 影响金属疲劳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
7.3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7.3.1 疲劳裂纹扩展与应力、裂纹长度的关系
7.3.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应力强度因子范围作图
7.3.3 疲劳寿命计算
7.4 金属的蠕变和应力断裂
7.4.1 金属的蠕变
7.4.2 蠕变试验
7.4.3 蠕变一断裂试验
7.5 小结
7.6 定义
7.7 习题

第8章 相图
8.1 纯物质的相图
8.2 吉布斯相律
8.3 冷却曲线
8.4 二元匀晶合金系统
8.5 杠杆定律
8.6 合金的非平衡凝固
8.7 二元共晶合金系统
8.8 二元包晶合金系统
8.9 二元偏晶系统
8.10不变反应
8.11有中间相和中间化合物的相图
8.12三元相图
8.13小结
8.14定义
8.15习题

第9章 工程合金
9.1 铁和钢的生产
9.1.1 高炉中的生铁生产
9.1.2 炼钢和主要钢铁产品形式的加工
9.2 铁一碳系统
9.2.1 铁一铁一碳化物相图
9.2.2 Fe-Fe3C相图中的固相
9.2.3 Fe_Fe3C相图中的不变反应
9.2.4 碳素钢的缓慢冷却
9.3 普通碳素钢的热处理
9.3.1 马氏体
9.3.2 奥氏体的等温分解
9.3.3 共析碳素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9.3.4 碳素钢的退火与正火
9.3.5 碳素钢的回火
9.3.6 碳素钢的分类与典型的力学性能
9.4 低合金钢
9.4.1 合金钢的分类
9.4.2 合金钢中合金元素的分布
9.4.3 合金元素对钢的共析温度影响
9.4.4 淬硬性
9.4.5 低合金钢典型的力学性能和应用
9.5 铝合金
9.5.1 析出强化(硬化)
9.5.2 铝及其产品的一般性能
9.5.3 锻造铝合金
9.5.4 铸造铝合金
9.6 小结
9.7 定义
9.8 习题

第10章 聚合物材料
10.1 概述
10.1.1热塑性塑料
10.1.2 热固性塑料
10.2 聚合反应
10.2.1 单个乙烯分子的共价键结构
10.2.2 一个活化乙烯分子的共价键结构
10.2.3 聚乙烯聚合的整体反应和聚合度
10.2.4 链式聚合步骤
10.2.5 热塑性塑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0.2.6 单体的官能度
10.2.7 非晶体线性聚合物的结构
10.2.8 乙烯基树脂与亚乙烯基树脂
10.2.9 均聚物与共聚物
10.2.1 0其他聚合方法
10.3 工业用聚合方法
10.4 一些热塑性塑料的结晶度与立体异构现象
10.4.1 非晶态热塑性塑料的凝固
10.4.2 半晶态热塑性塑料的凝固
10.4.3 半晶态热塑性塑料的结构
10.4.4 热塑性塑料的立体异构现象
10.4.5 齐格勒(Ziegler)催化剂与纳塔(Natta),催化剂
10.5 塑料的加工
10.5.1 用于热塑性塑料的加:E-V艺
10.5.2 用于热固性塑料的加:E-I“艺
10.6 通用热塑性塑料
10.6.1 聚乙烯
10.6.2 聚氯乙烯均聚物与共聚物
10.6.3 聚丙乙烯
10.6.4 聚苯乙烯
10.6.5 聚丙烯腈
10.6.6 苯乙烯丙烯腈(SAN)
10.6.7 ABS
10.6.8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10.6.9 氟塑料
10.7 工程热塑性塑料
10.7.1 聚酰胺(尼龙)
10.7.2 聚碳酸酯
10.7.3 苯氧基树脂
10.7.4 聚甲醛
10.7.5 热塑性聚酯
10.7.6 聚苯硫醚
10.7.7 聚醚酰亚胺
10.7.8 聚合物合金
10.8 热固性塑料(热固性树脂)
10.8.1 酚醛塑料
10.8.2 环氧树脂
10.8.3 不饱和聚酯
10.8.4 氨基树脂(尿素塑料和三聚氰胺)
10.9 小结
10.10定义
10.11习题

第11章 陶瓷材料
11.1 概述
11.2 简单陶瓷的晶体结构
11.2.1 简单陶瓷化合物中的离子键和共价键
11.2.2 存在于离子键固体中的简单离子排列
11.2.3 氯化铯晶体(CsCl)结构
11.2.4 氯化钠晶体(NaCl)结构
11.2.5 FCC与HCP晶格中的间隙位置
11.2.6 闪锌矿晶体(ZnS)结构
11.2.7 氟石晶体(CaF2)结构
11.2.8 反氟石晶体结构
11.2.9 刚玉晶体(A1203)结构
11.2.1 0尖晶石(MgAl204)晶体结构
11.2.1 1钙钛矿(CaTiO3)晶体结构
11.2.1 2碳和它的同素异形体
11.3 硅酸盐结构
11.3.1 硅酸盐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
11.3.2 硅酸盐的岛状结构、链状结构及环状结构
11.3.3 硅酸盐的片状结构
11.3.4 硅酸盐的网络结构
11.4 陶瓷制备过程
11.4.1 材料准备
11.4.2 成形
11.4.3 热处理

第12章 复合材料
第13章 材料的电学性能
第14章 光学性质与超导材料
第15章 磁学性能
附录1:部分元素的一些性质
附录2:元素的离子半径
习题解答

前言/序言

  由WilliamF.Smith和Javad-Iashemi编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Foundations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第5版于2009年由McGraw_Hill,Inc.出版。200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曾影印出版该书的第4版。西安交通大学石德珂教授撰写了极富指导性的影印前言。石教授的观点对于第5版仍然适用,在此不再重复。
  WilliamF.Smith是佛罗里达大学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系的工程学教授,曾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担任注册职业工程师,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并长年不懈地积极从事教材的编写。作者的学识和经历,特别是注册职业工程师的实践经验,再加上教材的多次再版改进,保证了本书的水平和质量。
  本书在保持“以学生为朋友”的写作风格和密切联系工业应用的特色之外,至始至终广泛引入现代材料科学的前沿课题,使学生开阔眼界,紧跟潮流。与第4版相比,本书在教授方式、习题编排、多媒体运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程领域的发展,以及工程专业的变化,今天的工程师必须在与材料相关的领域具备更深入、更广阔、更时新的知识。至少,所有工科大学生都必须掌握有关各类工程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是在每天常规的工程实际中对材料做出正确选择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同样,对这些知识的更深入理解,对于复杂系统的设计者、事故(材料失效)的分析者、研发工程师和科学家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为培养未来的材料工程师和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在兼顾适当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的前提下,力求呈现更加广泛的内容。本书在内容设置上照顾到材料科学概念(基础知识)和材料工程(应用知识)的相对均衡。基础和应用概念藉由多种环节和手段集中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包括:简明的课文解释、贴切而引人注目的图像、详尽的试样分析、电子辅助系统和课外作业等。因此,本教科书既适用于材料概论课程(大学二年级以前),又适用于更高年级(三、四年级)后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第5版及其辅助资源是按照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风格而设计的。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学生并非是按同一手段和借助同一种工具来学习的。
  第5版的改进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关于原子结构和结合键的第2章被重新改写。新的描述建立在对原子结构、结合键及二者对材料性质和行为影响的最新理解的基础之上。其结果,内容更精确、更新颖。一些重要的改进包括:①对该领域的关键进展给出一个简明而有意思的历史透视,这会使教师和学生双方易于接受,②对多电子原子的结合键概念作了更详尽的讨论;③给出晶格能的概念;④对结合键类型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作了更详尽的讨论;⑤增加了新的例题和课外作业。
  2.纳米技术的论题已包括在各个相关章节中。这些论题包括纳米尺度特征(例如,纳米晶粒尺寸)材料的研究,研究纳米尺度特征所需要的仪器、制造技术以及纳米尺度特征材料的性能等。
  3.每章后面的习题已由教师按照学生学习、理解的水平作了分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经典著作导览:探索前沿与基石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科技浪潮中,材料作为支撑一切工程实践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微观尺度的量子效应到宏观尺度的结构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MSE)已成为连接基础科学与实际应用的关键桥梁。本书系精选,旨在为致力于投身这一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人员,勾勒出一幅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核心概念、前沿进展及未来方向的全面图景。 第一部分:材料的本征属性与结构基础 材料的性能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根植于其内在的结构和原子尺度的相互作用。本书将从最基本的层面切入,深入剖析构成物质世界的四大基石:晶体结构、缺陷工程、以及原子尺度的键合力。 晶体结构与对称性: 材料的宏观行为往往由其晶体构型决定。我们将详细阐述体心立方(BCC)、面心立方(FCC)和密堆积六方结构(HCP)等基本晶格的形成原理、晶面与晶向的指数表示法(如密勒指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弹性、塑性和导电性。对称性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理解晶体学分类的基础,更是预测材料各向异性性能的关键。 原子间作用力与电子结构: 深入探究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理解这些键的本质,是解释材料结合能、熔点和热力学稳定性的前提。同时,本书将引入固体能带理论的初步概念,阐释电子在周期性晶格中的行为,从而自然过渡到导电、半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区别。 材料中的缺陷: 完美晶体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材料的实际性能——特别是机械性能——恰恰是由其内部的缺陷所主导。我们将详尽讨论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取代原子)、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堆垛层错)的形成机制、对材料性能(如塑性变形、扩散速率)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热处理等手段调控这些缺陷的浓度和分布。 第二部分:热力学、动力学与相变 材料的演化和最终形态是热力学驱动和动力学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材料如何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而转化,是材料设计中的核心技能。 材料热力学导论: 从吉布斯自由能、相图分析入手,系统阐述材料系统的平衡条件。重点解析二元和三元相图的解读技巧,特别是固溶体、共晶、共析等关键相区的意义。理解相图能够指导合金成分的选择和热处理路线的设计。 扩散现象与动力学: 扩散是材料内部原子迁移的基本过程,是许多热处理、腐蚀和烧结过程的驱动力。本书将阐述菲克定律(Fick's Laws)及其在不同温度和浓度梯度下的应用,分析扩散系数的温度依赖性(阿伦尼乌斯关系),并探讨晶界扩散、快速扩散通道等特殊现象。 相变机制: 材料的组织结构变革(如晶粒长大、析出相形成)通常涉及相变。我们将区分形核与长大(Nucleation and Growth)机制,重点讨论扩散控制相变和无扩散相变(如马氏体转变)的特点。对不同相变速率的控制,是实现特定材料性能(如钢的淬火组织)的关键。 第三部分:机械性能的理解与控制 机械性能是评估结构材料适用性的首要标准。本书深入探究材料如何响应外加应力,从弹性变形到最终断裂的全过程。 弹性与粘弹性: 详细介绍胡克定律、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弹性常数。对于聚合物和生物材料,粘弹性行为不可忽视,我们将引入蠕变和应力松弛的概念,解释时间依赖性变形的机理。 塑性变形与强化机制: 塑性流动主要依赖于位错的运动。本书将详细分析位错在不同晶体结构中的滑移机制。随后,重点探讨提高材料强度的主要途径,包括晶粒细化(Hall-Petch关系)、固溶强化、加工硬化(形变强化)以及沉淀强化(第二相粒子钉扎位错)。 断裂力学基础: 面对材料失效问题,断裂力学提供了严谨的分析框架。我们将介绍应力集中、应力强度因子(K)的概念,以及韧性材料的裂纹扩展判据(如应力强度因子临界值$K_{IC}$)。对疲劳(Fatigue)和蠕变断裂(Creep Rupture)的分析,则覆盖了材料在长期服役条件下的失效模式。 第四部分:电、磁、热与光学特性 现代工程对材料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材料的研究成为MSE的核心领域之一。 电学性能: 回顾能带理论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详细分析本征半导体、N型和P型掺杂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讨论导体中的电阻率来源和温度效应。 磁性材料: 区分抗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深入探讨铁磁性材料的磁畴结构、磁滞回线(B-H曲线)的物理意义,并介绍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的应用差异。 热学与光学性能: 分析晶格振动(声子)在热传导中的作用,比较金属、陶瓷和聚合物的热导率差异。在光学部分,探讨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如吸收、透射和散射,这些是设计光学元件和光电子器件的基础。 第五部分: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优秀的设计必须辅以有效的制造工艺。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原材料转化为具有所需性能的最终产品。 材料加工工艺: 系统介绍金属的塑性加工(锻造、轧制)、铸造技术(熔模铸造、压力铸造)的原理和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讨论陶瓷和聚合物的成型方法,例如烧结、注塑和挤出。 薄膜技术与表面工程: 随着微电子和涂层技术的发展,表面和界面工程变得至关重要。介绍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关键技术,以及通过渗碳、渗氮、离子注入等表面改性方法,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其他表面功能。 本书力求全面覆盖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广阔领域,从原子键合到宏观应用,为读者建立起一个坚实、互联的知识体系,为未来在特定材料领域(如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或能源材料)的深入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本基础教材,它对物理和化学基础知识的铺垫工作做得异常扎实,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很多其他材料学的书一上来就直接进入晶体结构,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一本似乎深知读者的背景知识储备可能参差不齐。它用相当的篇幅回顾和梳理了必要的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但这些回顾又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推导,而是紧密围绕材料科学的应用需求来展开的。例如,在讲解电子带结构时,它会先简要地重温能带理论的基础,然后立刻将之与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学特性挂钩。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策略,使得我对材料的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记住这个公式”的层面。这让后续学习诸如半导体器件原理或者高分子科学时,基础更加牢固,内心也踏实得多。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质量真是没得挑,翻开的时候就能感受到那种厚实感和纸张的细腻度,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出版物。书脊的装帧很结实,感觉即使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这对一本教材来说非常重要,毕竟要跟着学好几年呢。封面设计虽然简洁,但配色和字体选择都透露着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正经的专业书籍,而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快餐读物。纸张的触感很棒,不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这对学习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说简直是救赎,毕竟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需要清晰的视觉呈现。侧边裁切也很整齐,整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这种对实体书制作细节的重视,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的严谨和权威性,至少在物理层面上,它已经做到了教科书应有的水准,让人愿意把它放在书架上,随时准备翻阅和查阅。

评分

我之前用过几本其他出版社的同类教材,总觉得要么是翻译腔太重,读起来拗口,要么就是对基础概念的阐述过于跳跃,总需要额外找很多辅助资料才能理解透彻。但读这本原版教材的体验完全不同,它的语言组织逻辑性极强,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像是在精心铺设一条通往更深层理解的阶梯。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清晰、直接,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文学修饰,完全聚焦于知识的准确传达。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的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它会通过非常直观的类比或者精妙的图示来辅助说明,这一点对我理解晶体结构和相图这些难点帮助特别大。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有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教授在你旁边慢条斯理地为你梳理知识脉络,每走一步都走得很踏实,让人对“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领域的核心思想有了更坚实和系统的把握,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

评分

这本书的适用范围似乎非常广泛,无论是作为本科生入门的首选教材,还是给研究生作为快速回顾基础的参考书,都显得游刃有余。它的内容深度足够支撑一整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但广度又确保了学生能够接触到材料科学的各个主要分支——从力学、电学到热学和光学性能都有所涉猎。我注意到,它在内容更新上显然也下了不少功夫,虽然是经典教材,但其中穿插介绍了一些近期的研究热点和新兴材料的初步概念,这让学习过程保持了新鲜感和前沿性,避免了教材的滞后感。例如,在谈到结构材料时,它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金属合金,还涉及了一些先进复合材料的制备思路。这种与时俱进的编辑态度,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张通往现代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导航图”,指引着读者未来的探索方向,非常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设计的典范,可以说是将信息密度和可读性平衡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打开任何一页,都不会感觉信息过于拥挤或者版面空洞。图表和文字的配合堪称完美,很多关键性的示意图都放置在需要解释的理论旁边,插图的质量非常高,线条清晰,色彩运用得当,即便是复杂的电子结构图也能被清晰地解读。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术语的定义和引入都处理得非常细致,第一次出现的专业词汇都会被清晰地标注或者在脚注中进行解释,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便利,避免了频繁地在书中和词典之间来回切换,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而且,章节末尾的习题设计也很有深度,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式代入,而是引导你去思考材料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和权衡,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评分

第十四节 为了成为性感男而进行的臀部和下身运动

评分

交叉腿下蹲

评分

本人对于名人自传的一贯态度谨慎,开复的也不例外。曾经只翻过几页《墨迹》(曾子墨自传)和《千里之行》(朗朗自传),便已让我不忍再睹。前者以自己不可复制的“聪明智慧”走出了一条大众不可触及的成功之路,还装淡然的写书告之大众;后者则夸张的,用自己满是痛苦打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铸才之路,自我催眠,在终于杀初一条血路来之后,还要洗脑般的感谢这种教育方式为自己带来的益处。在我看来,这两种名人传记,除了能用版税让自己的腰包更加充实以外,不具有针对大众的引导意义,可怜多少年轻人和望子成龙的家长看着他们在大众媒体中的光鲜亮丽,纷纷掏钱买书,最后换来的是一个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的梦境,还要慨叹:他们真牛阿。还好,开复不是这样。和书店的比较过了,应该是正版图书。价格可以,购买方便,送货上门,网购就是好,我一下买了好几本书。,有你陪伴,真好!不错,很喜欢。买书还来京东,印刷很精美,正版书籍,价格有折扣惠,送货快, 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玉。”

评分

教材不错,很有用的书!

评分

京东的物流很给力,送货的速度还不错,商品的质量也可以接受,价格也能比较公道。你,值得拥有!超低的价格,超好的质量,超高的品质,感谢京东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半曲拉器械

评分

儿子读书要用的 凑巧看到系列还很全

评分

颈部伸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