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ControlLogix系统组态与编程 现代控制工程设计 RSLogix5000

全新正版 ControlLogix系统组态与编程 现代控制工程设计 RSLogix500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ControlLogix
  • RSLogix5000
  • PLC编程
  • 现代控制工程
  • 工业自动化
  • 组态
  • 编程
  • 自动化控制
  • 电气工程
  • 技术参考
  • 控制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福州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26271
商品编码:10943704378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ControlLogix系统组态与编程--现代控制工程设计

定价:65.00元

作者:钱晓龙 主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114262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第1章 ControlLogix硬件系统
1.1 ControlLogix控制器模块
1.1.1 ControlLogix控制器
1.1.2访问控制器
1.2 框架及电源模块
1.2.1 框架
1.2.2 电源
1.3 I/O模块
1.3.1 数字量I/O模块
1.3.2 模拟量I/O模块
1.4 通信模块
1.4.1 以太网通信模块
1.4.2 控制网通信模块
1.4.3 设备网通信模块
第2章 RSLogix5000编程软件
2.1 编程入门
2.1.1 创建工程
2.1.2 程序文件
2.1.3 数据文件
2.1.4 梯形图程序
2.1.5 趋势图
2.1.6 下载工程
2.1.8 运行工程
2.2 Tag标签
2.2.1 标签地址
2.2.2 标签的操作
2.2.3 标签别名
2.2.4 数据结构
2.2.5 数组与结构体
2.3 系统任务
2.3.1 任务的类别
2.3.2 任务的优先级
2.4 I/O模块的组态
2.4.1 本地I/O模块
2.4.2 远程I/O模块
2.4.3 故障诊断
2.5 程序的在线编辑
2.5.1 在线修改
2.5.2 在线编辑
2.6 RSLogix5000帮助文件
2.6.1 指令帮助功能
2.6.2 其它帮助功能
2.7 导入/导出工具
2.7.1 改变控制器的版本
2.7.2 导出标签
第3章 RSLogix5000编程方式
3.1 LAD梯形图编程
3.1.1 主例程的编写
3.1.2 别名标签的作用
3.1.3 程序的复制功能
3.2 FBD功能块图编程
3.2.1 周期性任务和程序
3.2.2 FBD模拟例程
3.2.3 PIDE回路自整定功能
3.2.4 趋势图跟踪
3.2.5 Active X面板链接
3.2.6 驱动功能块及闭环控制
3.3 ST结构化文本编程
3.3.1 ST编程要素
3.3.2 ST编程结构及示例
3.4 SFC顺序功能流程图
3.4.1 SFC编程要素
3.4.2 SFC编程结构
3.4.3 SFC编程示例
3.5 用户自定义指令AOI
3.5.1 创建AOI指令
3.5.2 导入导出AOI功能
3.5.3 AOI指令的加密方法
3.5.4 AOI使用示例
第4章 NetLinx网络通讯
4.1 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
4.1.1 Stratix8000交换机组态
4.1.2 远程扩展Flex I/O
4.2 ControlNet控制网
4.2.1 ControlNet物理层
4.2.2 ControlNet网络优化
4.2.3 ControlNet远程I/O扩展
4.2.4 ControlLogix和CompactLogix系统对时
4.2.5 清除Keeper
4.3 DeviceNet网络组态
4.3.1 PowerFlex40变频器控制
4.3.2 ADR自动更换设备功能
4.3.3 1761-NET-DNI实现主从通讯
第5章 传统网络及第三方通讯
5.1 DH 网络通讯
5.1.1组态DHRIO模块
5.1.2 ControlLogix读写PLC-5数据
5.1.3 PLC-5读写ControlLogix数据
5.2 Remote I/O网络通讯
5.2.1 1747-ASB适配器硬件设置
5.2.2 组态1756-DHRIO模块
5.3 DH-485通讯
5.4 Modbus通讯
5.4.1 Modbus串行通讯
5.4.2 远程控制ATV71变频器
5.4.3 Modbus-TCP通信
5.5 Profibus通讯
5.5.1 MVI56-PDPMV1模块的配置
5.5.2 Profibus主站通讯的配置
5.5.3 Profibus从站通讯的配置
5.5.4 MVI56-PDPMV1模块与S7-300控制器通讯的建立
第6章 热备冗余系统
6.1 冗余系统的构建
6.1.1电源冗余系统
6.1.2控制器冗余系统
6.2 冗余系统的测试
6.2.1 RSLinx软件发出切换命令
6.2.2主控制器故障切换命令
6.2.3主控制器发出切换命令
6.2.4监视冗余系统
6.2.5冗余系统程序优化
6.3 冗余系统的故障诊断
6.3.1通过控制网模块的诊断
6.3.2通过事件日志的诊断
6.4 固件版本附表
第7章 FactoryTalk View监控软件
7.1 开发FactoryTalk View应用项目
7.1.1 FactoryTalk View SE单机版架构
7.1.2 组态数据服务器
7.1.3 创建标签数据库
7.1.4 创建SE系统主画面
7.1.5 组态SE的报警
7.1.6 组态SE的数据日志
7.2 开发PanelView Plus应用项目
7.2.1 创建ME的项目
7.2.2 初始化系统设置
7.2.3 创建操作员画面
7.2.4 组态ME的趋势图
7.2.5 组态ME的报警
7.2.6 组态ME的Startup及测试
7.3 首要集成PowerFlex70变频器
7.3.1 组态PowerFlex70变频器
7.3.2 创建Faceplate画面
7.3.3 Faceplate画面功能
第8章 GuardLogix安全控制系统
8.2 安全策略
8.3 保护配套设备与措施
8.3.1 急停开关
8.3.2 安全继电器
8.3.3 安全PLC
8.4 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
8.5 IEC/EN 62061的标准设计
8.6 安全防护案例
8.7 GuardLogix系统的组态
8.7.1 GuardLogix实验设备
8.7.2 DeviceNet网络组态
8.7.3 组态DeviceNet Safety I/O模块
8.7.4 ESTOP安全停止指令
8.7.5 I/O状态监控
8.7.6 ROUT冗余输出指令
8.7.7 功能屏蔽灯输出
8.7.8 安全标识和安全锁定

内容提要


本书是罗克韦尔自动化的ControlLogix控制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教材。书中对ControlLogix系统的硬件和应用软件做了详细的介绍,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更大的篇幅是通过臻选出的ControlLogix系统功能实验来反映出产品的硬件组态方法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全文以ControlLogix系统的DEMO实验平台为对象,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实验题目。首先对ControlLogix系统的组成及硬件进行了介绍;通过讲解RSLogix5000的四种编程方法,教会大家如何使用编程软件。在列举了罗克韦尔自动化NetLinx网络通讯的几个典型应用案例后,学会对网络的合理设置和组态,解决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ControlLogix系统将如何兼容DH 、RemoteI/O和DH-485等原有的网络体系,又能够与第三方产品如Modbus、Profibus网络设备进行通讯做了详细的描述。针对当前工业应用中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介绍了ControlLogix如何实现热备冗余系统的功能;针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讲解了安全体系的标准及罗克韦尔自动化特有的GuardLogix安全控制产品在应用中是如何使用的。后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领大家一步一步学会使用FactoryTalkView监控软件,并以PowerFlex变频器在PanelViewPlus中进行的首要集成为例,初步体会分布式控制的优势。
本书立足于教会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从事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罗克韦尔自动化的ControlLogix控制系统综合运用能力。既是东北大学为培养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而开设的《现代控制工程设计》等实践技能课程群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也作为罗克韦尔自动化公的高级培训教材。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工业自动化技术前沿:PLC、SCADA与运动控制系统集成应用 本书聚焦于当前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前沿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操指导意义的知识体系。它不涉及特定的Rockwell Automation Logix系列平台(如ControlLogix、CompactLogix)的组态与编程细节,而是将视角提升至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通信协议、高级控制策略及数字化转型应用层面。 --- 第一部分: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架构与基础理论 第一章:自动化系统的演进与未来趋势 本章首先回顾了自动化技术从继电器控制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再到现代基于PC和PLC的集成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工业4.0、工业物联网(IIoT)和信息物理系统(CPS)对传统控制范式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内容涵盖了从物理层传感器/执行器到云端数据分析的完整控制链条的构成要素,以及未来控制系统在柔性制造、边缘计算和数据驱动决策方面的潜力。 第二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核心原理与选型 本章深入剖析了现代PLC的工作机制,包括扫描周期、输入/输出(I/O)处理流程、存储器结构(程序区、数据区)和中断管理。与特定品牌编程软件的细节不同,本章着重于跨平台通用的PLC设计哲学。内容包括: 1. 处理器技术:微处理器选型对控制速度和复杂计算能力的影响。 2. I/O模块化设计:远程I/O、现场总线I/O与模块化机架系统的架构对比。 3. 可靠性与冗余:热备份、故障诊断机制在关键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第三章:工业通信网络与标准协议解析 通信是构建现代自动化系统的神经中枢。本章系统地介绍了工业领域主流的现场总线(Fieldbus)和工业以太网协议,而非局限于单一厂商的特定协议栈。详细对比了以下协议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应用层特性: 现场总线:PROFIBUS DP/PA、CANopen、DeviceNet(原理层面分析)。 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通用概念)、PROFINET IO、EtherCAT(着重于时间同步和实时性机制)。 安全通信:TÜV认证的安全标准,如PROFIsafe和CIP Safety的原理框架。 第二部分:高级控制算法与过程优化 第四章:经典PID控制与改进算法 本章是过程控制的核心,不依赖特定编程环境实现,而是专注于控制理论本身。详细阐述了比例(P)、积分(I)、微分(D)三个参数的物理意义、对系统响应的影响以及常见的手动整定方法(如Ziegler-Nichols法)。同时,深入探讨了PID控制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1. 抗积分饱和与反微分作用的实现策略。 2. 级联控制、前馈控制的结构设计。 3. 模糊逻辑与自适应控制的基础概念引入。 第五章:运动控制系统基础理论与设计 本章聚焦于伺服驱动器与电机控制的理论基础,适用于机器人、CNC和精密包装设备。内容包括: S曲线与T曲线速度规划:轨迹生成算法的数学模型与平滑过渡处理。 闭环伺服控制: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嵌套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 多轴运动同步:电子凸轮、虚拟主轴等高级同步功能的理论实现。 第六章:批次控制与安全仪表系统(SIS) 对于流程工业和制药行业,本章提供了不同于离散控制的视角。 批次控制标准(ISA-88/IEC 61512):设备模型、程序模型和控制模型的解耦设计方法。 安全仪表系统:SIL等级的确定(基于风险矩阵)、安全回路的设计原则(独立性、完整性),以及与基础过程控制系统(BPCS)的隔离要求。 第三部分:人机界面(HMI)与数据管理 第七章:SCADA系统架构与可视化设计原则 本章探讨超越单一HMI面板的监督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宏观架构。内容涵盖: 数据采集策略:轮询、事件驱动、历史数据管理。 高效HMI/SCADA可视化设计:遵循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的人机工程学原则,如何设计避免误操作、高效率的信息展示界面。 趋势分析与告警管理:时间序列数据可视化与基于优先级的告警分级处理。 第八章:工业大数据与边缘计算在控制中的应用 本章面向工业数字化转型,探讨如何利用控制层面的数据。 1.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处理传感器噪声、时间戳同步问题。 2. 边缘计算框架:在靠近生产现场的设备上进行初步分析(如实时异常检测),减轻云端压力。 3. 数据库选型:时序数据库(TSDB)与关系型数据库在工业数据存储中的适用性对比。 第四部分:系统集成与项目实施 第九章:自动化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本章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项目实施框架,强调文档和验证的重要性。内容包括: 需求规格说明书(URS)的编写:如何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可测试的控制功能。 设计规格(FRS/DDS):详细说明硬件选型、程序结构、通信映射和接口定义。 FAT/SAT(工厂验收测试/现场验收测试):构建可执行的测试用例,确保系统满足设计意图。 第十章: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实践 在工业系统日益互联的背景下,本章强调了OT(操作技术)侧的安全防护。内容包括: “纵深防御”概念:如何分层隔离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IT/OT融合中的安全边界)。 资产清单与漏洞管理:识别控制系统中的脆弱点。 安全加固技术:端口控制、访问控制列表(ACL)在工业交换机上的配置原则。 --- 本书适合对象: 自动化、电气工程、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希望从基础PLC编程向系统架构设计、高级控制算法和工业数字化转型方向发展的工程师。它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深度和系统集成视野,是迈向高级工业控制工程师的坚实阶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它非常“实在”。市面上很多关于PLC的书籍,要么过于偏重理论,要么过于零散,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本《全新正版 ControlLogix系统组态与编程 现代控制工程设计 RSLogix5000》则不同,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步步带着你走进ControlLogix的世界。从基础的硬件认识,到软件的安装配置,再到具体的编程实践,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标签”(Tag)的讲解,它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标签的生命周期、作用域以及如何通过标签来优化程序结构,避免了代码的冗余和潜在的错误。书中还涉及了安全等级的配置,这在很多实际项目中都是一个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环节。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在实际工程中非常实用的调试技巧,比如如何利用趋势图、数据日志、报警管理来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很难学到的宝贵经验。读这本书,就像在与一位资深的工程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让你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形成扎实的工程能力。

评分

这本《全新正版 ControlLogix系统组态与编程 现代控制工程设计 RSLogix5000》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工具书”。它没有花哨的排版,也没有过多的形容词,而是直接将干货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已经有一定PLC基础,但想深入了解ControlLogix平台的用户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书中对RSLogix5000中一些比较高级的编程特性,如“Alias Tag”的妙用,“Controller Tag”和“Program Tag”的区分与管理,以及如何利用“Function Block Diagram”和“Ladder Logic”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效率,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Add-On Instructions”(AOI)的讲解,这对于封装重复性逻辑、提高开发效率非常有帮助。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会穿插一些对设计思路的解释,例如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要选择某种指令,为什么这样设计会更优,这些思考过程的分享,远比单纯的指令介绍更有价值。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能够帮助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ControlLogix系统的组态和编程精髓。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圣经”!我之前接触过一些PLC的入门知识,但对于ControlLogix这样大型、复杂的系统,总是感觉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首先,它从最基础的硬件平台介绍开始,详细讲解了ControlLogix系列控制器的构成、选型要点,以及不同模块的功能特性,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盲目选型和配置的误区。接着,书中对RSLogix5000编程软件的操作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讲解,无论是熟悉的用户界面、项目创建、标签的定义与管理,还是各种常用指令的详解,都写得非常到位。特别是作者对于功能块、结构化文本以及安全性的讲解,让我对现代控制工程的设计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实际工程需求,没有过多的理论空谈,而是充满了实用的案例和调试技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分布式I/O配置和网络通信(如EtherNet/IP)的章节,讲解得条理清晰,配以大量的截图和流程图,让我这个对网络配置有些头疼的人,也能轻松掌握。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你如何写代码,更是告诉你如何设计一个稳定、可靠、可维护的现代控制系统,这对于提升我的工程设计能力非常有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自动化设备开发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ControlLogix平台知识的书籍,而这本《全新正版 ControlLogix系统组态与编程 现代控制工程设计 RSLogix5000》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详细讲解了RSLogix5000编程环境下的各种高级功能,例如UDFB(用户自定义功能块)的创建与应用、数据类型的高级定义(如UDT)、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Structure”和“Array”来组织复杂数据,还深入探讨了事件驱动编程、错误处理机制以及如何构建可重用代码库。书中对于SFC(顺序功能图)在复杂逻辑控制中的应用讲解尤为精彩,通过生动的例子,将抽象的流程控制逻辑变得可视化、易于理解。另外,本书对ControlLogix在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虽然篇幅有限,但足以勾勒出该平台强大的通用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现代控制工程设计”理念的强调,将系统稳定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融入到整个设计过程中,这才是真正体现工程师专业素养的地方。书中提供的许多设计原则和最佳实践,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过往项目。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全新正版 ControlLogix系统组态与编程 现代控制工程设计 RSLogix5000》时,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它的“全面性”。它不像市面上一些仅仅介绍RSLogix5000操作界面的书籍,而是将ControlLogix系统从硬件选型、组态、编程、调试到最终的维护,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覆盖。书中在讲解RSLogix5000编程语言时,不仅仅局限于Ladder Diagram,还对Structured Text (ST)、Function Block Diagram (FBD) 以及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SFC) 这些在现代控制工程中越来越重要的语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应用场景和示例。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的部分,详细介绍了不同通信协议(如CIP、EtherNet/IP、DeviceNet)在ControlLogix系统中的配置方法,这对于构建复杂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Safety Integrated System”的概念也有所涉及,虽然不是重点,但足以让读者对ControlLogix在安全控制领域的潜力有所了解。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方法的指导,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